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口腔实训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
2014-03-19孙丽
孙丽
(丽水学院医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利用口腔实训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
孙丽
(丽水学院医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口腔实训教学是口腔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纽带。重视口腔实训教学并进行不断改革,使口腔实训课既有利于学生对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能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腔实训课;教学质量;有效提问
口腔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应重视口腔实训教学。我们在口腔实训带教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已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掌握,有的虽已记住理论知识,但不能有效运用,或前后理论知识不能有效连接形成系统知识。为了使口腔实训课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对口腔实训课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认识实训课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自觉学习
让学生认识实训课的重要性。牙体牙髓病是口腔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和就诊率较高。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主要体现的是口腔科医生的操作水平。口腔实训课注重对各种口腔疾病临床治疗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很强,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中极为关键的操作技能培训。通过实训教学可加深学生对专业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在实践中。我们在上口腔实训课时列举各种案例,如补牙后充填物脱落,根管治疗找不到根管口,补牙后疼痛等,让学生认识到口腔医学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对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或牙周病确定诊断并不难,难在有效的治疗和保住患牙,而保住患牙的各种治疗都是建立在临床操作的基础上。只有上好实训课,通过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技能训练,才能在临床操作时得心应手。学生明确了实训课的重要意义,才会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 进行有效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口腔疾病治疗必须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与充分的课堂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在根管治疗示范操作时,我们提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急性根尖周炎患牙有浮出感?为什么早期患牙咬合时症状减轻,而晚期患牙不敢咬合?同样是开髓引流应急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的开髓引流应急治疗方法是否一样?让学生用已学的组织病理学知识和口腔学知识来解释临床上出现的症状及治疗措施。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使概念更为清晰,记忆更为深刻,促使学生对各门知识融会贯通。
有效的课堂提问与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创新的思维能力,为将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课堂提问也能实现教学信息的反馈,使教师了解学生对各章节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3 温故知新,使理论知识系统化
在教学中新知识与旧知识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很多新知识往往是在已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的。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暂时不能解答的新问题,会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如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的作用和用途,教师在牙髓塑化治疗时使用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双层垫底,并提问: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垫底的作用是什么?有些学生马上回答:保护牙髓。再问:塑化治疗过程中牙髓还有活力吗?需要保护牙髓吗?在深龋治疗双层垫底和牙髓塑化治疗双层垫底时使用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的原理有何不同?让学生思考,找答案,最后自己总结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的用途,而不是一开始就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记忆。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分次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此学生也会把各项操作独立开来,不能很好地连贯。为了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如在上“根管治疗”实训课之前已上过盖髓术、牙髓失活术和牙髓干髓术等课程,课上我们提出问题:患者诊断为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的步骤有哪些?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已学牙髓失活知识和根管治疗步骤有效联系在一起。通过回答问题,学生不但掌握了根管治疗的定义、适应证、步骤,还把前后所学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对各种牙体疾病的治疗有一个系统的概念。
4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实训课能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理论知识能否在实训操作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巧妙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有问题,并且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不能立即回答的,至少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如在上“牙髓失活术和干髓术”这一课时,为了复习牙髓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牙髓活力测验原理,我们提问:为什么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然后再问:为什么冷热刺激表现为疼痛且不能明确定位?临床上应急治疗的原理是什么?牙髓失活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了各种解释和答案,虽然答案不是很完整,也有不正确的,但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牙髓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记忆,同时使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如果不提问题,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把整个操作步骤按教学要求示范一遍,学生作为被动的接收器,简单模仿,整个教学过程不但单调、枯燥,而且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学了以后既不理解,又不会用,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有效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种教学学生收获不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5 从严要求,使操作步骤标准化、规范化
口腔临床操作的牙齿体积小,视野范围小,牙髓腔解剖形态复杂,操作时要心细,同时治疗所使用的器械和材料种类繁多。学生必须通过实训课这一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化操作技能训练,才能尽快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减少操作失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发挥主动性,认真对待每次实训课的操作技能训练。为了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技能训练,第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熟悉牙齿的髓腔解剖形态,然后在离体牙上进行洞型制备和开髓等各种练习。在每次课前给学生提要求、设问题、定目标,课后给任务。实训操作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在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力争达到操作过程熟练、规范,手法标准的要求。在完成离体牙的各种操作训练后进行第二阶段——仿真头模训练,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在仿真头模上进行技能训练,给学生提供仿真患者的口腔环境和操作训练时所需的各种角度。仿真头模口腔环境操作训练熟练后,进行第三阶段——真人训练,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给有龋齿的学生补牙,作为患者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在补牙过程中对“医生”的各种操作的感受(包括各种患者体位调节,灯光调节,舒适度和操作过程中手法的轻重)与作为医生的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相互补牙,给学生以更强的真实感,使其在培训中掌握口腔专业设备的使用方法,医患、医护配合所要求的标准位置以及各种操作技巧,同时也使学生为将来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口腔实训课是从课本学习过渡到临床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的学习环节。一名合格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又要能较熟练地掌握一定的口腔治疗操作技能。实训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效果。
G424.4
B
1671-1246(2014)03-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