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重要性

2014-03-2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隐喻思维

李 阳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先哲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要充分理解这些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我们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隐喻作为一种修辞,不仅使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充满艺术色彩,而且使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加深邃。在当代隐喻研究中,“隐喻”的意义早已超出其修辞范围,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已被广泛接受。无论作为修辞手段,还是认知手段,隐喻与文学作品都存在一定的不可分割性。因此,识别、理解隐喻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隐喻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即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隐喻能力的定义和研究现状

隐喻能力(Metaphorical competence)的概念由Gardner&Winner[1]首次提出,他们将隐喻能力定义为:“理解隐喻、解释隐喻和在恰当的语境中运用隐喻以及评价可用于同一语境的多种隐喻性表达之优劣的能力。”即目标语通过隐喻性结构和其他认知机制对概念进行映射或识解的高级语言能力。其次,Danesi首次将隐喻能力引入外语教学研究领域,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来才开始。[2]Danesi认为,隐喻能力指的是讲话和写作过程中辨认和使用新隐喻的能力。再次,根据王寅和李弘的观点,隐喻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域概念类比联系的能力。[3]由以上各种定义可知,隐喻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理解、学得隐喻,还包括能创造性地使用隐喻的能力,更深地还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隐喻能力与文学作品的不可分割性

无论作为修辞,还是认知手段,隐喻与文学作品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ichards在《修辞哲学》的《论隐喻》一文中指出,隐喻是思想间的借用。当人们使用隐喻句时,就是把表示两个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4]94也就是说,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或抽象的情感时,如果一类词不能完整地表达人们的意图,人们往往会寻求另类词语来表达,这就是隐喻思维在表达中的应用。文学作品也基于此而显示出其表达的多样化。由此可见,隐喻性思维、隐喻性概念和隐喻性表达与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隐喻修辞与文学作品的不可分割

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总会不可避免地使用隐喻修辞。因而,文学作品中不乏大量隐喻修辞的表达。“隐喻可以使文学作品‘词约而旨丰’。”[5]也就是说,用词节俭,意旨丰厚。看似短短的文学作品,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如果不仔细斟酌,就很难理解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

在这点上,被称为美国文学上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斯特是最好的代表。在他的诗The Road Not Taken中,诗人写到: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诗中这一句描写的岔路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它说明,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或两种行动中作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Then took the other,as just as fair,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通过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实际是在写自己选择了诗歌,放下了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以及那可能平坦、安稳的生活。由此可见,文学语言是高度精炼的表达艺术,通过隐喻修辞的表达,短短的诗歌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对选择的深刻感悟。如果我们带着隐喻修辞这一表达手段去鉴赏诗歌,那其中的韵味则不言而喻。

2.隐喻认知与文学作品的不可分割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6]29-36也就是说,隐喻充分发挥了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认知力。同时,这种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则是由于人类特定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大家知道,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作者对待同一客体会有不同的见解。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也就出现了文学作品的多样化。比如“西风”一词。在中国,提起西风,我们往往会想到萧条的景象,甚至西风是个破坏者,如“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王安石《咏菊》)等。更甚者“西风”是反动势力的象征,如“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但在西方文化中,西风却是温和的,甚至温暖得惹人怜爱,如 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cry: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the old brown hills.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and daffodils.(from John Masefield’s The West Wind)

不难发现,这是由于海陆位置的不同所带来的环境差异,从而导致了认知差异。像这样由于环境的不同造成认知差异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夏天”一词,在中国人心中,“炎炎夏日”“火辣夏日”,夏天总是给人火辣辣的感觉。而Shakespeare在其《十四行诗》的第十八首中这样写道: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你却比炎夏更可爱温存)。其中诗人把情人比作可爱而温煦的summer,显得温婉动人。如果不仔细思考其认知差异,那么就会在鉴赏中出现误解。由此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注重这种差异,以提高自己的隐喻认知能力,从而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三、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读者来说,识别作品中的隐喻修辞手段和认知手段的隐喻将会更全面、更深刻地赏析作品和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由于隐喻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因此,识别隐喻、理解隐喻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隐喻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即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识别并欣赏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修辞

有关隐喻的研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他在名著《论修辞》中将隐喻定义为用属于一事物的名称来指代另一事物。并在《诗学》(Poetics)和《修辞学》(Rhetoric)中多次提出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因此,隐喻一直被当作修辞来对待,从而读者最初接触隐喻也是从它的修辞功能开始的。隐喻作为修辞表达的最大特点是生动、简洁。看似短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却包含着很多含义,从而听到这些词或句,则会引起听话者对相关语境的思考或联想。如汉语中听到“生命是一场旅程”,则会引发听话人丰富的联想。“人生”是个复杂的概念,但用“旅程”这个词来表达既简练又生动。我们会想到旅途中美丽的风景或坎坷的道路,而这些风景和道路恰恰如同人一生的幸福与苦难。这样表达起来既生动又形象。像这样作为隐喻修辞来使用的谚语或成语还有很多,在英语中也有如Time is money,Hedges have eyes,Walls have ears等等之类的表达。

就这点来说,读者在文学鉴赏中要掌握作品的隐喻修辞比较容易。一般我们认为,隐喻修辞是两种具有相似性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通过暗示表达出来的,往往不含有like或as等比喻词。例如:She has a heart of stone.读者要首先抓住隐喻修辞的基本特征;其次,还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综合,以理解修辞表达的真正意义及在作品中的作用。如上文中提到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斯特的诗歌。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时,我们只有通过这样的特征来识别作品中的修辞才能体会到隐喻修辞表达带给文章生动厚实的效果,才能更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加深刻地鉴赏文学作品。

2.有助于识别并理解作品中的隐喻认知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作为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考、理解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这种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在隐喻的基础上进行的。[7]195简单来说,通过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

就这点而言,在英语词汇方面有很多体现。“仔细研究一下每个词的词源,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隐喻的影子”。据统计,英语词义的70%都是隐喻或源于隐喻。[8]229许多隐喻义项经过反复使用而约定俗成,成为常规隐喻的一部分。“词汇隐喻可分为名词性隐喻词汇、动词性隐喻词汇、形容词性隐喻词汇和副词性隐喻词汇”[9]。比如head一词,读者不仅要知道它的基本意思,还要掌握其通过隐喻认知而引申出的超出本身的意思,the head of state(国家元首),the head of school(校长),better be the head of ass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等等;再如black一词,其最基本的词义是“黑的、黑色的、暗淡的”,它所蕴含的感情意义的词通常是贬义的,如black despair(深沉的绝望),black augury(凶兆),black joke(荒诞或恐怖的笑话)等等。又如surf一词,一般来说,人们很难将“冲浪运动”与“上网”联系起来,但随着surf the web的出现,使得surf的隐喻性词义得以延伸和认可。其实,surf一词也表明,随着社会的日益繁荣和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提高,从而人们的隐喻认知能力也得到丰富与提高。

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如果读者能识别并理解这类由于隐喻认知而附加的隐喻意义,那么就会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我们说,文学作品是指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加工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语言是这些材料的载体和基本单位,隐喻认知是其中的认知手段之一。在文学作品鉴赏中,要意识到认知手段的重要性。通过隐喻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小到一个词,大到句子和语篇,分析理解其带给文学作品的深刻性。

3.有助于挖掘作品中的文化信息

隐喻依赖于文化而存在,而每个隐喻后面都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如提到“狗”,中国人往往把阿谀奉承之人称为“哈巴狗”,把丧心病狂地对他人进行攻击诽谤之人称为“疯狗”,还有“走狗”等等之说。不难发现,这些称呼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对“狗”的憎恶和鄙视。而这种情况与西方国家爱“狗”的文化特征恰恰相反。“狗”在西方文化中是爱畜和宠物,没有贬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To help a lamb dog over a stile(雪中送炭)等等。同样的道理,在汉文化中,“龙”是吉祥尊贵的象征,是皇帝的象征,甚至是我们文化的起源。我们往往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且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等之说。与此相对,在英美文化中,dragon一般带有强烈的贬义,指像蛇一样的凶神恶煞替魔鬼看守财物的怪物。早在中世纪,dragon就被认为是罪恶的象征,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sow dragon’s teeth被指播下罪恶的种子。由此可见,受民族习俗、宗教文化、审美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喻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喻意。再者,“人类具有共同性,各国文化也有相似或共同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和共同之处在语言中必然会有所体现。因此语言形式和意义上的对等或基本对等也会出现。例如,英语中有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之语,汉语中则有‘滴水穿石’之说。”[10]82也就是说,同一喻体在不同文化中也会有相同的喻意。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形成的。在文学作品鉴赏中,隐喻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挖掘隐藏在语言后面的文化信息,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鉴赏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进而尊重文化差异。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简单来说,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10]82而隐喻则唤起了文化意识的觉醒。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人类知识按其本性而言就是符号化的知识,正是这种特性把人类知识的力量及其界限同时表现了出来,而对符号思维来说,在现实与可能、实际事物与理想事物之间作出鲜明的区别,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符号并不是作为物理世界一部分的那种现实存在,而是具有一个‘意义’。”[11]88-89简单来说,隐喻是符号化的知识之一,隐喻思维先于符号思维,隐喻是开启人类社会文化起源和发展奥妙的钥匙。于是便有了汉语中的“掩耳盗铃”“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等隐喻,英语中便也有了“Juda’s kiss”“Archel’s heel”等隐喻表达。而这些隐喻性表达也恰恰反应了中西方的文化历史和差异。

四、结语

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特有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社会研究价值影响着后世,并在文学作品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功的文学作品鉴赏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更多的背景信息。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如果带着隐喻思维去看待文学作品,用隐喻能力去分析作品,读者会对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说,隐喻能力对我们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应当高度重视隐喻能力的培养,让培养隐喻能力逐渐成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应用隐喻能力,使得文学作品鉴赏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1]赵亮.隐喻能力——外语教学的新课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2):72-75.

[2]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1):39-46.

[3]王寅,李弘.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138-141.

[4]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5]覃承华.论语用理论视域下文学作品中隐喻功能[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4):118-120.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8]Hester,M.The Meaning Of Poetic Metaphor[M].The Hague:Moutou,1967.

[9]蒋国学.隐喻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2-65.

[10]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1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隐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