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福尔斯《收藏家》的女性主义解读

2014-03-21董秋芳

外语与翻译 2014年1期
关键词:米兰达收藏家男权

董秋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一、约翰·福尔斯及《收藏家》简介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本职工作是教师,但他喜欢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并于1963年成功创作了一部小说处女作《收藏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此后,他成为了一名专职作家。他凭借《收藏家》在二战后的英国文坛获得了一席之地。该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表面看似乎离奇惊悚,实际反映了女性主义意识的萌芽与不断加强,抨击了男权制社会男性对于女性的不公正待遇,尤其是男性把她们当作物化的东西看待,从而显露出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并力求在未来能够争取获得男女平等、和谐相处的机会。

作为约翰·福尔斯的文坛处女作,小说《收藏家》讲述了一个名叫弗迪南德·克雷戈的银行小职员。他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个性孤僻,但是,他有着一样爱好,那就是收藏蝴蝶标本。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爱上了一个名叫米兰达的女生,这个女生家里非常富有,但对他没有感情。然而,弗雷迪通过赌博赢了一大笔钱,并购买了一处偏僻的别墅,他想方设法把他心仪的女孩子骗到自己的别墅软禁起来,就像收藏蝴蝶标本一样把她关在了别墅的地下室里面。他认为经过长期的绑架可以征服这个女孩,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米兰达长期见不着阳光的日子让她的身体逐渐失去了抵抗力,变得日渐虚弱。心虚的克雷戈由于害怕自己的罪行暴露而放弃请医生,从而导致了米兰达终因患上严重的肺炎而死去。

二、《收藏家》蕴含的女性主义

该部小说看似荒谬的故事情节,实际上蕴含了深刻的女性主义思想。这里,我们主要从生态学和心理学两个视角来剖析其中的女性主义。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1.生态女性主义

作为最早起始于英美国家的新型文学思潮,生态女性主义这个词汇是由法国女权主义者朗索瓦德·伊奥布妮首次提出来。它是西方女权主义与环境运动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根本目标就是要揭示在传统男权制社会中女性与自然处于同样被统治和压迫地位的处境,试图推动女性解放,解决生态危机并反对压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态女性主义既是生态的,又是女性的,它强调并提倡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并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来改变传统男权制下的男女关系,真正改变女性被压迫的命运。这种生态女性主义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反思途径。根据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与自然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女性对于生态危机有着极为敏感的反应,她们天生就对自然有着亲近感,她们的生理特点与自然界也有着类似的规律,女性可以被看作自然的象征物,有着原始的神秘感。

2.《收藏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小说《收藏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小说主人公米兰达的自然属性,米兰达对于自由和存在的追求,小说中女性写作的特点。

首先,小说中描述的女主人公米兰达是一个自然的女儿,主要是因为她被收藏家克雷戈当作是蝴蝶的化身。实际上,她在被克雷戈诱骗绑架之前就是一个快乐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的姑娘,热爱阳光和生命,亲近大自然,也对自然界的一切小动物充满了仁爱之心。而她的这种爱好却被无耻的克雷戈给利用了.他在无法得到米兰达的情况下,通过诱骗她去看蝴蝶标本的方式绑架了她,并把她常年锁在地下室里,让她隔绝了世界,无法呼吸新鲜的空气,得不到阳光的照耀,更失去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从此,米兰达就像蝴蝶一样被克雷戈收藏起来,无法获得人身自由,最后只能如同蝴蝶标本一样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事实上,在被囚禁的过程中,米兰达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她一直在寻求重获自由的机会,没有放弃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她在一次被允许散步的情况下,仍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在她的心目中,大自然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自然就是她生命的象征,没有了大自然,她的生命也将慢慢枯萎。因而,在该部小说中,米兰达的生活都是围绕着自然展开的,她的梦境中也会出现自然的身影,而且她也在绘画中表达了对于自然的喜爱之情,甚至在她最后一息尚存的时候,她仍然在追逐着温暖的阳光。

其次,米兰达虽然身处危险的境地,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对于自由和自身存在的追求。这与众多生态女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她即使处于一种焦虑和痛苦的生存环境中,依然对于自由与存在有着真切的向往与追求。因而,福尔斯把米兰达刻画成一个存在主义式的女性形象。她为了获得自由而与克雷戈之间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虽然结果没有获得胜利,但是,这仍然可以表明了她对于自由的热切渴望与坚定追求。

再次,小说《收藏家》中还体现了鲜明的女性写作特点。一般来说,女性创作的文学作品往往显得富有韵味,委婉动听。这个我们可以在克雷戈的叙述中看出端倪。他的论述常常充满了武断,喜欢运用事实去压倒一切。但是,他的书写又是非常缓慢的,还会经常出现语法错误,他的写作中常常带有一种迂腐的风格,创作的人物呆板而僵化。然而,米兰达使用的语言却充满了女性韵味,她的叙述多次多彩,写作随意且富有魅力,还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整个写作风格显得清新自然。这也是对米兰达热爱大自然的另一反映。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1.心理学女性主义

在男权制社会传统下,女性为寻求自身的存在价值与平等机会而掀起了一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浪潮、其核心就在于批判父权中心主义,积极探索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与存在感。而心理学女性主义则是作为其中一个影响较大的流派存在,其真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根基是女性主义心理学。它批判性地借鉴了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多人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女性应该不受男性标准和规范限制,强调从女性本身来探寻女性的真实存在感,是对传统男权制社会的强烈反抗与抨击。

2.《收藏家》中的心理学女性主义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人们潜意识里面的愿望满足,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通过潜意识领域中的梦的形式来表达出来。因而,在小说《收藏家》中,克雷戈在对米兰达进行收藏的不同阶段,都反映了他的跟随现实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梦境。他的梦境里实际上反映了他潜意识里的父权制思想,如他把米兰达作为自然界动物看待的丑陋心理。他的这种父权制心理,最终导致了米兰达的死亡。因此,该部小说正是围绕克雷戈的梦与主人公所处的现实状况,揭示了其中暗藏在梦境背后的黑暗心理。

首先,当克雷戈在收藏米兰达之前,他对米兰达处于一种幻想的状态之中。这个时候做的梦应该是白日梦,他会经常臆想在某个地方碰到了米兰达,甚至幻想跟她结婚等。不过,这个白日梦中并没有一些庸俗下流的行为发生,它仅仅是克雷戈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寻求现实中的补偿。这是由于克雷戈出身贫民,缺乏温情关怀和良好教育,从而形成了一种孤僻的性格,他的爱好主要就是收藏蝴蝶标本。当他遇到米兰达的时候,他爱上了她,并认为她就是他所期待的那个人。这说明了他潜意识里希望得到的东西,因为米兰达出身富贵,行动又如蝴蝶般充满了魅力,完全符合克雷戈想要抒发的占有欲与虚荣心,使曾经厌恶的上层社会通过米兰达而认可他。他的潜意识里始终把米兰达当作是自己的资本和财富。一旦米兰达反抗他,他将使用男人的权威来狠狠地惩罚她。这也预示了米兰达最终的悲剧命运。

其次,克雷戈对米兰达的白日梦转向了现实。在小说中,当克雷戈买彩票意外成为富人以后,他偶然听到了米兰达的声音,这是他的幻想转向现实的第一步。事实上,当他贫穷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在现实中是无法拥有米兰达的,因此,他常常通过白日梦来满足自己。一旦富有之后,他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来拥有米兰达。在他的潜意识里,他认为他可以通过美好的方式获得米兰达的认可,然而,他们之间存在的巨大障碍又是很难突破的。因此,他又运用了非正常手段占有了米兰达。但是,现实并没有如他所愿,米兰达还是不接受他,他理所当然臆想的一切都没有实现。这说明了他的男权意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颠覆。因此,他就开始实施他的“捕蝶”计划,他把米兰达非法囚禁起来直到她悲哀地死去。他把米兰达当作蝴蝶一样看待的想法和做法,显然揭露了他内心里的男权中心制。

再次,当米兰达被克雷戈成功诱骗来以后,他又做了一个美梦,即梦见自己去安慰她。这是把米兰达当作蝴蝶一样收藏的思想与行为由幻想成为了现实。他的所作所为都没有给自己带来负疚感和罪恶感,而是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与满足。他对于米兰达的幻想终于变成现实的一瞬间,让他感到了一种幸福的假象。然而,米兰达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女性,而是具有独立自主个性的新型女性。因而,他的一切美好愿望必然落空,他得到的只能是痛苦和尴尬。虽然说他煞费苦心地为米兰达做一切事情,然而,就是不能有米兰达所期望的自由。他把米兰达当作蝴蝶标本一样加以收藏,彰显了强大的男性自我中心价值观。这与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米兰达来说显然是矛盾的。最后,随着两人相处时间的增加,克雷戈的幸福感越来越少,最终逼死了米兰达。这个结局的本质含义实际上是说专制男权给予女性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和悲剧。

三、结语

总之,约翰·福尔斯创作的处女作《收藏家》通过看似荒诞不经的小说情节,深刻反映了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然而,这种女性主义在男权制社会下很难突出重围。无论是生态女性主义还是心理学女性主义,都很好地解释了该部小说中克雷戈对米兰达的压迫与摧残,表达了作者期待建立男性与女性之间和谐共处关系的美好愿望,认为男女只有平等相处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吸引,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友谊和爱情。

[1]Fowles,John.The Collector[Z]. London:Jonathan Cape,1963.

[2]Judith Plant. Healing the Wounds:The Promise of Ecofeminism[C]. Santa Cruz,CA:New Society Publishers,1989.

[3]福尔斯.收藏家[M].李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刘若端.寓言与传奇的结合——试论约翰·福尔斯的创作[C]//陆建德.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80-196.

猜你喜欢

米兰达收藏家男权
说谎的收藏家
Myth and Mechas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米兰达规则: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
收藏家星星狐
体育运动中的性别与性:反抗男权制
小小收藏家
垃圾堆小公主(短篇小说)
一起案件催生美国审案新程序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