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国子监的教育管理活动

2014-03-20申国昌史降云

关键词:国子监监生活动

申国昌 史降云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国子监是历朝历代培养高级统治人才的场所,也是领导中央官学的核心机构。尤其是明清时期国子监被作为培养统治机构后备干部的主要基地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决策咨询机构,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清皇帝均十分关注国子监,定期到国子监视学、讲学,国子监祭酒的选拨与任用大都经过皇帝的审核与批准。因此,明清两代历任国子监祭酒、司业及监丞等十分注重对国子监的管理,积极开展各类教育管理活动。

一、内部管理活动

明清时期国子监在祭酒的领导下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由绳愆厅、典籍厅、典簿厅等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实施。这些教育管理活动主体之间相互配合,互为关照,共同对国子监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活动,从而确保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维护中央集权统治所需要的人才。

1.祭酒的管理活动

祭酒是国子监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国子监的管理活动,既要制定宏观教育管理规章,又要具体督促与检察各厅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的表现及效能。同时,祭酒要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并成为国子监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以及学生的榜样与楷模,“须要整饬威仪,严立规矩,表率属官,模范后进”[1]1 079。祭酒主要负责“六堂讲课诵业,定生员三等高下,定六堂师范高下”[1]1 080。具体来讲,祭酒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第一,上传下达,成为联系礼部与国子监师生之间的桥梁。礼部往往通过祭酒对国子监进行间接领导,对于朝廷下拨教育经费、分配监生名额、颁行皇上圣谕等活动,均通过祭酒来及时下达与实施;同时,祭酒也有义务将国子监师生的情况和请求向礼部汇报和反映。譬如每年年底祭酒均要将国子监学生人数及变动情况、官银使用情况等如实向礼部上报并转呈皇帝御览。第二,全面负责师生的日常管理活动。祭酒负责管理监生招录、入监后分班、监生寝室分配、监生廪馔分拨、教学日程安排、学业考试安排、钱粮统筹使用、教学设备配备等事务,有时监生遇历事、养病、丁忧等需请长假时,也要经祭酒审批。第三,配合皇帝来国子监视学讲学,主持庙学祭祀活动。明清时期历代皇帝特别是清朝皇帝均要定期到国子监行释奠之礼并进行视学讲学活动,每到皇帝来国子监之前祭酒总要安排全体师生进行精心准备迎驾活动,皇帝到国子监后祭酒负责向皇帝介绍基本情况、充当向导并主持祭祀仪式。第四,主持定期的春秋文庙祭祀活动,负责为监生月考命题。

2.司业的管理活动

司业是祭酒管理国子监的副职和助手。明代的司业为一人,清代的司业为三人(满族、蒙古族和汉族各一人)。“二司业分为左右,各提调三堂”[2]1 092,其职责具体包括:第一,协助祭酒对国子监进行管理。据《清史稿·职官二》记载,“祭酒、司业掌成均之法。凡国子及俊选以时都授,课第优劣。岁仲春、秋上丁,释奠,释菜,综典礼仪。天子临雍,执经进讲,率诸生圜桥观听。新进士释褐,坐彝伦堂行拜谒簪花礼”[3]3 319。协助祭酒或在祭酒生病而不在国子监时代替祭酒组织开展大都授,考核学生学业,配合皇帝视学进学,举办新进士释褐之礼等活动。第二,督促国子监师生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司业具体负责督促教师规范教学,指导学生讲读课仿、修德游艺。司业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课堂抽查学生的学业情况,如检查对经书的背诵情况、复讲对经书的阐释和理解,有时为学生拟定作文题目,有时也专门抽查学生的出勤情况,还经常性地检查学生的活动登记簿,以全面了解学生言行动向。国子监学生请长假要经过祭酒审批,而学生临时请假离开国子监一两天往往由司业来审批。第三,协助祭酒完成其他各项管理活动,如主持各种表奏公文的起草工作,协助祭酒上传下达,沟通国子监师生与礼部之间的联系,督促和检查典籍厅对文档书籍、学生学籍的管理活动,负责考核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业绩并报告祭酒等。

3.绳愆厅的管理活动

绳愆厅的主要领导是监丞,监丞在明代由一人担任,在清代由两人担任(满族一人,汉族一人)。据《明会典·国子监·监规》记载,绳愆厅及监丞的主要管理活动为“凡教官怠于师训,生员有戾规矩,并课业不精,禀膳不洁,并从纠举惩治。务要夙夜尽公,严行约束,毋得徇情,以致废弛”[2]1 091。由此可知,绳愆厅及监丞主要负责管理师生的教学活动和国子监的后勤伙食及卫生。具体来讲,绳愆厅及监丞的管理活动有:一是规约师生言行,处理违纪学生。绳愆厅对有过错的学生要记录在册,并进行学规学约教育活动。二是深入学生课堂和寝室点名。监丞定期到学生课堂和寝室进行查点学生,查点不在国子监的学生要受到惩治与训斥。三是设立记录学生言行簿册,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明代国子监绳愆厅为学生设立了各种簿册,如六堂签筒及班簿、堂官巡风簿、习礼公侯伯簿、整班友长名次簿、友伴门差名次簿等,几乎每天让监生或堂长在上面做记录。四是管理和监督后勤服务质量与钱粮使用情况。绳愆厅及监丞定期检查掌馔厅对廪粮、麦豆、米面、油料等的使用情况以及膳食质量与卫生状况,审核钱钞与银两发放情况。五是开展对国子监的安全防卫活动。每逢皇帝视学进学、举办大型祭祀活动时,绳愆厅负责纠察学生行为,维持良好秩序,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如遇监外闲杂人员混入国子监,干扰和影响正常教学活动时,绳愆厅负责纠查与清理,从而保证正常秩序。

4.典籍厅与典簿厅的管理活动

典籍厅是国子监的图书馆,主要负责图书的登记、存放、借阅、修补及印刷等工作。此外,还负责印刷国子监监规与学约,协助印刷季考、岁考及毕业考的试卷;当学生试卷评阅完后,典籍厅负责将试卷整理归档。

典簿厅主要负责国子监的各种票据与文件,既相当于现在的财务处、后勤处,又相当于档案馆。其主要管理活动有:第一,管理钱粮票据。国子监钱粮出入经祭酒批准后,由典簿厅在绳愆厅的监督下备造入簿,并将钱钞如数支给掌馔厅。第二,负责日常用品的发放。国子监用来维系日常教学所用物品或钱粮如纸笔砚墨、茶香柴炭、俸禄馔粮等的发放均由典簿厅负责。

二、教学管理活动

相对于以往各朝,明清时期国子监的教学管理活动比较复杂,也十分严格和规范。为了规约监生潜心学业,安心研读经书,明清时期国子监开展了诸多教学管理活动。

1.分堂管理

明清国子监为了严格管理,规范教学,不仅将国子监分为多个厅来分工负责、协同管理,而且还将国子监的学生分为六堂: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这六堂是国子监日常教学的主要场所,其中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班,设助教一人、学录一人;修道、诚心两堂为中级班,率性堂为高级班,设助教一人、学正一人。助教、学正、学录协助博士教学,并指导监生自学。

2.选举斋长

原住民迁出后,很多住民在古建筑旁边选址新建房屋,这些现代混凝土建筑与明清时期古建筑群风格相差很大,与周边环境无法融合,新老建筑的杂陈,极大破坏了古村落街巷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景观之美,说明流坑村的保护前期缺少长期的整体规划,对于房屋的新建、改建缺乏管制。除此之外,街巷内电线杆、商铺广告牌、墙壁涂鸦、非机动车的停放等,以及新建的旅游设施,这些现代化元素逐渐侵蚀古村原生风貌[2]。

为了监督与约束学生的言行,国子监实行斋长管理制,由年长学优、威望较高的监生来充任斋长。据《明史》记载:

每班选一人充斋长,督诸生工课。衣冠、步履、饮食,必严饬中节,夜必宿监,有故而出必告本班教官,令斋长帅之以白祭酒。监丞置集愆簿,有不遵者书之,再三犯者决责,四犯者至发遣安置。其学规条目,屡次更定,宽严得其中。堂宇宿舍,饮馔澡浴,俱有禁例。[4]

斋长在国子监日常教学管理特别是寝室管理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起着维持正常秩序的作用,也发挥着课后协助教官监督学生言行的作用。

3.课堂礼仪

国子监对学生课堂礼仪非常重视,从着装、容颜、言谈、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平时上课时,监生必须对教官毕恭毕敬,作揖行礼,严肃认真,拱立听讲;如有疑问,举手请教,教官讲解时,要跪着听讲。“诸生衣巾务要遵依朝廷制度,不许穿戴常人巾服,与众混淆”[2]1 092。如遇教官出入,监生“必当端拱立俟其过,有问即答,毋得倨然轻慢”[5]。

4.严查出勤

六堂肄业分内外班。……旷大课一次,无故离学至三次以上,例罚改外。置集愆册,治诸不帅教者。出入必记于簿,监丞掌之。省亲、完姻、丁忧、告病及同居伯、叔、兄长丧而无子者,予假归里,限期回监。迟误惩罚,私归黜革,冒替除名。[3]3 100-3 201

翁心存曾在日记中记述:一名叫范建中的监生无故旷课被开除,点明时两名替他应答的同学也被严肃处理。

二月十五日,……诸生肄业应课者三百人,点名至率性堂内班乌程附监范建中,乃有两人应名上,因令本堂助教辈诘问,则两人者一为汤世琯,年二十余,无须。一为吴植之,年三十余,有须。皆武进人,来冒领膏火者也。遂照例将范建中之名扣除,永远不准肄业,并将两人申饬逐出。[6]

5.控制言行

明清时期国子监严格控制学生言行,禁止学生议论时局,六堂学生之间不能相互来往,违者受罚。“止许本堂讲明肄业,专于为己,日就月将。毋得到于别堂,往来相引,议论他人长短,因而交结为非”[2]1 092。譬如洪武年间,国子监学生赵麟因反抗压制而张贴小字报表示抗议,被绳愆厅查出后,以毁辱师长罪,本来按学规给予杖一百充军,然而,国子监为了警示后人,将其处以死刑,并在国子监大门前的高竿上悬首示众[7]。

三、生活管理活动

国子监对学生的生活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住宿管理、饮食管理和出入监管理。

1.住宿管理

学生一入学,就由国子监祭酒或司业亲自安排学生的住宿房号,按编号住宿,“不许私下挪借他人住坐,违者痛决”[2]1 092。不允许随便带家人在国子监留宿,违者受到处罚。学生在自己宿舍居住,要保持清洁,讲究卫生,保护公物,不得人为破坏住宿环境。“堂宇宿舍俱各整饰,应用什物皆已备具”[2]1 092,监生务必宿于监内宿舍,如到衙门办事,每晚也必须回监,不许于外宿歇。《明会典·国子监·监规》明确规定:

生员每夜务要在号宿歇,不许酣歌夜饮,因而乘醉高声喧哄,违者及点闸不在者,各加决责。……不许燕安怠惰、脱巾解衣、喧哗嬉笑、往来别班、谈论是非,违者痛决。[2]1 092

即使监生在官府实习历事,也要夜间回宿舍就寝,国子监不允许在外借宿。

2.饮食管理

明清时期国子监的饮食管理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掌馔厅的钱粮出入均要立簿造册,规范管理,典簿厅具体负责账目及钱钞出纳,绳愆厅负责监督两部门的钱粮运转及使用情况,国子监实行收支核算制,每月底将收支情况“具稿呈堂,画押存案,并开列清单,实贴公署,俾共知晓”[8]348,力争达到规范管理、公平运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对师生的饮食管理也有章法,对教官领取膳银、馔米、月粮、椒油、馔肉、钱钞等均在通知簿上登记清晰,从不马虎;对学生每日进餐人数统计清楚,假如无病而不随班按时进餐者,则停开其当日膳食。如学生借故膳食质量不高而罢食闹事,绳愆厅将给予严肃处罚。同时,学生在进餐时,要讲究礼仪,文明饮食,“凡会食,务要礼仪整肃,恭敬饮食,不许喧哗起坐,仍不许私自逼令膳夫打饭出外,冒费廪膳,违者痛决”[2]1 092。

3.出入监管理

明清时期国子监对学生的离监出行、请假休课等进行严格管理,不许学生随意离开国子监外出游荡,更不许学生无故离监回家。如有事经批准出入监时,也要持国子监发给的出恭入敬牌,“凡遇出入,务要有牌。若无牌擅离本班,乃敢有藏匿牌面者,痛决”[2]1 092。明代南京国子监规定:“生员果有病患无家小者,许于养病房安养,不许号房内四散宿歇;有家小者只就本家,若无病而称病出外游荡者,验闸得实,痛决。”[2]1 092洪武年间,国子监生入学达三年者,方可归乡探望父母,“照地远近定限归省,其欲搬取家小及成婚者,亦如之,俱不许过限”[2]1 094。关于请假期限,国子监对不同省份生源探亲给予不同的假期:直隶限四个月,河南、山东、浙江、湖广为六个月,北平、两广、福建、四川、山西、陕西为八个月,监生探亲可在家居住三个月。监生原籍确有天灾,允许回籍省灾,并依限复监。对于监生逾期不归者予以处理,四川、两广、福建过一年以上,北平、山西、陕西、湖广半年以上,浙江、山东、河南、江西五个月以上,直隶三个月以上,俱发充吏,礼部引奏发落[2]1 094。

总之,明清时期国子监在继承以往中央官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增设了新的分工明确的内部管理机构,而且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日常管理活动,为确保全国最高学府培育人才和提供咨政服务功能的良好发挥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而也使自身真正成为明清时期全国教育界的最高学府和最高管理机构,以及为朝廷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智囊团。

[1] 顾明远. 中国教育大系 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 申时行.明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 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 张廷玉,等.明史:卷六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1 677.

[5] 张国有. 大学章程: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58.

[6] 翁心存.翁心存日记:第1册 [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4.

[7] 毛礼锐,矍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68.

[8] 国子监纂辑.钦定国子监则例:第2册[M]//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9:348.

猜你喜欢

国子监监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参观国子监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