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中马来亚迅速沦陷的原因探析
2014-03-18钟日兴宋少军
钟日兴,宋少军
(赣南师范学院 东南亚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英属马来亚①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之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加上其丰富的锡、橡胶等战略资源储备,自然成为日本“南进”觊觎的对象,因此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南太平洋战争后,旋即展开了对马来亚的进攻,翌年2月1日占领柔佛,马来半岛全部沦陷。2月8日,日军对新加坡发动总攻,战至15日,新加坡的残余英军投降,马来亚战役以日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马来亚的迅速沦陷最重要原因在于英军在对日作战中,由于同殖民地人民存在尖锐矛盾,没有充分发动马来亚人民组成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如梁英明认为马来亚等东南亚殖民地失陷原因在于,“东南亚殖民地人民与西方殖民者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也使这些殖民地统治者不可能也不愿意充分发动和组织当地人民,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②。事实上,英国殖民当局未能在战前招募华侨组建抗日部队,最主要的顾虑在于政治因素,即当时马来亚的华侨主要是“海外华人”,华侨的国籍是中国,效忠于中国政府,组建华侨武装部队,势必会招致在马来亚有广泛话语权的马来苏丹的反对,这让英国殖民当局认为,提前发动华侨组建抗日武装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这场“英帝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和最糟糕的投降”[1]究竟是怎样酿成的呢?随着近些年一些相关档案的有限解密,以及当时战争的一些重要决策者的回忆录陆续公开出版,给我们探究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提供了契机。英国学者彼得·埃尔菲克(Peter Elphick)1995年出版的著作《新加坡:攻得破的堡垒——对欺骗、不和与临阵脱逃的研究》(Singapore:thePregnableFortress:AStudyinDeception,DiscordandDesertion.London:Hodder Stoughton ,1995)③是近年来英国学者研究这一问题的代表作。作者查阅了大量英国解密的历史档案和资料,对英军在这场战役中的失败作了详细的剖析。此外,新、马两地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学者也就此问题有相当多的论述。④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立足于现有史料,试图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对马来亚迅速沦陷的原因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一
马来亚之战爆发前的国际环境,非常有利于日本发动这场战争。英美等盟国对待日本在远东扩张的态度可以欧战爆发为分水岭。在欧战爆发前,英美两国坚信无论在欧洲大陆还是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世界大战都不会爆发,德日等法西斯国家在其预想利益得到满足后,自然会回到谈判桌上来,因此对于日本最初在中国的扩张,采取了绥靖政策,妄想通过牺牲中国,保住英美在远东的利益。学界分析这一问题时,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笼统地把英美的绥靖政策作为马来亚沦陷的一个重要原因。⑤1939年欧战爆发,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残酷的现实证明法西斯国家欲壑难填,一再纵容其扩张行为,必然会遭致法国一般的亡国命运。英国人的绥靖政策在1939年战时首相丘吉尔上台后不久即宣告终止,美国人也在欧战爆发后,逐步开始对日本采取强有力的制裁措施,此后至战前,英美两国对日本在远东的侵略扩张行为一再忍让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1940年6月16日法国投降以后,在大不列颠空战爆发之时,英国在欧洲已成孤军之势,本土防卫力量尚且捉襟见肘,在没有美国全面介入的条件下,即使英国方面洞悉日军在东南亚的进攻企图,也根本无法抽调足够多的力量加强东南亚的防御,更无力同时应付同德日两国的作战。而此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迟迟无法下定决心直接参战。正是为了避免美国未参战前,发生英国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英美两国在1941年3月经过高层参谋会议协商,秘密达成了“先欧后亚”的战略,即先解决欧洲的德国问题,再集中力量应对日本在远东势力的扩张。在当时严峻的欧战形势下,这一策略无疑是有其相当可取之处的。在这一战略思想主导下,英国对日本在远东的扩张采取了一忍再忍的退避态度,“如果我们采取一切不成熟的行动,将会引起日本的开战,而我国政府经过在欧洲及中东的苦难日子,其政策是避免在远东再发生战事。”[2]直到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侵苏战争,德国空军主力调往东线苏联战场,对英国的战略空袭才逐渐停止,英国本土的压力才有所缓解。
此外,英美在日本将“南进”还是“北上”问题上存在战略误判。在马来亚战役打响之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本人也抱有侥幸态度,他在1942年10月26日对澳大利亚首相说:“我想在德国击垮苏俄之前,日本是绝对不敢点燃战火的。”[3]实际上,苏德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并没有理会希特勒围攻苏联的倡议,相反,日本军部内部“南进”派的声音正成为主流,由于苏德战争爆发,日本认为其北方来自苏联的威胁暂时得以解除,出于应对美英封锁造成的国内经济困难以及未来同美苏决战做战略准备的考量,“南进”率先抢占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无疑是上策,“北上的行动对于减轻日本的经济困难几乎毫无作用,相反应继续施压占领南印度支那。”[4]此外,由于英国此时兵力已捉襟见肘,英国实际无兵可派,丘吉尔本人明确反对抽调中东的英军增援远东防御,1941年4月他写道:“我极不情愿地认为军队、飞机以及补给持续分流应对一个不可能的威胁的做法是光明的,除非我们在其他地方遭到严重失败。”[5]42在没有美国表态参战前提下,即使在战争形势十分严峻之时,英国也未尽最大努力加强远东防卫力量,唯恐激怒日军,导致战争爆发,“直到我们肯定美国也会参战之前,几乎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同日本发生冲突。”[6]63
日本军部正是利用了英美对国际形势的错误判断,制定了“南进”的作战方案,“十月十一月间,日军令人眼花缭乱的作战计划迅速成形,远在最后避免冲突的华盛顿谈判终止的迟疑之前,最高统帅部已经在制定如何获得他们从未尝试过的最终胜利。”[7]“南进”计划的突然性,使得日军在战争之初取得了巨大战果。
二
不可否认,战前的充分准备是日军敢于发动这场战争、并在战争初期取得巨大战果的重要原因,但却无法解释为何英军重兵把守的马来亚如此迅速地沦陷。战前英军对日军可能的进攻早有准备。早在1938年时任马来亚英军总司令的多比中将就举行了数次模拟日军登陆演习,准确预料了日军未来可能的登陆地点和时节。[5]38此外战争爆发前数天,英军获得准确情报,进行了充分的战前总动员,因此把战争的失败归结于早期的猝不及防是站不住脚的。据目前公开的材料显示,进攻马来亚的日本方面军主要由第二十五军组成,下辖第五、第十八、近卫三个师团加上配属海空军,总兵力在8万人左右。而英国驻守马来亚的军队,由英国正规军和英印军、澳洲军以及少量殖民地募集的义勇军组成,加上战争爆发后开到的援军,英军总兵力接近15万人。为何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以逸待劳的英军却在两个多月内就被劳师远征的日军打得溃不成军?通过分析史料,不难发现以下原因:
首先,英军战前的战略部署失当,造成了开战之初的被动。英军战前根据自身对日军登陆意图的判断拟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斗牛士”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先发制人,在获悉日军进攻意图之时,第一时间突入泰国,在事先预料的日军登陆点建立防线,狙击日军登陆部队。据英军测算,要从马泰边境出发抵达假定日军登陆点建立防线所需时间大约等于日本运兵船从印支基地开到泰国海滩的时间。因此一旦获悉进攻泰国的日本舰队从印支半岛启航,英军便须马上启程进占泰国。这一计划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之处也在于此,首先,率先进攻当时尚为中立国的泰国需要冒巨大政治风险,若没有日军将以泰国为跳板进攻马来亚的准确情报,英国的越界进攻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但要获悉日军准确进攻情报,只能等待日军抢先登陆泰国,那么英军将陷入被动,英国驻曼谷公使也告之马来亚司令部“除非是日本先向泰国下手,否则直到最后那一刻,千万别让英军占领泰国一寸土地。”[8]95正是因为这一顾虑,当获悉日军南下船团的准确情报时,马来亚英军司令部仍然犹豫不决,计划的实施一拖再拖,直到确定日军船团目标为泰国,才仓促命令部队实施该计划,然而为时已晚。这一计划的核心意义即在于料敌在先、抢先于敌占据有利地形,对敌展开狙击,以达到拖延敌军进犯、为后方部队集结部署赢得时间的目的。这一犹豫造成了战争初期灾难性的后果,下达进占泰国命令后又匆匆取消,前线部队官兵在恶劣天气中疲于奔命,使得这些驻防西北部马泰边境地区的英军部队士气非常低落,“严重影响了军心,对紧张的战斗部队来说,由打算进攻转为防御已够糟了。”[8]103
其次,英军兵员素质低下并存在盲目的轻敌思想。进攻马来亚的日军第二十五军堪称日军王牌,在确定为马来亚主攻部队后,还进行了数月的热带地区作战演练,战斗力很强,“这些兵团都是日本精锐之师,具有担负日本国运的能力。”[9]英军则是一支彻头彻尾拼凑起来的杂牌军,士兵缺乏实战经验,在殖民地长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是名副其实的少爷兵,“到处能找到被撤退的敌军遗弃的,被称之为‘丘吉尔的补给品'的给养……他们无论夜间在哪扎营,都有大量从南方运到前线附近的新鲜食物,白兰地酒,巧克力甚至口香糖和奶酪。”[10]兵员素质的巨大差距却没有引起英国方面的足够重视,“无论在英国还是马来亚,英国领导人似乎都不太注意。他们也不了解日本人具备了一切军事特长。”[8]397更糟糕的是,长期存在于殖民地的“白人优胜论”思想,滋生出官兵盲目的轻敌情绪。战前澳洲军甚至狂妄叫嚣“一个澳洲军可等于10个日本兵……如果这里有歼灭敌人的事情要干,动手的就是我们。”[8]180
再次,英军战法上的陈旧以及海空缺乏协同。英军在泰马边境地区构筑了全长达25英里、号称“东方马其诺”的日得拉防线,英军原想凭此固守3个月以上,然而日军却在进攻当日即突破这道防线。过于宽阔的防线造成防守兵力分散,在日军“脚踏车闪击战术”攻击下,很快被突破。日军这一战术的精髓在于通过大范围穿插,大纵深兜击对手防线后方的策略,当面对英军坚固设防阵地时,除非关键要地,日军更多选择绕过其正面阵地占领英军后方、切断前线物资供给的做法,这样英军防线往往一触即溃。此外,在战役中英国海、空军缺乏有效协同更是致命的弱点。位于马来亚东海岸的关丹机场拥有大量作战飞机,是英军在马来亚重要的航空基地。12月9日英国远东海军主力舰队在关丹以东海面同日军激战之时,关丹机场尚未失陷(直到31日,日军才攻陷该机场)。然而因为指挥失误,英方海陆协同出现问题,关丹机场的空军没能为舰队提供有效的空中保护,两艘主力舰正是在日军舰载机的轮番攻击下覆灭的,“要是关丹机场还有飞机可以出动,哪怕是性能较差的英国飞机,这两艘战舰也许不至沉没。两舰的沉没使部队士气进一步受到打击。海空缺乏协同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海军舰队被歼灭的厄运。”[8]399
还需要指出的是,日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而英军对日军的情况却知之甚少。战前日本特务化装成渔民、游客潜入马来亚广泛搜集各种有价值的情报,英国人此时消极避战,息事宁人,“在多数证据确凿的案件里,涉及的人被不动声色地驱逐出境。”[8]46这种做法更是助长了日军情报人员的嚣张气焰,马来亚几无秘密可言。此外,日本情报机关还通过欺骗宣传,在马来亚招募当地人充当日本间谍。在战争中熟悉当地地形的马来亚人为日军充当向导、指示目标,“常见的办法是利用各种材料制成箭形信号,指向英军阵地。”[8]59印度人则在英印部队中大肆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瓦解英印军战斗意志,“残酷无情的英国人既无坦克又无飞机,正让印度人留下来成为牺牲品……逃出来投奔我方吧。”[8]163日军情报机关甚至成功收买英国空军联络官帕特里克·希南,获取了很多英国空军的绝密情报,“直接造成了战争爆发头两天,英国皇家空军在北马实际上全军覆没。日军因而在马来亚战役中,始终占尽了空中优势。”[8]80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英军战斗意志的消沉。英军从最开始即被日军的进攻打得阵脚大乱,一退再退,士气极其低落。英军的溃退往往是无组织的,“机场内拱手送给我们的炸弹堆积如山……战斗机与轰炸机各一个中队飞临后退之敌的上空,以敌人留下的汽油和炸弹实施攻击。”[11]在战略要地柔佛,英军轻易弃守,为新加坡防御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日军指挥官山下奉文占领新加坡后曾说:“如果英军在柔佛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进行顽强抵抗,日军恐怕占领不了新加坡。”[8]188在新加坡保卫战中,可以继续作战的英军超过9万人,武器弹药充足,然而这样一支溃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虽然可以说还有十万人,但已经不成为一支军队了。”[6]46反观日军,从开战之初获得一系列胜利,到最后攻克新加坡,整个战役中愈战愈勇,士气始终高昂,“他们进攻时,不考虑万一失败如何应付,不留后路,用上全部力量”[8]188。
三
战后披露的一些信息显示,英国人在战争最后阶段仍然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在《藤原机关》一书中,驻马来亚的日军情报机构负责人藤原岩一指出,“如果英方知道我军兵员和弹药短缺,再多守几天的话,他们原是可以打败日军的。”[8]118虽然其中不免有日军夸张宣传、吹嘘其悍勇的成分,但是毫无疑问,当日军真正实力暴露后,英国人在马来亚战役后期以及马来亚沦陷初期完全尚有坚守待援、反败为胜的可能。很多史料证明新加坡水供被断对英军防御新加坡部队军心打击很大,造成部队无法坚守。在此形势下,为何英国方面没有继续增援守军发动反击?真正的原因在于:英国人早已决心把太平洋防务彻底交给美国人。
在丢失马来亚之后,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已经捉襟见肘,此时英国在远东首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守卫印度。1942年的英国已经到了战争潜力近乎枯竭的地步,迫切渴望美国尽早参战,分担压力。然而战至1942年2月中旬新加坡英军在投降还是抵抗问题上举棋不定之时,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在珍珠港偷袭中元气大伤,驻菲律宾美军主力也几乎被全歼,菲律宾沦陷只是时间问题,美军在短期内根本没有力量在东南亚发动反攻。在此大环境下,对于英国而言,在日军兵锋正盛之时,付出更多的代价死守新加坡,等待美军反攻东南亚是不切实际的。在英国人看来,集中力量守住印度,远比坚守新加坡孤岛有战略意义。
日军对珍珠港的偷袭使得在参战与否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美国,终于卷入这场大战。美国全面介入远东的战局,对于英国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英国历史学家雷蒙德·卡拉哈姆在《最深重的灾难》一书中指出“对远东实际上有两种战略。官方的收在三军参谋长的文件里,丘吉尔的个人政策是依靠美国,存最好的希望。”[8]8可以毫不夸张说,美国的参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坚强后盾。
四
综上所述,纵观这场战役的全程,英军糟糕的官兵素质、混乱的战场指挥、陈旧而机械的战略战术、盲目自大的轻敌思想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马来亚英军在战争中一败再败,最终军心涣散、丧失斗志。日军则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英军暴露出来的这些弱点,发扬了己方长处,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而马来亚的最终失去,则更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
斯塔夫里阿诺斯曾总结过日本人在马来亚战役中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是时机恰到好处,法国和荷兰已被占领,英国正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拼命,美国则刚开始从和平时期的经济转向战时经济。另外,在与中国游击队斗争的几年中,他们已经将士兵训练得能够从侧翼和背后进攻。”[12]无疑这一评价的思路指向是准确的。分析这场战争除了英军“战不利”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即是日军抓住了当时英美等大国无力顾及远东形势的有利时机,突袭制胜,得以以弱胜强。
当然英国人在马来亚的军事失败原因,归根结底是其一战以后国力日益虚弱,此时的大英帝国已无力保护其庞大的殖民地。这场战争也让英国人明白:在美国明确表态不支持其战后重建殖民帝国的前提下,仅凭英国自身,根本无力在战后恢复其殖民帝国。因此在战后英国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推出了“非殖民化”政策,包括马来亚在内的众多英国殖民地因此纷纷获得了独立地位。
注释:
①英属马来亚包括英属马来亚联邦、马来属邦以及新加坡等海峡殖民地。
②参见梁英明著《东南亚史》第164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③该书的中译本《真相:新马二战沦陷揭秘》(陈新才、张清江译,新加坡亚太图书有限公司,2006年)为选译本,截取了原书中马来亚沦陷相关核心内容成书。
④代表性的著作有:Henry P.Frei 的《二月枪声:普通日本士兵对马来亚战役以及新加坡陷落的看法,1941-42》(GunsofFebruary:OrdinaryJapaneseSoldiers’ViewsoftheMalayanCampaignandtheFallofSingapore1941-42.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4);Brian Padair Farrell的《新加坡的保卫与陷落,1940-1942》(TheDefenceAndFallOfSingapore1940-1942.Tempus Pub Limited, 2005.)Christopher Alan Bayly, Timothy Norman Harper的《被遗忘的军队:英属亚洲殖民地的陷落,1941-1945》(ForgottenArmies:TheFallofBritishAsia, 1941-194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等等。
⑤相关观点可参见:张秋生等的《再论太平洋战争初期东南亚迅速沦陷的原因》(《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6期);李先进等的《浅析太平洋战争初期东南亚迅速沦陷的原因 》(《东南亚之窗》2008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布莱恩·拉平.帝国斜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92.
[2]白思华.马来亚战争回忆录[M].朱家元,李雁宾,译.吉隆坡:吉隆坡中国报有限公司,1949:44.
[3]罗武.马来亚的反抗(1942年-1945年)[M].新加坡:海泉出版社,1982:9.
[4]BEST A.Britain, Japan and Pearl Harbour: Avoiding War in East Asia, 1936-1941[M].Routledge, 2013:161.
[5]BIACKBUM K, HACK K.Did Singapore have to fall?: Churchill and the impregnable fortress[M].Routledge, 2003.
[6]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四卷):命运的关键[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
[7]BAYLY C A, HARPER T N.Forgotten Armies: The Fall of British Asia, 1941-1945[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71.
[8]彼得·埃尔菲克.真相:新马二战沦陷揭秘[M].陈新才,张清江,译.新加坡:亚太图书有限公司,2006.
[9]伊藤正德.日本军血战史[M].昆明军区司令部,译.昆明:昆明军区司令部,1980:16.
[10]HENRY P F.Guns of February: Ordinary Japanese Soldiers’Views of the Malayan Campaign and the Fall of Singapore 1941-42[M].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4:62.
[11]辻政信.日军新加坡作战之回顾[M].谢永湉,译.台北: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7:115.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