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乐事
2014-03-21孙娟
孙娟
语文是一门极具活力的学科,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听到有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也常会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上得死气沉沉,学生怎么就没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也曾深刻地指出“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由厌学语文变为乐学语文已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言语对话的碰撞中迸发智慧的火花,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达到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呢?笔者以为不妨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预设接近学生的起点——把准乐学的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实际调查显示,学生在语文课上最大的痛苦在于,对于自己早已经知道的东西,老师绕来绕去地讲个不休;而最需要老师指导的内容,教师却又视而不见。为学生注入乐学的源泉,一定要学会学习分析: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什么教学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这些目标是怎样来支持课程标准的?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克服这些困难?学生兴奋点会在哪里?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你怎样做?学生怎样做?
就目前而言,语文教科书仍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是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教师在深入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再蹲下身子看学生,找寻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引领学生快乐地走进语文学习的殿堂。比如,在预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一课时,魏星老师是这样从学出发,引导把握文意的:
师:课文已经预习了,我们先来默写词语:
代价 恶劣 挖去 填上 漂亮 侍弄 绿洲 绿树成阴
(1)提醒“阴”不要写成“荫”。
(2)“填”里面“三小横”靠左不靠右,横画多间距要匀称。
(3)“洲”是四周为水的陆地,课题“沙漠中的绿洲”什么意思?
(4)提醒“侍”的音、形,课文中谁“侍弄”谁?怎样侍弄的?有什么感受?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表达)
师:迪拜可以介绍的地方很多,如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的海滩等,在这篇课文里,作者主要介绍了什么呢?
教者将学习前置,在预习基础上确定学习起点,这样可以有的放矢,给课堂带来深度。在学生整体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迪拜可介绍的地方很多,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呢”这一问题,聚焦在了文本的核心内容上。
二、让支点式的问题撑起空间——击准乐学的点
语文教学中通常有这样的弊病: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为一个个琐碎的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好好体会课文,就被要求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及中心思想;花大量的时间分析写作技巧……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课?如何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有效?我认为设置支点式的问题最为关键!支点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仔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晶,是一种对课文从整体上进行阅读后提出的教学支点,是学生语言与生命成长的最佳“生长点”,它使整堂课的教学形成一条在内容上贯穿全文、在教学上贯穿始终的动态发展的主线,同时也形成了一条言语的理解、生成、生长的主线,能给学生充分的语言空间、情感空间和智慧空间。于是,课堂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课堂气氛将变得生动活泼。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三顾茅庐》一课时,先让学生自主读课文,结合学生的学习引导质疑,理清文章脉络,然后以一“问”激起学生思维“千层浪”:
师:请同学们放下课本。我很纳闷:像诸葛亮这样的人肯定有许多人去请他,曹操有没有找过?孙权,天下的群雄有没有请过?为什么他在刘备请他时出山呢?刘备哪一点打动了诸葛亮呢?
生:四个字,“诚心诚意”。
师:哎,了不得哎,孙老师为了奖励你用笔写出这四个字,还有别的吗?
生:别人都是派手下去的,而刘备是亲自去的。
生:天很冷,刘备还去了三次。
生:刘备很尊重诸葛亮。
生:刘备待人诚恳。
生:刘备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到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表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读一读,画一画,并与同桌交流交流。
“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就是孙老师精心提炼的《三顾茅庐》一课的支点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读、思、说、写,就能体悟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感悟环境描写的作用与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实现语文教学的言意共生。
三、让轻松的方式促进生命成长——调准乐学的情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持久、高效地获得成长呢?单凭教师津津乐道、侃侃而谈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学生是丰富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与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时空和机会。
笔者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注释想想诗意。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组成三人小组按伙伴学习法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的感悟。当小画家的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意,当翻译家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句所描绘的意境,当朗诵家的以朗诵的形式来朗诵诗句。然后让学生推荐汇报学习结果,其他学生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自由交流,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师生在民主开放、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在个性化的言语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火花,获得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获得生命的尊重。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本包罗万象,内容纷繁,有的文本所描写的内容年代久远,有的文本描写的景物距离遥远……像这样的文本如果仅通过语言的品味、感悟,很难让学生学得深入,也难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兴趣。针对这些文本,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营造出一个让学生能够真切体验的生动课堂。
如《大江保卫战》一文讲的是1998年人民子弟兵奋勇抗洪的感人故事。文本内容距离学生较远,教者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洪水肆虐中战士们抢险护堤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增进对文本的体验,最后再以一曲感人肺腑的《为了谁》升华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情感。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子弟兵奋勇抗洪的精神,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只有让学生学习并收获着,思考并快乐着,才能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才能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此不疲、兴趣盎然,语文学习也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乐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