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直接前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
2014-03-18赵春红
赵春红
微创直接前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
赵春红
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末期髋关节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1],采用设计功能良好的人工假体替代病损髋关节,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并能够有效改善关节功能,解除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大,出血多,需要切断许多功能肌肉,是骨科较大的手术类型,术后需要严格、艰苦的功能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的康复。随着技术的进步,以不切断功能肌肉、尽量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功能损失的微创手术方法逐渐受到青睐。近年来,微创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功运用于临床[2]。其强调肌间隙入路,不切断肌肉,术后功能康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该技术有别于传统方法,对护理亦有不同的要求。2012-02至2013-07,我科对DAA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进行护理,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例中,男7例,女12例;年龄35~82岁,平均67岁,BMI(肥胖指数)19.5%~31.4%,平均25.8%[3]。均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股骨头缺血坏死11例,髋骨关节炎8例。
1.2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保证术中髋关节自由活动。取髂前上棘外、下各3 cm,向远端纵行切开6 cm左右,锐性切开阔筋膜张肌,在股直肌外侧肌间隙分离、进入,暴露关节囊,使用长柄霍夫曼拉钩牵开肌肉,切除关节囊,于小粗隆上方1 cm处截除病变股骨头,处理髋臼、股骨侧髓腔,以合理角度安装人工全髋关节假体[2]。
1.3 评价标准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4]从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4方面进行评分,总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为差。
1.4 结果 分别进行Harris评分,术前(38.2±5.18)分,出院时(73.4±6.23)分,出院3个月(85.7±5.72)分。19例患者未发生康复训练不当导致畸形和残疾,不同时间Harris评分情况,见表1。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疼痛是阻碍患者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对手术及未知疼痛的恐惧,患者术前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使得心理痛阈下降,反而加重术后的疼痛感。术前的心理疏导就极为重要。应耐心地解释本手术是微创手术,相对传统手术具有很大优势,对生理结构干扰轻微,术后康复快,功能保留良好,疼痛也极为轻微。邀请相同手术的成功例子患者与其进行交谈,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心理恐惧。
2.1.2 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体力消耗巨大。低蛋白血症、贫血及营养不良,常造成术后组织修复能力低下,容易引发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不能为术后的康复锻炼提供足够的体力。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增强体质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术前鼓励患者适当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低脂、富含纤维素及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果,保持大便通畅。
2.1.3 康复护理 术前3 d训练床上排便,防止术后便秘。锻炼深呼吸及咳嗽运动,做扩胸运动、吹气球等肺功能训练,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练习等。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安置舒适体位,禁食6 h;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注意颈内深静脉、PICA镇痛泵及留置导尿管等管道的通畅,以及切口渗血情况、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鼓励患者按术前指导方法进行有效深呼吸及咳嗽运动,为减轻因咳嗽所致创口疼痛,咳嗽前可按一次镇痛泵加大剂量,咳嗽时帮助患者用双手轻轻按压创口,嘱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姿势正确即两腿间放一软枕,保持髋和膝在同一水平线上,禁止髋内收过中线、屈髋大于90°和内旋的动作。指导患者家属做患肢非伤口处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嘱患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双上肢活动及足趾背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旋转运动。
2.2.2 疼痛护理 规范进行术后疼痛管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转移注意力,使其放松肌肉,以缓解疼痛。在使用PCIA镇痛泵的基础上,可以遵医嘱予止痛片口服,夜间适当提供助睡眠药,使患者夜间得到充足的睡眠。
2.2.3 肢体康复训练 (1) 第1阶段: 术后1~3 d,主要行卧位管理和肌力训练。目的是增强肌力、预防深静脉血栓、预防压疮、预防肺部感染、预防髋关节脱位,改善关节活动度。患者术后回病房穿丁字鞋,小腿垫T型垫,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术后次日,指导患者主动进行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10 s,20次/组,2~3组/d,通过泵效应预防深静脉血栓、增强肌力。并可辅助使用CPM机进行髋膝关节功能锻炼。帮助患者主动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健膝屈曲,患膝伸直,背屈踝关节,足跟离床,但不能高过健膝,空中停顿10 s后放松使腿慢慢落下。屈髋屈膝训练:仰卧位,慢慢弯曲患侧膝关节,使足后跟滑向臀部,以屈膝60°为限,再慢慢恢复原位,当足跟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膝部垂直于床面,不要左右摇晃。髋关节外展训练:保持患腿向外滑向床沿,然后慢慢恢复原位,保持膝关节伸直,对移动困难的患者,可帮助患者稍抬离床面,以减少磨檫,30次/组,3组/d。(2) 第2阶段: 术后3~5 d。在前期卧位管理和肌力训练基础上,进行卧位—坐位—站位转移训练,直至能独立行走。抬高床头,使患者取半卧位,患者无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即可让患者双足下垂,坐于床边,屈髋<90°,休息片刻后,双足着地,健肢在前,患肢在后,在家人的搀扶下或利用拐杖、助行器,利用健肢和双手的支撑力挺髋站起。站立平衡训练成功,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开始时患肢部分负重,主要的力量在健肢。行走时,患肢适当外展15°左右,避免内收、内旋。术后第4天,行上下楼梯训练,健肢先上,患肢后上,拐杖随后或同时进行,下楼时,拐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如此反复练习,术后5 d内,患者弃拐独立行走。
2.3 出院宣教 指导患者坚持按出院前训练方法坚持训练,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告知患者做到“三不、二禁”[5],即不盘腿、不坐矮于小腿的凳子、不翘二郎腿,禁止蹲便、禁止从高处跳落,坐、立、卧保持髋关节屈髋<90°。护士每个月定期电话随访,监督患者出院训练情况,并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3 讨 论
DAA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小,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优良方法,但康复护理要求较高,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注重基本理论的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要将护理技术与医疗技术同步发展,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干预。这对于改善关节功能、维持关节稳定、减轻关节负载,预防假体松动具有重要意义。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迅速恢复关节活动度、肌肉强度、关节平衡感觉和延长人工关节的寿命[6]。
[1] 葛向煜,王君俏,刘邦忠,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6(43):550-552.
[2] 桑伟林,朱力波. 微创直接前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9(5):266-267.
[3] 杨海瑛.脂肪肝与肥胖指数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106.
[4] Jeihad A M,丁 悦,许 杰,等.Harris评分和X线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中的作用[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5):34-36.
[5] 陈 翠,梁显球,陈慧芳,等.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228-230.
[6] 王月虹,方冬梅,刘忠芳,等.改变康复训练流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8(26):713-714.
(2013-09-14收稿 2014-02-11修回)
(责任编辑 郭 青)
赵春红,本科学历,主管护师,E-mail:110208284@qq.com
314000,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骨二科
R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