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4-03-20左立竞
左立竞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 嵩明 651700)
“五好”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左立竞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 嵩明 651700)
云南工商学院坚持“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功”的办学宗旨,面向市场、企业、社会,坚持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针对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五好”职业人才培养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五好人才;职业教育;特色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实际工作中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深入思考从“量”到“质”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宽松、自由、充满激励的教学实践环境。要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每个大学生都能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与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云南工商学院结合应用型大学学生特点,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确立了“五好”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初步探索出一条培养职业人才的有效之路。
一、丰富主题实践内容 确立“五好”育人目标
学院坚持从社会和市场需求出发,确立了培养职业道德好、职业精神好、职业态度好、职业行为好、职业技能好的“五好”职业人才育人目标。
1.职业道德好。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大学阶段在职业生涯中被称为“职业预备役”阶段,培养的学生一开始就要被灌输作为职业人的思想,要求培养的学生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明礼诚信、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具有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品质。
2.职业精神好。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积极培养职业精神,在未来职场中具有勇挑重担的意识和决心,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有开拓创新、不畏艰难、充满激情的精神,做到勇担责任、求真务实、积极向上。
3.职业态度好。职业态度系指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简言之,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职业态度好,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有很强的角色适应能力,到了工作岗位少点抱怨多点努力,少点牢骚多点感恩,做到定位准确,懂得感恩,谦虚谨慎。
4.职业行为好。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职业行为包括职业创新行为、职业竞争行为、职业协作行为和职业奉献行为等方面。培养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到了职场上首先必须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要求,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做到遵章守纪,乐于奉献、善于合作。
5.职业技能好。指学生要具备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做到专业过硬、可塑性强、精益求精。就是要求培养的学生,在专业上是过硬的,能够获得今后就业创业中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学校除了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创新,树立终身学习观,提升可塑性,提高就业创业竞争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思政教师队伍。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播者。好的内容,好的目的,需要好的老师进行传授。因此,在对教师的要求上,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把握好“两课”主阵地。选择既有较高马列主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授课,按照“两听两评三维度”(教师相互听课,领导听课;学生座谈会评价,学生每季度一次满意度评价;对教师的评估从学生、教学督导、上级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的要求提高教师授课质量。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和岗位去参加六周的企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市场,培养既懂教学又具备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将企业实训经验纳入教学之中,辅助教学工作,确保教学内容不与社会脱离,符合企业需要。
二是创设职业素质课程,开展励志教育。针对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对学生的价值观、职业心态、职业态度等软实力提出的新要求,学院在2009年开发了《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补充,规定从大一学生开设职业素质课程,课程包括五学期内容,共166学时,全部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从职业心态(责任意识、感恩等)、职业通用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团队意识等)和职业竞争力(时间管理、细节管理等)几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锻炼,大三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与锻炼。
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一是定期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开展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研讨。加强对师生“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实现理论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和责任认同。
二是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加强校园“文明细胞”建设,表彰文明个人、文明宿舍、文明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家庭等;创建2000多人参加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组织师生参加修建希望水窖、赈灾捐款、义务献血、为患病师生送温暖等活动;深入厂矿、企业、乡村、敬老院、幼儿园等开展爱心服务活动;先后参加上海世博会、昆明南博会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开展“文明修身”,坚持从小事做起。学院本着“要学会做事,先学会做人”的原则,从基本行为规范着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和融入到学校环境卫生维护、校园安全维稳和各种管理工作中。划分卫生区域,将学校环境的维护交给学生去完成,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打扫卫生、整理垃圾、维护秩序,让他们知道爱护环境的艰辛;创建大学生安全督查团,检查和督促大学生违纪违规行为;设置校园创业实训基地,开辟“跳蚤”市场,为学生创业提供锻炼机会;在办公室、财务室、图书馆、食堂、公寓等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增强学生就业体验,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加强校企合作 重视实践教学
一是在课堂教学上摒弃传统式说教的教学方法,提倡 “三一教学”,即每节课要有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一段视频、一个案例、一组师生互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一课堂”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又能够把学生们吸引到课堂中来,主动求索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完成课程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地对人生有思考和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保证课堂授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是提出实践教学“三化课堂”,强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和行业,创建了仿真实训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操采取一比一的设置办法。做到实训场所企业化(教室就像企业),实训内容任务化(引入真实项目实训),实训作业产品化(学生作业就是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提前与市场、社会无缝接轨。
三是推行“三声”精彩课堂,即在课堂上,要求教师上课要听到学生快乐开心的笑声,对教师的教学给予肯定的鼓掌声,师生课堂讨论时激烈的互动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中成长,促进身心健康。
五、重视第二课堂 坚持社团育人
一是建设拓展基地,重视第二课堂,开展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课程,让学生体验信任背摔、穿越电网、导盲桥、高空断桥等项目,亲身尝试感受,体会团队的力量,培养团队意识,感受到责任的重要,突破心中的恐惧,学会自我反思,懂得换位思考,获得对自己能力的进一步认知,实现学生自我突破、团队合作、目标达成等,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拜访100位陌生人,了解社会、了解民情。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每学期安排学生拜访一定数量的陌生人,并根据不同学期提出不同要求,呈阶梯式提升难度。如在新生入学时,要求学生拜访校内师兄师姐,通过他们去认识大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求学生拜访社会进步人士、军人或社会志愿者等;在创业就业教育中,拜访创业明星或成功校友;在服务社会中拜访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在社会实践中,拜访企业、厂矿的经理和职工;在学习雷锋活动中,拜访英雄模范,等等。
三是开展励志教育,增强职业素养。在图书馆设置励志书库、励志影视区,在老师带领下观看相关书籍和励志影片,并且在结束后进行讨论分享;开展野外徒步30公里训练,磨练学生的毅力;在学生入校后,完成“北森吉训职业测评”,通过测评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在期末提交职业规划书,帮助新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成长发展目标;开展“假如我没有右手……”的体验,如在宿舍中的6位同学,每组3人绑住自己的一只手,持续一天,另外3人则在这一天帮助这3位同学去实现正常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善心和爱心;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相关任务,要求同学根据自身情况,至少选择任务中的两项去完成。在开学时,学生要求提交体验总结,外界评价,体验照片等相关资料;另外,还组织开展“一日父母”“一次志愿者”“一日社会观察者”“一日工作”“一次法院公开庭审观摩”等体验活动。
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高度重视学校与社会融通、专业与行业融通、课程与岗位融通,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性格特征与就业方向匹配、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匹配、学生管理与就业环境匹配、实训要求与就业能力匹配、素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匹配的“三融通”“四贴近”“五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突出服务重点,坚持就业导向。开展“创业设计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模拟招聘会”“就业礼仪讲座”“就业经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与省内外5000多家大小企业建立联系,确定105家企业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帮助孵化学生创业。近三年来,共孵化大学生初始创业实体35家,成功9家。学生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7%以上,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7%,平均每月薪资达2388元,专业对口率达52.15%,进一步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总之,云南工商学院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五好”职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也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An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of Talents with “Five Good Qualities”
ZUO Li-jing
(Yunnan Industry and Commerce College, Songming 651700, China)
Adhering to the mission, “educating with parents heart, helping students succeed”, Yunnan Industry and Commerce College, which is market oriented, business oriented, community oriented, adheres to morality educat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ng, and all-round education. It als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t actively carries out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five good qualities” and improv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graduates, achieving remarkable results.
Talents with “five good qualities”; occup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G718.5
A
1674-9200(2014)04-0085-03
(责任编辑 查明华)
2014-05-12
左立竞(1956-),男, 云南罗平人,云南工商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教授,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高校德育和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