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
2014-03-18张红杰
张红杰
摘 要:审美活动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最具本质意义上的存在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人才真正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也即是黑格尔所说的“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然而现代社会生活重压下的审美失去了自由;人们的无边欲望下的审美失去了原味,人们有限能力下的审美晦暗懵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就要让人们摆脱俗常生活的重负,提高审美能力,让审美走向自由的澄明之境。
关键词:美学 审美 需求
在许多美学专著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论述:“在我们匆匆赶往办公室的路上,突然一座新颖、独特的城市雕塑闯入视野,我们停下脚步,把注意力集中在雕塑上。此时,不仅是眼睛,全部的身与心,也沉入对雕塑的感受中,行路时的思绪中断,进入审美注意状态” 。事实上,经过美丽的雕塑时,只匆匆一瞥的人,甚至熟视无睹的人,要占大多数,而那驻足欣赏、浑然忘我的审美者似乎难得一见。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忧心忡忡的穷人”和“贩卖矿物的商人”看不到事物的审美价值,就源于他们没有摆脱“粗陋的实际需要” 的纷扰,不能摆脱世俗生活中人的物欲的需求,不能成为愿意审美的人。还有这样的一部分人,愿意驻足观赏,表面上是审美,其实也是肤浅的看热闹而已。这种审美是背负着重荷的。
这种审美重荷首先源自于人的基本生存问题。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没有解决基本生存需要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闲情逸致来关注精神层面中的审美的。而一部分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为着更高生活质量而劳碌奔波,人们的欲望无边地延伸。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好象总有买不完的”美的东西”,添置不完的”美的陈设”,在花花绿绿的商品世界里,许多富有的人变成了“忧心忡忡的穷人”他们表面上有着为“完美生活”奋斗的目标。其实这种“完美”走了味。完美的本质缺席。他们不过是占有物品而已,是为着功利性的虚荣 装点门面。对物欲的无止境的追求侵占了人们的诗意审美空间,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部分人,没有了生存重负和太强烈的物欲需求,但是观赏雕塑珍品《维纳斯》时,这位半裸体的美丽女神也许成为淫亵欲望的对象,也许成为单一相思的寄托,也许成为热门交易的商品,也许成为伤风败俗的诱惑,从而失去“爱与美”的普遍意义。很多人不能欣赏的《诗经》、《楚辞》却是文学长廊中的经典,个别人听不懂的《田园交响曲》同时却倾倒了千千万万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是的,审美素质与能力很重要,但试问,有多少人耳朵的音乐感,眼睛的形式感如艺术家一般锐利?事实是:许多人在“最美的音乐”面前,无动于衷甚至麻木不仁。这就涉及到审美主体的素养能力了。不具备审美能力,同样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自由。
生存的重负、无边的欲望、有限的能力如三座大山压在每个人的身上,人一方面想超脱世俗人生进入诗意的审美世界,一方面却不得不臣服于现实的审美沉重。重荷之下的人不是不能实现审美,而是让审美变得不轻松、不容易,或是想超脱而不能,或是淹没在尘俗的大海中浑然忘记了审美为何物。那么怎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呢?唯有为人减负才是正途。
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减负”最终要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在现今的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很大。一部分人依然没有解决温饱的问题,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欲望是无边的,“剪不断,理还乱”,欲望虽然不能增删减灭,却可以消化转移,消化转移的结果是使欲望向审美靠近,使得它变得不再是重负,而是动力与基础。我们找到消化转移欲望的一种方式,这就是在世俗生活中要永葆一颗素朴的心,多多亲近大自然。例如,游黄山观云海,登泰山看日出,钱塘大潮倾听涛声,桂林漓江感受水色,如此等等,都是属于对现实生活中对审美素质潜移默化在童心与自然的烛照中,欲望之火暂时熄灭,重负之人得到休歇。
而“重负”的另一个制约“有限的能力”也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的。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主张通过“美育”来达到“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和谐统一,使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受动与自由从对立走向融合,使人成为完整人格的人。这一“美育”主张强调的是“完整人格”,然而,通过“美育”形成“完整人格”的前提之一应是通过“美育”提升审美能力,只有审美能力提升到“能够审美”、“会审美”的层次,席勒的美育理想才有了基于主体意义上的可能性,才会有实现的潜力与动力。比如,从孩童时代起,家庭和学校就对孩子们进行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方面的审美引导,开设一些美育课程,培养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孩子们在大量优美的文学绘画音乐作品中,耳濡目染,感受美之魅力所在,渐渐积累了审美经验,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审美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审美能力逐渐长进。因为在这种主动的审美实践中,个体“有限的审美能力”在茁壮成长。
在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社会文明还不够进步的情况下,负重而行的人通过个体的努力,可以做到“减负”和一定程度上的“减负”,虽还不能达到“无负之境”,但重量已轻,在比较轻松快适的状态中,审美事实出现的频率大增,审美感应的机会与强度也大增,审美也就会渐渐走向自由的澄明之境。
参考文献
[1]王杰,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
[2]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50.
[3]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50.
[4]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