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基于网站的内容分析

2014-03-14淼,韩

图书馆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信息

张 淼,韩 宇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基于网站的内容分析

张 淼,韩 宇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我国74所重点院校图书馆网站为样本,揭示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研究发现,资源整合与空间服务是当前的热点;用户研究与阅读推广受到关注;不断创新是服务的明显特征与发展需要。此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但单一馆的创新能力不受高校层次与所属省份因素的显著影响。并从创新理念与方向的角度对未来的信息服务进行思考,强调明确服务生命周期,深化创新内容,开展交流合作。

信息服务 服务创新 内容分析法 高校图书馆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通的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优势,构建起全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在此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悄然发生变化。为全面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发展水平,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高校图书馆网站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调研发现,从网站角度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集中于网站建设与规划、网站功能评价等领域,围绕信息服务内容的研究较少。同时,系统应用内容分析法的文献也不多[1],李桂华就数字馆藏、参考咨询等服务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调查,总结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的特点[2]。刘晨用内容分析法比较中美高校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的差别[3]。由于上述两文出版时间已久,很多数据与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不符,有必要开展新的研究。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Method)。内容分析法是对符号行为交流的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分析,以推断意图、验证假设或描述事实的一种信息分析方法[4]。

2.1 分析框架

本调查以高校图书馆的扩展服务为对象,不涉及高校图书馆必然提供的借阅服务。根据全媒体的内涵及各项服务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将高校图书馆扩展服务分为服务创新、服务拓展、服务开发,并将其作为1级类目,2、3级类目参照5W1H分析法进行设定,也参考了江苏、北京及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最终建立3个1级类目,10个2级类目,44个3级类目,如表1所示。

表1 3级类目指标

2.2 样本选取与数据编码

样本选取采用分层抽样法,2013年6月从“211”工程大学中抽取74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并保证样本在高校类型、发展层次及区域分布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覆盖性与代表性。同时将各馆所属学校类型、所属行政区域、是否为“985”院校、所属省份作为统计变量。在编码规则的制定上,凡“有无”判断的指标,“无”取1,“有”取2;等级判断的指标按5级量表处理;类别变量采用多选题的方式。这样的度量有助于增加分析的深度。

本研究进行了前测,对33个小样本进行分析,将一些题目进行删除和修改,之后正式施测。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作为工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事后比较法等统计方法加以分析。

3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

3.1 服务创新充满活力 整合与空间是亮点

在“服务创新”中,选项“有”的比例超过半数的如表2。

表2 “有”的比例较高的指标

如表2所示,高校图书馆服务处于活跃发展时期,在新媒体技术冲击下,创新点多且分布较分散。较多图书馆提供的创新型服务包括“一站式检索”“手机移动图书馆”“新型OPAC”“OA开放存取数据库”推荐。综合分析,资源整合是服务创新的主题之一,在整合大方向下,各馆采取的具体形式不尽相同。为方便检索,24%的图书馆将GOOGLE等学术搜索融入检索界面,通过OPAC链接到电子图书的占18.92%、添加灵活的SFX占17.57%。另一个创新的主题是空间应用,利用多种媒体,从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两方面向读者提供视觉听觉体验。在“有无共享空间”方面选择“有”的比例为47%,虽未超过半数,但有如此多图书馆明确提出共享空间(IC)的服务理念,说明空间服务对于图书馆的巨大价值,且个别馆表现突出,如浙江大学图书馆结合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规划和实践了知识、学习、研究、系统、多媒体、发明、文化和社会等8个信息共享空间。另外,对“是否为985院校”的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985”院校的IC空间的建设要比非“985”院校多,并且这种差异显著,如表3所示。

3.2 传统服务以人为本 阅读推广持续升温

在“服务拓展”下,40.54%的图书馆开展读者调查。从调查位置看,在动态滚动栏的读者调查占14.86%,在主页的固定区域有明显链接的读者调查占25.68%;从读者调查的内容看,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满意度、读者行为、需求。可以说,对读者需求及行为的掌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重要前提,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路。

表3 “共享空间”独立样本检验

阅读活动与推荐方面的指标如表4所示,在“世界读书日”开展阅读活动已成为每年的常规项目,大多在主页的信息滚动栏里体现,甚至有27.03%的馆在主页中有固定读书日的栏目。从栏目内容看,有的是逐年积累的阅读活动,有的更将阅读活动纳入原有的服务体系中,如同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将阅读活动与推荐纳入到其学科服务中。另外,主页中有单独的阅读推荐专栏的占35.14%,而由OPAC衍生的各种借阅排行是所有馆都采用的方式。可以说全媒体时代阅读渠道的多样化并没有冲淡图书馆在推动阅读方面的作用,相反,对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担当的角色提出更高的要求。

表4 阅读推广方面的指标比例

3.3 以往趋势现成常态 未来发展期待创新

在“服务开发”下,曾经作为服务创新的内容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常规服务。对于参考咨询服务,78%在主页中有明显的“咨询台”标识,整合了多种虚拟咨询方式,包括FAQ咨询(93%)、E-MAIL咨询(81%)、电话咨询(90%),这些方式仍然是虚拟咨询的主流,而留言板(55%)、BBS(12%)、MSN/QQ实时咨询(42%)、CALIS虚拟实时咨询(46%)成为很好的辅助方式,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重视数字参考咨询,同时各馆都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复合式的数字参考咨询模式。

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新生培训、文献检索课、培训讲座仍然是主要方式,个别馆表现突出,比如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建立通识课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模块等。调查发现,大多数图书馆更注意对资源的培训,包括各数据库商提供的各类培训,且通识教育、软件培训日益受到重视,但对本馆信息服务方面的培训偏少。

另外,59%的图书馆配备学科馆员开展学科服务,学科馆员数量上,1-10人占27%,11-19占25%,20人以上占8%;学科服务平台方面,LibGuides占19%,门户网站占9%,学科博客占3%;从学科服务内涵看,大多起到学科联络的作用,学术动态的跟踪及学术评估等服务开展不深入。随着用户获取与利用信息方式的变化,上述服务将面临新问题,需要顺应发展需要,注入创新型元素。

3.4 优劣不在馆大馆小 地区差异明显

通过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总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馆所属学校类型、是否“985”、所属省份3个因素在信息服务的总分上并无明显差异,可见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是大馆还是小馆,小馆同样可以在服务创新方面占得先机。但调查发现,所属行政区域在信息服务的总分上有显著差异,如图1所示。总体分数形成三个阶梯,华东、华北总分最高,为第一阶梯;华中、西南为第二阶梯;东北、西北、华南总分最低,为第三阶梯;通过LSD事后比较法结果表明,第一阶梯与第三阶梯差异明显,华东地区与第二、第三阶梯均差异明显,表明华东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图1 各行政区域总分均值图

4 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思考

4.1 从生命周期角度认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实证分析,结合多年从业经验,高校图书馆服务具有生命周期的发展特征隐约展现出来。在手工服务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较为稳定与单一,很少有服务能够形成一个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这样完整的发展脉络,但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中,随着新式服务的不断涌现,原有服务的日益消亡,服务生命周期的发展脉络也日渐清晰。如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仅仅几年前还是图书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在如今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环境下,原有的表单、邮件等咨询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新生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要求而日渐式微,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已经走入图书馆人的视野。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制定服务发展规划时,需要根据服务所处的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策略,如积极应用成熟服务,大力推进处于成长期服务的发展,同时又要兼顾用户对于进入衰退期服务的需求,并引导其逐渐采用新的服务。在动态、开放、兼容并蓄的全媒体时代,必将有更多的图书馆服务完成其发展的生命周期,图书馆人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则是推动服务生命周期发展的动力。

4.2 服务创新需要注重服务内容的深化

调查中也发现,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的问题,造成只具有创新之名,而无服务之实。如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虽然有47%的图书馆提供该服务,但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的内容看,自助服务有27%,小组讨论区有26%,这两者所占比例较多,其它如个人学习占9%,多媒体视听占8%,参考咨询占2.7%,比例很少。相对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丰富的理论内涵,现有服务的层次明显偏低。又如OA开放存取数据库推荐多,但自建的OA库很少,不少图书馆只是简单的罗列几条OA资源,这样的服务创新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并无益处。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在吸取国外先进理念开展服务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停留在表面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服务内涵的深化。如图书馆只需购买厂商相应的产品便可以立刻步入移动图书馆时代,但很显然类似的商业行为并不属于图书馆主导的服务创新,对于一所具体的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创新更应该是有馆员的积极参与,融入馆员智慧的行为,关键在于购买到移动平台后,馆员如何应用移动平台开展服务,如移动阅读推广、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等。

4.3 服务创新要与全媒体时代的特点相结合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既对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提出挑战,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机遇。全媒体时代具有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的特点,高校图书馆需要按照这一思路设计自己的服务。如调查中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了动静结合的信息共享空间;既有横向的阅读推广,也有纵深的学科服务;实时的虚拟参考咨询随时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等,都是适应全媒体时代特征的体现。未来发展中,更要坚持这一发展思路,开展“利用移动终端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立体式服务”[5]等。只有与全媒体时代的特点相结合,高校图书馆服务才能创建出更多有活力、有发展的新服务,从而切实满足读者需求。

4.4 合作与交流推动服务水平整体提高

调查可知,各种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性方面并无明显差别。在服务创新方面,小馆与大馆拥有平等的机会,只要勇于挑战,每一所图书馆都可以在服务中脱颖而出。比如第十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的9篇实践类获奖论文中[6],绝大部分论文作者并非来自于地区性的大馆,这表明高校图书馆发展中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方面,已有图书馆做了很好的尝试,如近两年厦门大学图书馆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泛技术小组成员开展的学术联谊沙龙的旨在开展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与创意融合,引领高校图书馆技术支撑服务的新潮流。

5 结语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较强活力,努力跟上全媒体时代技术与理念发展潮流。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所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表现突出,引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方向。不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呈现出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通过合作来弥补。此外,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多借鉴国外理念与实践,真正处于高校图书馆服务最前沿的领域不多,且在借鉴过程中存在内容空虚、华而不实的弊端,因此,今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应注重服务内涵的深化与服务成果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加快服务生命周期的循环发展,为全媒体时代的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1]陈海平.中美高校网站的内容分析与比较[J].情报杂志,2012(2):87-92.

[2]李桂华.美国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的调查及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2(7):78-81.

[3]刘晨.中美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网络调查和实证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94-97.

[4]黄晓斌,成波.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竞争情报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8-31.

[5]李晓岩.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创新服务途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5):69-71.

[6]第十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优秀论文获奖名单[EB/OL].[2013-06-07].http://210.39.14.21/ conference/zh-hans/winner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Omnimedia Era——Based on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Library Websites

ZHANGMiao,HANYu

This paper makes content analysis on the library websites of 74 Chinese key universities to reveal the reality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in omnimedia era.The research finds that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space service are the current hot spots;user research and reading promotion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continuous innovation i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need for information service.In addition,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s unbalanced in various regions,and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a single library is not affected by universities and provinces.Ultimately the future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s under consid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novative ideas and direction;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indentifying the service lifecycle;and content innova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mong libraries should be promoted.

information service;service innovation;content analysis method;university library

格式 张淼,韩宇.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基于网站的内容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7):74-78.

张淼,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韩宇,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员。

2013-10-18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飞跃图书馆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