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素质培养的会计独立实验课程建设
2014-03-18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44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0144)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会计实践教学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环节,只有完善的课程建设,才能使会计实践教学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会计实践课程分为课内实验、独立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四大类。本文对会计独立实验这一类实践课程的建设进行探讨。独立实验是指独立为一门课程的实验课,是将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综合起来设置的系统实验,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通常包括会计基础实训等手工模拟实验和企业会计软件应用实训、审计软件应用等电算化模拟实验。
一、普通院校会计本科素质培养的目标及要求
考虑到我国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的生源特点及定位,普通院校会计本科的培养目标应既有别于高职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会计人才应是具有逐步成为企事业单位财务高级管理人员素质的应用性复合型财经专业人才。那么能够逐步成为企事业单位财务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哪些素质呢?基于国内外会计组织和会计学者的研究,普通院校会计本科所培养的会计人才需具备以下素质。
(一)宽厚的专业基础及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
专业基础不仅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包括广泛的专业视野。专业技术能力包括决策模型、风险分析、计量、报告、研究、技术;而广泛的专业视野包括战略性批判性思维,行业分部视野,国际性、全球性视野,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视野,市场和技术。较为宽厚的专业基础加上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就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
(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沟通合作能力
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会计职业道德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是对会计行为的规范。沟通与合作能力包括交流技巧和人际关系,是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
(三)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是指在社会活动中正确收集、处理各种信息,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能力。目前,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愈加复杂,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的盈利和管理模式也更加多样且不断创新,会计人员需要随时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学习,会计本科教育应保证会计人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更能够在变化的经济形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运用先进技术方法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胜任能力,还应具备运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学方法等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发行的《第1门会计课程:立场公告第2号》中强调学生应当了解会计信息在经理人员、投资者、信贷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时所发挥的作用,应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会计的作用,应提高分析性技能及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二、现行会计独立实验课程教学建设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
我们对普通院校会计本科在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800份,收回536份,有效调查问卷5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66%。被调查对象按照本科年级分类,大一学生的调查问卷有95份,大二有133份,大三有245份,大四有55份。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独立实验课程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和改进建议。在 “您认为目前的独立实验课程存在哪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学生反映实验资料单一、实验方式单调是教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而后依次是实践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相脱节、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实验资料缺乏时效性、教学方式单一、各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本文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学生专业视野的培养有所欠缺
在独立实验课程中,实验模拟资料通常局限于会计核算,而忽略了对决策模型、风险分析、财务分析等能力的训练,而这些恰恰是企业的财务高级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实验资料缺乏时效性,对于会计法规准则变更的关注较少,没有结合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中与会计实务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修改实验资料的内容,涉及的专业视野较窄。
此外,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自然会导致对学生专业视野的培养有所欠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很少有在企事业单位参与财务工作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其次,政策和制度是教师去企业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高校往往以科研作为评定教师职称的主要依据,有关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项目并没有被纳入到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导致教师在寒暑假等闲暇时间中致力于搞科研。而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二)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有所欠缺
终身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自发的且较为全面的会计系统思维能力,为成为好的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要培养学生系统的会计思维能力,首先应保证学生所学的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现行的会计独立实验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不利于学生形成较全面的会计系统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自觉性思维的锻炼。
会计独立实验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会计专业的各个独立实验中往往选用不同的教材,以不同企业的业务数据为资料,各独立实验之间关联度不大,学生只是按照教材的步骤完成训练内容,不利于学生将各门独立实验课中所学到的相结合并形成系统的理解,难以达到系统把握、融会贯通的目的。无法建立系统的思维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率提高,也会削弱会计实践教学所发挥的作用。二是会计独立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学科建设中过多地强调单科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整体独立实验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如会计基础业务实训与财务会计业务实训课程在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方面存在重复等。三是手工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相脱节,学生无法通过会计电算化对手工模拟实验的成果进行检验。
(三)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会计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欠缺
主要体现在对训练会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能力、统计分析能力不重视。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经常涉及到Excel、SPSS等软件的应用,而教学中有关Excel、SPSS软件应用的课程通常被设置为选修课程。会计独立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机技术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的训练不足导致学生在运用时格式不规范,计算处理财务数据不熟练、财务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对会计独立实验课程建设革新的思考
(一)实验资料的完善
在实验资料的选择上,建议选择一个大中型制造企业,每五年对其五年之内的公司运营及发展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对该企业五年之内的财务运行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模拟出该企业一套系统的财务数据资料,业务要典型并且要涵盖所有独立实验课程所需的实验资料。这样的实验资料不仅更加切合实际,而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还能够广泛涉及法律法规、市场经营、行业分部、国际化等,达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目的。
(二)系统组建会计独立实验课程
组建会计独立实验课程体系要完善独立实验课程结构。首先,完善独立实验课程结构的主要思路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各课程之间以及手工模拟实验与电算化模拟实验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同时要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在使用一整套相同实验资料的前提下,在会计专业本科生完成会计学基础和中级财务会计学等相关课程后,安排学生进行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等简单的会计核算处理。学完财务管理课程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对前面的会计资料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知识,对该企业的财务决策或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诊断,提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完成审计学课程的学习后,再对已完成的核算体系进行审查,从中发现不合理、不合法或不真实的业务,并写出审计报告。
会计独立实验课程体系应增加一些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例如像会计与计算机技术这样的课程,通过传授学生如何下载财务报告并把数据插入Excel计算数表中,利用分析负债与权益比提出融资决策建议,训练学生运用规范的格式及熟练计算处理财务数据,并掌握在word文档中利用数据和图表支持结论的技巧。再如财务与数学建模课程,通过给学生讲授财务指标的经济含义,如何选择财务指标作为变量,变量的预处理以及如何引入模型,如何使用SPSS等软件,以及如何检验等,把高等数学、统计学与会计知识联系在一起传授给学生,不仅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建模是会计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工具,也通过运用数学模型使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有了深刻理解。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政策引导
学校应完善教学制度。对现行的教学管理计划进行调整,将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纳入教师职称评定依据,并适当调整科研在教师职称评定中所占的比重,使教师在假期有充足的时间下企业进行实践,丰富经验。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引导,完善政策法规,增进校企合作。应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实际利益(如减免税额)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