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初中古诗文注释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商榷

2014-03-13肖永凤汤仕普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异体字用字古诗文

○ 肖永凤 汤仕普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中文系,贵州 水城 553004)

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在《新课标》中对初中阶段(7~9年级)的目标要求提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1]4-1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简称人教版《语文》),经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初审通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国各省市绝大多数中学使用。这套权威性教材中贯彻了《新课标》总目标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1]4-12以及7~9年级阶段目标“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1]4-12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六册,共选各类诗文作品169篇,其中古诗文49篇(按照课文标题计算),约占总数的29%。该教材选入的古诗文,都是中国历代典范的文学名篇,文质兼美,学习这些作品,可以使中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获得比较全面的语文素养。出于循序渐进的考虑,《新课标》只是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1]4-12因此文言文的注释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套教材中对古诗文字词的注释吸取了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能针对中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精当准确、深入浅出,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疏误之处也有,很多学者对该教材古诗文注释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拟就人教版初中古诗文注释中的通假字、古今字问题略陈固陋。

通假字、古今字是古汉语中的特殊用字现象,都是用不同的字记录同一个词义,在古诗文中大量存在。现代人阅读文言作品,如果不明通假字、不解古今字,将会影响对作品的准确解读。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2]312“要”是“邀请”的通假字;《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二,国中无伪”,[3]374“贾”即“價”的古字,“價”后来简化为“价”,表价格之义。因而历代训诂学家都非常重视对通假字、古今字的注释。中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古诗文,如果在注释中不能准确说解这类特殊用字现象,则会导致师生不能理解原文意旨、似是而非。

那么,通假字、古今字究竟有何区别呢?通假字是古人书写时,仓促之间写的同音别字(后代文人不乏有意为之以附庸古意者),所谓“本有其字不用”,临时借用音近或音同的字表示另一个词。例如《孟子》“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3]431上古汉语中本有“早”字不用,却借用同音的“蚤”字表示“早上”。这类“别字”现象在古书中大量存在,约定俗成、习非而是。古今字现象的产生则是由于上古汉语单音节词为主导,随着语言的发展,词义引申、假借,一个字承担多项意义(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等等),后来人们为了区别某个意义或减轻该字的表义负担,便以原字为基础,或增加偏旁、或改变偏旁,为某个意义新造了汉字,这样产生在不同时期的同表一义的一组字就构成了古今字的关系,产生在前的叫古字,产生在后的叫今字。例如“解”的本义是分解动物肢体,引申表示解体、解散、解除、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来人们认为有必要为注意力不集中、心理上放松这个意义新造一个专用字,于是“懈”字便产生了,“解”和“懈”就是古今字。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在时间上,通假字是共时层面上的文字现象,古人写“蚤起”时,“早”字是存在的,写字的人借用了跳蚤的“蚤”表示“早晨”的“早”;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在产生时间上有先后,古人写“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4]9时,“避”字还没有产生,“避”是后人为“辟”的引申义“躲辟”这一意义而造的后起字。2.意义上,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之间意义上没有关联,如“要”和“邀”;而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之间意义上有联系,今字是为古字的某个意义而造的,如“莫”和“暮”,“暮”是为“莫”的本义“傍晚”而造,“景”和“影”,“影”为“景”的引申义而造。3.形体上,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形体没有必然的联系,如《论语》“归孔子豚”,[4]201“归”通“馈”,二字无形体联系,当然,由于通假字的前提是二字音近或音同,因而当两个字都是形声字时声符有可能相同,如“辩——辨”、“锡——赐”等等,但这类字在通假字中仅占少数,这种字形的联系也不是必然的;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形体上有着紧密联系,今字是在古字基础上滋生繁衍出来的后起字,或在古字上增加形符而成,如“反——返、责——债”等等,或改变古字形符而成,如“赴——讣、没——殁”等等,少数今字对古字形体略加改变,如“大——太、陈——阵”等。

一、人教版初中古诗文对通假字、古今字注释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通假字、古今字混为一谈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释中涉及的通假字、古今字共72处(不计重出),仅在七年级《语文》(上册)所选《论语十则》中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中“说”的注释标明“‘悦’的古字,愉快”,准确地说解了“说——悦”是古今字,并进行了释义。但是该教材并未一以贯之,初中语文六册教材中除此之外,其余不论是通假字,抑或古今字,都混为一谈。例如: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童趣》)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

(七年级下册《口技》)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

(5)是知也。(知,通“智。)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6)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八年级上册《望岳》)

例句(1)(3)(6)中“强、有、曾”都是通假字。而例(2)(4)(5)句中的“坐、反、知”都是“座、返、智”的古字,“坐”本义为动词,引申表示所坐之处,后造“座”表此义;“反”本义为把手翻转,引申表示走路往而回还,于是为该义新造了“返”字;“知”本义为知晓、明了,引申表示聪明、见识,“智”字便为此义而生。由此可见,“坐——座”、“反——返”、“知——智”这三组古今字在产生时间先后、字形、字义上都是有关联的,与“本有其字不用、临时借用同音别字”是决然不同的。释义者将古今字与通假字混为一谈,一方面是因为二者(古字和今字、借字和本字)都是音近或音同字,另一方面是二者在某个意义上相同。编写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的专家或许也是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在注释这类特殊用字现象时不加区分。但是如果不区分古今字与通假字,则会引起学生对通假字概念的疑惑。通假是两个意义、形体无关的字、由于音近或音同而借用,“坐、反、知”与“座、返、智”却意义、形体相关,是古字和后起今字的关系。当然,古今字中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说文解字》“谊”注云“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5]94

(二)注释体例欠规范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中有训诂学,已有约2000年历史,训释术语丰富,体例明确。中学语文教材中对古诗文字词的训释体例却显混乱,这引起了许多学者关注。单就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而言,注释体例也很不规范。一是训释术语不统一,同样是通假字或古今字,不加区分,大多数数用“通”、或用“同”。例如: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

(八年级上册《三峡》)

(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

(八年级下册《马说》)

(4)村南村北响缲车。(缲,同“缫”)

(九年级上册《浣溪沙》)

(5)为天下唱。(唱,通“倡”)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6)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7)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直,同“直”)

(八年级下册《行路难》)

以上诗文中的注释,例(1)(2)(3)(4)都是对通假字的注释,用术语“通”或“同”说明本字;例(5)(6)(7)都是对古今字的注释,混用“通”、“同”说明今字。除此之外,少数注释使用其它说明方式或不用训诂术语,如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一文中有三处注释:

(1)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啐,唾)

(2)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抛,通常写作“脬”)

(3)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嗑,现在写作“喝”)

以上三句中“啐、抛、嗑”都是通假字,例(1)直接说明本字,例(2)(3)则分别用“通常写作、现在写作”说明其本字。

另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异体字的注释也混同于通假字、古今字,因为这类字为数不多,故不专论。如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文中有“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徧”注释为“通‘遍’”,其实“徧、遍”二字是异体字。

二是当注不注或注释过于简略,词义不明。例如:

(1)到乡翻似烂柯人。

(八年级下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恶能无纪?

(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

(3)笑迷迷的去了。

(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

(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九年级下册《惠子相梁》)

(5)客愚无知,颛妄言。(颛,专擅。)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6)岂直五百里哉?(直,只,仅仅。)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疑问语气词。)

(同上)

(8)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江岸。)

(八年级上册《观潮》)

例句(1)(2)(3)(4)中都有特殊用字现象,例(1)“翻”是“反”的通假字,反而、反倒之义;例(2)“纪”是“记”的通假字,表示记录、记载之义;例(3)“迷”是“眯”的通假字,“眯眯”形容笑的样子;例(4)“邪”是“耶”的通假字,是句末疑问语气词。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对这些通假现象都没有注释,显然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例句(5)(6)(7)(8)虽然对句中特殊字词进行了注释,但是没用揭示出“颛、直、干”分别是“专、特、岸”的通假字,而“与”是疑问语气词“欤”的古字。文字关系不明,容易导致读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语文教材中怎样区分通假字、古今字

(一)规范注释体例

规范语文教材古诗文中通假字、古今字的注释体例,使用前后统一、约定俗成的训释术语,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通假字是共时层面的文字现象,历代学者多用“A,通B”术语进行注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大多数通假字注释都采用这种方式,少数使用“A,同B”、“A 通常写作B”、“A现在写作B”等不规范用语,甚或借字和本字之间不用训诂术语。对于这类不规范注释现象,应该统一修订为“A,通B”方式,尤其是借字和本字之间不用训诂术语者,其文字关系不明,更容易使人心生疑惑,应给予修订。例如:

(1)岁晏有余粮。(晏,晚。)

(九年级上册《观刈麦》)

(2)我又不同你顽。(顽,同“玩”。)

(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

上述例句注释中如果改为“晏,通‘晚’”、“ 顽,通‘玩’”,词义会更明了。

对于古今字的训释,历代训诂学家常用“A,古B字”或“A、B,古今字”等形式来注释,可为参考。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中“说”的注释标明“‘悦’的古字,愉快”,这是非常规范准确的,教材对其他古今字现象的注释并没有继续沿用这一注释体例,令人遗憾。例如:

(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2)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3)直甚么,要哥哥还?(直,同“值”。)

(九年级上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对上述例句中的古今字注释,如果增加“被,‘披’的古字”、“ 涂,‘途’的古字”、“直,‘值’的古字”这样的说解,对读者理解原文应该会有帮助。

对于古诗文中异体字的注释,最常用的方式便是“A,B的异体”。例如“徧,‘遍’的异体”,简明扼要。

(二)附录简要说明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每一册后面都有“附录”,介绍语法、修辞、文体、写作、阅读等相关知识,作为教材正文的补充内容。为了帮助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师生了解通假字、古今字,或者异体字的内涵、区别,可以在教材的附录之中对这类文言文中常见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进行简要介绍,增设“古书中的特殊用字现象”或“如何区分通假字、古今字”等等栏目,既可以与教材中古诗文字词注释内容相互补充,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提纲挈领掌握相关汉字知识。

初中语文教材中对古诗文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杂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而且导致中学文言中的汉字基础知识与高校古汉语中的通论知识脱节。综观我国各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古代汉语课程以及本科汉字学课程,“通假字、古今字”都是这类课程“文字”部分的重要内容,各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汉字学》教材中都对古书中的特殊用字现象进行了详细论述,例如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在第一册第二单元“古汉语通论”中就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在第二册第六单元中有“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上册第一章“文字”当中专列一节“古书中的用字”详细介绍“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在我国各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不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汉字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都要求学生要掌握通假字、古今字产生的历史原因、内涵区别,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认真辨析通假字、古今字。但是,接受了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知识训练后的毕业生,当他们走上中学语文教学岗位,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时,所使用的权威教材在古诗文注释中却有意混淆、模糊通假字、古今字以及异体字的概念,而且各类考试以教材为核心、亦步亦趋,在试题标准答案中也是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混为一谈,这种现实状况迫使中学教师为了迎合考试、迎合教材,只好将大学时所学汉字知识随时而变,有意模糊各类特殊汉字现象,不敢“较真”。另外,语文教材注释中的这种错误信息,使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将所有古诗文中的特殊用字现象混为“通假字”,将来升入高校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古代汉语、汉字学课程学习时,面对高校课程内容中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要求严加辨析时,常常陷入困惑,这真是恶性循环。为了减少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障碍,为了使高校古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更好地接轨,建议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对古诗文的注释体例中应该明确区分通假字、古今字以及异体字,并在附录中对这类特殊用字现象加以简要说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2011.

[3]朱熹 .四书集注[M].岳麓书社,1988.

[4]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6.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00.

[6]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九年级上册、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异体字用字古诗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辽代避讳用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