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境之美
——评王维《鸟鸣涧》

2014-03-13孟莉莉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静谧意境

○ 孟莉莉

(郑州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河南 郑州 450001)

意境,是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核心审美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经历代文论家的生发阐释,学者文人的补充发挥,意境的含义越来越饱满而清晰,并逐渐扩展成为中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直至清末王国维而集于大成。今人对此作出了明确而适当的界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句话把抒情性作品作为生发意境和创造意境的前提,实质上归纳了文学意境的两个重要审美特征,一是“情景交融”,二是“韵味无穷”。

许是性情的因素,我个人一直很喜欢古诗词,那字字句句之间流淌出来的悠悠柔柔的美,总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而说到诗,不能不说的就是唐诗。唐诗一直是中国文学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唐诗不进对仗工整,韵律优美,更兼具情景交融、含蓄自然的意境之美。唐代的一些诗歌达到了意境美的最高水平,最能代表意境之美的特色。本文就以王维的一首诗《鸟鸣涧》为例,分析其中蕴含的意境之美。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一、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极写春山之静。山谷空旷,幽涧波明,莽原草长,整个山林显得静谧安详。万籁都陶醉在夜的宁静里,春山空旷辽阔,越发显出了春山夜色的静谧和空寂。这时,朦胧的月儿慢慢升起,皎洁、幽柔的清光洒向莽莽丛林之中、粼粼涧溪之上,悄无声息地辉映着近树远山、清涧幽谷。幽暗的山林登时显现出丰富的体态,明了而富有层次。在这幅美妙的图画中,簌簌下落的桂花、静谧而空灵的春山、在云中出入的皎洁的月亮,被月亮惊动了的小鸟的鸣叫,新涨的春水哗哗流淌,……大自然的美景悄然寂静,却让人怦然心动!这里的美是默然无声的,却也是惊心动魄的!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美的地方呢,美得让人无法相信?这似乎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的世界,与人类没有任何关系。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大,在轻声细语的吟读中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在瞬间与宇宙融为一体,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忘记了纷繁尘世中的一切烦恼。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呈现出丰富蕴藉的艺术空间,激发人的想象,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如果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境生象外。与此说法相似的有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景外之景、韵外之致。诗的要超越具体的物象,寓无限于有限,要求在极有限的篇幅之内包涵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内容,传达一种特别的韵味、情致。

我们在诗中所见到的是在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但是我们却从中体味到一种现实中从未体验过的美。诗中景物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任何一点儿最细微的动,都被表现出来了。人感觉到落花、月出都会惊动小鸟。此时此刻多么安静,但是又无时无刻不在动,花在落,月亮在走,山涧在流。通过以动写静,以喧哗衬托宁静,以色显空,使得这普普通通的自然景象产生了震颤心灵的作用。因为毋庸置疑,春山中的寂静夜晚本身是美的,但是,即使我们自己真的直接面对诗人身处的环境,我们却未必能感受到作者描绘出的这样的美。这是一种高于现实世界的存在。世界原本混沌杂乱,即使我们与王维同处于那个真实的环境中,也完全有可能只注意到月亮的形状,或是哗哗的水声。也许会听见鸟叫,却不一定会想到这叫声与月亮有什么关系;也许会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木,会看见丛丛的花朵,甚至也看见了落花的飘摇而下,然而这些元素在我们的眼里是平凡而孤立的。也许我们能观察到诗中描绘的所有事物,但却未必能真正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与发生,我们经历了事件,却没能真正体验到它,我们不会把这些事物挑出来,使它们互相之间产生意义,而诗人用他细腻的心体会到了这一切,是他把这些处于混沌之中的事物挑出来,让它们彼此发生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并在整体中显示出意义,显示出美的价值,从而创造出这个纯粹、静谧、空灵的“天外”世界。

二、含蓄隽永、韵味无穷

诗人再造了这样一个艺术的世界。这种超越现实的美,让我们回味,让我们思考,作者灌注其中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与情感状态,让我们痴迷?很明显,是心灵的宁静。正是心静,细小的桂花从枝上轻盈的落下,才能够被觉察到。要感到花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散出的一丝芬芳。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明显察觉出来的时候,足以让我们感到诗人的心之宁静。他能感觉到春山的空灵,足见诗人的心之空明,诗人能去注意月亮的游移,鸟儿的飞动与啼叫,足见诗人完全融入自然,体会到了自然的生命律动。这些景象比什么语言都更能表达出他的真实心境,他的感情。这些景物描写真切自然,而我们通过读诗,不知不觉就能进入到他写的天地中,进入诗人的内心情绪,久久沉浸其中,反复回味,难以释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哪是物,哪是我?他在赞美大自然吗,还是在赞美面对大自然时的一种心境?大自然永远是那么恬静闲适,悠闲自在,在世间无时无刻不充满烦扰的人们,你的烦扰在这种美的照耀下显得多么无足轻重与渺小。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烦恼。我们为何不忘掉自我,忘记世间的烦扰,在天地万物沉浮的过程中彻底得到自由?

佛经上说,世间万物无一不是偶然的机缘巧合,都要流变消失。既然一切都是主观参与,是人心所造,那么人们为何还会执迷不悟?所有的爱恨情愁、美好丑恶,都是机缘巧合,都会烟消云散,为何不能释然呢。美景也是人心所造,机缘巧合的产物,一切都是我与这个世界亿万年巧遇的结果,这景因而是“空”的、无常的。它不恒久,因而是“虚假的”,但这虚假的东西,如此美丽,叫我怎么能割舍?因为脆弱易逝,我岂不更加珍惜它吗?

在《鸟鸣涧》这首诗中,通过情景交融,使人认识到此等美景乃人心所造,机缘巧合的产物,一切都是我与世界亿万年巧遇的结果,这景因而是“空”或无常的东西。它不恒久,因而是“虚假的”,但这虚假的东西,如此美丽,叫我怎么能割舍?因为脆弱易逝,我岂不更加珍惜它吗?这种境界是高于物境与情境的更高境界,使人对现实超越的超越性享受。

最后,我们回到这首诗的最表层,声音。这首诗是五言绝句,整齐的对仗,和谐的韵脚,抑扬顿挫的平仄节奏,这些音乐性的东西,对于营造诗歌如梦如幻的意境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力的。

【参考文献】

[1]禹克坤.中国诗歌的审美意境[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蓝华增.说意境[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3]宗白华.美学与境界[M].人民出版社,1987.

[4]王小玲.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1).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静谧意境
情景交融更有效
悠然神往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静谧古城
《静谧》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静谧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