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医精诚》要义与提升当代医科大学生医德修养

2014-03-19杜晓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孙思邈医术医者

杜晓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大医精诚》要义与提升当代医科大学生医德修养

杜晓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医古文经典作品《大医精诚》深刻论述了“大医”修养“精”与“诚”的丰富内涵。我们要着力培养新一代医科大学生坚守“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大医精诚”思想,践行仁心、仁爱、仁德、仁术的医德理念,秉承“大医之心”,行“大医之道”,传“大医”智慧,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大医精诚;医科大学生;医德修养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医古文经典作品《大医精诚》[1]代表了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医学医德的杰出思想。孙思邈倡导的以“大医精诚”为核心的医德思想,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对提高当代医学生的医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大医”之要义

“医术精通”一节,阐释医者要“精”。“精”是指专业熟练,对医术、本职工作、学习医学知识要有求实、求真的态度,不能一知半解、满足现状,“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要做到精通医术,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精”是大医者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求精、求实、求新、求真的过程。尚在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医学生,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不得有任何的偏差,只有勤勉苦学、持之以恒,敬畏生命,对个体差异性症状负责,透过表象确诊疾病,才能为日后的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步入医学的神圣殿堂。

“诚心救人”一节,精解医者要“诚”。“诚”指品德高尚,大医者不仅要从生物学角度治病,掌握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而且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以高尚的品德修养救治病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些语句里蕴藏着博大的仁爱和对苍生的怜悯。作为医者,他的眼中,过滤了一切的尘世浮华,在用心体会病人的痛苦,关注生命存在的本身,还原生命的本色。“至诚者”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诚实守信,不分贫贱富贵,不厌其烦,不敷衍塞责。

“大医之体”一节,指明了要成为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品德。“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治病必须专心致志,思想纯净,知我内省,目不旁视,对病人的生命热忱负责,以治愈病人为最高目标,有“忧病人之所忧”的忘我境界。

“为医之法”一节,指明作为一名医生须始终牢记治病人是最基本的职责,而不是获取名利。“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为人谦恭,是医生必备的品德。医生应该慎于言辞,不随意开玩笑,不大声喧哗,不谈论别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德,不诽谤攻击其他医生。

虽然孙思邈所处的时代距今十分遥远,但其提倡的医德理念始终被传承与弘扬,大医精诚之要义,见地深刻,代代传芳。

2 “精诚”之实质

(1)仁心。孙思邈认为,医术是仁心、仁术。医生必须以仁爱之心待人,“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病人要高度同情、怜悯,一视同仁。孙思邈把佛家仁爱思想融入医德规范中。“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他这种不论求诊病人的地位高低、贫穷富贵、美丑长幼、聪明愚笨、人种或亲仇都同等礼遇的主张,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更显得难能可贵。

(2)仁爱。孙思邈充满人道主义的仁爱思想,彰显的现实意义尤其深刻。“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病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如同自己的痛苦,以全身心地救治病人为神圣职责。孙思邈所说的“一心赴救”,是指一心一意地前去救治。要不怕艰难风险,不分白天黑夜、天冷天热以及饥渴劳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作为医生,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3)仁德。孙思邈将毕生精力献给医学事业,对病人极端热诚的职业情怀仍然感动当下,值得医学生效仿。他对“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的主张,集中体现了我国历代医家忠于职守的职业品质。他为了救治病人,不惜生命,不怕传染,即使对有强烈传染性的麻风病人,也“予尝手疗(麻风病)六百余人,差者十分有一,莫不一一亲自抚养”。

(4)仁术。“苍生大医”,医德为先。孙思邈把医术的精湛、钻研医学技术看成是一个“大医”毕生追求的目标。他“十八而志学于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一定要使自己的医疗技术达到越来越高的水平。他不为那些国子博士、谏议大夫等高官显爵所动,安贫乐道,甘于淡泊,唯以精研岐黄之学为务。“青矜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在他70岁高龄时撰成《千金要方》三十卷,30年后又著成《千金翼方》三十卷,以补充《千金要方》的不足[2]。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今人影响深远。

3 医德

医德是调整医者与病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医德是从事医疗卫生职业道德规范的总要求。《大医精诚》作为中国古代行医准则[3],明确地阐释了成为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医德,秉承“大医之心”,行“大医之道”,使生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敬畏。

3.1 医德的传承性

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医德传统,并根据医学科学的要求,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积极意义的医德规范,这是人类共同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医学生更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4]。苍生大医孙思邈“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医德,他对生命的敬重和珍惜,值得我们传承。孙思邈倡导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价值观,令万世景仰。如果我们的医学生走上职业岗位,能把医患关系升华为“至亲”关系,那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将不再困难。

3.2 医德的自觉性

医学生医德修养的目标,是不断达到较高的医德境界。医学生良好医德品质的形成,是以个体的自觉性、能动性为前提的。所有医德教育施加的影响,归根到底要通过个体自身的医德修养表现出来。医德不是法律,不具有强制性,是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教育,特别是自觉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的。信念是一种自觉的力量,医学生要经常自觉地用医德规范来检视自己,学习大医先贤,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适应将来与病人、社会的关系。医学生要使自己将来成为医德高尚的医生,就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遵守医德的自觉性。提高医德修养的过程,是医学生在医德实践中不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的过程。实施医德教育,是医学生形成良好医德品质和实现人格提升的根本途径。

3.3 医德的时代性

医德修养包括医德的认知,医德情感的培养,医德信念的形成,医德意志的锻炼,医德行为的训练和医德习惯的养成,等等,提高医学生医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医学院校重视医德修养,是职业的需要,也是防治疾病本身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告诉我们,精神因素既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医生要通过恰当的语言、良好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病人的认识、情绪与行为,减轻或消除病人的消极心理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症状。因此,医德修养不仅事关现实医疗行业服务态度等问题,而且对提高防病、治病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医德修养还是改善医德医风的需要。当前,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生要想跟上改革的步伐,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就必须积极投身于医疗卫生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医德修养,学会用义务论、美德论和公益论的观点,以大爱无疆的大医情怀,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贡献力量。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李景荣,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段逸山.医古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龚廷贤.寿世保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毛建雄.医古文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及其发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2(17):63-64.

G416

A

1671-1246(2014)03-0019-03

猜你喜欢

孙思邈医术医者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孙思邈与屠苏酒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