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教育开发的路径探索

2014-03-21陈迎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价值

陈迎辉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教育开发的路径探索

陈迎辉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少数民族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美学价值,近些年,少数民族艺术的商业开发很受重视,但少数民族艺术作为教育资源的价值尚被忽略,教育开发明显不足,如何利用优势,挖掘潜能,使其在深层价值上融入艺术教育体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从艺术资源的优化整合、教材编写、资源数据库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对教育开发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希望藉此能推动相关工作的进展。

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优化整合;话语策略;资源共享

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这些文化艺术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美学价值。近些年,因为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的经济开发很受重视,在商业市场上,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已经从深层次上融入当代艺术。但少数民族艺术作为教育资源的价值尚被忽略,教育开发明显不足。虽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也有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整体而言,在中国当下的艺术教育中,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往往如节日庆典中的华丽装饰,其深层的精神和审美价值没有被有效开发。因此,如何挖掘潜能,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行教育开发,使之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诗性思维,构建和谐的精神生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索的问题。

一、优化整合少数民族艺术资源

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是保证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许多国家在艺术教育上一直很重视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综合利用。目前,在中国的艺术教育中,尚缺乏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足够的关注,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教育中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并未能在深层价值上融入艺术教育体系。因此相关的教育和科研部门可围绕民族文化资源的教育需求,围绕“多元一体”的艺术教育理念,启动相关项目,组织专家学者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依据文化和审美价值,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行选择,尤其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的挖掘和整理,提炼出可纳入教育体系的艺术形态和形式,并提供一些相对稳定的“符号”和“形象”。

少数民族艺术纳入艺术教育体系在中国已有一段历史时期,并取得一定成效,一些民族艺术在这一过程中被经典化。但是也始终存在问题,主要是重视形式而轻视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往往从宣教的目的去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选择,导致在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少数民族艺术主要承载的是宣教和展示的功能,其深层的精神和审美价值被埋没,一些真正体现其艺术精神和价值的艺术并没有进入艺术教育体系。应在尊重少数民族艺术本身价值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提炼,将其中有价值的艺术经过选择和诠释后纳入艺术教育体系。同时,要对一些尚未被经典化的艺术形式提供一些相对稳定的“符号”和“形象”。作为文化载体的“符号”和“形象”具有整合性,“形象记忆”最有利于唤起共同情感[1]。一个成熟的民族文化场域或艺术场域应该具有一些相对稳定的“符号”和“形象”。形象的暧昧不明会导致民族身份的迷惘和民族文化自信的缺失。稳定的“符号”与“形象”会使民族身份和艺术身份都变得清晰、明确。另外,“符号”和“形象”具有通约性,形象符号的表达往往遵循一些共同的形式美学原则,人们可以在对符号的了解和认知中实现“对话”,实现彼此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2)在现代语境下,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诠释。

对一种文化形态而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是其核心要素。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艺术往往更多地承载着展示功能,一直缺乏对少数民族艺术深层价值的准确认知、选择和诠释。其实少数民族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性本真诉求、与自然共生等生态理念具有一种原生的淳朴、深邃的精神价值,这是少数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各少数民族艺术之间尽管在许多方面可能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在关爱生态,与各自生存所依的自然环境相适相谐方面,却是极为相同的。”[2]因此对被选择的少数民族艺术形态应进行审视、认知、选择,并从哲学、生态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角度进行阐释,将其中的文化精粹纳入教育体系中,积极地参与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对话”。如此,对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价值体系、精神结构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多元价值的融入,有利于促进沟通和交往,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视野。在彼此之间的交叉、融合中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关系,这对构建学生和谐的精神生态、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乃至对促进整个社会多民族的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写民族特色与现代性兼备的艺术教育教材

教材是教育思想和知识的载体,编写合适的教材,是实现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开发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在中国的艺术教育教材中,包括在民族院校的艺术教育教材中,少数民族艺术的价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可利用相关教育平台,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真正体现出少数民族艺术价值的教材。当然,艺术教育有多种层次,多种类型,教材编写并非简单之举。因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的学校承载着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和传播的主要功能,可尝试先编写适用于民族院校使用的艺术教育教材。无论哪一种层次和类型,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一些基本理念:

首先是价值选择。要通过对不同的少数民族艺术形态进行审视、认知、选择、诠释,将其中的文化精粹,纳入教材体系。使少数民族的艺术真正从文化和精神层面进入艺术教育体系,而不仅仅是为印证文化多样性而出现的华丽的装饰。其次,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上,在重视民族性的同时,也要融入国家性和现代性,传统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的碰撞,在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视域融合中,找到阐释的角度和价值。对一些既保持民族原生特质,又成功融入现代性、国际元素的典型个案进行重点介绍。再次,要重视知识表达的话语策略。话语策略的实质,是一种对叙述表达方式的选择。在话语策略上,应该摒弃话语传递中的展示、宣教的思维惯性,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策略,让艺术从人物到符号变得真实、感性,让叙事姿态从主观变得客观,将民族艺术鲜活、生动的艺术魅力书写出来,进而增强民族艺术的愉悦感和认同感。最后要重视体现“对话性”。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目前艺术教育中一元化的艺术教育对民族学生而言往往缺乏身份认同,民族学生往往感觉自己是一个“陌生化”的“他者”。因此融入丰富、多元的艺术资源,凸显“对话”的艺术教育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身份认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建立少数民族数字化艺术教育资源库及共享服务平台

将经过优化整合的艺术教育资源建立数据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也是实现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教育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资源库可分区域进行建设。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区域性艺术资源库,如西北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但就现状而言,相关数据库大多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和保护这一需求而建设,未必完全适应教育需要。所以应该针对教育需求和目标,启动相关项目,将收集、选择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和价值评估,突破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构建和可视化展示等关键技术,建构、编篡一部“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库”,以真实的文字、数据、图例、影像等完整形态存储相关艺术资源。同时建立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的教育网站,利用INTERMET、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艺术资源的充分共享。形成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教育开发、共享推广为一体的教育开发体系,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入教育。

当然,民族艺术资源的教育开发不是一个简单之举,亦属于百年之计,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但只要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视野,就一定能够走出自己的路子,凸显出它独有的教育优势和特色

[1]盖琪.中国影视艺术形象对外传播宏观战略的缺席与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01-106.

[2]宋生贵.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Path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Art Education Resources

CHEN Ying-hui
(College of Chinese and Law,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ethnic art has a very rich history and aesthetic value.In recent years,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t has

much attention,but the value of ethnic art as education resources is neglected,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obviously inadequate.How to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education resources,excavate the potentials,and integrate them into art educ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 problem which deservesmuch exploration.Thesemeasures,such as optim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art resources,compiling art education textbooks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establishing minority digital art education resources,and sharing service platforms,might be regarded as effective paths for the development ofminority art education resources.

ethnic minorities;art resources;to optimize integration;discourse strategy;resource sharing

J124-4

A

10.13744/j.cnki.cn21-1431/g4.2014.02.011

1009-315X(2014)02-0143-03

2014-01-24

2012年度国家民委项目(12DLZ013)。

陈迎辉(1967-),女,内蒙古赤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责任编辑 刘敏)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价值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一粒米的价值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给”的价值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