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本质和核心的两种解读
——卢卡奇与列宁之异同
2014-03-20谭桂娟张永光
谭桂娟,张永光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太原科技大学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一、“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辨析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卢卡奇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他说:“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1]47-48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方法。言下之意,只要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里,需要对“方法”作一个认真的分析。按照哲学的一般原理讲,方法论和世界观、方法和理论观点是紧密相关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以世界观为前提,方法不能脱离观点、理论而存在。可见,一定意义上,世界观就是方法论。因此,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卢卡奇这段话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即无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那么,方法从哪里来?
对于卢卡奇的这一观点,我们要联系他提出问题的背景加以评述。卢卡奇在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着重批判的是第二国际的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和机械唯物论,当时其还没有摆脱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在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强调实践观点的同时,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造成了新的不平衡;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随着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伯恩斯坦和考茨基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变化,但认为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以卢森堡、梅林、拉法格为代表的理论家认为资本主义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却忽视了资本主义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因而都造成了理论上的失误。针对这些理论上的失误,卢卡奇对之作出了理论上的回应和批判。
首先,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卢卡奇认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能仅仅掌握或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个个别的理论观点,因为,各个个别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具体的对象而得出的结论,对它们的实际运用,只能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超出具体的历史条件而到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即使对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条条倒背如流,也不能说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只能滑向教条主义。而教条主义则最容易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最像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就曾反复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3]也就是说,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只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我们姑且不论卢卡奇将方法与论点、方法与结论相分离,是否可以把“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看作一般性结论,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中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庸俗化是主要危险的事实,卢卡奇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而应把它作为方法的观点,无疑是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的。
其次,他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为“经济决定论”的倾向。“经济决定论”的特征就是,主要看重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特征,而忽视人的思想观念、政治法律制度对历史发展的反作用,他们的最大特征就是“从‘经验科学’方面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4],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样就必然将马克思主义引向庸俗化、片面化。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以精密“科学”的名义攻击辩证方法开始,以布朗基主义对马克思的诽谤作为结束,第一次明确而公开地使马克思主义肤浅化,把马克思主义歪曲成资产阶级“科学”。卢卡奇认为,“这绝不是偶然的”,根本原因就是伯恩斯坦抛弃了“总体的观点”,不理解“辩证方法的出发点和目的、前提和要求”,将革命阐释为“同整个发展分离开来的孤立行动”,而不是理解为“变化过程的因素”[1]79,结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僵化为一种机械的-专门学科的庸俗经济学”[1]85。可见,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既没有能力理解社会的所谓‘意识形态’的形式同其经济基础的联系,也没有能力把经济本身理解为总体,理解为社会现实”[1]85。正是如此,卢卡奇在批判这种倾向时,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尤其是以总体性为本质和核心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即“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Vorherrschaft),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1]76。
再次,他指出了崇拜日常生活经验、迷恋民主的合法斗争的错误。在伯恩斯坦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革命形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窄,要在新的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消解其革命因素;考茨基也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要充分发挥议会斗争来争取无产阶级的权益。而其他大多数理论家则认为,“工人群众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接受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把工人阶级训练成自觉阶级”[4]。这些观点给无产阶级革命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就是在实际斗争中必然弱化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与革命意识。无产阶级的使命,不仅要“使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的物质奴役中获得经济解放和政治解放”,而且还必须“使无产阶级从机会主义的精神奴役中获得思想解放”[1]97。但是,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不仅全面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曲解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使命,而且也歪曲了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特征,提出所谓“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极大地模糊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正是基于此,卢卡奇特别强调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能放弃革命的辩证法的思想,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的本质是与无产阶级的‘实践的和批判的’活动分不开的:两者都是社会的同一发展过程的环节”[1]71。
因此,影响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本质认识的,一方面是卢卡奇基于当时的斗争条件,维护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正统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使然。
二、总体性还是对立统一:卢卡奇和列宁的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不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这里的“方法”指的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它要求分析问题要从复杂的实际出发,联系地、发展地分析看待问题,将问题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又要看到事物的消极面。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着丰富的范畴,那么作为它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或者说有没有一个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卢卡奇和列宁都给出了各自的认识。
(一)总体范畴(总体性):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本质
卢卡奇辩证法理论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坚持总体性的辩证法概念,认为总体范畴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1]76, “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支柱”[1]76。卢卡奇把总体范畴理解为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或核心,是与他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的观点紧密联系的,是这一观点的必然逻辑。卢卡奇将唯物主义辩证法理解为一种“革命”的辩证法,并提出要弘扬革命的辩证法,就必须批判盲目的经验主义的“事实”观。辩证法与盲目的经验主义的根本不同,就在于辩证法不顾“所有这些孤立的和导致孤立的事实以及局部的体系”,而是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1]53-54。卢卡奇认为,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看作是整个社会历史过程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且把这些方面结合到“总体性”中,关于事实的认识才能变成现实的认识。这样,总体性在唯物主义辩证法中的地位就被突出出来。
1.总体范畴(总体性)的内涵与原理。卢卡奇在确立总体范畴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的同时,也明确地提出了它的内涵,即“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1]76,“总体的观点,把所有局部现象都看作是整体——被理解为思想和历史的统一的辩证过程——的因素”[1]77。根据卢卡奇的论述,总体性范畴并不是把各种因素、各个环节化为一种“无差别的统一性”或“同一性”[1]61,它本质上是一种辩证的总体、具体的总体和历史的总体。因此,所谓总体性,它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强调整体对各个部分的优越性和意义,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没有系统就没有要素的意义,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总体性。它与结构主义的总体性——着眼于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失掉了部分整体性就不会存在——有原则的区别。具体的总体性是“真正的现实范畴”[1]58,按照总体性的这一原则,“事实不是现实”,现实是事实的总体,只有在由事实构成的总体中才能够理解和把握事实。在对事实的认识中,把一个具体的事实同别的具体事实联系起来,同该事实从属的总体、该事实存在的环境联系起来,是总体性方法所要求的。[5]
2.总体范畴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总体,即从社会总体的实际作用来认识现象的真正对象性,认识它的历史性质。针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得出的“孤立的”事实、“孤立的”事实群、单独的专门学科的现象,卢卡奇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看来非常科学的方法的不科学性,就在于它忽略了作为其依据的事实的历史性质。”[1]54“为了能够从这些‘事实’前进到真正意义上的事实,必须了解它们本来的历史制约性,并且抛弃那种认为它们是直接产生出来的观点:它们本身必定要受历史的和辩证的考察。”[1]55或者说“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1]56。卢卡奇的历史的总体观,深刻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只有把一切认识客体置于一定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置于社会历史的总过程中,才能够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3.总体性辩证法是为无产阶级行动提供方向的现实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是与无产阶级的使命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总体性范畴不仅可以解释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而且为无产阶级的行动的方向提供了历史的方法。从总体的观点来看,无产阶级是在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产生的,而且只有在无产阶级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才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无产阶级产生出来之时还是一个“自发”的阶级,无产阶级要逐步提高它对于自身地位、命运的意识,由“自发”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得到阐释历史发展规律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唯物辩证法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它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无产阶级斗争的各个方面只有和总体性相关联,才获得了其最终解放自己的革命意义,无产阶级也只有在意识上证明这种关系,才能把最终目标赋予日常斗争的现实。正是总体性范畴,合理解释了无产阶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对立统一: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
列宁对辩证法的突出贡献之一,就在于他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和发展观的高度,将对立统一学说与否定之否定学说逐步分化,并明确地确定了对立统一学说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辩证法的要素》和《谈谈辩证法问题》两篇重要文献中。关于“对立的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这一命题,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曾有过热烈的讨论,《学术月刊》编辑部在1957年第8期曾对这个问题作过综述,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争论,主要集中于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致与否的观点上。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1.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作为发展观的辩证法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的地位和意义,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关键。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而上学则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6]149。形而上学发展观仅仅停留于现象世界的描述,而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唯物辩证法并不否认现象世界,而是以承认它为前提的。其革命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深入到现象世界的背后,揭示促进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对立面的既同一又斗争。
2.对立统一的核心地位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范畴和规律形成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其他范畴、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形成表现、实例与核心、实质的关系。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提到的16个要素,对立统一的原则不仅贯穿于其他要素,而且列宁就明确地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列宁在第十六个要素后有一个说明,即“15和16是9的实例”,说的就是对立统一规律与内容和形式、质量互变规律的实质与实例的关系。第九个要素是“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特性向每个他者[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过渡”,这说的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第十五个要素是指“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抛弃形式、改造内容”,这说的是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的关系。第16个要素是指“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过渡”,指的是质量互变规律。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把第15和16要素看作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实例,列宁在此是从具体关系来说明对立统一规律与其他范畴和规律的一般关系的。其基本依据,就是列宁在列出全部16个要素后,明确提出了“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的结论。[6]140-141
3.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则。《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建构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设想,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贯穿于列宁的这个设想的一条重要原则。列宁为了建构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在提出了辩证法的三要素、七要素后,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关于“辩证法的要素”的批注中,提出了辩证法的16要素,概括了辩证法的主要原理,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雏形或草图。根据列宁16要素的内容,大致可以将其设想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第一个要素“考察的客观性”,就强调了其构建的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性质。二是辩证法的总特征。第二个要素和第三个要素说的是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是辩证法的主要规律。第四、第五、第六、第九个要素指的是对立统一规律,第13、14个要素指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第16个要素说的是质量互变规律。四是辩证法的范畴。第15个要素说的是内容和形式的范畴。五是关于认识的辩证法。包括第7、第10、第11、第12个要素。六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一致还是矛盾:总体性与对立统一的联系与区别
同样是对辩证法本质的认识,由于二人的理论传统不同,所处斗争条件的不同,批判论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质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一)两人理论的一致性
第一,卢卡奇与列宁的理论环境一致。那就是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倾向。卢卡奇和列宁几乎在同一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把理论研究的重心集中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且都着重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遗产,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任务的要求。列宁写作《哲学笔记》核心部分(即列宁所写的8个《哲学笔记本》的内容)的时间,正是《历史与阶级意识》酝酿的时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14到1915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1967年新版序言中就指出:“当时,我不知道列宁正沿着同一方向前进。”(《历史与阶级意识》问世九年后,《哲学笔记》方才出版。)[1]15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多次提到了“修正主义”、“马赫主义者”、“目光短浅的经验论者”、“比较老练的机会主义者”、“庸俗唯物主义者”及“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等,充分说明了他与列宁的论敌是一致的。
第二,理论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包含。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并不排斥矛盾,他不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且还批判了“自然科学的方法、一切反思科学和一切修正主义的方法论”,不承认矛盾客观性、否认矛盾普遍性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卢卡奇看来,辩证的总体观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但是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定要注意到这一方法的“真正物质基础”,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对抗性”[1]58。也就是说,总体性范畴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就在于它是以现实世界的矛盾和对抗为其物质基础的。这也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对立统一学说也包含着总体性思想,如他在《辩证法的要素》中谈到“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6]140关于真理的全面性,他指出:“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6]137他重视并仿照黑格尔的比喻,把哲学史和认识的发展看作一系列圆圈。
(二)两人理论阐释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虽然他们都把理论探讨的重心集中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上,但卢卡奇侧重探讨的是历史的辩证法,而列宁则侧重于探讨认识的辩证法。在卢卡奇看来,辩证法的根本规定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因而只承认历史辩证法,否认自然辩证法。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1页的第二个注释中,卢卡奇指出:“这里把这种方法限制在历史和社会领域,极为重要。恩格斯对辩证法的表述之所以造成误解,主要是因为他错误地跟着黑格尔把这种方法也扩大到对自然界的认识上。”[1]51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的客观性,成果就是1909年出版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中,列宁从真理的实践标准问题、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和人的认识的主观能动性观点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论思想体系。《哲学笔记》则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辩证法思想。明确提出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进一步论证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可以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从认识论上揭示了唯心主义的根源。
第二,他们都注重发掘和利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遗产,但卢卡奇比较注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列宁比较注视黑格尔的《逻辑学》。为了深入地研究辩证法,列宁十分注重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因为它集中地反映着近代辩证法的最高成果——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列宁说:“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7]马克思就十分重视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时期,曾再次阅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认为它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他很大的忙,而且有一个愿望就是如果以后再有功夫做这类工作的话,“很愿意用两三个印张把黑格尔所发现、但同时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所存在的合理的东西阐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够理解。”[8]这个想法是马克思在1858年1月14日在给恩格斯的信中提到的,列宁摘录了这句话,又加了批注“黑格尔哲学中合理的东西”,说明他很注意马克思这一未尽的愿望。因此,列宁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完成马克思的夙愿。另一方面,列宁则是针对20世纪初对新康德主义思潮批判的一次重新认识和清理,指出普列汉诺夫等第二国际时期理论家在批判中的一个基本缺陷,就是由于他们不把辩证法作为一门完整的哲学科学来对待,不能把辩证法与认识论结合起来,不理解“《资本论》逻辑”与黑格尔逻辑学的内在联系,基本停留在旧唯物主义的水平上,不能从方法论上彻底揭露康德主义和马赫主义的本质。
第三,虽然他们都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第二国际中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倾向,但卢卡奇着重批判第二国际思潮中的机械唯物论,列宁则着重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折衷主义和诡辩论。是全面地还是片面地理解和应用矛盾学说,是客观地还是主观地应用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是辩证法与折衷主义、诡辩论对立的焦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认为,矛盾不存在于事物之中,而只存在于概念之中,并且只具有消极的性质,即矛盾只能说明思维的错误,而绝不是思维的规律。这实际上是混淆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企图排除客观存在的现实矛盾。而机会主义者之所以把现实的辩证矛盾说成主观的逻辑矛盾,往往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问题的阶级分析和矛盾分析说成是缺乏客观根据的非科学或反科学的东西[9]。因此,列宁非常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以此来回击机会主义者的攻击。在列宁看来,科学的理论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必须防止和排除主观的逻辑矛盾,但同时又必须正确反映客观的现实矛盾。借口遵守形式逻辑的矛盾,而否认现实生活中辩证矛盾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的主要错误在于,一是认为世界万物机械地一成不变地运动,二是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卢卡奇当时正是一个在世界观上处于转变过程中的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他主要侧重于阐明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侧重于从实践、从主体与客体关系角度阐述辩证法,把总体性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确立主体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总过程来看,卢卡奇探索辩证法所开拓的方向与列宁的线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 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4.
[4] 方章东.忠诚与背弃: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遗产[J].江淮论坛,2009(1):95-100.
[5] 梁树发,李 慧.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研究方法辨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0(2):42-48.
[6]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51.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3.
[9] 张翼星.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