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管见

2014-03-13方永林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利弊语文教学原则

方永林

【摘要】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盲目应用信息技术,笔者针对该现象,初步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应遵循辅助性、实效性和整合性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应用;利弊;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此,许多中小学教师片面地理解纲要精神,一时间把课堂教学搞得声光图影、光怪陆离、唱唱跳跳、热闹非凡……语文教学尤其如此,但凡实验班、公开课,信息技术在其中的运用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其实,我们理性地冷静思考,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既有它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切不可盲目地滥用。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创设教学情境,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层次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语文教材中有情节跌宕起伏、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味同嚼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免表层化、抽象化。然而,若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学情况则会大为改观,它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复杂为简约、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

(二)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性学习

个性化、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是难以实现的。但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和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互联网上所存储的浩瀚的数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的进度和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安排学生课外在网络中去查找、了解,从而延伸语文的学习时间,增加课堂45分钟的学习容量。教师还可以建立QQ群、博客或学习论坛便于学生访问,实时与专家、教师或同学进行相互交流学习。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滥用多媒体会削弱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无法亲临观察的风景,丰富他们记忆仓库中的感性素材。但是如果不论什么类型的课都用多媒体,呈现设计花哨、与课文无关的大量图像,播放与课文脱节的声音动画,那么就会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喧宾夺主的现象,削弱甚至剥夺了传统阅读的文化功能。传统阅读的文化功能在于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充分展开,凭借想象力,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使读者理解和吸收。而在多媒体充斥的阅读中,主体的创造性、想象力却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消解,甚至被剥夺,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人机对话影响了师生互动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富有人性化的板书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而不应该以“人机对话”来替代“人际交流”。由于信息技术而迫使教师自己从语文教师变成了“技术员”和“放映员”,阻碍了师生之间富有情感的人际交流。

(三)信息的富足助长了“拿来”之风

网络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信息宝库,不怕找不到,就怕想不到。借用百度的广告词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然而,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切实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引导和约束,那么,学生一有疑问就去“百度”一下、一要写字就打印,一要作文就下载完全沦为了信息技术的奴隶,就像时下的学生一要计算数据动辄依赖于计算器一样。那么如此下去,学生不会写字、不会作文、不会思维,只会“拿来”就不将是危言耸听了。

笔者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仅略举一二之观点,在于说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由此来认识信息技术作为“双刃剑”的工具本质。那么,笔者窃以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辅助性原则。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处于辅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地位,而绝不能喧宾夺主,使教师和学生沦为它的奴隶。

第二,实效性原则。可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适当利用声音媒体培养学生听和诵读的能力,培养语感;可适当利用图像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适当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但绝不能过多过滥,效果不明显就干脆不用或少用,否则就会出现画蛇添足、喧宾夺主、鸠占鹊巢,费时费力却事倍而功半。

第三,整合性原则。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强调高度的和谐自然,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使两者聚合产生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獻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2001.

[2]乌申斯基.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利弊语文教学原则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利弊怎么看
微型学习之利弊谈
电子产品利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