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界限”

2014-03-19○姚

语文学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张磊界限谈话

○姚 远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

一、引言

作为现代逻辑的奠基人,弗雷格(Frege)首次提出了与预设相关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后来发展成为研究预设的核心问题。“如果人们陈述某些东西,当然总要有一个假设,即所有的简单的复杂的专有名称有一个意谓。因此,如果有人表达‘Kepler去世了’这个命题,那么这个命题就预设着有‘Kepler’这个称谓指向某种东西。”(Frege,1892)

但是,罗素在1995年的《论指谓》中认为弗雷格的观点不正确。其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句子缺乏特定的指称,那么怎么去解释这个句子是有意义的,例如“法国的国王是秃子”。罗素在书中阐明了摹状词的理论框架,这影响了后来五十多年的语言哲学发展。他认为像“法国国王是秃子”此类的句子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简单的逻辑翻译,而应该是(1)B的而非(1)A:

1950年,Strawson提出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他指出,句子没有对与错,只有命题才有对与错。因此,他认为(2)A和(2)B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2)A:The kingof France isbald.

B:There isa present kingof France.他正式提出这样一种观点:(2)中命题A预设命题B,当并且仅当B是A作为一个正确命题或错误命题的前提条件。

二、语义预设

(一)特征

1.三值性。在逻辑学家看来,句子是没有对或错的,只有命题才存在真值条件。同样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命题。因此,当我们去定义语义预设时,我们表达的是句子的抽象意义而不是实际意义。句子的抽象意义就是命题。

但是,关于预设的推理有一个问题,可以用如下推理演示:

从上可知,我们推出Q,即认为所有的预设都是真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上述推理的问题在于我们把它框在二值逻辑的环境内,这是不妥当的。为了克服以上问题,逻辑学家采用了三值逻辑,即对、错和空值(既非对又非错)。三值逻辑的提出为自然语言语义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模型。

2.规约。逻辑语义学关注的是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背景因素。语义预设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只跟命题的意义相关。谈话双方可以根据交流内容触发双方共同设定的预设信息。因此,语义预设有其规约性。

(二)问题

我们已知二值逻辑下的语义预设并不具备所有命题的充分解释条件,因此我们采用三值逻辑,但是如果采取三值逻辑,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矛盾律和排中律。语义预设更大的问题在于,一些句子,如感叹句和命令句并不具备真值条件。所以,语义预设的分析并不能满足语言学发展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从语义角度看预设,我们接下来从新的角度—语用学角度看预设。预设不是静态的,它和话语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它不单单属于“有序的”语义学。

三、语用预设

上文我们说过,与语义相比,预设更像是个语用概念,因此我们下文中只在语用环境下探讨预设。

(一)概念问题

Staknaker(1978)认为“预设由谈话双方在共同背景下设定,它是已知信息或谈话方共同知道的信息”。他同时更精确地描述了共同背景,“共同背景是指谈话方都接受并且相信Φ,并且谈话方都相信大家都相信并且接受Φ”。

正是由于语用的引入,语义分析下的预设很大程度上被舍弃了。语用预设的相关理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早期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概念,但都使用了两条重要的概念—适切条件和共同背景。

语用背景下的预设是指A预设B,当且仅当A是适切的,并且谈话方都知道B。

(二)特征

1.共同知识。语用预设是在具体背景下被理解和接受的共同知识。这一信息可能被谈话方知晓,并且与交谈环境密切相关,如:

(3)A:张磊去不了长城。

B:嗯,肯定去不成。

这里,谈话方A和B的交谈是建立在共有的背景上。因为张磊确定有其他事情,所以A方和B方都通过已知信息推出张磊去不了长城。

有时,语用预设的共同背景知识需要被指出来,例如:

(4)A:我明天去我家附近那家影院,它明天上午开门。

B:那家影院很大,我想跟你一起去。

例(4)中双方都知道“影院”这一共同背景,但B并不知道它上午营业,因此A需要把这一信息传达给B。

有时,共同背景知识可能只有谈话双方知道,如:

(5)A:没意思。

B:一点不假。

例(5)中A方和B方的谈话内容与什么相关?除了两方,没人知道。所以,有时候,一次成功的交谈用到的背景知识只有谈话两方知道。

2.适切性。适切性指交谈的合适条件。

(6)他不再学语言学了。

这里,如果例(6)成立,那么我们需要知道他曾经学过语言学这一背景。如果没有这一背景,我们就可以说例(6)不具备适切条件,因此不成立。那么“他学过语言学”就是例(6)的预设。适切性无论在预设还是语用学研究里都是重要的概念。

3.可取消性。预设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可取消性,它可以在某一确定的语言环境或间接的文本环境。施为性动词“知道”就是一个例子。以第二和第三人称主语出现的句子里,其补语句预设的都是正确的,如例(7)预设例(9);而以第一人称主语出现的否定句里,其补语句预设的不一定都正确,如例(8)并不预设例(9):

(7)John doesn't know that Bill came.

(8)I don't know that Bill came.

(9)Bill came.

那么,我们再看一例,如:

(10)It isn't Luke who will betray you.

(11)Someone will betray you.

貌似例(10)预设例(11),那么这种预设是否可以取消呢?我们设定以下文本环境:屋里某些人会背叛你,当然有这种可能。但是Luke不会背叛你,Paul不会背叛你,Matthew也不会这样做。所以屋里没人会背叛你。通过我们设定的文本语境可知,例(10)的预设例(11)被取消了,因此例(10)不再预设例(11)。这就是预设的可取消性。

4.预设的触发因素。由于预设触发因素的存在,看起来预设是由某些特定的词或语言结构产生的。但事实上,当人们交谈时,话语中通常包含一系列的潜在预设,因此是交谈触发了预设,而不是预设本身。

Yule(2001)称预设触发因素为潜在预设的标志,因为话语的语言结构可以通过预设事实语用目的,表达礼貌或矛盾。可Karttunen(1973)和Levinson(2001:181~184)认为某些语言结构可以被看作预设的来源,如定指性的描述、静态动词的改变、重复词、判断动词、分裂句、表对比的句子、反事实条件句等等。Karttunen列举了31种预设触发因素。以下我们试举出几例:

(12)a.定指性描述

王冕死了父亲。→一定存在着一个人叫“王冕”。

b.静态动词的改变

张磊停止了吸烟。→张磊曾经吸烟。

c.重复性副词或动词

他又离婚了。→他以前离过婚。

d.反事实条件句

如果天不下雨,庄稼早旱死了。→曾经下过雨。

通过以上几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发现预设的触发因素确实存在,并在预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开篇简单回顾了预设的基本定义,以及早期的语言学家大都采用语义理论研究预设。前期对预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预设的真值条件,预设触发条件的语义表达。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预设很容易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因此基于真值分析方法的预设理论存在很大问题。但是,通过引入语用层面的分析后,“……把句子看作参与交流行为个体的话语行为”(Saeed,2000),预设就被看作是语用策略。预设从其本身意义来说,是交流者在谈话中潜意识下运用的一种策略,因此,预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语用的而非语义的。

[1]Stephen C.Levinson 1983.Pragma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Gazdar,G,1979 pragmatics:Implicature,Presupposition and Logical form,Academic press,New York

[3]L.T.FGamut.1991 Logic,Language and meaning-Volume I Introduction to logic Chicago:The Universityof ChicagoPress.

[4]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邹崇理.逻辑、语言和信息[M].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张磊界限谈话
界限
间隙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破次元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THE GLOBAL ATTRACTOR FOR A VISCOUS WEAKLY DISSIPATIVE GENERALIZED TWO-COMPONENT µ-HUNTER-SAXTON SYSTEM∗
“口”“ㄙ”偏旁混用趣谈
张磊老师的大医情怀和大家风范
张磊教授治疗头痛验案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