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温胃散敷脐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30例临床观察

2014-03-1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腹痛功能性发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广西 柳州 545001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以脐周反复发作的疼痛为主要表现,患儿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本病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每次发作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h,给患儿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少数严重者甚至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在4~18岁儿童的发病率为0.5%~7.5%,并呈现逐年增高趋势[1]。目前西药尚无特异性治疗,笔者采用自拟“温胃散”敷脐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并配合身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儿科急门诊就诊的儿童功能性腹痛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12岁,平均(6.34±1.20岁),病程3个月至3年,平均(1.41±0.23年);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13岁,平均(6.20±3.19月),病程3个月至3年,平均(1.38±0.26年)。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诊断参照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2]: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无可以解释症状的炎性、解剖、代谢异常或肿瘤方面的证据;可以 1 周 1 次,至少持续 2 个月;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B超、胃镜检查均无异常;排除器质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口服山莨菪碱0.3~0.5mg/(kg.d),分3次口服,连服3日停药,同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2粒, 连服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自拟温胃散敷脐治疗。组方:吴茱萸、丁香、广木香、肉桂、苍术等。在50~60℃低温干燥48h,混合后粉碎并过7号筛,低温间隙灭菌处理48h,分装备用[3]。使用时取温胃散30g加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清洁脐部,直接敷于患儿脐窝处,盖上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续7d为1个疗程。

1.4 护理措施

1.4.1 心理护理 护士要主动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仔细倾听患儿及家长的诉说,了解患儿病情、患儿内心感受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分析寻找患儿患病的相关心理因素及其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按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感情上的安慰和支持。例如,让家属调整期望值,以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消除其紧张情绪;治疗时应耐心细致,对患儿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使患儿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4.2 行为指导 要求患儿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休息及睡眠;指导家长营造和谐、开放性的家庭环境,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解释机会,减轻患儿的学习压力,消除不良行为情绪和负性行为;同时鼓励患儿多参与各种课外运动,减少家长对患儿的过多关注,避免患儿由于家长的不当行为导致的精神紧张,从而导致腹痛反复发作和延续。

1.4.3 饮食调护 在治疗的同时,告诫家长遵循“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的原则,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宜进食质软、少渣、营养丰富易消化之物,以少量多餐为原则,防止暴饮暴食,避免过饥过饱,忌肥腻、腥味、生冷、辛辣燥热之品。腹痛发作时进食不足予以静脉输液以补充生理需用量。

1.4.4 皮肤护理 首先向患儿及家属宣教外敷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此治疗方法;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外敷时间6~8h为宜,夏天可适当缩短外敷时间,以免皮肤出汗,浸渍,避免出现刺激症状和感染,药物使用时,要现配现用;局部皮肤如有破溃,禁止外敷。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判定。治愈:腹痛消失,随访2个月未再发作;显效:腹痛程度明显减轻,随访2个月偶有腹痛发生,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有效:腹痛程度减轻;无效:腹痛及其它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腹痛发作次数等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2~12岁儿童较为多见,病因病机复杂,目前认为既有胃肠动力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又有心理因素。中医认为

本病属于腹痛范畴。多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小儿饮食不知饥饱,过食生冷、甜腻之品,致使脾土不堪重负,寒凝肠胃,中焦气机阻滞以致痞满腹胀腹痛[5];若因情志失调,或它病影响,致使肝盛乘脾,胃则气滞,经络不通,气血阻滞而胃痛。故本病病机在于中焦寒邪凝结,气滞而痛。故治疗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自拟温胃散主要由吴茱萸、丁香、广木香、肉桂、苍术组成。其中苍术祛风散寒,燥湿健脾;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丁香、肉桂温中散寒止痛;木香疏肝理气,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共奏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清代吴尚先在《理溣骈文》中曰“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处治之法,经文内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法”。脐为任脉要穴“神阙穴”所在,脐部无皮下脂肪,脐腹膜下毛细血管网丰富,所以将温胃散外敷于神阙,既可以通过药物直接穿透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发挥疗效,同时脐部又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皮肤敏感度高,有利于药物通过经络不断刺激穴位,调整神经功能,增强免疫机制。

综上所述,小儿功能性腹痛是由患儿个性、情绪障碍与生理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6]。对于确诊为儿童功能性腹痛的患儿,在对患儿施以缓解疼痛的药物的同时应加强对患儿的综合性心理疏导,鼓励患儿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对本病的有效防治至关重要。

[1]陈永辉,凌科,高晓林,等.温中止痛方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4):318.

[2]陈洁.小儿功能性胃肠疾病-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22(1):3.

[3]吕建伟,莫现新.小儿温胃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2007,16(1):4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2.

[5]焦良山.疏肝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5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72.

[6]叶沐鎔.心身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118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57.

猜你喜欢

腹痛功能性发作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