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及培养塑造路径

2014-03-21段玉娟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素质民族

袁 飞,段玉娟

(1.大连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大连116605; 2.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大连116035)

民族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及培养塑造路径

袁 飞1,段玉娟2

(1.大连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大连116605; 2.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大连116035)

民族高校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差异,要求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素质外,还要有从事民族高等教育教学所需的特殊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思维;熟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熟知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历史与现状;了解民族间的各种差异;有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观念,“三个离不开”思想;有实施“四个认同”“五观”教育的意识。

民族高校;特殊素质;塑造

《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素质一词取的是它的第三个定义。具体说,教师素质就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所必须的各种内在条件及其组合方式。

民族高校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民族团结及全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民族高校的教师,除应具备一般高校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素质外,还应具有从事民族高等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特殊素质。

一、民族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的成因

民族高校学生多来自于民族地区或偏远地区,由于各民族、各地区历史发展轨迹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观念、宗教信仰、语言习惯、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也各不相同。多元文化背景差异和非均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使大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本民族历史文化影响的烙印,在一些事物的认知上,对某些问题的情感宣泄处理上,行为方式和思维特点差异都很大。民族文化多元性特征,赋予了民族高校教师特殊的文化传承任务。

在民族高校,一个不能回避的敏感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它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也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之间、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中外文化激烈碰撞,社会各种思潮暗流涌动的今天,西方国家借助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打着人权问题的幌子,在思想文化领域从未间断过对中国进行“分化”“西化”“渗透”活动,而民族问题恰恰是境内外敌对势力肆意破坏中国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借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大背景,要想维护巩固各民族人民和谐、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全体教师就都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以增强他们对外来信息的分辨能力和选择能力,对社会需要的预测能力,对自我言行的调节能力,自觉抵制一切利用民族问题破坏民族团结,影响政治思想品德形成的”重任[1]。

“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传播、交锋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求职欲望盛,接受能力强,政治敏锐性与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正处于塑造期。”[2]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遵循普通高校对教师的一般要求,又要结合民族高校特点,体现出民族高等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实施“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五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永远高于本民族利益的思想意识。教师要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讲事实、摆道理,增强民族学生辨别是非、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教师要言传身教,使学生在大是大非前面能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和谐校园建设,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昌盛作贡献。

二、民族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的构成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多方面、全方位的过程和结果。从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差异和民族地区非均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对学生有目的的实施“三个离不开”思想和“四个认同”“五观”教育,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每个民族高校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民族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民族观尚未完全定型,知识、阅历和认知能力尚不完善,学生都有“向师性”,所以教师除应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专业知识素质外,还应具备从事民族高等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特殊素质,能通过自己对民族问题的真知灼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他们多视角、多维度、多元化考虑问题,全方位、多领域观察事物,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民族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熟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掌握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些条款,懂得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能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处理解决一些民族问题;第二,熟知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民族间的差异;第三,了解某些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礼仪特点、思维方式等,教育教学中不出现一些民族忌讳的语言、行为和其他不符合民族团结的事例;第四,对国内外发生的一些涉及民族问题的纠纷、动乱、恐怖事件等,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思维嗅觉,有正确区分判别事物性质的能力,以自己的言行引导民族高校学生自觉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民族团结的楷模;第五,能在教育教学中时时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观念,坚持“四个认同”和“五观”教育,自觉抵制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发展的事件发生;第六,坚定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起表率作用。

在民族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灵魂,是衡量其是否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标准。故民族高校的教师应遵循社会主流意识,有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善于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

三、民族高校教师特殊素质培养塑造的路径

“塑造”对人而言就是指对人的教育、培养和造就。民族高校教师的特殊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社会、学校职能部门等多方面的培养、熏陶、造就及教师个人不断自觉学习与实践逐渐形成的。一般要经历“外部作用—产生内在动机—选择行为方式—行为变为习惯—习惯转化为个性特征”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3]。

民族高校教师特殊素质培养和塑造的路径有以下几种。第一,经常聆听学校有计划组织的有关党的民族理论、民族团结、民族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形势报告会,专家讲座等,自觉提高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解与掌控水平;第二,学校应有计划地经常组织教师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尽可能多的让教师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与现状,少数民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行为特点等,以便教师能够根据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及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实施教育教学;第三,教师要经常与民族学生座谈交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困惑,熟悉他们的言行举止特点、思维方式差异,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知晓他们的特殊需求等,以便因材施教真正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第四,教师特殊的门槛准入制度:即考核引进教师时,除要求教师应该具有从事教育教学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外,还应适当地考核他们是否具有必要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方面的知识,是否热爱民族教育事业,以使教师能够认识到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为培养塑造合格民族大学生做贡献;第五,对刚从事教育教学的新教师,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应适当加入一些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并作为考核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这样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自觉地按着民族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实施教学,并在特殊素质方面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第六,学校应建立一套教师岗前民族理论学习和具体岗位跟踪培训相结合的机制,并重点强化全体教师岗位跟踪培训制度,以使教师能够时时把握民族问题发展的脉搏,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民族问题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辨别真伪的能力,以引导民族学生自觉抵制敌对势力的侵蚀。

以上是对民族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及培养路径的浅显看法,愿与同仁共勉。

[1]徐柏才.试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性[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29-132.

[2]黄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三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9下):55-57.

[3]徐文芝.浅谈高校教师人格特点及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6(1):57-59.

Special Qualities of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Qualities

YUAN Fei1,DUAN Yu-juan2
(1.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2.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Dalian Occupation Technology College,Dalian Liaoning 116035,China)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minority regions.Minority students have quit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so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be equipped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the following special qualities required for teaching i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They should have firm political beliefs,sober politicalmind and keen thought,bewell acquainted withminority theories and policies,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the economical,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minority regions,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inorities;hold the idea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s one big family,and“3 inseparables”;and consciously put the“4 identities”and“5 concepts”into educational practice.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special quality;shaping

D64

A

10.13744/j.cnki.cn21-1431/g4.2014.02.037

1009-315X(2014)02-0233-03

2013-08-26;最后

2013-1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ZJ13RWYB02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7DDJ026);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立项招标课题(2012-5)。

袁飞(1962-),女,内蒙古赤峰人,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王莉)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素质民族
我们的民族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