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草药名英译及其规范化

2014-03-13李成华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拉丁语英译中草药

○ 李成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在现代医学发展面临挑战的今天,西方医学界掀起了研究借鉴中国传统中医的空前热潮。中医药因其神奇的临床疗效、独特的理论体系、低廉的医疗费用、绿色天然而较小毒副作用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医学人士的重视和认可,中医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草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名英译在弘扬我国中医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中草药的命名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译时常出现误译。翻译人员在英译中草药名时应掌握英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做好中草药名英译的规范化工作,以便促进中医药事业对外交流。

一、中草药命名的特殊性

中草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认识的并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其命名有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背景。中草药命名方法多样,以入药部位命名的:如板蓝根、桂枝、桑叶、菊花、车前子;根据其形态命名的:如牛膝、乌头;依其气味命名如酸枣仁、鱼腥草;根据颜色取名:如红花、丹参、玄参、金银花;根据产地命名:如川芎、川贝;根据生长环境命名如泽泻、夏枯草。[1]37-39

一般情况下中药多为天然产物,药名常直接取用于原产物名。但有少数例外不从原植物读音,因此易误读。“黄柏”是一种中药其中的“柏”按照习惯读法应当读bò。不过“黄柏”现在一般写成“黄檗”(bò)。中药名称中个别字较特殊,在不同药名中读音也不同,在组成的药名却常见,误读率较高。例如,枸杞子、枸橘、枸橼中同有“枸”字,但读音不同,分别读为枸(gǒu)杞、枸(gōu)橘、枸(jǔ)橼。[2]45

因此,中草药对于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人士而言是一种异质文化,其命名的特殊性更增加了外国人学习中草药的难度。

二、中草药名英译方法探讨

中草药种类繁多,对于中草药名称的翻译以前主要采用拉丁语进行翻译。如将中草药“当归”翻译为“Radix Angelieae Sinensis”。用拉丁语翻译中药名称虽然易于规范,但拉丁语是一种已死亡语言,即使在西方也很少有人能熟练使用。为了便于交流,人们逐渐开始采用英语翻译中药名称,如将“当归”翻译成“Chinese angelica root”。但由于英语中的植物名称大多数是由拉丁语转化来的,中草药名英译仍然存在难认难读的问题。此外,英语中一个植物的名称可能包括中医中的几种药物,很容易造成认识学习的混乱。所以,音译中草药名称近年来已为海内外所普遍接受的方法,这也为中草药名称翻译的国际标准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3]34

目前,中草药物的翻译可同时使用拉丁、英语以及拼音译名。如:

防风[fáng fēng]:ledebouriella root,Radix Ledebouriellae;

荆芥[jīng jiè]:Schizonepeta,Herba Schizonepetae;

麻黄[má huáng]:Herba Ephedrae,Chinese ephedra herb;

薄荷[bò he]:Herbs Menthae,wild mint herb;

桂枝[guì zhī]: Ramulus Cinnamomi,cassia twig;

柴胡[chái hú]: Radix Bupleuri,Chinese thorowax root;

野菊花[yě jú huā]: Flos Chrysamhemi Indici,wild chrysanthemum flower;

栀子[zhī zǐ]:Fructus Gardeniae,cape jasmine fiuit。

三、中草药名英译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1.不断提高翻译中医英译工作者的素质。目前,中医翻译队伍的构成主要为两方面的人员:一方面是不具备中医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另一方面是懂英语但缺乏翻译技巧和英语及汉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中医医生。由于从业人员自身的特点、译者的知识结构以及不同习惯、文化环境以及上述因素的制约,中医术语(中草药)的翻译出现种种混乱的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培养既通晓中医基本理论及其特点、对现代医学有所了解又具有较扎实的英语水平、熟练的翻译技巧的专业翻译人员。

2.遵循中医英译的原则。中医英译的原则有五条:对应性英译词义尽量与其中医名词学术内涵相对应;简洁性在不影响清晰度的情况下译名尽量简洁避免词典式释义;同一性同一概念名词尽可能使用同一词对译;回译性英译名词在结构上尽量与中文形式一致或相近;以便较好地实现中英文信息的双向传递;约定俗成目前已通行的译名虽与前述原则虽不完全符合,也可考虑使用但对学术内容不正确的翻译仍需改正。[4]1129-1130因此,中草药名的英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义,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力求中草药名称的英译使外国人能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医的种类繁多的中草药。

3.灵活运用中医英译的方法。英译的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音意结合等。在翻译中草药名称时应根据中英文的情况灵活运用。大多数中草药名称在英语中有相对应的词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如“薄荷”可直接翻译为“wild mint herb”,“人参”英译为”Ginesng”。但对少数中药无适当英语可译时,可用拉丁语翻译但应注明中文,或者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如“防风”在英语中无对应词语,翻译时可用汉语拼音“fang feng”,“荆芥”拼音译名为“jing jie”。

4.力求保持民族特色。中医学还只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一点在中草药名的翻译上应予以充分体现。由于世界各国语言文字间的差异,同一种植物或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都有其习用的名称,极易产生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因此,中草药名的英译一定要在符合国际水平的同时,保持中医特有的民族特色。[5]66

总之,中草药名的英译规范化是中医术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名的英译失于规范会给中医国际化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的日益频繁,国内外中医药翻译工作者应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搞好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化工作,从而开创中医翻译规范化的新局面,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友樑.识药先识名——中草药命名纵横谈[J].福建中医药,1993(1).

[2]严肖玲,何报作. 如何正确读中草药名[J].中药材,1991(12).

[3]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王锦方,毛红,杨守忠.中医术语英译原则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2).

[5]李照国.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J].中国翻译,2008(4).

[6]谢竹藩.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拉丁语英译中草药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摘要英译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以意大利传教士为例浅谈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结缘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