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

2014-03-18倪静川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消防队好心人废墟

倪静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他人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对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情感真挚,刻画了一个父亲的伟大形象。本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其主要特点。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力量;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品读该文我们不难发现,父亲的形象聚焦在三个场景的描写中:面对废墟,坚定站立;不顾劝阻,坚持挖掘;夜以继日,伤痕累累。透过三个场景,我们看到了一位既了不起又伟大的父亲。但对学生而言,形象往往大于思想。如何才能让父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透过语言文字触摸到一个有温度的、立体的、鲜活的父亲形象呢?

一“跪”一“站”中,品父亲的坚强

【场景一】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解读】聚焦细节,父亲绝望地“跪”和坚定地“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是什么力量让父亲从绝望的“跪”中坚强地“站”了起来?是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庄严的承诺。一“站”一“跪”中,一个恪守诺言、说到做到的父亲形象鲜活起来了。

一问一答中,品父亲的坚定

【场景二】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解读】在其他父母看到这片废墟绝望地离开时,父亲却一直在挖掘。好心人拉住他,消防队长挡住他,警察劝他,他都没有离开,只是眼直直地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父亲的眼神里,透出来的是期望,是孤独,是无助,但更是坚毅。因为有一个信念在有力地支撑着他:“儿子在等着我!”“直直的”眼神,加上“一个念头”,透过一问一答,让我们看到一个信念坚定、决不放弃的父亲形象。

一分一秒中,品父亲的坚韧

【场景三】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解读】这段文字,可谓字字千钧,字字见血。36小时,这是什么概念啊?这是整整两天一夜的不眠、不休。从课文对父亲的外形、神态描写中,可以想象到36小时里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啊。然而,他承受的仅仅是肉体的辛苦吗?儿子生死未卜、妻子受伤在家、余震随时会来,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啊!透过语言文字,走进父亲内心,想象文字背后发生的事,凸显的是一个锲而不舍、坚毅如山的父亲形象。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消防队好心人废墟
在路上
以田坝中队为例论单编政府专职消防队训管制度的建立
怀念雷家沟的一处废墟
加强消防队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
消防队 该救猫狗吗
街头的废墟
废墟
浅析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人无完人
阿三创业记:遭遇“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