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2014-03-13傅瑞敏
【摘要】语文教学的功用不仅涵盖听、说、读、写,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顾及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愿,同情他人的不幸,培养担当意识,树立强烈责任感,这对语文教学而言是责无旁贷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人活着不是孤立的,他和周围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引导学生顾及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愿,同情他人的不幸,培养担当意识,树立强烈责任感,这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在影响学生情感、矫正学生行为等方面,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而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功用,则应多思多虑,发掘机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因势利导,不轻易错过任何一个绝佳的情感教育时机。前几天,带着学生学习了一篇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正好以此作为契机,将自己的情感教育设想付诸实践。
一、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必须有担当意识,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小说中的那位母亲,家中遭遇人祸,丈夫不幸死于交通事故。在得到抚恤金后,她首先是偿还了丈夫生前的欠账,不够的部分,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
一位寡母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6岁、一个10岁),仅仅是抚养他们,让他们读书受教育,其中的艰辛已是不言而喻了,更何况还要替亡夫偿还债务。其实依她那样的情形,如果拖延偿还债务,或是干脆以可怜处境赖掉债务,债务主们大抵也会看在这孤儿寡母的份上稍发善心放弃债务。但坚强的母亲,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承担债务,大概在她的意识中夫债妻还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担当需要何等的勇气,这又是何等强烈的责任感使然。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当下社会一些背道而驰的现象:欠债不还、遗弃子女、不赡养老人、婚姻出轨等等,这一系列行为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缺乏责任感,缺少担当意识。 我们且不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何等的振聋发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何等的豪言壮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何等的令人感慨万端。纵观这些肺腑之言,都沉淀着浓重的忧患意识,但追根溯源,其实都是高度的责任感支配着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那么他的言行必然缺乏约束,而随心所欲的后果往往与社会道德观念相悖。我们不强求学生将来能为国家作出多大的贡献,但我们要求他们决不能做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决不能做出损害国家、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如课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让学生牢牢记住认真学习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的使命。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责任也不尽相同。作为学生,认真学习是责任;将来参加工作了,那么认真工作就是责任;成家立业之后,爱护家人就是责任。可以不夸张地说,人从呱呱坠地之时起,责任就相随相伴了,并且终其一生。人选择了责任,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强、勇毅、付出、无悔;人若逃避了责任,就意味着成为众人鄙视唾弃的懦夫。
二、学会同情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当母亲怯生生地说“……唔……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之后,老板娘热情地接待,并且把母子三人领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在这寒冷的大年夜,因为有了老板娘的善良关爱,有了老板特意多加的半堆面量,母子三人的心必定是温暖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陷于落魄、面临失意之际,总希望有人能热情相助。那么,当看到他人突降厄运、不幸来袭时,我们是否应该让自己心灵颤动,同情喷薄,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呢?
一个人如若对外在一切人和事,熟视无睹,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那么这个人要么是淡定脱俗,要么是冷漠无情。如若是前者也就罢了,但生活中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如此淡定呢?所以后者的可能性居多了。若此,却是值得人们警醒的。因为人的心灵需要感动,需要在悲伤、同情中得到净化、洗涤,需要在喜悦、激动中得到宣泄、释放。尤其是当看到他人身处窘困之时,即便不能施以援手,也一定不能吝啬我们的同情心。
同情是心中爱的体现,人如果没有了爱,那么他的生命必将如荒芜的沙漠、干涸的河流、枯竭的老树,黯然失色。守财奴葛朗台因为心中没有爱,所以冷酷无情、专制贪婪,致使善良的妻子痛苦不堪、过早离世,致使女儿步其后尘、不幸终老。而他临死前对金钱的偏执又是何等的悲哀,因为没有了爱,他至死执迷不悟。
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舍得为自己一掷千金,舍得为子女挥霍无度,却不舍得将钱捐助给慈善事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的心中有爱吗?不错,他们爱自己,爱子女。但他们的爱是狭隘的,因为他们心中缺乏了同情。如果每个人都“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可悲。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个可以感动学生的瞬间,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通过与作品人物的心灵交汇,通过感受作品人物的辛酸不幸,让学生学会同情他人,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帮助他人。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因此,语文教学的责任重大,意义非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认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尊重他人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地说道。“不行,如果这样做,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娘天性善良,同情弱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她可能和许多善良的人们一样在一心想帮助他人之时,忽略了他人内心的感受。人都是有自尊的,即便处于落魄之际,他也会深怕他人轻看了自己,甚至在困窘之時,更会因过度的自尊而产生自卑情绪,所以我们在帮助他人之时切莫忽视了他人内心的感受。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是对人格的捍卫。当生存与尊严对立时,人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所以,我们不要试图以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态站在弱者面前,希冀对方对你抱以感恩戴德之心,更不能以鄙夷漠然的施舍之举,践踏他人的自尊。无论何时,你的爱心,你的帮助都应以尊重为基点。
人与人的相处是一门学问,但如想友好相处,那么前提就是必须互相尊重。没有了尊重,一切免谈。谁也不希望受到别人的伤害,但请首先不要去伤害别人,有时无心的一句话语,无意间的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对他人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在待人接物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避免造成他人的难堪,伤害他人的自尊。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分析问题。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但他们也缺乏为人处事的经验,容易冲动行事,他们可能会口不择言,行动鲁莽,其后果是轻则恶语相向,重则大打出手。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的功用不仅涵盖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这也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自身必须人格健全、正直善良;其次,教师应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真正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实,教师如导演,而学生则是演员,如导演引导得法,那么演员也会演出到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亟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便能更好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为能培养出有益于社会的学生奉献热情,为祖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傅瑞敏,1971年生,女,浙江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从事语文教学19年,主要研究语文课堂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