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岗位准入中的应用
2014-03-17陈巧素陈微赵文玲林君飞
陈巧素,陈微,赵文玲,林君飞
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岗位准入中的应用
陈巧素,陈微,赵文玲,林君飞
护士;综合能力考核;岗位准入
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1]。新护士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护理队伍质量[2],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新护士岗位准入需要评价新护士是否具备各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否具有独立完成危重抢救配合工作能力,是否具有病情观察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4]。传统的考核模式是通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来进行评价,但是此类考核并不能考察护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护士,考核通过后常常不能独立胜任工作,缺乏自己独立判断、思考及应对临床复杂问题的能力[5]。本文对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对采用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前后的岗位准入新护士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以探讨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温岭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应届毕业新护士96名,在校期间已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实施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前即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新分配应届毕业岗位准入的护士46名为对照组,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新分配应届毕业岗位准入的护士50名为实验组。对照组:男1人,女45人;大专学历37人,本科学历9人;年龄20~23岁,平均(21.56±0.78)岁。实验组:男1人,女49人;大专学历40人,本科学历10人;年龄20~24岁,平均(22.23±1.35)岁。两组护士在学历、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
1.2 方法新护士参加医院1周常规岗前培训,护理部2周岗前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中强调教学双方互动。然后进入临床科室岗位培训跟班轮转4个月,发放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培训方式一对一临床带教,按照手册内容要求逐项完成护理部、科室的新护士培训项目,每个月写一篇护理心得,带教组长每2周检查带教计划完成情况,护士长每个月检查计划的落实。通过4个月科室轮转培训及科室考核合格后,向护理部提出岗位准入考核申请。对照组由护理部收到准入申请后5 d内到示教室组织理论和技能考核,理论包括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能考核根据专科要求抽考2项基础操作,理论分数在80分以上,技能分数在85分以上方为合格就可岗位准入。实验组由护理部主任及院总带教老师随同妇产、儿科新护士一起组织临床综合能力考核,考核时间为轮转第4个月的月末,提前3 d提交科室临床个案,事前做好与患者及患儿家属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考评步骤:首先新护士床边系统评估患者,讲解每个系统评估的重点,能准确把握患者的整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然后汇报病史,陈述患者主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重点,接着现场落实健康教育,再结合病例演示一项操作及考核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措施掌握情况,最后考评人提问相关理论(回办公室进行),考核过程时间50 min,考核结束后当场点评,指出新护士考评对象的优点和不足,现场计分,反馈考评结果。若初次考核不合格新护士继续接受培训,至下个月底给予再次考试,若考核达标后则进入单独排班阶段,享受绩效工资,若补考不合格,期间无绩效工资。
1.3 评价指标(1)新护士通过岗位准入单独排班工作2个月后进行自我评价、护士长评价、科主任评价、科室护士评价,评价指标均为自行设计表格,主要涵盖专科理论、护理技能、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应急处理、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工作信心及计划安排等,每张表格共10小题,分为4个等级:优、良好、一般、弱,分别为4、3、2、1分,表格由护理部主任统一在相关科室月会上发放,现场回收表格,取平均分为其实际分数。(2)新护士初次考核通过人数。(3)新护士岗位准入单独排班后不良事件发生人数。
1.4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考核方式两组新护士不同人员评价得分比较实验组护士自我评价、护士长评价、科主任评价、科室护士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见表1。
2.2 不同考核方式两组新护士初次考核通过人数比较及两组新护士不良事件发生人数比较实验组初次考核通过人数33例,不良事件发生人数7例;对照组分别为43例和19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0.97、9.05,均<0.05)。
3 讨论
3.1 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对新护士岗位
准入需求分析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护士具备临床胜任能力。目前由于学校应试教育模式的限制,护生在学校阶段以技能培养为主,而临床实习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多采用以老师讲解和示教为主,教学效果有限[6]。毕业后护生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护士,由于角色的转变,新护士需要独自面对复杂的临床环境,独立处理患者病情、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等之间的交流沟通等,往往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如何使新护士缩短适应期,具备临床胜任能力,减少护患纠纷,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采用正确的培训和考核模式,才能确保培训考核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进行。
3.2 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是新护士岗位准入行之有效的考核模式,能真实反映新护士护理评估能力、解决问题及应急处理能力传统的考核模式主要是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其中理论考核与学校考试及护士执照考试相类似,而技能操作考核,只要通过短期强化训练,大家都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不代表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而部分理论成绩好,操作技能熟练的新护士,面对复杂的临床环境、独立处理患者临床问题时,却不能联系相关的理论和操作,没有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护理部现采取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直接面对是一个具有个性的患者、存在不确定因素,老师考核时可以观察护士是否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患者身上,是否透彻地掌握了知识的内涵[7]。同时在考核时穿插突发事件处理,可反映新护士对患者安全的预见和应急处理能力。因此,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更能体现考核的真实性,也能锻炼新护士的心理素质,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等之间的交流沟通[8],也反映了护士的独立思考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能力。科室医师对两组新护士的评价反映出她们对实验组新护士认可度高,认为护士观察病情能力和预见能力好,处理临床护理问题能力强,急救配合较好,和其搭档比较放心。通过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实验组护士工作计划性和秩序性较强,能分清事情轻重,有效识别病情变化的先兆,患者信任度高,所以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总之,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模式能更有效地识别新护士是否具备独立上班的实践能力,使新护士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同时,这种考核模式也能使新护士采取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问题,在思考、总结和不断提高中掌握护理工作精髓[9]。因此,在新护士岗位准入系统中应值得推广使用这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表1 不同考核方式两组新护士科室不同人员评价得分比较分
[1]陈金芳,郑筱英,何少娟.阶段性目标教学法用于新护士培训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杂志,2011,10(5):447-448.
[2]邵翠颖,金钰梅.以胜任力为目的的新护士培训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2010,17(6B):16-18.
[3]赵嘉,文素芳,高燕.应用模拟技术行新护士岗前培训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6):44-45.
[4]肖日华,谢敏,李群.夜班护士准入制度实施及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8,18(10): 66-67.
[5]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 2012,12(7):487-489.
[6]薛小玲,孟红燕,钮美娥,等.强化护理本科生核心胜任力培养的教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34-636.
[7]金玉梅,章晓军,张华芬,等.临床考核模式在新护士综合能力考评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2B):41-43.
[8]张庆,管玉梅,杨锦丽.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04-106.
[9]孙晋洁.临床模拟情境演练法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18-119.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1.079
R473
B
1671-0800(2014)11-1460-02
317500浙江省温岭,温岭市妇幼保健院
陈巧素,Email:wlfbyhlb@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