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文关怀视阈下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
2014-03-17卓志沅
卓志沅
摘 要 人文关怀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本文所讲的人包括了高校教育管理关系中的管理者与受管理的高校成员。本文将基于人文关怀理念,探讨如何在现代高校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以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效率提升,进而为高校各成员的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教育管理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与人的生活意义、命运以及人的理想密切相关,具体说来,其内涵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人的中心地位,即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包括我们的高校教育管理在内,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是人的需求。二是你尊重、爱护、关心人,维护人的根本利益,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三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高校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有创造性,高校的教师是否具有成长性,都是衡量一个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准。而人文关怀,正是给高校教师与学生理想环境,发展他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重要动力。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很好地契合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在满足教师与学生物质需求的同时,还给了他们丰富的精神感受。
2 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关系
2.1 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有对立也有共性
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制度管理,意在通过制度来规范人、限制人和控制人,其目的是为了保障高校组织的正常运行。而人文关怀则是要解放人、引导人、发展人,其目的是为了高校范围内的各个成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从二者的概念范围,不难看出二者之间是具有对立性,制度管理者总是希望被管理的对象尽量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少给自己找麻烦。而人文关怀则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发展自己个性的空间,二者的对立显而易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之间有着深层次的相融性,因为对于制度管理者而言,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秩序,有赖于大家的共同遵守,大家只有在认同度较高时,才能达到管理效果,这其中就有了人文关怀的影子。由此可知,这种对立是比较单纯的,但通过其它的方法手段,可以让他们相融。
2.2 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作用
高校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制度管理正是高校发展初期起到最重要作用的管理手法。这一时期,一切还只是初创,无头绪的管理很多,人们自身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严格制度执行,可以规范约束大家的行为,从而使学校能够有序运转。在各种制度不断出台,高校的管理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也顺利从初期过渡到提高期的时候,制度管理就不能再是唯一的管理模式,而是要加强对人高校各成员的思想与人文关怀,应用更多的情感手法,从心理等内在约束行的行为,使高校各个成员对高校的管理产生认同感,从内心产生约束感与服从感,将对制度的遵守当作是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需求,进而让高校各成员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实现完美的结合。
3 新时期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分析
3.1 科学把握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矛盾
我们在高校教育管理上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有机统一,但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严肃的制度与感性的人的需求如何相处,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让大家分清情与法的关系,就必须科学把握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矛盾。特别是我们要认识到,高校的许多管理制度,是来源于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但人们的内心需求又日益增多,要怎么样才能处理到位呢?一是要分清二者的轻重,不重要的服从重要的。一般来说,只要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应以人文关怀为主。或者说,应从有利于学校的团结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来选择到底是进行制度管理还是人文关怀。其次,要坚持即使是进行制度管理,也要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即在坚持制度管理的同时,坚持推动人发展,使制度管理为人的发展服务。最后,要及时根据人文关怀的要求,修改高校一些已经过时,或是很难适应现代高校管理的制度。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使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不至于产生大的冲突,既保持了现代高校的有序管理,同时又为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3.2 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师的管理工作
教师是高校一切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特别是高校为教育管理而制定的制度,其执行者主要是高校教师,他们对制度的执行情况,不仅决定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同时也对高校的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人文关怀必须让高校的所有教师感受到。在传统的制度管理模式下,对教师积极性的抑制是不言而喻的,很多教师在制度环境中只能尽可能地追求不犯错,对于教学创新等并没有强烈的愿望,这显然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师管理工作中去。一方面,注重对高校教师切身利益的保护,无论是什么制度,都应该考虑到教师的感受。可以在制度制定之初,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将他们纳入到制度的制定工作中来,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对高校的各项制度具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进而方便他们在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时,能够有更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高校制度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为教师的教学等工作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比如,在教师的制度执行上,不要一味地强调制度的严肃性,而是应该在制度执行的同时,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感受,使他们愿意去执行制度,并可以获得自身价值体现与发展的机会。
3.3 要将人文关怀融入学生管理
学生无疑是高校管理最主要的指向,没有学生的参与,高校的教育管理将毫无意义。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同时,互联网络的出现,也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让我们拥有了无限广阔的信息传播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被尊重的渴望,要远甚于以往的学生。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融入学生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要通过人文关怀的融入,让学生从以往的单一管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们更多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富有人文关怀气息的管理模式,显然会更受他们的欢迎,从而提升他们对高校制度的拥护程度。
4 结束语
新时期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教育管理,要时刻突出人这个要素,通过人文关怀,使高校的各个成员对制度的认同度更高,进而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各个成员的发展和高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顺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
[2] 冯进.简论高校学生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关系[J].经济师,2009.2.
[3] 李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4] 张炜平等.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5.
[5] 黄宏伟.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发挥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