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词的性质
2014-03-18孙菲丽
孙菲丽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一、离合词的定义
所谓“离合词”,是指汉语中有一种双音节结构,该结构意义凝固,形式上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即可离可合。如:洗澡、睡觉、鞠躬等。双音节“洗澡”意义上无法分割,不是“洗”和“澡”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在句子中,有时候“洗”和“澡”无法分离,如:“今天上午我去洗澡了。”但有些时候,“洗澡”中可插入其他成分,形成“洗X澡”形式,如:“脱下脏衣服,洗了个澡,然后舒舒服服睡一觉。”
离合词的概念最初由陆志韦提出,他在《汉语的构词法》中提到:“能扩展的结构呢,当它们不扩展的时候,整个词连写,同样收入字典。已经扩展了,其实不能分写。那么,动词和宾语还算是一个词给某种“词嵌”拆开了呢,还是变成两个词了呢?……这样动宾格的词是离合词”。
二、离合词的性质说
(一)词说。李清华认为离合词的两个成分,已凝固成一个特定的意义,表示单一概念,不扩展时具备词的资格。赵淑华、张宝林认为离合词是一种可以临时改变其形态的,有一定特殊性的词。除他们以外,认为离合词属于词或者接近词的还有郭锐华玉山、张静、洪笃仁等,这些探讨对离合词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
(二)词组/短语说。吕叔湘(1979)认为在处理离合词的问题上,不可避免存在着词汇原则与语法原则的冲突,他更加倾向语法原则。诸如睡觉、洗澡、吵架、打仗等,语法特点跟一般的动名组合没有什么两样……从语法角度看,不得不认为这些是短语。认为离合词属于短语的还有史有为、钟锓等。将离合词看成是短语,似乎是一种最简便、最合理的处理方法,但不能将能否扩展当作是区分词和短语的唯一准则,还要放在现实环境中进行检验,事实上离合词并不能像短语那样随意分合,它们在结构和意义上有较多限制,这种观点并非无懈可击。
(三)离为短语合为词说。在一些现代汉语教材上,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就认同此观点。但这类观点并没有对离合词的性质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同一个结构单位,因其是否拆开的标准而分为两类不同的语法单位,貌似并不合理,不具备足够说服力。
(四)中间状态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基于在汉语双音节化的趋势下,认为离合词既不同于复合词关系联系的紧密,又不同于短语可以无限扩展,而是处于词和短语的一种中间状态。组成离合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具有独立性,往往能分开使用,拆开后有助于明确表达意思,增强语言效果。
单纯地表面上对离合词进行分析,将其归入词、短语或中间状态都一直存在争议,是否能从离合词的构成方面对离合词进行分析呢?
从构成离合词的语素来看,分为带黏着语素和无黏着语素两类。
(一)有黏着语素。理发、打仗、拜堂、办公、散步、吃亏、洗澡、跳舞、睡觉、报案、碍眼、安神、拜师、按脉等。(后一个成分是黏着语素)
操心、留神、发愁、认错、发愁、享福、碍事、罢官、迷路、负伤、充数等。(前一成分是黏着语素)
鞠躬、结婚、负责、宣誓、贷款、遭殃(两个成分都是黏着语素,此情况较少见)
这类离合词的结构是“自由语素+黏着语素”。从表面上看,当这些离合词中的黏着语素被拆分后,好像确实失去了原来的依附性,变得相对独立了。例如:“头发”里的“发”,我们一般不说“我的发长了”、“她的发真好看”等。“理发”被拆分后,却能说“你的发理了没有”、“你的发理得真好”等。这里的“发”似乎取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了一个独立运用的词。
(二)无黏着语素。离开、害羞、报警、打气、见礼、蒙难、拼命、散会、谈心、忘掉、扬名、走调、丢脸、丢人、变心、吃苦、搞鬼、打针、干杯、生气等。这类离合词的结构都是“自由语素+自由语素”,拆分开来之后两自由语素均可以独立成词。例如:“那天发生的事情我全忘掉了我”,分开后,“忘”和“掉”分别可以独立运用,“那天发生的事我全忘了”,“我的钱包掉在教室了”。合用时,“忘掉”是一个词,两语素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起完整的意义。分开时,“忘”和“掉”都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词,并不依赖彼此而存在,这时理所应当看作短语。
四、小结
目前,对离合词性质的研究多数人还是持一家之言,并没有统一的看法,学者也可以试着从新的角度对离合词进行新的诠释,所以,对离合词的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
三、试从构成离合词的语素分析其性质
[1]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2]赵淑华、张宝林.离合词的确定及离合词的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张理明.论短语动词[J].语文研究,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