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望星空——一个文学意象的历史考察》的批评

2014-03-17吴广付

科教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吴广付

摘 要 语言文化批评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随着文学现状复杂程度的加深和文学观念的更新,语言文化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星空这一文学本体——文学意象入手进行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语言文化批评 文本技巧 文学意象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Criticism about "Looking at the Sky - A Historical Survey of Literary Images"

WU Guangfu

(Jilin Tongyu Bamian School, Baicheng, Jilin 137200)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al criticism is a new form of literary criticism. With the complexity of updating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ideas to deepen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criticism and more attention, the paper through the sky this literary body - start to analyze literary imagery.

Key words language and culture criticism; text tips; literature image; cultural connotations

语言文化批评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早由青年学者赵奎英提出,他认为:“语言文化批评是一种以语言为本体、以文化为视野的批评形态。”①语言文化批评应该立足于文本,把语言形式和人文关怀统一起来。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存在,不能离开语言这一载体,所以说从语言视角着手,对文本进行批评是有一定效果的。本文就刘纳的《望星空——一个文学意象的历史考察》从语言文化批评的角度做一探讨。

1 对文学意象——月和星的重新解读

刘纳采取了英美新批评中的“细读法”,列举了大量例句,运用了比较论证的方法,对“月”和“星空”做了深刻讨论和分析,尤其是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更加关注,指出了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意象更倾向于“月”。 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也说过:“月亮悬挂在中国旧诗坛的上空,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遠隔千里的情侣思念联接起来。”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月”的意象很多,比如: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的诗词表现的内容不同,但他们都将“月”引入其中。月亮自古以来被诗人们当做有情意的生命体,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继承了古代诗人对“月”意象的选取,仍然赋予月亮以生命,且表现的已不是物象的本来形态,而是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意志。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则把对“月”的局部描写扩大到整个星空,形成了一个以“繁星”为中心的意象群,从中看出不受任何限制的心灵境界,艺术视角扩大了,更注重诗人对个体生命的强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象群体,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心灵世界和审美追求。能做到这样透彻理解,只能以文本的形式技巧为指导,在这一点上刘纳做到了,她先从文本中发现,归纳总结,采取了各种论证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

不是在整个时代所有作品都采用“月”的意象,也不是整个时代都采用“星”的意象。比如说: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不是没有注意到满天繁星,只是很少对星进行描写,当然,对大多数作家来说还是很少写及到“星”。同样,五四时期文学也有写到辛亥革命时期表达孤独的“月”的意象:比如:沈尹默有诗: “北风呼呼刮着,月亮高高挂着,我和大树并排站着,但是没有靠着”。文章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所以刘纳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以“月”作为主要的文学意象,而五四时期是以“星”作为主要的文学意象。

2 对文学意象——月和星的文化阐释

月亮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它作为一个文学意象在文人的创作中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月亮的阴晴圆缺甚至冷暖都是作者感情的流露,也反映了作家的审美境界。作为一个文学意象,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都是经常出现的,而且很相似。在作者笔下不管是“圆月”的存在,还是“残月”的展示,旨在反映作者的心灵世界,理解不同时期的同一意象,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其文化内涵。辛亥革命时期的诗人,无论是写“冷月”“孤月”还是“残月”,都熔铸了作者自身的主观感受,这是继承了中国古代作家的象征性特征。他们的审美和古代作家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这种“冷”只是赋予了作者的性情而已,在古代文学作品里都能找到,南宋词人姜夔就这样描写“月”,说:“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类似的例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所以说在选取意象上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继承。

而到五四时期,对“冷月”的描写相对减少,转而对整个“星空”的描写。刘纳在五四文学的背后看到了一种既非对抗又非和谐的审美态度,这些在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审美体验中很少能找到,同个人与时代环境不总是和谐一样,而正是这种矛盾冲突的存在,才使得有一个超越个人,超出具体历史的博大存在,进入了与宇宙对话的情景,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色彩。

3 从文学形式到文化内涵的价值和意义

文学是一种多功能的价值统一体,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的本质是美。所以不能仅停留在文本形式上,刘纳在文中指出了 “月”和“星”的不同意象,“月”和“星”不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五四时期的诗人也是喜欢月的,只不过前期是以“冷月、残月”为主,而后者则喜欢描写月亮的“明亮、宁静、美丽”。不同意象的选取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作家的心理等等有关系的,塑造文学意象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不同的文学意象只是两个时代作家们不同心灵世界的体现。只不过这两个时期选取的文学意象都是先从“月”入手,说到“月”,我们可以把“月”当做一种原始意象,是人们长期以来在心中留下的一种依恋,而荣格说:“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并且总的说来诗中遵循同样的路线。”③而对“月”的这种文学意象原型的运用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刘纳在文中对两个时期“夜空”的形象分析,同样的“月”却表现出不形式,说明“月”已不在是表象,而是夹注了个人感情色彩的“月”。

首先,无论是“月”还是“星”,都是作为一种情感和艺术的象征出现的,是作为中国文人的一种文化心理出现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无论是作为自由的象征、还是对于各种情感的寄托,都有赖于“月”的传递,“月”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心态。不仅这些,“月”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多反映古代文人的孤独寂寞的心态,对失意人生的一种慰藉。这样“月”在文人心中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其次,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月亮给人一种无边的印象,在漫无边际的宇宙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可以让人畅想生命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文学意象的塑造是作者表现审美理想的一种手段,文学家笔下的审美意象是“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美的感性形象显现,一种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图,是一种借助于想象、追踪理性的最高理想境地的意象。”④从辛亥革命时期到五四时期的由“月”扩大到整个“星空”的这种转变正体现了中国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将有限的时间意识和无限的生命意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文学作品作为文本是反映作者的生存境况、特定时期的心理特征以及当时的思维存在,因此,他显现的是文学本身的美丽即文学的美的本质,我们要从新的视野去关注文本本身,从而对语言文化批评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注释

① 赵奎英.混沌的秩序[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② [美]迈克尔·目卡茨 艾米·洛威尔与东方.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184.

③ 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M].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④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52-53.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分析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