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本体内涵及当代价值

2014-03-20申国昌张万红史降云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化教育

申国昌 张万红 史降云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言简意赅,“三个面向”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精华的高度浓缩。这一思想不仅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未来世界科学预测的命脉,而且确定了我国在新时期应对新技术革命挑战与机遇的总策略。

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化;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今,面向未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是邓小平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当时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相适应的实际而提出的。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被赋予新的内涵,也将在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中体现出新价值。

一、“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本体内涵

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统一于一个目标——主动有效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于一个过程——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要立足于“三个面向”实施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则可以通过二维坐标轴的形式展现出来:“面向现代化”为轴心,发挥着基础和核心作用;“面向世界”为纵轴,把发展视域向空间展开,起着辅助作用;“面向未来”为横轴,以时间为发展契机,担负着协作使命。这种纵横交错的二维坐标轴,以现代化建设为依托,采用双翼模式向时空辐射,发挥着整体效益,从而调和了传统与现代化、中国与世界、当今与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三个面向”的科学内涵。

(一)面向现代化的目标追求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它强调的是教育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不仅要求教育要主动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更要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对此,邓小平在1977年就说过:“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40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68。这就简明扼要地阐明了“科技、教育、人才”三者之间的相互辩证关系,其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同时也说明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依靠关系:经济要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关键,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依靠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根本在于教育。

“教育面向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只有通过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让教育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第一是教育结构与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第二是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的更新;第三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2]。由教育的现代化转化为人的现代化,再过渡到科技的现代化,从而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这种层层递进的循环模式为面向现代化的目标追求提供了可能。

(二)面向世界的空间拓展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求教育要对外实行开放。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还要放眼世界。要通过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了解世界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关注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科学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为各国各民族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所以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关门搞现代化建设。对此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3]64。“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3]202。教育自身面向世界,要努力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和成果的同时,要立足中国实际,反对生搬硬套,自觉抵制各种腐朽东西的侵蚀。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373他又说,“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3]229。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还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博采别国之长,努力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三)面向未来的时间延伸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是由教育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体现了现代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关系,是邓小平根据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人们要有未来意识和超前意识。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108。“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88。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教育要“面向未来”,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要适应将来发展的需要,使教育自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就提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3]27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所以,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

二、时代赋予“三个面向”的新诉求

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其本体内涵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得以丰富和发展。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被赋予新的时代诉求,同时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悄然展开,信息化理念和国际化潮流为“三个面向”教育思想赋予新的内涵。

(一)信息化是面向现代化的衍生

人类正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便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主导着高新科技的方向,因此信息化成为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以“计算机”为代表和象征的信息化时代作为第三次浪潮,其表现形式是信息革命。按照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4]的观点,这一时代是继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之后出现的,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与前两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如今,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面积覆盖和电脑的广泛普及,为全球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的形成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个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就是全球互联网。而全球互联网对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教育乃至人们的生活行为都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结果将更难以预料。

信息作为先进生产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欲想抢占发展先机,信息化技术要过硬、过强。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的衍生,便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时代诉求。信息化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而且是现代教育的新生元素,由信息化技术武装教育、培养信息化人才、创造信息化产业,循环往复便将教育、人才、科技紧密相连。

(二)国际化是面向世界的路径

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当今全球化潮流以势不可挡之态展开,它将世界变成“地球村”,在这样一个大熔炉里,国际化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必然要求。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交互影响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

国际化作为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现代教育要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姿态来弘扬本土特色,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吸收外来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

(三)机遇与挑战是面向未来的主题

当今全球性危机的硝烟依旧弥漫,一场重大变革已初露端倪,西方发达国家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场新的变革,这场新的变革被人们命名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5]。因此以数字化制造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抓住这次历史性的机遇,就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若失之交臂,则可能离建设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渐行渐远[6]。历史上我们已经错失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会,绝不能再错过第三次,当前必须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但是,我们要靠什么抓住这次机遇?关键靠人才,因此教育要“面向未来”的主旋律是机遇和挑战。由于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和趋势,市场和生产中心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全球化、资产的全球化、企业组织和商业竞争的全球化必将引起国家之间经济关系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当今信息化与全球化合流的浪潮席卷而来,带来了知识的爆炸性时代,也带来了不同国家、地区、行业和人群在信息获取、利用能力方面的数字鸿沟。日益凸显的数字鸿沟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7]。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教育要“面向未来”的使命就是理性缩小数字鸿沟,充分利用新一轮工业革命抓住“全球数字机遇”迎接挑战。

三、“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本体内涵被赋予新时代的诉求,其生命力更加旺盛,同时也显示出其独特而宝贵的时代价值。在新形势下,这一思想体系对当前教育改革以深刻启示和影响。教育改革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化,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助推力;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国际化视角来培养人才;教育发展立足当今,面向未来,以引领性和前瞻性的全局魄力来继往开来。

(一)教育改革要以信息化为推手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其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从战略高度加快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真正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持能力和水平,支持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

第一,要拓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政府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所以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导向。国际网络在线课程的发展日趋成熟,所以不仅要借鉴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而且要引进其技术研发、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要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全国120所高校“结盟”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的搭建正是整合各高校资源提供开放式服务的成功尝试。

第二,要优化配置和整合利用教育信息化资源。教育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城乡数字化差距的缩小,所以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教育信息化的整合利用在于提高数字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要面向全民开放,从而加快全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学校数字图书馆和网络课堂的开设也为激发师生自主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平台。

(二)教育改革要有国际化的眼光

“国际化”是政府、学校、科研机构为应对全球化而做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带导向的政策或实践措施。所以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化”政策导向,建立扩大开放的创新环境;“化”思想观念,扩大国际视野;“化”课程内容,促进跨文化学习[8]。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可见学生培养目标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也是教育面向国际化的需要,因此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也要有国际化视域。

“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扩大教育开放与加强国际教育交流的表现形式。引进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理论层面的先进理念和实践层面的教学方法),融合本土特色教授给学生,成为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种隐性途径,中外合作办学正是“引进来”世界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我国教育国际化的缩影。将我国的优秀文化推出去,走上国际舞台,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是我国教育“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孔子学院“周游列国”,便将汉语教学推向世界,不仅推动了跨文化交流,而且加深了国际教育理解,从而扩大国际影响力。而留学作为“走出去”实现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另一种形式,为培养人才的全球性视野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入了新元素。

(三)改革要有引领性与前瞻性

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冲击,这集中反映在“如何培养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上。对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了以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教学、分散合作的学习模式代替批量化、标准化、固定化的学习模式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9]。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教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关键是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首先,要转变育人观,由“育分数”转向“育人”。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中国教育必须将学生从“分数”中解救出来,回归教育本质,真正“以人为本”,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德性高尚、善于合作、创新力强、社会情绪能力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其次,要尽快变革培养方式,关键要变革教育组织形式。当前世界教育出现了开放化、远程化、网络化、在线化等特点,日益兴起的开放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在线教育、视频课堂等,都呈现出互联网交互平台下的分散合作学习形式,注重个性化、游戏化学习,从而打破了现有班级授课制批量生产的组织形式,因此现有的教育组织形式需要向个性化、分散化、远程化的教育组织形式转变。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邓小平教育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7-79.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5] 汪瑞林.周洪宇代表访谈:教育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N].中国教育报,2013-03-07.

[6] 顾雪林,周飞,汪瑞林.高端访谈:教育如何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N].中国教育报,2013-01-08.

[7] 周洪宇.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

[8] 周南照.“教育国际化”化什么?[EB/OL].(2011-06-22)[2013-10-25].http://epaper.rmzxb.com.cn/2011/20110622/t20110622_396276.htm.

[9] 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现代化信息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边疆治理现代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