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读者》内容变迁和读者价值取向的双向影响
2014-03-19辛阳王建光
辛阳+王建光
[摘要]作为一份贴近生活和百姓的杂志,《读者》在内容取材、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变革与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变化是同步的。本文主要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以《编读往来》栏目为个案,讨论自创刊以来《编读往来》栏目的内容变迁与受众价值取向之间交流互动的情况,以此透视《读者》内容变迁和读者价值取向的双向影响。
[关键词]《读者》;内容变迁;受众;价值取向;接受美学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43-02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大众的审美情趣、阅读方式和关注焦点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接受美学提出了评价文学作品的新视角,即走出传统的影响研究,不再只关注作家作品,强调把读者的接受和创造作为文学评价的一部分。笔者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编读往来》栏目的内容变迁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并以此来透视《读者》内容变迁和读者价值取向的双向影响。
一、《编读往来》栏目的内容变迁
为更好地论述《编读往来》栏目的变迁,笔者将分三个阶段对其进行论述,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一)在探索与创新中应运而生
在姚斯看来,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前都会有期待视野,即“阅读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①这种期待中包括了读者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直觉力和理解力等。《读者》的出现对20世纪80年代喜爱文学、渴望新知识的青年读者来说,无疑是份弥足珍贵的礼物。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精神崇高”的时代,受众对知识与精神的追求最迫切,因此《编读往来》栏目一开始便侧重对知识性问题的探讨与互动。
20世纪80年代前期,其内容大多是读者对《读者》文章中出现的错误的纠正和讨论,且有些问题被反复讨论,如对《关于马克思的一份报告》中出现的马克思“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②的说法进行了两次纠正。至80年代后期,杂志社开始刊登一些读者组织的来信,这些受众将《读者》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如“读者联谊会”写给《读者》主编的一封信,“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向您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希望能得到您的肯定和赞许”。③1990年左右的来信均是大段抒情赞美之辞。《永远的约会——写给〈读者文摘〉》中有这样的段落:“啊,亲爱的,你终于来了……我的仓廪中又多出一份殷实的收藏。”④可见,20世纪80年代受众对知识的渴求和严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读者》高度满足了受众的阅读需求,因此,它得到了大多数读者,尤其是得到了忠实读者的热烈反响和互动。
(二)在继承和变革中成长
历史是发展的,读者根据自身的期待视野作出选择,且超越原有的视野并有所创新,并且对后续作品产生新的审美期待,这样,不同时代的读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水平在逐步提高,审美视野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同时,这种变化也促使作者提高创作能力来满足受众的审美期望。20世纪90年代的《读者》的变革和受众选择正是在上述状态中发展的。
从《编读往来》栏目来看,20世纪90年代的读者在心态上变得平和了许多,对《读者》也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如郑元绪在《新年话〈读者〉》中说道:“《读者》杂志是一份大众杂志。”⑤这基本上是对当时《读者》发展的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90年代的文章还蕴含丝丝温情,读者来信中有明显的结合生活情感的痕迹,如《〈读者〉是我的》一文中说:“一本平凡的杂志结交的是平凡的读者。”⑥
随着社会发展和杂志自身的变革,栏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其社会性逐渐增强。20世纪90年代的《编读往来》在承袭80年代对知识性问题探讨的同时,它反映的范围更加广泛。在《编辑絮语》中,主编胡亚权表明了《读者》发展的方向——“《读者》将更贴近读者,适应时代”。⑦还有,从《夏令营中的较量》⑧一文出发,谈及青少年教育及其引起的社会关注与社会反响。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读者更加理性且关注社会时政,注重生活情感的抒发,文章语言平实化、生活化。栏目内容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杂志本身也开始注重自我宣传和市场营销。
(三)新世纪的挑战与困境
进入21世纪后,《编读往来》栏目的发展变化更具有时代特征。虽然文章补正和抒情式来信仍有,但它也有了以下几点显著变化。这一阶段《读者》的活动不再局限于自身,而是以关注热点、关注时尚﹙环保、抗非典、英语热等﹚的方式,继续在读者圈中产生影响。如《心系“抗非”一线,〈读者〉奉献真情》,⑨近十几年的《读者》,与众多杂志一样都在关注草根的喜怒哀乐。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电子出版物的繁荣,使受众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这一时期,《读者》取消了《编读往来》栏目,以《互动》栏目代替,在内容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多是摘自微博的“闲谈式”的感想与体验。
新世纪初的十几年,《读者》一直在努力肯定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有时《读者》甚至有“神圣化”和“灵丹妙药”的作用。如一位狱警的来信,讲述了许多在押人犯尤其是死刑犯读了《读者》后,心情稳定了许多,狱警也避免了因人犯自杀而遭受处分的事情。⑩虽然《读者》尽可能地保证不落伍,但随着信息技术和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纸质媒体的《读者》仍无法摆脱衰老的命运。那么,是什么原因制约了《读者》的发展?
从现实层面看,《读者》杂志作为纸质媒体,虽然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影响力打下的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受到了自媒体等各种大众文化潮流的冲击。可以看出它为了与潮流对接做出了努力,但总体来看仍显不足。纸质媒体虽然在短期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如果不能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恐怕难以在变化多端的社会竞争中长赢。《读者》的衰老还与它的消费群体的定位有关,《读者》的变迁,正是一代人心理的成长过程和他们生活的变迁过程,也就是说,《读者》的受众其实是一定的,当这一批受众老去的时候,《读者》也在老去。
从理论层面看,期待视野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各个时代的每个读者面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不同,审美是多样性开放性的。20世纪80年代的受众集中于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审美需求大体相似。到21世纪,各个年龄段都是消费主体,他们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当《读者》的内容不能满足受众需要时,它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伊塞尔认为,一方面多数文学本文能够打破读者旧的意识规范,使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期待,这就使得读者的期待视野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当读者的所有期待都在文本中得以实现,读者就会局限于这个结构,就不能推进文本向前发展。因此,就《读者》而言,其“心灵鸡汤”式的选材模式在受众群体中已经有了固有的规范,读者习惯了这种形式的文章,《读者》也就不能得到促进并且得以发展了。随着读者的期待水平的提高,当《读者》的变革速度跟不上读者水平提高的速度时,《读者》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二、《读者》内容变迁与受众价值取向的双向交流
在伊塞尔看来,阅读活动不是本文到读者的单向运动,也不是读者单向填充文本的运动,二者是一个双向的交流活动。《编读往来》三个阶段的发展趋势正是一个本文“召唤结构”和受众再创造的双向交流过程。它既是《读者》社会意识和时代意识逐渐强化的过程,也是受众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升华的过程。总的概括,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变化和特征。
《读者》内容从引领时代风潮到自我价值肯定的过程。从宏观看30多年来《编读往来》栏目的变迁,一方面,它一直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在发展,即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做出一定范围内的变革。另一方面,它在变革的同时,也接受了受众对它越来越多的影响。受众需要由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需要,到90年代的情感需要,再发展到21世纪的娱乐需要也吻合了内容变革的发展趋势。
受众的价值取向由崇拜到理性,再到自觉的过程。这也是《读者》变革的一个动力因素。即“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在阅读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的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以往的新的生产的转换。”?輥?輯?訛当然,这种受众价值观的变化,与受众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读者》内容变迁的趋势也暗含了读者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编读往来》栏目内容变迁的趋势和读者审美视野的变化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动态的交流过程,一方面,反映了当代人对《读者》的阅读期望、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另一反面,反映了《读者》近年来在大众阅读、社会思潮中的作用和定位。总体来说,《读者》在保留其独特的气质的同时,还应当面对目前的现实困境,才能在将来获得长足发展。
[注 释]
①〔联邦德国〕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胡亚权:《编读往来》,《读者文摘》,1983年第9期。
③郑元绪:《编读往来》,《读者文摘》,1990年第3期。
④郑元绪:《永远的约会——写给〈读者文摘〉》,《读者文摘》,1990年第1期。
⑤郑元绪:《新年话〈读者〉》,《读者》,1994年第1期。
⑥胡亚权:《〈读者〉是我的》,《读者》,1994年第6期。
⑦胡亚权:《编辑絮语》,《读者》,1994年第7期。
⑧胡亚权:《编读往来》,《读者》,1994年第5期。
⑨彭长城:《心系“抗非”一线,〈读者〉奉献真情》,《读者》,2003年第12期。
⑩彭长城:《编读往来》,《读者》,2002年第10期。
周来祥、戴孝军:《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贵州社会科学》, 2011年第8期,第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