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14-03-15汪颖颖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存款市场化利率

汪颖颖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汪颖颖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

目前,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已步入深水区,在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水平和自主经营能力的同时,带来了商业银行盈利不确定性、同业竞争力、经营风险的增加。要使我国商业银行能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就必须基于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教训,全面深入地认识利率市场化,推进业务创新,加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拓展,综合权衡风险与收益,建立完善的计量体系。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机遇;挑战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的利率不再由中央银行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决定,而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水平自行确定的利率决定机制。近年来,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已经步入深水区,而商业银行作为对利率最为敏感的机构,利率实现市场化必然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借鉴金融市场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能更好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本质影响是中央银行决定权的转移,虽然目前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但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深刻影响已经不可言语。利率市场化是商业银行优化经营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契机,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既是一场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速,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定价格的能力将不断完善,这将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水平和自主经营能力。

2.1.1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利润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利润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素仍是信贷总量的增长,据数据统计可知,2012年净利息对营业收入的贡献率,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为78%,中型商业银行为82%,小型商业银行甚至超过90%,各家商业银行通过存贷差获取较大利润态势明显[6]。利率市场化后,面对同业的激烈竞争,利率差必将缩减,商业银行面临巨大压力。商业银行为实现长久持续发展,亟需加快转型,以优质的服务、创新的产品、先进的技术、综合的团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异质化竞争能力。

2.1.2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成本控制能力下降,受同业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很难以最小化的成本吸收存款,更多的是面对同业的竞争。商业银行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必将资产投向收益水平更高的行业和企业,然而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商业银行如何科学地计量和分散风险显得尤为关键。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应积极调整资产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2.1.3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培养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能力

以存款利率市场化为例,自2012年6月首次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至1.1倍后,各家银行针对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措施:股份制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存款资源,多数一浮到底;大型银行依据自身情况,上浮幅度较小;有些银行仅上浮短期存款利率,而有些银行对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均上浮;更为关注的是,在大量银行上浮存款利率的同时,有些外资银行却下降了中长期存款利率,例如规定3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为4.675%,基准利率调整为4.25%[7]。利率市场化后,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由各家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合理定价,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很大程度的培养了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能力。

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和挑战: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商业银行利差缩小所导致的传统业务收入减少从而带来的商业银行间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应在抓住机遇的同时,积极应对风险和种种挑战。

2.2.1 利率市场化增加商业银行盈利的不确定性

2012年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增长速度下降,相对于2011年分别下滑10.7%、22%,2013年商业银行平均利润增速同比下降更为显著,甚至有些银行利润出现个位数的增长[8]。各种盈利指标显示,在利率逐步市场化后银行利润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宏观经济下行、市场有效需求所造成的经营成本的快速上升是该局面形成的大背景,但究其原因,更主要是来自利率方面的影响:银行为获取更多的优质贷款客户,降低贷款利率以获取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利差将逐步压缩,甚至出现负利差现象出现,这无疑增加了商业银行盈利的不确定性。

2.2.2 利率市场化增加商业银行同业竞争力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比较单一,负债更多来自存款。如果把一家商业银行比作“工厂”的话,那么存款就是该工厂的原材料,资产业务就是工厂的产品,各家商业银行制定“存款兴行”的方针政策,并制定存款与员工绩效直接挂钩的考核制度,视存款为银行的生命线。利率市场化后,各家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存款,必然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增强竞争,获取市场占比,在存款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银行对存款拼抢的热度却没有减少。过去,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额受到央行管制,少许商业银行只能通过赠送礼品等多种手段增加存款市场占比,而利率市场化后,各家商业银行存款价格可以自由制定,围绕着存款争夺的价格战将更加激烈,这无疑会增加商业银行同业竞争力。

2.2.3 利率市场化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一方面,利率差异将加大银行资金的流动力度,流动性风险大幅增加。利率市场化后,各家商业银行的利率和产品各不相同,加之大型企业将集中化管理资金,造成金融脱媒、存款“搬家”,企业、居民将在不同银行间频繁流动资金,加剧了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提高了银行运营成本,对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转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客户,信用风险加大。利率市场化后,一些银行为了缓解高成本存款所带来的压力,尝试调整资产投向,转向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信贷项目,在获取高收益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信用风险的加大。

3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正逐步推进,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过40余年的不断深入完善,已经相对成熟,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在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的同时,认真分析吸收国际经验和教训。

1970年,美联储宣布解除对大额存款利率的限制,这也是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萌芽。1980年,美国分时间段的取消对储蓄存款利率的限制,利率市场化正式启动[9]。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遭遇挑战:一方面,市场化利率使得银行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金融脱媒现象使得优质大型工商企业流出银行。面对挑战,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缓解利差缩水的影响,美国银行业开始积极寻求转型,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培育核心竞争力,以提高盈利能力。具体而言,为了增加盈利,美国银行业开始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资产业务,资产大量投向房地产以及杠杆收购等业务领域,呈现出高中间业务、高信用成本特征,据相关数据表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房地产贷款在美国银行占比逐年攀升,从1985年的25%提高至1990年的40%。美国银行业通过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经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据统计,美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前资产利润率约1.3%,1981—1986年上升到1.39%,1987—1991年利率市场化成熟期为1.67%,比利率市场化前提高约30%。

1972年,日本首次引入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开启了利率市场化的萌芽,1984年,日本正式推进利率市场化,并于1994年实现利率市场化[10]。日本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遭遇挑战:一方面,日本经济增速减缓,银行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大中型工商企业融资方式日益多样化,信贷需求减少。与此同时,1985年日本签订广岛协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导致出口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为了缓解对出口企业的资金支持,日本政府相应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利率市场化和宽松货币政策双重压力下,日本银行业开始寻求业务转型,转向房地产业、个人贷款、中间业务等领域,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限于风险管理的滞后性,随着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银行业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为了缓解不良资产带来的巨大冲击,日本商业银行采取兼并、联合等措施进行综合化经营,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如证券、代收代付及保险等业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美国、日本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遭遇挑战时,均采取调整业务结构的方式以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为我国商业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定借鉴。

4 对策建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既是一场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应运而生,展现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独立性。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确定价格,虽因此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和自主权,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了更大风险。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利率市场化,打破利率市场化必会导致银行破产的谣言;也要深入分析,正确应对,合理利用自身的主动权和自主权,从各个层面上做好充足准备,防范好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贷利差势必将会缩小,存贷业务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经营成本增加的同时,获利空间逐步缩小,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推动利润增长变得困难,于是寻找新的突破点、加快业务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借鉴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较为成熟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如财务顾问、融资方案咨询、代收代付、外汇结算等等,通过制定一些指标和考核办法加以约束,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利润中占比,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长远目标。

利率市场化加大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出现的频率,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为了降低风险,商业银行应综合权衡风险与收益,建立完善的计量体系,加强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随着存贷款利差的缩小,面对发展的超强压力,银行要计量信贷项目投放带来的收益与风险,权衡好两者关系,尤其是要在将资产投向高收益项目的同时认真考虑资金的安全性,计量盈利覆盖风险比例。

[1]于大鹏.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措施[J].吉林金融研究,2008,(2):8-10.

[2]邹绍辉.基于期权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35.

[3]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R].2010:2.

[4]左晓慧,查静.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经济问题,2005,(7):62-65.

[5]孙旭,陈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4):27-30.

[6]薛群英,吴江鸣.浅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2,(6):24-28.

[7]曹寅.利率市场化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保定:河北大学,2012:21.

[8]崔泽园.资本结构与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6:26.

[9]赵子铱,杨晓鹏.中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比较分析[J].国际金融,2011,(1):46-50.

[10]刘义圣.亚洲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的范例及其启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1,(1):20-24.

责任编辑:陈澍斌

F832.33

A

1672-2868(2014)05-0036-04

2014-07-19

汪颖颖(1989-),女,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存款市场化利率
追回挪走的存款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