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石化研究:概念、成因与方法——简评《第二语言习得石化研究》①
2014-03-20谭春
谭 春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1.引言
二语/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会“石化”(fossilize)这一概念由Larry Selinker于1972年在Interlanguage(《中介语》)一文中提出。从那时起到现在近40年的时间里,“语言石化”(fossilization)始终都是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国内外学界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一概念的本质、特点、成因、表现形式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在众多的研究者中,Selinker的学生Han Zhaohong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在其1998年博士论文的基础上,Han于2004年出版了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一书,对二语习得领域在过去30多年里的石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建议。作为该书的后续,Han Zhaohong和Terence Odlin于2006年合编出版的Studies of Fossilization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石化研究》)一书反映了二语习得领域关于石化研究的新近发展动态,对语言学习中涉及到“石化”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更深入、更详尽的探讨。
2.主要论点
全书共收录了10位二语习得领域领军人物关于石化讨论的论文,各自独立成章,外加一篇Larry Selinker写的卷尾语,论述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语言石化的概念、成因及研究方法等方面。
2.1 石化的概念
关于“石化”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历来都持有不同见解。Han Zhaohong和Terence Odlin在导言部分指出,这些分歧的根源在于各研究者对“石化”的定义、本质、适用范围等方面理解上的差异,以及研究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在二语习得领域,研究者们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学习者的二语/外语能力能否达到像其母语一样的水平?围绕这一问题,Han&Odlin列出了两种对立的观点:(1)二语/外语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学得的,大多数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都可以取得成功;(2)二语/外语的方方面面并不都是可以学得的,从总体上看,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以失败居多。两位作者总结指出,在语言石化研究过程中,不管是以成功为导向(success-oriented)还是以失败为导向(failure-oriented),成功或失败都只是局部的(local),学习者的整个中介语系统不会发生石化,石化的只是一些语言子系统(linguistic sub-systems)或一些特殊的构式,而语言系统的其他方面仍可能继续发展。换言之,不论语言学习/习得最后结果是什么样子的,在这过程中确实会出现语言石化现象。书中其他几位作者如Donna Lardiere对Patty的跟踪研究(第三章),Terence Odlin,Rosa Alonso Alonso和 Cristina Alonso-Vázquez关于母语、二语、三语之间关系的探讨(第五章),Usha Lakshmanan(第六章)对儿童二语习得与石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等都认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语言石化的观点,认为“石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作为石化概念的缔造者,Selinker当然不会对石化的概念产生质疑。他在卷尾语部分介绍了自己对“语言石化”产生兴趣的源起,石化概念的演化以及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Selinker认为,语言石化在语言学习中不可避免。无论语言石化研究如何发展,其关键还是(母语)迁移和中介语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迁移主要发生在目标语的核心语法层面。据此,Selinker提出了“关注其他形式假设”(Attention to Other Form Hypothesis):将语言学习者的注意力从核心语法形式(core grammatical forms)转移到非核心的次要形式(non-core peripheral forms)有助于学习者自动习得核心语法形式,从而可以预防并避免潜在的语言石化出现。(p.208)
但是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认为“语言石化”是一种正确的说法,本书中收录的Constancio K.Nakuma和David Birdsong两人的文章对石化的概念进行了质疑。Nakuma在第二章“语言石化与二语磨蚀研究:难以回答的简单问题”里将语言石化和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放在一起进行了讨论,对二语习得把石化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Nakuma认为语言石化与磨蚀都是二语习得界学者们为研究二语学习者/使用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而“构造”的概念。(p.21)事实上,它们都只是“假设”(assumption/hypotheses)而不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所以不可能用实证的方法(如历时研究)加以量化验证或展示。这也是为什么二语习得石化研究中缺少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的原因。在Nakuma看来,要解决这一难题不能一味地依赖所谓的实证研究,“假设验证”(hypothesis testing)或许是一条途径。文章最后总结出全文探讨的六个“难以回答的简单问题”。这些问题对大多数二语习得研究者和教师们来说并不陌生,有些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
同样,David Birdsong在第九章“为什么不谈石化”对“石化”概念本体提出了质疑。Birdsong指出,二语习得领域所进行的石化研究是一项不无风险的活动(p.173),因为“石化”这一术语既可以用作“解释物”(explanans)来说明语言习得的过程(process),又可以用作“被解释的对象”(explanandun)来表示习得结果(product)。有时“石化”指的是那些永久的、固定不变的因素,有时却是指那些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不稳定因素。Birdsong认为这种混乱状况的出现源于研究者们大多以学习者的学习失败为出发点,以非本族语者水平(non-nativelikeness)为参考标准。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应该把重心转移到学习者的潜势(learner’s potential)上来,看他们学习的最终成就能达到什么样的本族语者水平(nativelikeness)。在他看来,这一方向的转变虽然也可能有着风险,但它对二语习得石化研究不无启发意义。基于此,Birdsong提出了“普遍可学假设”(Universal Learnability Hypothesis),声称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什么都有学得/习得的可能。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者在二语/外语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学会语言的方方面面,不会出现语言的石化。
与前面两种泾渭分明的观点不同,Diane Larsen-Freeman对石化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肯定或否定,不过她提出了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出现“稳定”(stabilization)状态一说,认为这一术语或许比“石化”(fossilization)更能清楚的说明问题。在本书的第10章“二语习得与石化问题:没有终点,也没有状态”,Larsen-Freeman针对二语习得领域在“石化”的定义、描写和解释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为什么石化研究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仍能在二语习得领域长盛不衰的原因。她提出语言习得研究不应该纠缠于学习者最终的习得状态。事实上,语言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终点(end)”,“石化”只是语言动态变化过程中相对较稳定的状态。她认为这一观念的转变,不仅对石化研究具有启发性作用,对语言教学也不无参考价值。
2.2 石化的成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其相关领域对于石化形成原因的解释也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纵观石化研究的历史,Selinker(1972)的“心理论”、Lenneberg(1967)和Lamendella(1977)等的“生物论”、Schumann(1978)的“文化迁移模式”以及Vigil和Oller(1976)的“相互作用论”等都曾为二语习得石化研究做出过巨大贡献,为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创新,目前,涌现出了一批新的解释模式。本书中Brian MacWhinney(第七章)和Elaine Tarone(第八章)等人对语言石化出现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解释。
MacWhinney在“石化的涌现性”一文中就一些导致二语习得石化出现的年龄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相对于“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而言,学习者的“到达年龄”(Age of Arrival)可以从神经学、心理学、生理学及社会学等层面说明其局部语言停滞发展的原因,对二语习得石化更具解释力。MacWhinney在此基础上,批判性介绍了学界用来解释语言习得石化的10种假设。作者指出,这些假设虽然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对石化的成因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固化”(entrenchment)和“母语迁移”(L1 transfer)两种假设能够较好地阐明AoA与学习者语言石化之间的关系外,其他几种假设的作用微乎其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没能考虑到成人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主体和学习者之间因素的影响。为弥补这一不足,MacWhinney提出了两个新的假设:社会分层假设(Social Stratification Hypothesis)和补偿策略假设(Compensatory Strategies Hypothesis),把社会因素纳入到了影响成人二语习得最终结果的范围之内。
Elaine Tarone的“语言石化,社会环境与语言游戏”可以看作是对MacWhineey文章的“补充”。她在该章节中探讨了社会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在引起和消解语言石化方面的作用。Tarone认为语言石化的出现,至少部分情况是这样的,是随着二语学习者年龄不断增长而变得日益复杂的社会和社会心理交互网络作用下的结果(p.170)。这种复杂性可以用Larsen-Freeman(1997)提出的关于语言习得的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来解释,把中介语看作是促使语言停滞或发展的平衡力量的产物。如果使得语言停滞发展的力量占据上风,则会产生社会心理障碍,进而导致石化。相反,如果促使语言发展的力量取得优势,则学习者的中介语可以继续发展,从而消解甚至阻止石化的出现。基于此,Tarone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来说明语言游戏(language play)或许能够促使中介语继续发展,达到消解甚至阻止石化出现的效果。Tarone同时也承认,这一假设还有待历时的、实证的研究来检测、验证。
2.3 石化的研究方法
正是由于研究者们在研究出发点、理论视角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二语习得石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千差万别。本书中第三、四、五、六章的相关内容对该领域里常用的一些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Donna Lardiere的“特定第二语言语法最终习得状态的确立”是其1998年实证研究的延续。在相隔18个月的时间里,Lardiere利用“是/否判断”和“5分评级”两项语法判断任务(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ask)对其受试主体Patty(一位已在英语国家居住了近23年的华裔女性)的英语动词和副词配置关系知识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atty的英语语法知识在某些方面,如词语的曲折形态变化,与本族语人相去甚远。但在另一些方面,如动词提升的制约因素(verb-raising constraint),基本上与英语本族语人相差无几。Lardiere认为Patty表现出的这些差异和其汉语母语语法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真正的原因在于Patty在目标语(英语)的句法特征上面已处于停滞发展状态。Lardiere进一步声称,这一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学习者在语言某一领域的石化并不能排除其在另外一些领域的继续发展。(p.41)因此,没有理由断定石化会出现在整个语言系统。Lardiere还指出,在研究学习者二语/外语石化时,语法判断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对这一方法,Han Zhaohong在第四章“语言石化:语法判断法能否作为一种可靠的证据来源?”专门进行了讨论,探讨使用语法判断法来研究二语习得石化的可行性。在回顾前人研究对语法判断法或否定或肯定的基础上,Han结合自己利用语法判断法进行的长达七年的历时研究,指出自然产出语料和语法判断语料在本源上无实质性区别。这两种方法收集到的语料从历时和共时角度来看都具有“广泛的一致性”(p.74)和互补性,因此语法判断法可以作为二语习得石化研究语料收集的一种有效手段。
Usha Lakshmanan在“儿童二语习得与石化之谜”一文里从动词的曲折形态和普遍语法中的限制因素两方面说明了如何利用Foster-Cohen(2001)的“滑窗假设”(Sliding Window Hypothesis)来解释二语习得石化的内部机制。该假设有两大主张:(1)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不是截然分开的;(2)研究学习者的发展模式应采用跨年龄(cross-age)的方式。在此基础上,Lakshmanan从语言磨蚀和再习得两个方面重新分析了Hansen(1980,1983)所收集的关于两名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学习印地语/乌尔都语的中介语语料。结果表明这两名儿童在句子否定的词序判断和使用上受母语影响,达不到二语本族语者水平。Lakshmanan认为儿童二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在发展路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最终儿童在习得目的语结构上比成人更成功。她总结指出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学者们对于学习者最终的二语能力总是偏向于参照单语目标语者的水平。她建议,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在研究中应该选取那些从一出生就同时习得并一直使用两种语言的目标语者作为参照。
Terence Odlin、Rosa Alonso Alonso和 Cristina Alonso-Vázquez围绕两个问题:(1)在关于语言迁移与石化的问题上,二语和三语习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2)在研究学习者时态及相关动词类别习得时,什么样的方法是最合适的?(p.83)采用篇章改错(passage correction)的方法对母语或双语为西班牙语的成人英语学习者(西班牙语是加西利亚人的二语,英语则是他们的三语)和英语本族语者的现在完成时态的习得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二语习得一样,成人语言学习者先前所掌握的语言会影响他们对目标语的判断,三语学习者会把母语及二语中的一些语法特征迁移到目标语上,最终导致三语石化的出现。Odlin及其合作者们在研究中发现英语本族语者对现在完成时态的错误使用持一种相当容忍的态度,与两组英语为非本族语的受试者“几乎没什么差别”(p.93)。Odlin等据此指出,在语言迁移及石化的研究过程中,不管是方法上还是理论上(如什么是“本族语者水平”)都存在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3.评价与思考
“石化之谜”(fossilization puzzle)是二语习得舞台上一个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经典主题。多年来,它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阐释和论证,但各自的著述相对较为零散。作为《成人二语习得中的石化》姊妹篇,《第二语言习得石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零散的研究进行了汇总,收纳了该领域一些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不乏一些持批评和否定态度的作品。这一方面反映了石化领域的研究前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该书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严谨与科学的态度。
正如两位编者在导言里所描述的,本书兼顾到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平衡。在11篇文章中,Han&Odlin所写的导言,Larsen-Freeman的结语和Selinker的卷尾语等三篇文章是对二语习得石化研究的综述,从宏观层面上勾勒出了这一领域的架构。Nakuma、MacWhinney、Tarone 和 Birdsong 等人的四篇文章从方法、描述和解释等方面对石化研究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Lardiere、Han、Odlin、Alonso&Alonso-Vásquez以及Lakshmanan等的四篇文章则是各自实证研究的结果报告。
全书涉及论题广泛,基本上涵盖了本领域研究者们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体现了二语习得石化研究在过去30多年里的最新发展和成果。随着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该领域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不断融合,笔者认为该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有待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石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书中关于理论的探讨大都还是围绕着传统的石化研究理论展开,比如石化形成的社会、文化、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毋庸置疑,这些研究对推动石化研究理论的发展功不可没,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它们大都建立在以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为理论基础的框架之上,因而对语言习得以及习得中语言石化的阐释带有先天的理论上的局限和贫乏。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二语习得石化研究发展了几十年都没能形成一种统一、有效的解释机制和原理的原因。随着近几十年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一二十年里认知语言学、应用认知语言学、认知神经语言学等学科与二语习得研究联系的日益密切,国内外不少学者尝试着将这些前沿学科理论知识用来解释语言习得中的各种现象。所以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既然先前的理论解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争议甚至不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些新近学科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解释语言石化的产生机理,从而构建一种更有说服力和诠释力的石化研究框架?
(2)石化研究的对象层次。《第二语言习得石化研究》中的几篇实证性研究报告对习得过程中可能引起石化的因素以及可能石化的语言现象进行了验证,为石化研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材料。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大都还只停留在普遍语法句法理论指导下的语法层面上,语言的其它方面基本没有涉及。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语言石化是否仅仅出现在词汇语法这一层次?语言学习过程中石化是否会在其他如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上出现?更进一步,从语言的认知及认知神经科学视角出发,石化是否会出现在大脑中的概念结构层面?语言的石化是否只是概念层面固化的外在表征?
(3)石化研究的实用性质。众所周知,在二语习得领域,不管是理论的探索还是实证的验证,其最终价值体现在它们对实际课堂教学中语言学习的指导作用。但本书基本上没有涉及语言石化与语言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给读者一种为了研究而研究的感觉。这恰好反映了当前石化研究的尴尬境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石化研究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但它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语言课堂教学中未能体现和发挥出来。尤其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对于语言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来说,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运用石化研究的成果来改善和提高语言教与学的效果与质量?
总之,《第二语言习得石化研究》既反映了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又留下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无疑会对语言学习的本质以及如何有效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更科学、更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可以断定,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语言石化的出现,也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到该领域的研究。我们希望,未来的研究者们不仅能够从理论上提出更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机制和原理,更能够结合语言教与学的实际,从实践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语言学习的推动力。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2]Gullberg,M.& P.Indefrey(eds.).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Malden,MA.:Blackwell,2006.
[3] Han,Zhaohong.Fossilization:Five Central Issu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14(2):212-242.
[4]Han,Zhaohong.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2004.
[5]Holme,R.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M].Houndmills:Palgrave Macmillian,2009.
[6]Robinson,P.& N.C.Ellis(eds.).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NY:Routledge,2008.
[7] 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10(3):209-231.
[8]Selinker,L.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