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劝学”之德及现代启示

2014-03-20金妍妍

武陵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劝学荀子君子

金妍妍

(洛阳师范学院 马列理论教研部,河南 洛阳 471022)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1]习近平同志的这段讲话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劝学”思想。荀子的“劝学”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之德。“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在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以崭新的内涵。“古为今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劝学”品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德,即“德性”,是西方伦理学的术语。“‘德性’这一概念最初是指万物所具有的某种长处或者优点,后来德性一词逐渐主要用于人的特性,而且逐渐获得了道德的含义,成为了人所具有的好品质或能力的指称。”[2]它是人运用理智或智慧根据其谋求生存得更好的本性的根本要求并以生存得更好为指向培育的,以心理定势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并使人的活动及其主体成为善的善品质[3]。学习历来是先秦儒家最关注的重要范畴。如果说孔子的“好学”是蕴涵理想智慧的追求向上人生的“善的品质”的话,那么荀子的“劝学”则是蕴涵着现实智慧、直面人生的更加可贵的“善的品质”。所谓“劝学”之德:即蕴涵先秦儒家正能量,积极勉励个体努力学习成为君子的美好德行。在《劝学》篇中,荀子在传承孔子好学思想的同时赋予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以崭新的内涵。荀子告诫世人,“君子”“圣人”超越常人的道德人格,并非先天与一般人有何不同,而是后天勤奋学习的结果,并且通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深刻比喻阐释了只要努力学习,后来者一定能居上的深刻哲理。

一 为何“劝学”

重学之德是儒家一以贯之的道德要求。“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4]那么,我们应向儒家汲取哪些智慧?

学习是孔子首推的道德范畴。孔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5]205就是说君子学习,就会有仁爱之心,百姓学习,就善于听从君子指挥。孔子又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5]190废寝忘食地思考没用,不如努力学习。孔子甚至认为:“好学”是人的精神生命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13孔子为道德个体通过学习到达修身境界做出了光辉榜样。孔子在“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忧国忧民中仍然能够做坚持学习的君子,而且付诸行动一生践行,不愧为伟大的至圣先师。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6]174即君子只有自然把握大道,富有仁爱之心,才能左右逢源,处之安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精美的器物来自玉石精雕细琢;人如果不学习,就难以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学习使人进步,使人有前进的动力;学习使人知不足,使人知努力的方向;学习使人德高,使人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人要不断地学习。”[7]19一句话,学习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荀子“劝学”则系统地诠释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孟荀重视学习的态度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孔孟从理想主义的视角言传身教宣传学习的乐趣。荀子立足在现实主义的视野劝勉众人努力在学习中提升自我,争当君子,不做小人。

首先,“劝学”成就个体道德的生命。“荀子论述‘学’的角度,主要的不是和知识相关,而是和德性与生命密不可分。在荀子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生命不断塑造和提升的过程,或者一个道德生命成就的过程。”[8]58-59荀子认为成就德性生命的过程有三个境界。第一,“教使之然也”。荀子指出:“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9]2即不知道古代圣王的遗言,难以了解学问的博大。不去攀登高山怎能知道天有多高。“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为何吴国、越国夷族、貉族的人降生时的啼哭声相同而长大后习俗各异?是“教使之然也”。后天的教育使他们秉性、风俗各异。第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和圣人并不是天生的。对此,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5]81即我并非一生下来就是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为了求学,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习使孔子忘记吃饭,忘记忧愁,忘记衰老的到来;是后天的勤奋好学造就了伟大的孔圣人。第三,“神莫大于化道”,即最高的思想境界。荀子认为这种思想境界只有通过学习来达到。荀子说:“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意思是说只有亲临危险的山涧,才能知道地有多厚;只有重视古代圣王的遗言,才能够了解学问的博大;只有努力学习,融会贯通才能得到最大的智慧和最大的幸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只要努力学习,后来者一定能居上。他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即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颜色却比蓝草更蓝。冰由水凝聚却比水更冷。锋利的刀剑是经过磨刀石的磨砺而成;直材是木料加工的结果,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一定要通过学习使之弃恶向善。“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比喻人只有学习才能反省自己的过失,只有学习才能够达到“神莫大于化道”的思想境界,并鼓励后学要热爱学习。学习使“性相近”的人“习相远”;学习使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习使人“青于蓝”“寒于水”。君子如果希望智慧聪明、行为正确,只有“博学而日参乎已”。一句话,学习是人类安身立命、人之为人的道德标尺。“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学习提升了个体生命的质量,赋予了个体生命的德性。

其次,“劝学”彰显个体生命的价值。“在多种价值观中,要传承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抛弃传统价值观的糟粕,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代表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10]141儒家是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的,“劝学”之德彰显了儒家的价值观。其一,学习提升个体生命价值。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即不论贫富贵贱,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是很难有出息的。孔子的一生,无论在官居司寇的顺境时,还是身处逆境的危难中,从未停止对教育的思考,而且身体力行。孔子开创了教育平民化的历史先河。他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改变了平民个体的生命质量,“使大批受过私学教育的士进入了上流社会,从而动摇了上流社会的世袭制度,也为后来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11]216。其二,学习是尊师隆礼、重法孝亲合群的唯一路径。荀子曰:“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礼是用来端正自身的;老师,是用来检查礼的。如果没有礼的标准,那么靠什么来端正自身?没有老师,我如何知道礼的正确与否?道德个体在尊师隆礼的前提下才能够“重法”孝亲、仁爱合群、群居和一。因此,“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荀子·修身》)。其三,孕育正能量的价值观。“君子”“圣人”型人才是后天勤学的结果。一方面,儒家认为作为个体的人,“最为天下贵也”,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体,要“仁者爱人”,首先要仁者爱己,对自己要珍惜负责,要自我塑造、自我提升,努力“成人”“成圣”。另一方面,儒家特别强调整体的正能量。“价值观在人的生命里面从内在产生变化,具有改造生命的力量,把人的潜能整个发挥出来。”[12]16儒家道德理论强调以整体为本位,任何个人价值只有在整体价值中才能得到体现。因此,荀子曰:“人之生,不能无群。”(《荀子·富国》)“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个体是群体的一分子,群体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和谐,万物繁荣发展,社会才能“群居和一”。

再次,“劝学”塑造“君子”型人才。其一,学习能使人获得智慧,变愚蠢为聪慧。荀子曰:“乡也,校门室之辨,混然曾不能决也,俄而原仁义,分是非,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岂不愚而知矣哉!”[9]70就是说,在未学习之前,难以判断清楚对门和房间的区别,通过学习,很快可以探讨仁义的根源,判断是非并妥善处理天下事。难道这不是学习使人从愚蠢变聪慧吗?其二,学习使人由贫穷变富有。荀子说:“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9]70学习前,只是一个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人,学习后掌握治理天下的道理,难道不是贫穷变富有?渊博的学识是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渊博的学识是精神食粮;渊博的学识更是世界上的无价之宝。“今有人于此,屑然藏千溢之宝;虽行貣而食,人谓之富矣。”[9]70这美德尽管是“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卖之,不可偻售也”,把它当衣服不能穿,把它当饭吃不能吃;拿去卖又不能很快卖出去,然而,拥有它们还是富有的,因为“大富之器诚在此也”[9]70。其三,学习能够改变地位。“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9]70学习前是一个糊涂的百姓,学习后就能够和古代英明帝王尧舜和夏禹一样有出息,难道这不是学习使卑微者变得高尚吗?其四,学习能够成就高贵的名声。荀子说:“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势重胁也,必将诚此然后就也。”[9]70尊贵的名声不能靠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君子一定要靠脚踏实地的学习使自己修养美好、行为谦让、处事原则正确。“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荀子·儒效》)如果这样,就一定能成就君子高贵的名声,一定能成就“君子”“圣人”型道德人格。

二 何以“学”

怎样学最好呢?其一,“学不可已”。学习是道德个体一辈子的事。孔子曰:“此则知所息矣。”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对此,子贡问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愿息事亲”“愿息于妻子”“愿息于朋友”“愿息耕”(《荀子·大略》),即子贡说,我厌倦学习了、希望停止学习来侍奉国君;希望停止学习去孝敬父母;希望停止学习来养育妻子儿女;希望停止学习交往朋友;希望停止学习去耕种田地。孔子曰:“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耕难,耕焉可息哉!”孔子的意思是,侍奉国君,孝顺父母,就可以停止学习吗?子贡问:“然则赐无息者乎?”即我永远无法停止学习了吗?孔子曰:“望其圹,皋如也,真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荀子·大略》)看到这个,你就知道什么时候不学习了。学习是君子一辈子的事,君子没有任何理由停止学习。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学习不可以停止。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9]5-6学习从《诗经》《尚书》开始,读到《礼经》结束,直至成为圣人。其二,君子和小人之学。荀子分别阐释了君子和小人是何以学。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9]6-7(《劝学》)即君子学习是认真听,细心记,说话文质彬彬,举止行为高雅,言行举止都可以作为准则。反之,小人之学呢?荀子曰:“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从耳朵听进去未经思考立刻就说出来,何以“美七尺之躯哉”,怎能陶冶身心使自己的身躯得到完美呢?因此,荀子认为君子学习是提升自己,使言行举止更加完美的有效途径;小人学习则是拿学来的东西讨好别人而已。其三,环境习染至关重要。荀子尤其重视教育环境的决定性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潃。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9]3荀子用飞蓬、白沙、兰槐之例诠释环境对个体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如何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趋向积极有益的人生,避免消极濡染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首先,“君子结于一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基础。颜回不愧是孔门弟子中学习态度最好的。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其实,孔子本人就是用心专一、献身教育的楷模。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5]75意思是把所见所闻所想一一记在心里,坚持学习不放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孟子和公都子对话,则语重心长地告诉求学者要诚心诚意。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的意思是凡是依仗“显贵”“能干”“年长”“功劳”“老交情”来询问者,都是孟子所不回答的。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9]4即千里马跳跃一次,不到十步远;劣马持之以恒十天能走很远的路程,它的成功在于它不放弃。只要用心专一,即使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筋骨的蚯蚓也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反之,为什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这是因为它用心急躁、不专心的结果。荀子以形象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诠释了用心专一的重要性:人如果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学习时难以有明显的智慧,难以取得显赫的成就。荀子又说:“学也者,固学一之也。”[9]9即学习本来就应该专心。反之,“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一会儿认真学习,一会又不学,像老百姓穿梭于小巷里。夏桀、商纣王就是这样的人。“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完全彻底地学习,这才是学习。因此,君子言行一致,用心专一,“结于一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积累聪明才智和美好品德的成功之基。

其次,“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先进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学习的内容一定要经常复习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孔子的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会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可堪称为老师。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即君子教诲他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针对培养学生的品德、才干、综合能力等。他进一步阐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关系,教育者要因材施教,被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学记·礼记》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学习的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荀子认为好的学习方法是亲近良师、遵守礼义。他说:“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9]7即接近良师是学习迅速进步的最好途径。他还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学习的方法没有比亲近良师更直接的了。如果向上不能“好其人”,接近良师,向下不能“隆礼”,遵守礼义,一生也只能成为浅薄的儒生。“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即考察古代帝王,寻求仁义礼义的根本并学习礼义就能改邪归正。概而言之,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效率的差异,又往往表现为学习方法的差异,学生好的学习成绩,是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机结合而统一于一身的集中体现”[13]107。

再次,“积善成德”。学习进步的过程是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千里马一跃,不到十步远;劣马不断坚持可走很远的路程。只要不放弃,坚硬的金属、石头能够雕刻出美丽的花纹,否则即使是朽木也折不断。荀子又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道德个体学习进步“积善成德”过程也就是“化性起伪”使道德个体的自然属性通过个体道德的社会实践转化为社会属性的过程。学习是道德个体“化性起伪”到达“积善成德”的必由之路。君子只有不断地“积善不息”,“诵数以贯之”,才能够达到圣人的完美境界。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认为,圣人就是因为具备仁义的素质,加上遵守法度,所以才塑造成的。那么,凡人怎样成圣?如何达到圣人的境界?荀子这样回答:“今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则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涂之人明矣。”(《荀子·性恶》)“涂之人”在家尊重父子的情义,在外不逾君臣的准则,具备懂仁义、守法度的素质和潜质。这种“潜质”是“可以为禹”的重要基础。“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禹之所以为禹,就是因为他遵循了仁义法度。换句话说,普通人如果能诚心培养仁义道德的品质和自觉遵守法律的素质,那么就具备成为有道德内涵的圣贤。

三 荀子“劝学”的现代启示

荀子蕴涵现实主义的“劝学”理念,不仅传承了孔子理想主义“好学”的精神,而且开创了理想主义之“学”和现实主义之“学”相结合的历史先河,完善先秦儒家的“学”智慧,使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学”智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荀子“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14]207,是继往开来的儒家集大成者。荀子“劝学”伦理思想阐释的何谓劝学,为何劝学、何以学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在当下仍然具有现实价值,特别是对于现代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建构,国家的富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第一,“劝学”才能向上,有利于加强官德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须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1]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个共产党员应当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振兴、人民幸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关于社会管理,荀子敏锐洞见:“群道当”之管理者与君子型人才的可贵;管理者必须注重修身塑德,“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管理者必须有爱民的情怀和管理国家安定之能力。如果管理者出现“本领恐慌”、知识恐慌,那么就会误导被管理者,这样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第二,“劝学”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劝学”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美丽奇葩,根植于民族的思想血脉中,千百年来绵延传承历久弥新。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传统美德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倍加珍惜才是。可现实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韩国“儒家文化从实学的立场转化为治国资源”[15],在“日本德川时代一些连儒学都弄不很清楚的二三流学人,从他们的文集里,我们竟然发现他们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熟悉程度,竟远远超出现在各个大学里面专门研究文史哲的教授。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割裂可说是愈来愈严峻。中国大陆的情况更令人忧心如焚”[16]567。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荀子提醒炎黄子孙:好学与否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根本。好学是做人的最低标准,是儒家智慧的最高境界。荀子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鼓励后学者居上,为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和道德个体的修养指明了方向。“劝学”彰显了儒家传统好学美德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有利于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的有效引领。罗国杰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能给人们以选择取舍的正确标准,给我们以科学取舍人类一切文化的方法论指导。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价值导向有着保证我们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的重要功用,忽视或背离这一价值导向,我们就有可能误入歧途。随着改革的深化,文化形态(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道德领域出现了道德判断标准失衡和道德奖惩机制的形式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采取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相辅相成的原则[17]321或者是价值导向的多元化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化之中,才能有利于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三,“劝学”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劝学”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双赢。“儒家讲人性向善,从真诚开始,力量由内出发,所以快乐也是由内而发。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每个人就会对快乐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只有这种内在的快乐,才是永远真正的快乐,不会轻易为外物干扰。对于外在的贫富、生活的清苦或者能不能得到某种权力,就能都比较淡然视之了。”[12]75“劝学”在传承孔孟的好学之德的同时赋予先秦儒学以崭新的内涵。荀子之学为传统中国人既构建了精神文明家园又促进了物质文明的繁荣,为现代社会构建“好学”美德提供了现实主义平台,开辟了儒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辅相成的发展路径。“劝学”利于构建和谐的人生环境。和谐的人生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18]个人只有学习才能懂道德、明辨是非、知荣知耻知止,才能够“化性起伪”。劝学有利于个体身心和谐,个体身心健康与和谐源于对于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的正确认知。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当然,任何思想都难免存在时代的局限性,荀子的“劝学”思想也不例外。尽管荀子希望人们通过努力学习而成为君子是美好的愿望,但不可否认地存在某种功利主义色彩。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2]张传有.中西德性伦理学比较研究[J].思想战线,2011(2):59-63.

[3]江畅.德性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0-31.

[4]贾磊磊,孔祥林,主编.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269.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74.

[7]殷海华,刘经华.《劝学》教育智慧品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9.

[8]王博.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J].哲学研究,2008(5):58-65.

[9]张觉.荀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0]金妍妍.和谐社会的正能量政治伦理的新力作——《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J].武陵学刊,2013(5):141.

[11]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16.

[12]傅佩荣.孟子的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3]殷海华,刘经华.《学记》教育智慧品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07.

[14]梁启超,等,著.荀子二十讲[M].廖名春,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07.

[15]杨建祥.儒家官德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614.

[16]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四卷)[M].郭齐勇,郑文龙,编.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567.

[17]罗国杰.罗国杰自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21.

[18]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0.

猜你喜欢

劝学荀子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君子无所争
和谐
《劝学》
有君子之道四焉
雕刻在石头上的“劝学”“尽孝”故事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