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2014-03-14王彦林杨珂珂
董 信,王彦林,杨珂珂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阻燃技术与阻燃材料的发展[1-3],其中卤系阻燃剂应用较多,制备技术成熟,但燃烧时会放出卤化氢有害气体。近年来新型卤系阻燃剂的开发朝着高效、环保、价廉和加工性能好的方向发展[4-5]。设计多元素协同卤系阻燃剂实现高效阻燃,已成为高效卤系阻燃剂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其中有机硅、氮和卤协同阻燃剂阻燃效能高、加工性能好,并且具有成炭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材料受热熔融滴落而产生的二次燃烧,受到人们的青睐[6-8]。
笔者合成的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即三[2-三(1,3-二氯异丙氧基)硅酰氧基乙基]异氰尿酸酯含有硅、氮和氯3种阻燃元素,产生协同阻燃效应,受热时可形成致密的硅炭层,并有膨胀隔热、绝氧与防融滴的效果[9-10]。该阻燃剂综合性价比高,制备原料利用了多晶硅的副产物四氯化硅,为解决四氯化硅的污染问题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11]。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与仪器
四氯化硅,工业级,开化博丰硅材料有限公司;赛克,工业级,常州虹江化工有限公司;1,3-二氯-2-丙醇,CP,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二氧六环、乙腈、二氯乙烷、乙二醇二甲醚、环己烷、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三乙胺与三聚氰胺:AR,国药试剂有限公司;聚氯乙烯(PVC),工业级,无锡市恒丰业塑胶制造厂生产。
XJ-01挤出机,吉林大学科教仪器厂;HC900-2极限氧指数测定仪,南京方山分析仪器厂;FTIR-84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AVANCE Ⅲ-400 MHz核磁共振仪,瑞士Bruker公司;HCT-2微型差热天平,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
1.2 反应原理
以SiCl4、赛克和1,3-二氯-2-丙醇为原料合成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的反应分为3步进行。第一步为SiCl4与1,3-二氯-2-丙醇反应得到中间体Ⅰ;第二步为中间体Ⅰ与赛克反应得到中间体Ⅱ;第三步为中间体Ⅱ与稍过量的1,3-二氯-2-丙醇反应得产物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具体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中间体Ⅰ)
(中间体Ⅱ)
(产物)
1.3 实验步骤
在250 mL四口烧瓶上口装搅拌器、温度计和高效回流冷凝管,且在冷凝管的上口装干燥管,再用氮气置换瓶内的空气,加入20 mL二氧六环和8.5 g(5.67 mL,0.05mol)四氯化硅,在搅拌下滴加6.45 g(4.71 mL,0.05 mol)1,3-二氯-2-丙醇,滴加过程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30 ℃。升温至45 ℃,保温反应2 h;将4.358 g(0.016 7 mol)赛克溶于50 mL二氧六环的溶液滴入到四口烧瓶中,以滴加过程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75 ℃,滴完后升温至90 ℃,反应11 h;再将体系降温至50 ℃以下,滴加14.19 g(10.36 mL,0.11 mol)1,3-二氯-2-丙醇,以滴加速度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70 ℃,滴完后,将体系温度升至90 ℃,保温反应9 h;再加入1 g三聚氰胺,保温搅拌1 h,检测溶液pH=5~6为反应终点。冷却至35 ℃以下,抽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二氧六环(回收使用)及少量低沸点物,而后降温到60 ℃,用环己烷搅拌洗涤,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分出下层料液,减压蒸馏除去少量的环己烷,得产物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收率为93.2%。
2 结果与讨论
2.1 工艺路线的确定
实验发现,赛克固体在四氯化硅中的分散性差,反应活性低,四氯化硅沸点为57.7 ℃,易挥发,提高反应温度又会增加四氯化硅的挥发量。四氯化硅与等物质的量1,3-二氯-2-丙醇生成的三氯化硅酸1,3-二氯异丙基酯对赛克的溶解性好,其挥发性低;第二个氯原子与赛克反应的活性也较高,所以选择四氯化硅先与等物质的量的1,3-二氯-2-丙醇反应,再与赛克反应,最后再与1,3-二氯-2-丙醇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用缚酸剂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除去微量游离的酸。
2.2 反应条件的选择
2.2.1溶剂
表1为70 ℃塞克在二氯乙烷等溶剂中的溶解度。
表1 不同溶剂对赛克的溶解度
由表1可知:二氧六环对赛克有良好的溶解效果,因此实验选择二氧六环为溶剂。
2.2.2反应温度
第一步四氯化硅与1,3-二氯-2-丙醇在室温下就可顺利反应放出氯化氢。实验在30 ℃滴加1,3-二氯-2-丙醇,45 ℃保温一定时间后反应完全。第二步硅酸单酯与赛克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以释放完氯化氢为终点,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赛克的反应温度对时间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反应温度80~85 ℃时,反应时间过长;反应温度95 ℃以上,虽然反应时间短,但是溶液的颜色加深,因此与赛克反应确定的温度为90 ℃。
第三步与1,3-二氯-2-丙醇反应,1,3-二氯-2-丙醇与赛克的物质的量比为6.6时,以氯化氢放完为终点,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1,3-二氯-2-丙醇的反应温度对时间的影响
由表3可知:温度低于90 ℃时,需时间过长;温度为95 ℃的反应时间与90 ℃的反应时间相同。因此确定反应温度为90 ℃。
2.2.3物质的量比
固定赛克与四氯化硅物质的量比为1∶3,在第二次加入1,3-二氯-2-丙醇时,考察1,3-二氯-2-丙醇与赛克的物质的量比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1,3-二氯-2-丙醇与赛克物质的量比对收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当1,3-二氯-2-丙醇与赛克的物质的量比大于6时,收率逐渐增加;大于6.6后,收率基本不变,因此选择1,3-二氯-2-丙醇与赛克的物质的量比为6.6。
2.2.4缚酸剂
在以吡啶、DMAP、三乙胺与三聚氰胺为缚酸剂的实验中,发现吡啶、DMAP和三乙胺作缚酸剂时,生成的盐酸盐溶于体系中,不易分离;三聚氰胺作缚酸剂生成的盐酸盐为固体颗粒,直接过滤即可分离。因此实验选用三聚氰胺做缚酸剂。
2.3 分析与表征
2.3.1红外光谱
用溴化钾压片法,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结果见图1。
图1 产物的红外光谱
由图1可知:波数在1 095和872 cm-1处为Si—O—C的伸缩振动及弯曲振动;2 980 cm-1处为带有氯基的C—H的伸缩振动;2 935和2 893 cm-1处为C—H的伸缩振动;1 436 cm-1处为C—H的弯曲振动;1 698 cm-1处为CO的伸缩振动;763 cm-1处为C—Cl的伸缩振动;1 027和986 cm-1处为C—O的伸缩振动二重峰;1 382 cm-1处为C-N的伸缩振动。红外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
2.3.2核磁共振谱
以氘代氯仿为溶剂,用核磁共振仪检测的氢谱,结果见图2。
图2 产物的核磁共振谱
图2中,δ:4.08~4.19为—OCH(CH2Cl)2中与氧相连次甲基的氢峰;3.97~4.08为—NCH2CH2OSi—中与氧相连的亚甲基的氢峰;3.52~3.77为—OCH(CH2Cl)2中氯甲基的氢峰;3.17~3.27为—NCH2CH2OSi—中与氮相连的亚甲基的氢峰;7.26为溶剂氘代氯仿交换的质子峰。核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
2.3.3差热分析
用微型差热天平加热实验产物,得出的结果见图3。
图3 产物的TG-DTA曲线
由图3可知:产物在235 ℃时开始失重,367 ℃快速分解,失重率达到50%,分解温度为367 ℃,说明产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DTA曲线有3个明显的放热峰,第1个放热峰的温度为269 ℃,认为是—CH2Cl的化学键的断裂释放的热量;第2个放热峰的温度为409 ℃,认为是硅氧键的断裂释放的热量;第3个放热峰的温度为453 ℃,认为是杂环碳氮键的断裂释放的热量。
2.4 产物的阻燃性能
将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应用于聚氯乙烯(PVC)中,参照:GB/T 2406—20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测样品的极限氧指数。将产物、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协效阻燃剂三氧化二锑(Sb2O3)和PVC以不同比例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挤出,并制成直径为3 mm的样条并对其阻燃和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12],实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与PVC有很好的相容性,与Sb2O3有很好的阻燃协效性,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成炭防滴落性能。
3 结 论
a. 以四氯化硅、赛克和1,3-二氯-2-丙醇为原料,合成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其最佳反应条件:四氯化硅、赛克与1,3-二氯-2-丙醇的物质的量比为3∶1∶9.6,1,3-二氯-2-丙醇分为两次加入。四氯化硅先与1,3-二氯-2-丙醇在45 ℃反应2 h,再加入赛克保温90 ℃反应11 h,最后滴入1,3-二氯-2-丙醇于90 ℃反应9 h,再加入三聚氰胺,搅拌保温1 h,收率为93.2%。
表5 产物的阻燃性能数据
b. FT-IR,1H NMR图谱表明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差热数据表明产物耐热性能好。
c.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多氯丙酯是多酯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对称性好、挥发性低,与高分子材料相似相容性好,用于聚氯乙烯等材料有良好的阻燃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欧育湘,房晓敏.国际阻燃剂市场特点和发展动向[J].现代化工,2006,26(5):63-66.
[2] 陈建兵.阻燃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6):559-560.
[3] 崔隽,姜洪雷,吴明艳,等.阻燃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7(1):14-17.
[4] Fonseca1 V M,Fernandes Jr V J,Araujo A S,et al.Effect of halogenated flame-retardant additives in the pyrolysis and thermal degradation of polyester/sisal composites[J].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2005(79):429-433.
[5] 陆云.卤系阻燃剂在防火材料中的应用及前景[J].消防技术与产物信息,2009(10):41-43.
[6] 王彦林,刁建高,纪孝熹,等.新型阻燃增塑剂硅酸三(氯丙基)苯酯的合成[J].工程塑料应用,2011,5(39):33-35.
[7] Cheng X,Shi W F.Synthesi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silicon-containing epoxy resin used for UV-curable flame-retardant coatings[J].J Therm Anal Calorim,2011(103):303-310.
[8] Chiang C L,Chiu S L.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PMMA nanocomposites containing nitrogen/ silicon prepared from the Sol-Gel method[J].J Polym Res,2009(16):637-646.
[9] Zhong H F,Wu D,Wei P,et al.Synthesis, characteristic of a novel additive-type flame retardant containing silic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C/ABS alloy[J].J Mater Sci,2007 (42):10106-10112.
[10] 李永华,曾幸荣,刘波,等.有机硅树脂与溴系阻燃剂协同阻燃ABS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4,32(1):13-16.
[11] 吴明明,谈瑛,侯清麟,等.四氯化硅的应用现状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6):18-22.
[12] 王彦林,刁建高,纪孝熹,等.硅酸四(氯乙基)酯的合成及表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