教学中如何解读流行色与意识的关系
2014-03-21董唯
董唯
【内容摘要】流行色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折射,从侧面体现出了意识的形态以及需要。流行色作為人类彼此之间的高度共鸣与契合,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脱离人类意识而存在的,就无法流行起来。从史学与哲学角度审视,流行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是群体意识的视觉展示,两者之间又必须实现共进与制衡。
【关键词】流行色 意识 艺术 教学 历史 哲学
一、 流行色的产生与意识紧密相关
作为一种倾向性的色彩,流行色与意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色彩的一切寓意和功用,最终都要归结到人本身,因此对人类意识的探讨,势必成为艺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流行色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艺术的层面,更涉及历史与哲学的范畴。因此我们在教学互动中必须打破色彩课程的局限,从流行色的源流入手,跨专业分析它与意识的关联,并从多个层面来解析这种联系的内在合理性,进而对我们现有的教学观念进行润色与丰富,并以一种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流行色,探索人类意识对艺术的深远影响。
流行色与意识,看似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审视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便可发现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人们开始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判断时,意识便潜移默化地参与到了人们的思维活动中。自然中的四季变化,使人对每一季节的流行色有了总体的认识。春天是绿色的,夏天是多彩的,秋天是黄色的,冬天是白色的。由此人们便可以根据颜色来区分季节,就是因为在自然中,每一季都有其特有的“流行色”。自然的规律性变化,在人类意识中逐渐形成定向的思维模式,个体意识的流动,一旦融汇到群体意识之中,就会形成观念的季风,时尚就是因此产生的。在一切流行色出现之前,在它未露端倪的时候,优秀的设计师已经开始从自然中汲取灵感、透视社会的群体意识,并开始发挥与创造了。
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应用不仅源于人们的创造性,同时也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如果说意识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与再创造,那么流行色便是将这个认识与再创造的范围明确到美的事物这一范畴。意识带动了人对自然的理解与创造,进而将自然中的流行因素引进生活之中。古人观察自然,从自然中提取各种元素,并加以联想发挥,塑造出了图腾。图腾上所使用的颜色便是每个部族象征性的色彩。每逢重大的仪式,人们会将这种颜色涂在身上,以示崇敬与虔诚。这些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红色有火的含义,蓝色有水的含义。流行色亦是在这种最初对于自然的观察与崇拜的意识中逐渐萌芽。
二、广义上的流行色
在不同的意识的影响下,流行色的倾向会有所不同。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喜欢穿当时颇为名贵的紫衣,臣民争相效仿,以至于其他颜色的服装遭到普遍的贬低。那个时候的人们可能很难想到,2000多年之后,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一种蒂芙尼蓝风靡世界。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的意识,与2000多年后欧洲人的意识的差异,使得相应时期的流行色各有所尚。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社会意识也在不断地前行。流行色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反射,也在不断地变迁。但我们不能认为前人的时尚是荒诞的,它的形成是有着诸多合理因素支撑的。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提倡将艺术与科学、历史和哲学置于同一层面,并把艺术确立为认知的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旌旗与礼服的颜色均定为黑色,这并不是因为秦始皇本人喜好黑色,而是为了稳固其统治,根据战国时阴阳家的“五德终始”学说来选定的。“五德终始”学说认为每个承接的朝代都以土、木、金、火、水五德的顺序作为主宰,周而复始,到了秦朝,应为水德,水德尚黑,黑色从此在秦国的大地上普及开来。在哲学与历史的范畴中,色彩是一个时代或是一种观念的符号,它代表着某种意识形态,或历史事件。因此,历史与哲学对于意识的影响亦可以通过在意识作用下流行色的变迁来体现,流行色便是一个时代更为表象的象征符号。
三、流行色的存在与合理性
但丁在《神曲》中将神学上的美德描写为三位贵妇:“一个是红色,红到和火不能辨别清楚;第二个的肌肉和骨骼,看上去是碧玉做的;第三个像新降的雪。”红色代表慈爱,绿色代表希望,白色代表信仰。在这里,颜色正向人们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超出文字之外的视觉上的讯息。在自然中,黄色的蜜蜂所传达出的信息就是醒目、尖锐和危险,于是人们用黄来标注警告标志。在人们的意识中,颜色所传达的信息更为直接,它给予人们各种联想,并在人与人之间完成有效信息的传递。就像寻找医院的人会关注白色,标志中国就会使用红色。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倾向于选择不同的色彩也源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流行色作为一种共识的存在,是因为独立的个体有相同的需求,即表达。正如语言的存在是出于交流的目的,流行的出现也体现了这一职能。流行色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存在着相应的需要,这种需要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所以能够流行起来的颜色,与人们的意识存在着契合。冬季流行色的元素之一是温暖。在寒冷的冬天,人们需要感受到温暖。干邑白兰地酒色、焦糖色和冬小麦色的搭配,在美国色彩大师里莉雅翠丝·艾斯曼的色彩划分中,属于温暖的日暮色。这就是这个颜色搭配在冬季不会退出流行的原因——冬季里的人们需要温暖。
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这样说过:“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甚至在那合乎自然地产生的事物之后出现的事物也令人欣悦和有吸引力。例如,当面包在烘烤时表面出现了某些裂痕,这些裂开的部分有某种不含面包师目的的形式,但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美的,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刺激着食欲。”这便是事物的外观对于人们加以影响并使人们在意识中对未知的部分加以填充和润色的例子。
四、流行色与意识的和谐
流行色与意识的关系是和谐的,二者均遵从自然的规律。人类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并总结出规律性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意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人类与动物不同,我们更加主观,并且富有想象力与创造性。我们从自然中提取色彩,并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加以应用。莉雅翠丝·艾斯曼认为色彩存在着自然的内部时间规律,并以时间区分色系。在我们看来,即是将阳光的变化加以区分,并从中提取自然中的色彩。法国色彩设计大师让·菲利普·朗科罗的色谱提取法也是从自然中提取色彩,并归纳色谱。色彩源于自然,色彩的规律源于自然,因此流行色亦源于自然。人类的意识,正是连接色彩与自然的桥梁。
人们运用意识将流行色的规律从自然中加以总结,在这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意识与流行色的平衡关系使得二者相辅相成地向前发展着,一旦破坏了这种和谐的关系,一味地使意识左右流行色,或一味地将流行色强加于意识中,便违背了流行色对于美的认同这一本质,也将使意识彻底沦为外界的一面镜子而变得毫无创造性。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探索流行色与意识的关系,意义就在于赋予流行色以灵魂。将流行色的精神予以释放,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审视它的变迁以及内在原因,正确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但丁.神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220.
[2]马可·奥勒留.沉思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4—25.
[3]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5]张健,袁圆.巴比伦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6]李萧锟.色彩学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