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50例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3-1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内瘘尿毒症血管

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透析科 ,山东 宁津 253400

近年来,随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观念的不断推进,有效护理干预受到医院的重视,为有效贯彻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与开展,加速护理事业的改革与俱进,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工作流程,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尿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干预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0~80岁,平均(53±11)岁;病程2~15年,平均(7±5)年;原发病:高血压病5例,糖尿病肾病20例,慢性肾炎20例,多囊肾5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41~76岁,平均(51±10)岁;病程3~14年,平均(6±4)年;原发病: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炎19例,多囊肾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透析方法 采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实施透析治疗。以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透析水为反渗水,流量为500ml/min。采用动静脉内瘘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为血管通路,每周对患者进行2次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时间为4h。全身肝素化抗凝,血流量200~250ml/min.接受血液透析前血肌酐(Cr)500~1250mmol/L,血清尿素氮(BUN)15~40 mmol/L。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协助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选择穿刺部位,备好所需物品及药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妥善做好各种操作,保持各个管道通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皮肤护理等,具体如下。

1.3.1 心理护理 尿毒症患者病情相对严重,需要反复接受透析治疗,而透析费用较高,花费较大,容易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透析前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态度和蔼,文明礼貌用语,增加患者对透析的信心,同时,血液透析给患者自身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容易诱发情绪过激,愤怒、焦虑、抑郁,甚至有绝望的不良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多与患者沟通,稳定患者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通过有效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尿毒症的相关知识,准确客观解答患者的疑问,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不适,稳定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实施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告知家属,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是给患者最大的慰藉,也是患者最佳的精神支柱,提供给患者最佳的物质支持,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的温暖和关怀,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念。

1.3.2 饮食护理 加强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多进食如:牛肉、羊肉、鱼、鸡蛋等优质蛋白的摄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专家建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可根据3:2:5进行合理布置,限制钠、钾、磷的摄入,控制水摄入量,对不能自行吞咽的患者,可给予肠道内或胃肠外营养支持。

1.3.3 血管通路的护理 ①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由于尿毒症患者常年输液、打针,静脉血管破坏严重,患者血管条件差,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因此,为临床建立永久血管通路带来诸多不便。熟练的动静脉穿刺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内瘘建立后容易发生闭塞[2],因此,做好内瘘的护理工作格外关键。首先,护士应加强内瘘术后的检查,触摸内瘘静脉端血管有无震颤,检查血管是否通畅,加强局部肢体的功能锻炼,促进瘘管成熟;再次,护士应掌握娴熟的穿刺技术,穿刺前仔细观察血管走行,争取以最短的时间进行血管止血带结扎,完成穿刺,需注意,穿刺针尽量选择小号针头,减少对内瘘的损伤,并应科学使用,在进行每次穿刺时应选择不同部位,这样可起到局部保护作用,每次操作均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应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并保持局部干燥,有效控制感染,因为内瘘早期感染大多与手术有关,但内瘘的后期感染大多与无菌技术不严格、穿刺点污染有关。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血肿、出血、疼痛。内瘘侧手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受压负重,局部肢体不可测血压、输液等;内瘘处如有硬结,可采用喜疗妥涂搽于硬结处,局部出血,可采用冰袋冷敷,对自述局部疼痛、有内瘘管震颤感的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为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适当进行内瘘侧手臂的锻炼,但力度适中,不易劳累。

②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心静脉置管对建立内瘘失败的患者使用。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每次透析前后消毒导管口,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一旦发生感染迹象,应配合医生采取紧急措施,使用有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4 并发症护理 ① 低血压:在透析过程中诱发的主要并发症是低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有效血容量减少有关。对有低血压发生迹象的患者,可采用高钠序贯透析,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5.5~36.0℃)。低温透析有利于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保持血压平衡,增强心肌收缩力。需要注意的一点,对有高血压的患者,在进行血透前,应避免使用降压药,对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加强心功能的监测,避免心源性低血压的发生。若患者发生低血压,护士应立即将患者放置于平卧位,抬高双下肢,给予氧气吸入,停止超滤,减慢血泵流速,静脉补充0.9%生理盐水200m1,若症状无缓解,则立即停止透析。② 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与容量负荷过重、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对有高血压发生迹象的患者,应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采用低钠、低钙透析,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口服降压药。③ 低血糖: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很多,透析过程中患者平均每小时损失葡萄糖约5.5g,为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可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大多是老年人,血糖调节能力差,透析过程应正常进食,对不能正常进食而使用无糖透析液的患者,可静脉补充25g葡萄糖,大大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1.3.5 皮肤护理 尿毒症患者的皮肤因尿素通过,容易形成尿素霜,皮肤瘙痒、干燥、粗糙,伴有严重异味,患者常常瘙痒难忍抓破皮肤诱发感染,因此,护士应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告知患者每日洗澡,对瘙痒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

1.4 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情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支持主要内容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根据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量表[1]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社会支持评分对比 干预组患者在社会支持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社会支持评分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尿毒症是人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通过肾脏代谢产生尿液排出体外,导致机体内部产生毒害。通过血液透析来替代肾脏疗法,利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缓解,是目前比较可靠且相对安全的方法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机体肾脏功能丧失,内部生化系统紊乱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综合征。伴随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做好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护理工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治疗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的一项长期治疗手段,属高风险操作。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在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加强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 李平,牟善芳,刘淑娟,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现状及启示[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39-41.

[2]黄郢荷.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521—522.

猜你喜欢

内瘘尿毒症血管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血管里的河流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