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科技工作者的语文观析“三艺”之功用

2014-03-13李红莉张春泉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院士语法

○李红莉 张春泉

(1.湖北安陆市城东小学,湖北 安 陆 4 32600;2.湖北黄石湖北师范学院 中 文系,湖北 黄石 435002)

一般说来,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重视语文,人们往往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对语文的重视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信度更为“可信”。一般认为,院士是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院士关注语文并提出自己的语文观,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权威代表,并因其多少带有“他山之石”性质,格外值得研究。

《语文月刊》自2009年第2期起《卷首名家》专栏辟有笔谈《我的语文观》,十分有意义,其中的名家包括两院院士。截至2009年第6期共有4位院士发表了他们的语文观,这4位院士分别是杨叔子、刘颂豪、刘人怀、钟南山,其语文观分别刊于《语文月刊》2009年第2期、第3期、第4期、第6期,院士们在《我的语文观》中都指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都提出了培养语文兴趣的必要性。如上所列4位院士在语文上的看法在很多方面均所见略同,其所持语文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作为当代科技工作者的语文观之代表。4位院士都持大语文观:注重逻辑、语法、修辞的综合,注重从宏观视角看语文;注重语文的基础功用。比如钟南山院士指出:“脑子清晰、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强,这些都建立在扎实的语文基础之上。所以说,语文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之基础。”[1]P1

我们以为,4位院士的同名佳作《我的语文观》不乏真知灼见,都极富科学性和前瞻性,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对逻辑、语法、修辞这“三艺”的重视是院士们大语文观尤其重要的内容。“三艺”(trivium)是欧洲中世纪关于逻辑、语法、修辞的并称。本文即从院士的大语文观考察“三艺”之重要功用。

一、逻辑:创新思维的基石

语文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人们可能对“语文”的内涵还会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语文与语言文字符号密切相关,语言文字符号是语文最重要的不可置换的对象之一,这些符号有抽象的,亦有具体的。其中关于抽象符号的认知就是在语文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语文中的逻辑与具象思维相伴,与情绪情感审美等相伴相生,就这一点而言,它不同于数学中较为纯粹的逻辑思维,不妨说,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更适宜于纯粹逻辑思维尚不发达(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和青少年。不甚枯燥的语文中的逻辑似乎更有助于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创新思维。简单地说,逻辑是创新思维的基石。正如刘颂豪院士指出的:“语文教育要大力倡导探究学习,创新学习。”[2]P1“探究”和“创新”都与逻辑思维直接相关。语文学习具有方法论上的探究和创新。

如何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刘颂豪院士有更明确的说明“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联想假设’、‘观察体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表达交流’等过程,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2]P1不难理解,“‘提出问题’、‘联想假设’、‘观察体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表达交流’”都与语文有关:提出问题的最便捷工具是语言文字;相对较为抽象的语言文字更便于刺激和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体验感悟能力;用语言文字更有利于清晰明确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而表达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则非语言文字莫属。

显然,语文教育中的逻辑思维是创新的基石,钟南山院士谈到语文及逻辑的重要性时也指出:“因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清晰的思维和思想是最基本的要求。科学家出色的创造源自出色的思维和思想,而思维和思想的载体就是语文。”[1]P1世界上没有赤裸裸的思维和思想,语言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是思维最重要的载体。可以说,没有语文就没有思维和思想的传达与传播,没有思维和思想的传达和传播就无所谓创新思维。

一言以蔽之,“思维的活跃,能力的提高,莫不同语文教育密切有关”。[3]P1语文教育的质量直接关乎受教育者的思维的活跃程度和能力提高程度,活跃的思维蕴含创新思维,语文教育在这些意义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语法:有效认知的初阶

思维是认知的基础。前文所列4位院士都没有直接讲语法的重要性,这更耐人寻味。在我们看来,院士们所讲的语法是一种认知语法,而不是纯粹的形式语法。认知语法重视语言的意义,重视语言的功能,而形式语法则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形式。院士们并不提倡纯粹形式语法的教育,“只重形式而轻内涵的语文教育是十分浅薄的”,杨叔子院士如是说。虽然这里讲的“形式”并不能与“语法形式”等量齐观,但是其精神所指包括语法形式。

语法是有效认知的初阶。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感知”和“理解”等。刘人怀院士指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工具学科,理解能力不好,不会分析问题,便极大地影响学习其他科目。”[4]P1“理解能力”与认知语法的关系尤为密切,这里,“学习其他科目”无疑是更为充分和深入的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法确实是人们(尤指受教育者)有效认知的初阶。

语法和逻辑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这恐怕是院士们没有特意单独强调语法重要性的一个原因。因语法和逻辑的关系密切,所以以上名家在谈到逻辑时自然涉及语法问题。比如钟南山院士指出:“要通过学习语文,培养清晰的思维,善于概括问题,善于组织材料,能够抓住问题本质,逻辑清楚、条理分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难理解,“逻辑清楚、条理分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离不开语法,语法通顺是条理分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基本要求。与之相应,钟南山院士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总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做到‘读得懂,说得清,写得通’。”以“读”“说”“写”为中心语的三个并列中补结构的补语“懂”“清”“通”,其意义内涵也都与语法的功用密切相关,它们都是有效认知的初阶。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借学生来信反映的因语文不过关而“用词不妥,造句不通,行文不顺,甚至不知所云”的情形,杨叔子院士间接表达了他对语法的认知功能的关注。

三、修辞:成功交际的捷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最重要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修辞则是对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文字)的调整适用。不妨说,修辞是成功交际的必要途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加强了修辞修养,就更容易找到成功交际的捷径。交际有面对面的交际,也有非面对面的交际,后者可以利用记录语言的文字作为媒介。

刘颂豪等院士都注意到了修辞在语文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刘颂豪举例说:“如在‘光’这一单元中,就运用一段小诗来描述光的现象:‘星星眨着俏皮的眼睛,太阳送来关心的光明’,‘这来自远方的光,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径?雨过天晴为什么常见彩虹的身影?是否有了光才会有缤纷的美景?’”[2]P1该例用形象的艺术语言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互动,教师与学生通过形象语言实现了成功交际:教师想说的内容容易说明白;学生对教师的意思也容易领会清楚。

简单地说,修辞是对语言文字的恰当运用。正如刘人怀院士指出的:“学习语文的同时,要更好地应用语文。语文在人们的口语交际、知识获取、阅读写作、思想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和工具作用。”[4]P1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应用语文”即是修辞,是成功交际的一条必要途径,是人际沟通的桥梁。正因为如此,所以刘人怀院士不无感慨地说:“在中学时代,我曾获学校演讲冠军。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语文在我的科研、工作、演讲、交流等方方面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P1

踏上逻辑基石,登上语法初阶,选择修辞捷径,就会在成功之路上自由驰骋,更快抵达成功之目的地。

以上列举的4位院士的语文观给我们以无尽的启示,我们讨论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三艺”分析开来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事实上逻辑、语法、修辞三者之间常常是以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三者之间是可以交叉的,这正如思维、认知和交际三者之间往往有所交叉一样。

[1]钟南山.我的语文观[J].语文月刊,2009(6).

[2]刘颂豪.我的语文观[J].语文月刊,2009(3).

[3]杨叔子.我的语文观[J].语文月刊,2009(2).

[4]刘人怀.我的语文观[J].语文月刊,2009(4).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院士语法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院士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