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过后那道绚丽的彩虹——读周有光《朝闻道集》有感

2014-03-20赵学勤

文化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周老文化

赵学勤

(河北省石家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90)

百岁老人,汉语拼音之父——这是我对周有光先生的初始印象,捧读完周老《朝闻道集》后,才发现周老原来是位混乱不当的复合型大家:他原是一位资深的经济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了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自从1955年10月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便被委以文字改革的重任,由他主抓并最终制订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被世界所公认,人们尊称他为“汉语拼音之父”。从八十几岁,周老又主要从事文化研究。鲁迅先生说“十年必专”,书中收录的《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华夏文化的复兴》《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等文章,就是周老近年来研究成果的突出体现,展现了这位世纪老人孜孜以求、探索真理的精神。

掩卷长思,我觉得周老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厚积薄发和绚烂之极之后的平和冲谈,可以说是记录了一位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的跨世纪老人睿智的思想,既有开阔的世界眼光,又有深邃的历史眼光,氤氲着“浪花淘尽英雄”过后“一壶浊酒喜相逢”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高度、清醒和从容,为我们这些后生学者廓清迷雾,直抵本质。

一、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

在《华夏文化的复兴》一文中,周老明确指出:“复兴华夏文化,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文化代替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根据现代需要,用科学方法,学习和实践古人的有益教诲。在复兴华夏文化的同时,向国际现代文化的康庄大道勇敢前进。”

华夏文化的核心乃是儒学,“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的腾飞,都以儒学为文化背景,包括如今最为时尚的词语,如“与时俱进”“和谐社会”,都出自儒学。我们读书人的祖师爷孔丘先生,曾一度被蔑称为“孔老二”,儒家学说被斗争学说代替,然而已经深入中国人骨髓和血液的文化传统真的就能轻易荡涤干净吗?记得看过一篇报告文学,记录的是距离现在40年前的事,当时“批林批孔”,大字报慷慨激昂,深揭狠批,最后一句发出喟叹——“是可忍,孰不可忍”,被批判的孔子的语言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渗透在批判者的头脑之中。

民族的发展进步需要文化之根的滋养哺育,需要扬弃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现代儒学”的发展, “孔子学院”的出现,就是旧与新、历史与现实、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拓展。

2013年清明节,我到了河北石家庄赵县的柏林禅寺。在导游的介绍中,我了解到净慧法师的“生活禅”理念,更新了我对佛教遁入空门、不问世事、青灯黄卷、面壁修行的片面认识,真有当头棒喝、顿开茅塞之感。净慧法师了解了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的新情况,根据佛陀“普度众生”的本怀,近依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思想,弘扬以“平常心、本分事”著称的赵州禅师的禅风,于1991年提出了“生活禅”理念。他强调学佛修行的人必须把佛法净化人生 (利乐有情)、净化社会 (庄严国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实现佛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净慧大师将生活禅概括为四句口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熔铸以后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精神,唯其如此,使之适应于当前的社会,适应于大众学佛修行的需要,这才体现佛法精神,体现禅的精神。

二、学习理性客观的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周老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中指出:“历史要真实,不要伪造;认识要理性,不要曲解。”文中列举的一些事实,如“俄罗斯从苏联瓦解中独立出来后,苏联圣经《联共党史》受到强烈指责”“抗美援朝时期,我们宣传朝鲜战争是美国发动的;现在承认,是北朝鲜一边首先发起的进攻”“过去我们宣传,抗日战争主要是共产党打的;现在承认,国民党的战区大,军队多,抗日八年,坚持到底,日本向国民党投降;八路军是国民党的军队番号,帽徽是国民党的党徽,不是五角红星”“《辞海》原称‘太平天国革命’,后来改为‘太平天国运动’”等等,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真相浮出水面的沉重艰难。

历史本不应该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然而同一事实,以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派别由于宣传和统治的需要,就有着内容差异甚至大相径庭的描述。周老文中陈述的一些事实,基本上大陆四五十岁的人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都遇到过,而且要求背过,因为无论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作为“一卷定终身”、实现“鲤鱼跳龙门”的高考,这都是重要的必考内容。可以说这些违背事实的历史陈述歪曲真相、以讹传讹、误尽苍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严肃的历史学家正在全球的每一个书斋,面对芜杂的材料抽丝剥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力图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包容开放的多元化时代,让伪造受到批判,让曲解受到指责,唯有最接近于历史真相的理性客观的表述,才有助于人类信息共享,让文明薪火传承,让悲剧避免再次发生。能够纠正错误,能够直面现实,也印证了中国已经走出封闭,走出狭隘,步入开放包容的新时代,与全球化时代接轨。

《朝闻道集》,辑录了周老39篇文章,其中包括作者百岁之后的23篇新作。本书话题涉猎之广泛,研究之深入,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很多都是当下国人关注的问题,诸如大同与小康、华夏文化的光环与阴影、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民主与专制、科学与信仰、历史与真相、理想与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金融危机与全球化等等。他考察的重点不是翻腾在时代大潮表面的浪花和泡沫,而是水流下面比较稳定的走势。周老创造性地提出“共创、共有、共享”的“国际现代文化”概念,提出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在经济方面是农业化、工业化到信息化,在政治方面是神权统治、君权统治到民权统治,在思维方面是神学思维、玄学思维到科学思维的框架,并以此为出发点,认真地梳理中外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冷静地比较对立各方的优劣得失,心平气和地谈出自己的理性思考,逻辑环节环环相扣,令读者不由随之深入思考。

读周老的文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论理深入浅出,文字明白如话,有些类似巴金晚年《随想录》的文字风格。看似寻常却奇崛,一把普通的海盐,记录着大海的呼吸,浓缩着大海的记忆。看惯了学院派文章所谓的理论、概念、体系,看惯了连篇累牍、名词轰炸的学者论文,周老的文字可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言简意赅,一下子就抓到了问题的本质,让读者读一文就有一文的收获。

学者丁东如此评价周老,“他兼有俯瞰全球的文化视野,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背景,语言大师的清通文字,历史老人的清明睿智,现在公民的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可谓切中肯綮的评价。周老的文章就是历经风雨后,在清澈的天空把沉淀的思想幻化成的那道绚丽的彩虹,令人遐想,令人流连。

猜你喜欢

周老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不能多写一个字
不能多写一个字
谁远谁近?
只把初心作航灯 甘当库站守护人
不能多写一字
周有光:“吃小亏不占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