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侨乡开平的教育发展
2014-03-18谭金花
谭金花
(五邑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关于五邑地区教育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只有关于台山县教育发展的几篇论文,最有影响的是1983年于仁秋发表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裔研究中心刊物AmerasiaJournal上的“Chinese American Contributions to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Toisan 1910-1940”(《1910-1940年美国华人对台山教育发展的贡献》),以及1986年香港中文大学刘荣芳的硕士毕业论文“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aishan County, Guangdong since the Late Qing Period”(《近百年来广东省台山县教育之发展》)。至今未有研究者对民国期间开平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本文以基础调查和参考历史文献的方法,归纳和分析当时开平的教育情况。在华侨捐助和华侨子弟、地方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开平在民国成立后二三十年间崛起了几百所中小学校和图书馆,带动了教育改革和女子教育、乡民体育素质的提高。
一、总体发展情况
历史上开平的教育比较落后,清朝时期全县只有书院10间。从清末到民国期间,开平的官立学校只有3所,其余均为私立。各乡各族的华侨积极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倡议废各村私塾,转为以乡为中心集中办校,此举得到不少父老乡亲的赞同并开始劝捐办学经费。教育的目标也从1920年代开平博健学校的校训“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健吾之身正吾之心”转变到1933年开侨中学校长陈家骥在就职典礼上所提出的“以开侨一隅之地,一旅之军,转移国运”。
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后,新式学校已遍及开平的大部分乡镇,基本奠定整个县的教育规模。正如开平侨刊《齐塘月刊》的通论所指出的:“赤办达宪学校以前,本堡教育,几告破产;而本堡觉悟的同胞深觉到这种不良的教育,才有改善教育之举,把堡内的私塾悉数解散,设立适应潮流而完美的达宪学校”[1]。
从1904年第一所新式侨办学校开办到1932年,开平的正规新式学校数量增加至327所,学生人数从407名增至18 456名 (根据2002版《开平县志》215页数据,1932年的学生人数18 456是指327所立案学校的学生人数,并不包括未立案侨办学校的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25.4%。到了1939年,开平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一度达到88.55%①。
抗战期间,侨汇中断,物价飞涨,对教学秩序不无影响。战后侨汇畅通,学生增多,到1949年元旦,开平的中学达到15所,中学生达到4322人,全县平均每100人中约有1名中学生,为民国时期的最高峰。
除却各家族开办的正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均有所发展。还有少数由教会资助开办的教会小学,例如赤坎和百合均有教会捐办的小学,赤坎基督堂的附属学校“天然学校”在当时是比较出名的小学。此外,还有一些平民学校、义学、夜校、特殊教育学校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机构出现。同时,侨乡地区于民国初年涌现的书局、阅书报社、图书馆、报纸、侨资捐办的刊物等,同样起着“开启民智,指导地方”的作用。
二、华侨及其子弟:侨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民初开平的新式教育在乡村大规模实行,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整个国家改革潮流的影响,更有赖于开平几届县长的鼎力支持和推广,加上华侨及其在国内外受过教育的子弟积极响应,更有开平籍广东省教育先驱吴在民先生②从中带动。他们都希望通过教育改革来带动家乡变革,从而建设一个全新的侨乡社会。有些开明乡绅也参与了教育改革,如曾任国民政府要员的吴尚鹰回忆:“家君弱冠游泮,旋即弃举子业,尚鹰与诸弟,幼时不使习八股文,而亲授以识字,造句与算术、地理、历史诸课”[2]。
在大城市受教育的青年们深信改革教育便能改革乡村的一切陋习,如果不能办新式学校就是与潮流背道而驰。他们热情满腔地回乡办学。曾经留学日本的开平五堡学校校长谭鹤朋在文章里写道:“时代的思潮,是象推进机似的不歇地赶向前头去,哪个墨守绳法,不肯前进的,便是自甘落伍”③。
这种教育改革的思想和决心也可从开平赤坎镇护龙乡侨眷学子于1924年创办的小海平民义学的办学宣言里感受到:
我们认定救中国底基本方法,在于教育,虽则他方面当同时并进,而学校教育底普及,和一般启蒙社会的教育,尤为重要。本来义务教育由政府办理最为有效,欧美已是这样。但现在政府自顾不暇,很希望诸仁人君子先觉之士,本着爱国爱乡之心,团结起来,把乡村的旧势力除去,建设新事业,将来模范乡村才会实现在眼前!④
这些从海外或者国内大城市毕业回乡的青年们,给侨乡学校注入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侨乡教育从封建私塾教育转型到近代科学教育模式的关键。
很多乡办学校在开办之初,经济拮据,又有来自地方土劣的阻力,还有一些家庭的不理解甚至埋怨,但很多华侨及其子弟都没有因此而畏缩放弃。从在日本留学的邓唯文1929年1月14日寄自日本的来信可见当时学校经济的困窘,但他们反而以苦为乐:“我到了平校的第一天晚上,得了他们很亲切打点着一切,舒服得很,临睡觉的时候,自己忽然莫名起来,因为平校的暑假工作人员,是几十人,我看来看去只得七张床,真是要三个人同一张床都不可以。后来才得振钢君给我解释个详细,其实就是小海青年的团体纪律,与他们的友爱精神。他们的床,是用轮流办法,每天由治安纪律部指定。今晚有床睡觉的人,明晚要让给他们的兄弟,而自己睡在地板上的人,因为工作的胜利,心理也快乐”。
从小海平民学校的创办者之一邓朝均1926年的日记,可见当时参与办校的人,并非没有阻力或者思想负担,但都把办教育作为责任甚至是使命:
我们仍然不顾艰苦、生命、时间、名誉、金钱,继续做下去,抑决定跑开,独善其身?许多亲友对我说:平校不是自己的,何苦为人作嫁衣裳……但当我独坐的时候,眼帘中好象出现一群颠连无辜的苦孩弱女,在歧路彷惶时,我的眼泪流出,热血沸腾,感觉到自己责任重大。⑤
当时侨乡新式学校的师资,大部分是各乡在海外或者在大城市读书的年轻有为者。根据1929年的记录,当年开平的教员(主要是小学)中有6%是海外毕业归国者,13.4%受过大学教育,35%为各地中学毕业,其中约50%接受过正规师范培训。到了1947年统计,开平的中学教员中有69.3%是大学毕业生,这些教师中,又有92.8%接受过师范训练。[3]1531949年开侨中学的教员大学毕业率达100 %,连校医也毕业于广东光华医学院。
三、侨汇:侨乡教育发展的经济后盾
根据民国期间的教育经费情况统计[3]153,1929年开平政府教育经费总支出为55 490元,其中拨给小学的经费只有8160元,不足一间小学一年的开支。而同年开平除去私塾以外,约有新式小学200所。据此可知,当时开平的大部分教育经费来自民间筹集和华侨捐输,而非政府。
家乡各学校的筹备和校舍建设,大部分款项来自华侨的捐输。华侨在《坎属筹捐开平中学款征信录》中道出了心声:“教育为立国之本,欲兴其国必先育其才,欧美之所以强大亦如此,则吾国之振兴教育夫岂容缓?”开平中学的捐募员张星辉和张锡敦也各自道出了华侨支持办学的初衷:“顾吾华侨身处海外亦不乏明达者,见人家国之富强,政治之优美,教育之繁兴,奋激于中,无时不欲使本国亦可得兴之,并驾齐驱加乎其上。故凡遇国家社会公益事业之举,为人民谋幸福者,则皆相踊跃赞助。”⑥“考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所称为最富强者首推英美,次为俄法日,究其所以致强致富之故,实由学堂林立,设施有序,教育有方,民智日开,国本日固,即其国势所以蒸蒸日上也。我国自唐宋以后,敷衍词句便尔博取功名,从未讲求适于个人、社会、国家等生存之知识技能以资实用,自清社已至民国,酣梦方醒,国内高中小学校次第建设”⑦。
1919年开平县长陈介丞和吴在民等人倡设中学,得到香港开平商务公所和旅省开平协济会的响应并协助募捐,关氏族人出让赤坎关鼎信祠堂为校址。旅港乡亲还捐款以“四合堂”的名义购置物业出租,作为办学经费之用。然而,“邑中学成立多年,校舍简陋,经费短绌,办理未周,颓然几莫能兴”;“楼冈吴公在民见而恻然,亲赴美坎两国向华侨募捐,前后五年,集款达卅万金元。夫办学本寻常事,因办学而筹款亦寻常事,但以吾侨际兹经济困难状况,数千人而能捐集若是巨金,则吾侨辅助公益心之热烈,殊非寻常事所能比拟矣”⑧。当时的华侨大都为打工者,积蓄不多,但对开平中学筹建校舍一事,皆能鼎力支持。正如黄班史所言:“旅外邑侨以饥驱出洋,偶得余资。非人人有盈余之积,一闻斯事,多方罗拙以应之有之矣,先认款额而后从事工作以博血汗之资而缴纳者有之矣,其乐善之心如此热烈不亦可贵欹!”⑨
大部分家族学校需长期依靠华侨的捐输。而在海外经常捐资的华侨,并非都是事业成功者,有的甚至是在极其艰辛的情况下给家乡的学校捐款的。赤坎的小海学校是完全依赖华侨捐资的学校之一,其办学经费随着华侨经济的起伏而时起时落。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华侨的收入减少,学校经费也趋向困难。1935年小海学校的创办者之一邓以笙先生赴美筹款,他从美国凤凰城写回来的信可见当年筹款办学并不轻松:“乡侨目击国事日非,对于改进乡村事业,极为开怀。目前华侨艰难,依我这次观察所得,有许多平素热心乡村公益事业的人,已在困难中挣扎,离开生活方式,只问生存了……当他们把五元十元的纸币交给我时,我除在微笑中道谢外,内心实在非常难过,我的热流曾几次内流,有时简直哽咽不能语,因为这几位敬爱的朋友,他们所捐的,无异于精神上捐了美币十万元……”
总而言之,民国初年一直到日军进犯开平以前,开平民间的教育情况尚算乐观。上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广州和香港相继沦陷,很多原来居住于这些城市的开平人回乡避难,开平本地的经济因此而更为活跃,30年代末开平的学校教育是民国期间发展最好的时期,侨汇畅通,学校发展稳定。1941年日本军队进入侨乡,同年末香港沦陷,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侨汇中断,开平经济和教育备受打击。
四、女子教育与体育教育:侨乡教育的亮点
随着侨乡教育的发展,妇女教育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不少在外读书的华侨子弟和海外华侨意识到女孩应该与男孩一样拥有被教育的权利,当时侨乡的报纸也乘着民国初年各大城市开放女学的浪潮而大加宣扬。
在这样的潮流下,女子教育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根据自力村云幻楼楼主方文娴的孙女、89岁的方彩玉女士回忆,自她懂事起,乡下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似乎有所改变。女人不再裹脚,与她同龄的同村女孩大部分能上学识字,如果是华侨家眷,可到正规学校读书,甚至可以到广州、香港或者其他城市去读中学和大学。她本人曾经就读于广州真光中学,毕业后赴香港深造,无奈适逢香港沦陷,被迫辍学回开平。她记得爷爷方文娴非常重视男女受教育的权利。方文娴先生在马来亚经商,于1915年倡建了开平古宅乡的方姓华侨学校——强亚学校。初时乡绅限制女生入学,方文娴知道后竭力反对并晓之以理,从此强亚学校男女生兼收。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见到不少像强亚学校那样开明的乡办学校。据现年87岁的小海学校校友陈田女士回忆:当年在五堡学校读完小学后还想读书,但母亲不允。她听闻外婆家附近的小海学校招收升中班,而且又是一所新教育机关,向往之至,于是写信把情况告诉在纽约工作的父亲并请求把费用汇到小海学校。她父亲果然同意了她的请求并写信与她母亲说理,终于获得其母亲理解。然而,收入一般或者比较困难的家庭还是只让男孩读书,因此男女生的比例仍然有较大差距。[3]71
但总的来说,当时整个社会已形成一定的读书风气并有鼓励女子读书的倾向。没有钱读书的女子或者已婚妇女,可以去各乡学校举办的免费平民义学和为妇女而设的识字班学习。1924年的档案数据显示,全县较有规模的妇女学校有5所。但大部分妇女受教育的场所往往不是这些有规模的学校,而是有些受过教育的女生回乡创办的女校,或者各村自发在本村祠堂里不定期开办的妇女识字算术班,俗称“卜卜斋”。农闲时请老师(中学的学生)到村里上课或者由村中曾经读过书的妇女充当教员。同时,在外地读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亦利用假期回乡办“平民学校”、“识字班”等,所有经费均由村中华侨捐赠,免费入学,目的是教她们识字和算术。这些教学活动规模不大,也不规范,办学条件较差,所教的知识也仅限于实用的识字和算术,但涉及范围广、人数多,起到了乡村扫盲的作用。
除却民间自发的平民教育运动惠及妇女外,也有些政府引导和推进的教育运动,对乡村妇女的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如1929年,县长沈秉强积极推进平民教育运动,全县的师范和小学均设立夜学,共100多处。招收16-50岁以内失学或文盲的男女平民入学。很多小学都设立妇女夜校,教妇女识字和科学常识。这些识字班受到农村妇女的欢迎,因为受教育给她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很多妇女的丈夫都在外国打工,家里的一切均由家庭妇女打理,懂算术和读信写信是她们的基本需求。海外的丈夫们对她们在家乡读书识字非常支持,其中塘口镇的华侨周成敏专门请人教自己的妻子潘女妹识字,还为她在自家碉楼旁建了“务时书室”。从书室的取名可见当时这种风气对社会影响之深厚。另外,亦有一些农村妇女自行组班学习。农闲时,由读过书的妇女自发在本村祠堂或书馆开识字和算术班,全村妇女都可以参加。
开平侨乡的体育发展也是社会教育改革的特色之一。清末民初,开平县学界人士和爱国华侨就提出“体育救国”的号召,呼吁民众开展体育运动,洗雪“东亚病夫”耻辱。于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师生为指导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尤其是排球,20年代初即成为乡人喜欢的时髦运动,人数多的村子都设有排球场或者篮球场。学校里更规定学生每周练习排球的时间。各学校新年期间的排球比赛也成为春节侨乡必有的娱乐项目。由华侨捐资、取址启新学校的“华侨基金银鼎杯排球篮球年度锦标赛”就连续举行了10年。1923年10月,开平县第一届体育运动大会在赤坎河南洲举行。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自1929年开平第一个体育协会——“启新体育协进会”在启新小学正式成立后,境内多个体育协会陆续成立。1929年开平思义学校学生劳顺锡参加广东省田径运动大会获得全能冠军,得“邹鲁”银鼎奖励。1932年的全县运动大会,参与师生超过6000人。此外,很多乡镇或者村落之间也举行运动会和排、篮球赛,如:赤水的羊路乡和长塘乡都曾举办过村际运动会,比赛项目达20多种。[3]211当时民间和学校对体育极为热衷,除了校际比赛外,还常到邻县去竞技。如赤坎的天然学校,专门聘请体育专家宋耀德指导体育,各种球类取得长足进步,而尤长于篮球。1931年他们组织体育远征队赴台山与台中、育英、任远、培英等中学进行比赛,最后竟然赢了在体育方面素负盛名的育英和任远两校,极为欢悦并登报告知社会各界。[4]
五、教材和方法:侨乡教育的创新
开平教育在教材和方法上的改革也显示了华侨办学的目的。在课程的设计和学校管理上,除采用国家要求的课本外,还根据侨乡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作了适当调整,所有的小学都增加了“尺牍”和“英文”两门课程[3]184。1929年开平小海《平校年刊》刊登他们的课程目的为“注重英文及各项实业科学,使毕业学生之欲留学欧美者得入大学直接听讲,欲务实业者各有该项实业之知识技能”。
根据1929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回乡教书的邓觉民撰写的《本校十七年办理概况报告》一文,小海学校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外,还有课外教育课程,如:随时训话、故事班、小组训练、童子军训练、军国民训练、学生会、演说会、妇女问题研究会等,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并参与合作社经营;严格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学校环境洁净;发展体育并配有手球、篮球、女子低网排球、乒乓球、跳高场、跳远场和室内游戏场等设备;鼓励学生举行各种集会及纪念会,并有老师讲述各种节日的历史根源、组织旅行、制定校风规范等。在教务方面,扩大图书室和联络家庭也是小海的特色。小海的图书馆在同仁的支持下不断扩充,还订了一些刊物,如:《世界儿童》、《儿童画报》、《少年杂志》、《小朋友》和各种儿童读物,以此来引起儿童读书的兴趣,养成自学自修的习惯。学校还设立生物学室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德育教育方面,他们侧重劝导而不重惩罚。据邓觉民介绍:“平校犯规的学生,用不着鞭打。假如某生犯了规时,就要去见先生,先生给他说明犯规的原因,和解释他的错误,倘有大的过失时,经解释后罚立正或任校内工作——如清洁等工作”。
六、结语
综上所述,民国期间开平侨乡的教育发展可总结为如下几个特点:
(一)早期华侨对家乡的教育建设,可谓至真至诚。校舍的建设和教育经费基本为华侨捐输,大部分学校都不带商业行为,不谋私利。
(二)侨乡的学校种类广而全,从小学到中学、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业余教育、平民教育和特殊教育,还有各乡办、族办的图书馆和报刊出版等,基本奠定了教育的格局和基础。校董会在海外、香港或者其他城市购置物业,作为办校的长久经费来源。此种办校方法,实为华侨办学之特色。
(三)民国时期开平的教育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校舍建设、教师聘请、校务管理、课程开办等皆由董事会操办,缺乏政府统一指导和监督。开平在二三十年间崛起几百所中小学校和图书馆等与教育相关的设施,不无家族竞争之嫌。
(四)因为经济和战事的影响,侨乡教育起伏不定,教学质量不稳定。开平濒临广州和香港,本地较有财力的华侨子弟仍然喜欢到这些地方读中学,故生源时有不足,学校的正常收入不稳定,影响教学质量。
总体来说,当时开平的教育发展蒸蒸日上,新学校不断涌现,受惠学生增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1937年,开平华侨中学第一、第二届学生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成绩突出,被省教育厅授予“模范学校”的称号。对于当时的教育情况,时人常有评论。1928年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的邓觉生的来信就曾提到小海平民学校的“学生程度、其他如图书馆之丰富,教授之认真,教员之良善,均和广州小学相伯仲”。
民国期间开平的教育与省城和其他教育发达的市、县相比,有其不足之处。但作为一个历史上教育不甚发达的小县,其乡民能够在短期内如此团结而无私地为了地区教育的发展而群策群力,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殊为难得。对于当年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年届八旬的邓觉民先生如此概括:“我们自有我们的道德、哲学,我们的人生观,和我们哲学人生观的时代背景”[5]。
注释:
①此数据与当时开平的学校数量激增有关,因为广州沦陷后,一些开平人在广州创办的学校搬回开平,在广州、香港居住的开平人也回乡上学。故开平的少年儿童有了更多的上学机会,人数也有增加。
②吴在民,号鼎新,开平楼冈乡高冈里人,著名爱国教育家和侨务家。北京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博物科毕业,1913年任广东省教育科长,后历任广西省教育厅厅长、广东高等师范教授、广东国民大学校长等职。
③谭鹤朋1930年前后与归侨谭光锐共同管理五堡学校的一切校务。1932年新校舍建成后,学校生机勃勃。本段摘自他为谭姓族刊《五堡月刊》1932年第8期写的《卷首语》。
④载1929年《平校年刊》第1页。
⑤节选自1926年邓朝均日记。邓朝均(1905-1936),小海平民学校创办人之一,广州岭南大学附中毕业,上海光华大学政治经济学学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德国柏林大学就读博士学位期间染肺病去世。
⑥《坎属筹捐开平中学款征信录》23页,作者张星辉。
⑦《坎属筹捐开平中学款征信录》25页,作者张锡敦。
⑧《坎属筹捐开平中学款征信录》21页,作者周文彬。
⑨《坎属筹捐开平中学款征信录》24页,作者黄班史。
参考文献:
[1]耀祖.希望于乡务委员会[J].齐塘月刊,1928,3(3):71 .
[2]司徒尚纪.吴尚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7.
[3]开平县地方志办公室.开平县教育志[M].开平:开平县地方志办公室,1987.
[4]天然学校体育远征队大奏凯旋[J].开平明报,1931,10(9).
[5]邓觉民.学会的记忆[M]//陈田.小海校友诗文录.香港:白马出版社.20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