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类“线段比”问题的解法

2014-03-20扈保洪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斜角方程组切线

扈保洪

在学生学过“图形的投影”后,知道了平行投影可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而且无论是正投影还是斜投影都具有保持比值不变的性质,即在同一直线(或平行直线)上,两条线段平行投影的比等于这两条线段的比(注:其根据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下同)。又因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正投影的方法来确定点的横(或纵)坐标,所以在该坐标系中,同一直线(或平行直线)上两线段之比等于其端点的横(或纵)坐标之差的比。以此类推,若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并根据斜投影的方法来确定点的横(或纵)坐标,则在该斜角坐标系中,同一直线(或平行直线)上两线段之比也等于其端点的横(或纵)坐标之差的比(见图1,AB∶BC=(x2-x1)∶(x3-x2)=(y1-y2)∶(y2-y3))。而且,因为比值没有单位,所以为了方便起见,可根据比的各项所占份数的大小,灵活设定线段端点的(相对)坐标。因此,对于涉及同一直线上“线段比”的一类平面几何问题,可尝试运用下述方法来解答。

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为:(1)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斜角坐标系,并给出某些点的(相对)坐标;(2)求出某些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再通过解方程组得出所求的(相对)坐标;(3)根据平行投影保持比值不变的性质,求出同一直线上的“线段比”,进而推出最后的结论。

现给出几例,以飨读者。不当之处,也请批评指正。

图1图2例1如图2,在△ABC的一边AB上有P1、P2两点,在另一边AC上有Q1、Q2两点,若AB1AP1+AC1AQ1=AB1AP2+AC1AQ2=3,则直线P1Q1与P2Q2的交点G是△ABC的重心。(数学问题第1212题,见《数学通报》1999年第10期第47页)

证明如图2所示,以点A为原点,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

因为AB1AP1+AC1AQ1=AB1AP2+AC1AQ2=3,

所以设AB1AP1=1。5+t,AC1AQ1=1。5-t,AB1AP2=1。5-k,AC1AQ2=1。5+k.

所以可令下列各点的相对坐标为:B(1,0)、C(0,1)、P1111。5+t,0、P2111。5-k,0、Q10,111。5-t、Q20,111。5+k.

所以由待定系数法易知P1Q1、P2Q2的函数解析式为:

P1Q1:y=-1。5+t11。5-tx+111。5-t。①

P2Q2:y=-1。5-k11。5+kx+111。5+k。②

又因为解①与②组成的方程组,知G113,113.

所以由中线AM的解析式为y=x,知点G在中线AM上,且AG∶GM=2∶1,故点G是△ABC的重心。

例2如图3,设⊙O为锐角△ABC的外接圆,其半径为R;AO、BO、CO的延长线分别交BC、CA、AB于点D、E、F。求证11AD+11BE+11CF=21R。(数学问题第606题,见《数学教学》2004年第4期第47页)

图3证明如图3所示,以点B为原点,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设点A、C、O的相对坐标为:A(0,1)、C(1,0)、O(x0,y0)(即令点O、A的纵坐标之比为y0∶1,点O、C的横坐标之比为x0∶1);再分别作OO1∥AB,OO2∥BC,并令∠ABC=β。

则在△BOO1、△AOO2、△COO1中,分别应用余弦定理(或作垂线,利用勾股定理。下同),得:

x20+y20+2x0y0cosβ=R2=OB2,

x20+1-y02-2x01-y0cosβ=R2=OA2,

y20+1-x02-2y01-x0cosβ=R2=OC2。

消去R2,得2x0cosβ+2y0=1,

2x0+2y0cosβ=1。

因为解这个方程组,知O112+2cosβ,112+2cosβ.

所以易知AD、BE、CF、AC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AD:y=-1+2cosβx+1;①

BE:y=x;②

CF:y=-111+2cosβx-1;③

AC:y=-x+1;④

又因为由①、③或解②与④组成的方程组,知D111+2cosβ,0、F0,111+2cosβ、E112,112,

所以R1AD=AO1AD=1-112+2cosβ÷1

=1-112+2cosβ.

同理可得

R1BE=BO1BE=111+cosβ;R1CF=CO1CF=1-112+2cosβ.

因此把以上三式相加,得11AD+11BE+11CF=21R.

图4例3如图4,△ABC的边AB、AC上各有一点R、Q,直线RQ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P。

求证:AQ1PQ·CQ1RQ+PC1PQ·PB1PR-AR1QR·BR1PR=1。(网上“悬赏”征解题,见《数学教学》2011年第3期第28—29页)

证明如图4所示,以点Q为原点,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

设以下各点的相对坐标为Pa,0、R-1,0、A0,b、C0,-1,则易知AR、PC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AR:y=bx+b;①

PC:y=11ax-1。②

因为解①与②组成的方程组,知Bab+a11-ab,ab+b11-ab.

所以PB1PC=-ab+b11-ab÷1=ab+b1ab-1,

BR1AR=-ab+b11-ab÷b=a+11ab-1;

而在△PQC和△AQR中,根据余弦定理,得:

PC2=a2+1-2acosβ,AR2=b2+1-2bcosβ.

因此AQ1PQ·CQ1RQ+PC1PQ·PB1PR-AR1QR·BR1PRendprint

=AQ·CQ1PQ·RQ+PC21PQ·PR·PB1PC-AR21QR·PR·BR1AR

=b×11a×1+a2+1-2acosβ1aa+1·ab+b1ab-1-b2+1-2bcosβ11×a+1·a+11ab-1=a2b-a1a2b-a=1.

例4如图5,已知⊙O是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AD与BC相交于点R,BA与CD相交于点P,而过A、C分别作⊙O的切线,两线相交于点M,过B、D分别作⊙O的切线,两线相交于点N。求证:11RM+11RN=21RP(数学问题第881题,见《数学教学》2013年第6期第46页)。

图5证明如图5所示,以点D为原点,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

设以下各点的相对坐标为A0,b、R0,-1、Pa,0、C-1,0,则易知RC、PA、RP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RC:y=-x-1,①

PA:y=-b1ax+b,②

RP:y=11ax-1。③

因为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知Bab+11b-a,ba+11a-b.

所以RB1RC=0-ab+11b-a÷0+1=ab+11a-b。

又因为由割线定理知RB1RC·RC2=RD·RA,

且RC2=DC2+DR2-2DC·DR·cosβ

=2-2cosβ(这里令∠ADP=β).

所以2-2cosβ·ab+11a-b=1×b+1,

得a=b12cosβ-1。④

而易知AC、BD的中点分别为E-112,b12、Fab+112b-a,ba+112a-b.

从而把④代入③及点F的坐标中,得:

RP:y=2cosβ-11bx-1;⑤

Fb+114cosβ-1,b+2cosβ-1141-cosβ.

又因为用与例2类似的方法,可得O-bcosβ+112sin2β,b+cosβ12sin2β.

所以易知直线OE、OF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OE:y=-1+bcosβ1b+cosβx+b2-112b+cosβ;⑥

OF:y=2cosβ+b+11b-1x+2bcosβ+b2+112b-11-cosβ;⑦

再令直线OE与RP交于点M′,OF与RP交于点N′,则分别解⑤与⑥、⑤与⑦组成的方程组,知M′b12cosβ,-112cosβ、N′b12cosβ-1,112cosβ-1。

因此RP1RN′+RP1RM′=a÷b12cosβ-1+a÷b12cosβ=2a2cosβ-11b=2b12=2。⑧

作OG∥y轴M′G∥x轴,则在△OGM′中,由余弦定理知:

OM′2=b12cosβ+bcosβ+112sin2β2+b+cosβ12sin2β+112cosβ2-2b12cosβ+bcosβ+112sin2βb+cosβ12sin2β+112cosβ·cosβ,

整理,得OM′2=b2+2bcosβ+114sin2β·cos2β.

同理可得:

OA2=2bcosβ+b2+114sin2β,

AM′2=2bcosβ+1+b214cos2β.

由此可知OA2+AM′2=OM′2,这表明OA⊥AM′,AM′是⊙O的切线。

显然,若分别连接CM′、BN′、DN′,则同理可证CM′、BN′、DN′均为⊙O的切线,从而点M′、N′分别为已知条件中的点M、N。于是,由已证结论⑧,得11RM+11RN=21RP。

由以上几例可见,上述方法的思路自然、简捷、流畅,三个基本步骤也环环相扣,且用它解题时,有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浓缩思维的过程,简化解题的途径。对于后面的两例,虽然其难度较大,可利用该方法解起来,仍然似“行云流水”一般,很少有迂回曲折的感觉,因而彰显了该方法的非凡价值。但“小荷才露尖尖角”,该方法的潜在功能还有待老师们深入研究。endprint

=AQ·CQ1PQ·RQ+PC21PQ·PR·PB1PC-AR21QR·PR·BR1AR

=b×11a×1+a2+1-2acosβ1aa+1·ab+b1ab-1-b2+1-2bcosβ11×a+1·a+11ab-1=a2b-a1a2b-a=1.

例4如图5,已知⊙O是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AD与BC相交于点R,BA与CD相交于点P,而过A、C分别作⊙O的切线,两线相交于点M,过B、D分别作⊙O的切线,两线相交于点N。求证:11RM+11RN=21RP(数学问题第881题,见《数学教学》2013年第6期第46页)。

图5证明如图5所示,以点D为原点,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

设以下各点的相对坐标为A0,b、R0,-1、Pa,0、C-1,0,则易知RC、PA、RP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RC:y=-x-1,①

PA:y=-b1ax+b,②

RP:y=11ax-1。③

因为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知Bab+11b-a,ba+11a-b.

所以RB1RC=0-ab+11b-a÷0+1=ab+11a-b。

又因为由割线定理知RB1RC·RC2=RD·RA,

且RC2=DC2+DR2-2DC·DR·cosβ

=2-2cosβ(这里令∠ADP=β).

所以2-2cosβ·ab+11a-b=1×b+1,

得a=b12cosβ-1。④

而易知AC、BD的中点分别为E-112,b12、Fab+112b-a,ba+112a-b.

从而把④代入③及点F的坐标中,得:

RP:y=2cosβ-11bx-1;⑤

Fb+114cosβ-1,b+2cosβ-1141-cosβ.

又因为用与例2类似的方法,可得O-bcosβ+112sin2β,b+cosβ12sin2β.

所以易知直线OE、OF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OE:y=-1+bcosβ1b+cosβx+b2-112b+cosβ;⑥

OF:y=2cosβ+b+11b-1x+2bcosβ+b2+112b-11-cosβ;⑦

再令直线OE与RP交于点M′,OF与RP交于点N′,则分别解⑤与⑥、⑤与⑦组成的方程组,知M′b12cosβ,-112cosβ、N′b12cosβ-1,112cosβ-1。

因此RP1RN′+RP1RM′=a÷b12cosβ-1+a÷b12cosβ=2a2cosβ-11b=2b12=2。⑧

作OG∥y轴M′G∥x轴,则在△OGM′中,由余弦定理知:

OM′2=b12cosβ+bcosβ+112sin2β2+b+cosβ12sin2β+112cosβ2-2b12cosβ+bcosβ+112sin2βb+cosβ12sin2β+112cosβ·cosβ,

整理,得OM′2=b2+2bcosβ+114sin2β·cos2β.

同理可得:

OA2=2bcosβ+b2+114sin2β,

AM′2=2bcosβ+1+b214cos2β.

由此可知OA2+AM′2=OM′2,这表明OA⊥AM′,AM′是⊙O的切线。

显然,若分别连接CM′、BN′、DN′,则同理可证CM′、BN′、DN′均为⊙O的切线,从而点M′、N′分别为已知条件中的点M、N。于是,由已证结论⑧,得11RM+11RN=21RP。

由以上几例可见,上述方法的思路自然、简捷、流畅,三个基本步骤也环环相扣,且用它解题时,有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浓缩思维的过程,简化解题的途径。对于后面的两例,虽然其难度较大,可利用该方法解起来,仍然似“行云流水”一般,很少有迂回曲折的感觉,因而彰显了该方法的非凡价值。但“小荷才露尖尖角”,该方法的潜在功能还有待老师们深入研究。endprint

=AQ·CQ1PQ·RQ+PC21PQ·PR·PB1PC-AR21QR·PR·BR1AR

=b×11a×1+a2+1-2acosβ1aa+1·ab+b1ab-1-b2+1-2bcosβ11×a+1·a+11ab-1=a2b-a1a2b-a=1.

例4如图5,已知⊙O是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AD与BC相交于点R,BA与CD相交于点P,而过A、C分别作⊙O的切线,两线相交于点M,过B、D分别作⊙O的切线,两线相交于点N。求证:11RM+11RN=21RP(数学问题第881题,见《数学教学》2013年第6期第46页)。

图5证明如图5所示,以点D为原点,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

设以下各点的相对坐标为A0,b、R0,-1、Pa,0、C-1,0,则易知RC、PA、RP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RC:y=-x-1,①

PA:y=-b1ax+b,②

RP:y=11ax-1。③

因为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知Bab+11b-a,ba+11a-b.

所以RB1RC=0-ab+11b-a÷0+1=ab+11a-b。

又因为由割线定理知RB1RC·RC2=RD·RA,

且RC2=DC2+DR2-2DC·DR·cosβ

=2-2cosβ(这里令∠ADP=β).

所以2-2cosβ·ab+11a-b=1×b+1,

得a=b12cosβ-1。④

而易知AC、BD的中点分别为E-112,b12、Fab+112b-a,ba+112a-b.

从而把④代入③及点F的坐标中,得:

RP:y=2cosβ-11bx-1;⑤

Fb+114cosβ-1,b+2cosβ-1141-cosβ.

又因为用与例2类似的方法,可得O-bcosβ+112sin2β,b+cosβ12sin2β.

所以易知直线OE、OF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OE:y=-1+bcosβ1b+cosβx+b2-112b+cosβ;⑥

OF:y=2cosβ+b+11b-1x+2bcosβ+b2+112b-11-cosβ;⑦

再令直线OE与RP交于点M′,OF与RP交于点N′,则分别解⑤与⑥、⑤与⑦组成的方程组,知M′b12cosβ,-112cosβ、N′b12cosβ-1,112cosβ-1。

因此RP1RN′+RP1RM′=a÷b12cosβ-1+a÷b12cosβ=2a2cosβ-11b=2b12=2。⑧

作OG∥y轴M′G∥x轴,则在△OGM′中,由余弦定理知:

OM′2=b12cosβ+bcosβ+112sin2β2+b+cosβ12sin2β+112cosβ2-2b12cosβ+bcosβ+112sin2βb+cosβ12sin2β+112cosβ·cosβ,

整理,得OM′2=b2+2bcosβ+114sin2β·cos2β.

同理可得:

OA2=2bcosβ+b2+114sin2β,

AM′2=2bcosβ+1+b214cos2β.

由此可知OA2+AM′2=OM′2,这表明OA⊥AM′,AM′是⊙O的切线。

显然,若分别连接CM′、BN′、DN′,则同理可证CM′、BN′、DN′均为⊙O的切线,从而点M′、N′分别为已知条件中的点M、N。于是,由已证结论⑧,得11RM+11RN=21RP。

由以上几例可见,上述方法的思路自然、简捷、流畅,三个基本步骤也环环相扣,且用它解题时,有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浓缩思维的过程,简化解题的途径。对于后面的两例,虽然其难度较大,可利用该方法解起来,仍然似“行云流水”一般,很少有迂回曲折的感觉,因而彰显了该方法的非凡价值。但“小荷才露尖尖角”,该方法的潜在功能还有待老师们深入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斜角方程组切线
深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基于工具造斜率和井斜角的井眼轨迹设计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巩固练习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一类次临界Bose-Einstein凝聚型方程组的渐近收敛行为和相位分离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
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在向量中的应用
非自治耗散Schrödinger-Boussinesq方程组紧致核截面的存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