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认识生命与学会自我保护
2014-03-14郑菊
郑菊
2013年5月28日,新华网一则独家报道“泳衣遮盖部位不许碰”——如何应对“性骚扰”课程走进小学课堂,掀开了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的一角。报道中讲述了在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四年级的一节性健康教育课堂上,老师播放了一段卡通片,当片中小女孩被男性碰到隐私部位时,全班男生发出厌恶的声音,接着调皮地大笑。老师问:“短片中的小朋友遇上了什么事情?”一个男孩儿站起来说:“一男性直接触碰片中女孩的隐私部位,这种行为非常不好。”接着,他摇摇头说:“这是用什么词都无法形容的。”
我校于2010年开始开展性健康教育。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初衷源于学校孟夏校长对教育的思考,他认为教育是直面生命个体的事业,应该从理解生命开始。学生们在成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等,有些就源于我们性健康教育的缺失,性健康教育其实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能回避的“必修课”。面对在家庭中性健康教育基本呈空白化,在社会上缺乏有组织、科学、专业、主题明确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组织的现状,作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该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针对学生们成长中的需求开展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也充分体现了学校“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
考虑到性健康教育这个话题的敏感程度,我校在开展之前,依据专家的指导,针对家长和教师进行了前期调研,说明了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包括:生理与心理的教育、爱与尊重的教育、责任与保护的教育、道德与法制的教育、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调研结果显示,面对综合全面的性健康教育,95%以上的家长都认为很需要,表示支持。
虽然有了家长的支持,但推动性健康教育工作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学校现有教师绝大多数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也从未接受过性健康教育,这种成长经历造成了现有教师对性健康教育的多种多样的认识和理解,这其中不乏误解和困惑。
2010年,学校投资40万元建立全国首家专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2010年12月,基地启动使用。我们邀请专家研究团队来到学校,为全校教师们作了一场有关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培训。随后,培训又推广到安贞里学区所属12所学校。在专业机构的支持下,我校教师在该基地内参加性健康教育培训并开展研究工作,学生们在这里学习、了解生理知识与卫生保健知识等。
通过培训,首先转变了教师的观念,让他们有了正确的认知。培训,让教师开始正视性健康教育,也开始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
为了引领教师将认知转化为行为,学校抓住课堂主阵地,致力于性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依据学生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把性健康教育内容合理分配到三级水平中。三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6年为一个周期,逐步完成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水平一:小学1-2年级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水平二:小学3-4年级了解生长发育知识,认知生命。水平三:小学5-6年级懂得青春期保健与保护。
依据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总纲,我们整体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安排。新华网报道的《对性骚扰大声说“不”》一课,其实是课程《守护我们的身体》的一部分内容。
从两年前开始,我校就为学生们开设了性健康教育课。最初由校医在健康课上渗透相关知识,但我们认为仅有认知层面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通过多种生活场景的创设,吸引学生走入情境,在参与体验式学习中潜移默化地体悟。《对性骚扰大声说“不”》一课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通过关键课程的重点指导与打磨,教师上性健康教育课的理念越来越清晰,教学方法立足学生现实也越发灵活多样了。2013年,学校推荐《对性骚扰大声说“不”》一课参加全国性健康教育论坛进行说课展示,教育理念和贴近学生实际的授课方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性健康教育让校园中的每个人在生命探求中逐步了解“我是谁”,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认识生命的美好,在坦然的沟通中学习自我保护并建立亲密关系。全校师生在彼此陪伴中,静候生命的成长,静听花开的声音,为每个人的幸福人生奠基。
编辑 吴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