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4-03-17黄抒琳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职院校问题

黄抒琳

摘 要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些实用型和技能型、管理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渐渐浮现,尤其在教育管理之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组织结构、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下就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组织管理结构问题

现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基本是和普通高校保持一致的,并没有注意到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首先在部门设置之上,高职院校通常都是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进行设立,分为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两个板块。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通常都是以教学为中心,生产和科研是独立在教学之外活动。而生产、科研、教学三者之间应该是互相联系,并且相交相融的,高职院校让三者各自发展就很难保证实现培养综合型人才这一目标。

其次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尚未形成。高职院校要培养综合型人才就缺少不了和企业合作,让学生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通过企业运用到实际当中。虽然目前众多的高职院校都和企业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建立了合作结构,但这种联系和合作都过于表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也还没有形成将“学程”和“工程”共同治理的有效方式。一般情况企业和学院之间的联系多是通过例会进行,企业基本不参与教学管理;实践阶段,企业考虑到安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即便能够参与实践也体验得不全面,不够深入。所以在实际当中,院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价值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的。

1.2 教学管理缺乏高职特色

目前的高职院校通常设有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考务管理等岗位,然后各个岗位的人员根据业务流程分别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面对这种分离状态的管理模式是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学不相符合的,且此种管理也并不能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还有一个大的不同,那就是高职院校的学工交替模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时间以及期限是和传统不同的,所以在寒暑假之时可能需要进行学习或者实践,学期的时间也可能无法固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和普通高校相比存在差别,模块组合的课程打破了学科课程,考试也不仅仅是限于卷面,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但以上讲的几个方面,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当中却并没有注意到,同时没有体现出其特色。

1.3 教学质量问题

首先在专业建设之上不够专业。高职院校的专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上的体现并不明显,专业的培养在内容和技术之上都比较落后,没有突出其办学特色和水平。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较为缺乏专业认可,专业性也不够强。其次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之时,还是以讲授知识为主,因此许多学生的技能方面就相对较弱。较为缺乏对于各项专业技能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块,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修补或者拼凑等。

再者教师在教学当中执教不够严格。高职院校实行扩招之后,学生大量增多,而教学资源却并不能跟上步伐。因此就极其容易出现教室不足、实训场紧张等资源缺乏问题。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进度等之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规划,极大地影响课堂效果。最后在教学质量之上的监控不够。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较为偏重课堂教育,在其他教学环节和过程监控就较为轻松。虽然实行了学工结合,但是还是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实践之上就较为缺乏。而且对于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之上的监控,企业也并没有参与其中。

1.4 课程改革不及时

目前的高职院校课程的体系变化一般不大,教学内容也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较为陈旧;实践教学设计不合理,效果不佳;课程和内容还局限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并没有结合高职院校现在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要求。总的来说现有的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是较为落后的,教材内容和普通高校差别不大,并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进行实训教学之时,参与的一线工作人员较少,使得教学内容和实际要求出现脱节现象。

2 对策

2.1 完善教学管理结构

针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点,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之时应该积极地和相关企业共同合作。让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教学管理当中,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计划和目标。可以设立工学结合的管理委员会,并且让学校和企业的人员共同管理,真正建立一个从上级到下级,内外相结合,学校和企业结合的管理模式。保障课程的设置、教学实施等是符合社会和学生需求的。真正培养学生走出校门和实践相结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目的,成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2.2 改变教学管理流程

针对目前教学管理的分离状态,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实施规划、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组织实施三大管理环节之下进行。在三个环节当中教学组织实施是直接面向学生的,所以它属于中心环节,并且教学实施规划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它,而且要将教学组织实施做好还必须依赖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其教学效果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在如此的一个管理流程当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会受到各个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推行施工现场教学

首先,作为施工现场教学的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不同学生分别担任施工、质检等工作。同时配置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带领进行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实施过程当中的技术指导和注意事项。其次,完工之后技术人员应该指导施工队长对于施工人员、安全员等,进行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和安全检查。其中每一组也应该有一个材料员,负责对材料、工具等,进行归置、回收等工作。

2.4 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当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相结合,应该要遵守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坚持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原则;第三,坚持多元整合原则;第四,坚持动态开放原则。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之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结构问题、学生的专业性不够、教学质量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完善管理结构、改变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有着其独特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注重发展特色教育,达到培养综合应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39-41.

[2] 龙麟,周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10:79.

[3] 方静.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 王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0.

[5] 汤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172-173.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高职院校问题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