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19魏葆春
魏葆春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问题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魏葆春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问题教学通过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其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计算机;自主学习;体验成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领域迅速扩大,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术。计算机教育是一项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传承文化的基本形式。虽然计算机教学不会像其他学科一样,出现“一支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现象,但教师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上,为教学而教学,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恰好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得的过程,还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形成的过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笔者认为问题教学能极大地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
问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创造情景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尝试、创新[1]。同时,问题教学可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不再是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全程凸显“怎样学”、“学什么”和“为什么学”,注重学法指导;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及创新精神的学生。
1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第一步:精心设计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问题的提出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定位。首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其思考,使学生产生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对教材取舍合理,正确处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遵循“必须、够用”原则。最后,提出的学习任务应该适合不同的学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实践可行的问题情境。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习动机,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2)把握问题设计中的层次性。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现有文化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3)设计的问题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解决问题。例如笔者在教Word的文档排版时,可以先向学生出示对一份文档进行设计的题目,告知学生所有的设计都能在格式菜单中找到对应的命令,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将问题先放下来,继续下一道题目。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仅温习了旧知识,还培养了自主创新、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笔者走下讲台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在学生完成各自任务后,请代表提出解决方案,由教师及时点评,并将成果进行对比,在点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个项目的实现方法可能不是唯一的,便又掌握了几种解决方法,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共同提高。
(4)问题的设计要适当留白。所谓留白,就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面面俱到,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现在的计算机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许多应用软件和学习内容都有帮助功能或网上相关学习资源,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从而培养自学、自助能力。
第二步:出示问题。即把问题展示给学生,为学生的活动提出任务、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解决问题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激活其思维。
第三步:尝试练习。尝试练习是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自学课本知识并内化的过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至关重要的一步。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中成功的喜悦,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四步:学生讨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练习结果进行讨论,如重点、难点是什么,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哪些,操作中的技巧和心得有哪些等,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其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暴露学习新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提供信息。通过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师可依据自己掌握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的讨论适时地给以评价,做到鼓励与指导相结合。
第五步:教师讲解。教师通过“尝试练习和学生讨论”两步中得到反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主要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以及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及学习技巧等方面,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其更加系统地掌握新知识。
第六步:第二次尝试练习。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前次尝试中的教训和经验,结合同学的讨论和教师点评,以补充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再次进行尝试练习。
2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2.1 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
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获得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地位不是被削弱了,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了。
2.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教学法中转换了教师角色,使教师在设置适合的目标计划后,需要考虑如何使设计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强调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这对转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着重要意义。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出示“问题”之后,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提出的问题中,有些是以前学过的,这些问题可以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着新知识点,这正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运用技巧,在任务中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引入上,设置一些情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提出来,然后教师再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这符合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材料清单,比如从哪里获取相关资料,寻求帮助。问题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
(2)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帮助者和引导者,多给学生鼓励,让每位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地解决问题;要走进学生当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时,及时给予提醒和指导。
(3)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如果原有知识已不足以解决问题,为了完成项目活动,学生就要主动学习有关知识,使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向主动、自主、探究、应用性方式。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后获得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不但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学会了学习和思考。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通过选取问题创设情景,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达到意义建构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也从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转变为以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为主。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计算机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1]程明.对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国成人教育,2006(2):132-133.
[2]赵小龙,严传波.新疆医科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2,25(3):349.
[3]叶五梅.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1):122-123,139.
G424.1
B
1671-1246(2014)03-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