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2014-03-18李冬梅
摘 要:学生参与体现了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央的有关文件多次强调要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改革实践。文章根据对本院部分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方面人存在主要问题,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生参与 问题 成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1]在此文件中的“参与的方法”和“更要注重实践教育”实际上就体现了“学生参与”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即学生参与体现了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充分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些年来根据以上的精神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但从改革的效果上看,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式教学就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参与的基本内容即学生参与的含义和特点;其次,要通过调查总结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参与的含义和特点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问题,在我国教育史自古就有,从古代的孔子到近现代的陶行知,许多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论述中都渗透着学生主体参与的思想。从国外情况看,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范围内开始涌现出一批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流派,比如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和美国的杜威等。从目前情况来看,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
那么,什么是学生参与呢?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有是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参与主要是行为参与;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生参与是以行为参与为载体的心理活动;第三种观点认为学生参与是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有机统一。笔者认同此观点。关于此问题笔者已写论文论述过。(对学术界“学生参与”内涵的梳理和解读《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第10期)
学生参与的特点又表现在哪里呢?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主体参与。即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处于主动参与地位。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师生能够互动。即教师的个人才能和主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素质和个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得到改善。三是充分发扬民主。即课堂上学生能够与教师平等地站在一个平台进行学习和探讨,教师尊重学生的认识和感受,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学生也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除此之外,参与式教学还有必须讲究合作,对学生开放,注意激励学生等其他几个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
深度是指学生参与的深刻性,主要包括学生是否自愿、情感体验和认知参与状况等。广度是指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调查显示,有六成左右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他们主要以听老师讲为主,基本不愿意参与发言、讨论或进行情感交流,也不愿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2.学生参与的情感体验较弱,尤其是积极情感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补课避免地要进行一定的心理投入,即情感参与或情感体验,比如对所学内容是感兴趣还是厌烦,是接受还是排斥,认为学习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等。这方面调查显示表明,在当前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相对比较严重,对此类课程很感兴趣的学生禁占7%,一般的占45%,不敢兴趣的却占一半左右。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因为他们认为学习这类课程基本没有用所造成的,因此,部分学生如果不是在老师的严格管理下就会逃课,从而使思政的教学面临很尴尬的局面。
3.学生参与的条件、机会和空间有限
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与,就必须为学生创立良好的参与条件和机会,并提供一定的参与空间。其中,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生参与的条件和机会。从对教学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的调查结果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参与条件严重不足。因为目前思政课的主要教学方式仍以教师主讲为主。二是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一般老师很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对话等。
以上内容,是基于对长春工程学院200份学生的调查问卷为依据,具体情况略。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降低了他们的参与兴趣
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和认识,发现当下的大学生都比较现实,思想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对消极负面的东西接受比较容易,比如,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贫富分化、分配不公、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社会不正之风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则持怀疑的态度。理论和现实生活的反差使他们的很多人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价值,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和宣传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一种说教和统治理论”、“共产主义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宗教信仰”、说什么“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已经过时了”,等等。所有这些错误认识,使得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时缺乏科学的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为了混学分、混文凭,因此课堂上不可能积极参与,课后也一定是不在学习范围内,更多的是为拿成绩在考试前突击复习一下而已。endprint
2.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需要致使学生的参与动力缺乏
实践证明,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他们自身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不例外。因此,教学活动的存在、发生和发展,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
学者王升在他的《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一书中就曾谈到:“满足学生的需要,就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需要时学生参与的基础和桥梁”,“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参与是互相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尊重学生需要的教学是学生参与的前提基础。另外,心理学研究上也有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并不能独自决定个人的情感体验,它必须要和个人的需要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即如果客观事物能够很好地满足个体的需要,则会引发正向的快乐体验;相反,如果客观事物不能很好满足个体的需要,那么就会引发负面的痛苦体验。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当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发生正能量关系时,学生才有参与的动力,满足学生需要的成度越强,学生的参与动力也越强,反之亦如此。
调查发现, 我们的在校学生之所以大部分学习思政课动力不强、参与动力较弱,关键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这种需要之间有很大的落差。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3.与中学尤其是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复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接受调查的一部分学生中,尤其是在高中时学文科的学生表示,大学思政课的许多内容和高中政治课的内容相互重复,有的内容甚至不如高中的深。比如大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与高中的相同,像市场经济部分,特色政治部分,改革开放部分等。再比如,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中的人生价值部分就与高中二年级政治课中的“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互相重复。当然,大学中的教材内容与中学相比有所深化,论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广度和深度也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基本内容大体是一致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力。另外,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在结构安排、内容衔接、理论深度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是妨碍大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因子。
除此之外,相对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不够深厚,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教师个人魅力严重缺乏,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外界对思政课的错误认识和消极态度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降低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在近几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中,很多学者和教师都开始注意如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根据新时代学生新需要的发展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3—23.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年第4期.
[3]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作者简介:李冬梅(1968.12-),女,汉族,吉林德惠人,长春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