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美声”现象给声乐教学带来的启示

2014-03-13吴荣华福州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福建福州35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歌坛演唱风格唱法

吴荣华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 福建福州 350000 )

“流行美声”现象给声乐教学带来的启示

吴荣华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 福建福州 350000 )

“流行美声”是近十几年来在欧美歌坛流行的一种新的演唱风格,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它的出现给当代声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声乐教师如何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声乐人才,成为声乐教师当前首要的任务。

流行美声;声乐教学;启示

“流行美声”是近十几年来在欧美歌坛流行的一种新的演唱风格、流派,属于跨界音乐的一种,在国际上被称为“popera”, 它以美声唱法为基础同时借鉴流行音乐元素,并运用在流行、古典、歌剧等多种类型音乐的歌唱上。它跨越古典、融合时尚,无论在演唱形式及风格上都具有时代感,它的派生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需求,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它的出现也给当代声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声乐教师如何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被大众喜爱的声乐人才,已成为声乐教师当前首要的任务。笔者从事声乐教学实践多年,在此做以下探讨。

一、“流行美声”的形成及现状

“流行美声”是相对于古典美声而言的,可以说是古典美声通俗化和时尚化的体现。古典美声是17世纪至19世纪盛行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唱方法, 一直以来在欧美音乐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为什么没有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究其原因是由于其过分注重声音的表现、技巧的炫耀,加上演唱曲目较难,音域宽广,没有经过声乐训练的人是驾驭不了作品的,大部分曲目很难广为流传,门槛太高。另外其演唱风格及形式也变化不大,多以歌剧形式来表现,略显单调。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各种流派风格的流行歌曲开始风靡世界并逐渐占领音乐市场。广大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群体基本上只会听或者唱流行歌曲,古典美声开始慢慢的转变成只有上流社会的人会接触到了,流行歌曲充斥了绝大部分音乐市场,人们能听到古典美声唱法的艺术歌曲也是少之又少。于是,欧美歌坛一些古典美声唱法的歌手为了适应新潮流并在歌坛拥有一席之地,便开始大胆尝试演唱流行风格的歌曲,并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将古典美声与流行音乐风格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流行美声”,人们惊讶发现这种表现形式既高雅又不失时尚流行风格,它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及震撼力,无论从声音技巧上还是演唱风格上都给人一种亲切、自然、大气、绚丽的感觉。安德烈•波切利以“流行美声”方式演绎大获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用优美声音,宽广的音域将歌剧唱腔融入流行歌曲中、铸造出超越流行和古典之巅的独特流派,在世界歌坛名声显赫,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跨界男高音。他与莎拉•布莱曼灌唱的《告别的时刻》一曲,盛兴一时,成为欧洲流行榜冠军。再有英国女高音歌手莎拉•布莱曼,就单曲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张,已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女高音。她与中国歌手刘欢同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进一步奠定了她在世界歌坛的第一女高音的地位,成为融合古典与流行新音乐的先锋和代言人。她与安德烈•波伽利被称为是跨越古典与流行的标志性艺人。此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还有年仅二十一岁的美国男中音乔诗•葛洛班、美声男伶(Il Divo)四人乐团、英国G4组合等等。

二、声乐教学中的启示

1.在演唱技巧上

我们知道古典美声在演唱技巧上,通常采用全通道歌唱方法,从而获得一种具有金属色彩音质的,宽广、丰满、圆润的声音,被公认为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发声和演唱方法。但是要达到这种理想境界,通常是需要漫长刻苦的训练才能获得。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学习声乐进步慢,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甚至有的放弃了学习。而“流行美声”的出现,则给声乐界带来了新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它在演唱上以古典美声为基础,同时借鉴流行元素。首先它在气息运用上仍采用古典美声的“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容易控制呼吸,使演唱者的声音圆润、刚柔并济、富有穿透力;其次在共鸣运用上做了相应调整,尽量减少胸腔共鸣的运用,原因是太过厚实的声音会显得不够自然亲切;其三在用声上借鉴流行唱法中的“气声唱法”,主要在中低声区演唱时运用,如说话式的感觉来歌唱,声音色彩略显暗淡,带有一些沙哑声,声随气走,音色柔和唯美,因此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如果中低声区仍用古典美声发声状态的话,声音结实响亮,共鸣太多,那就给人一种不真实感觉,失去了流行的韵味了。但高音区仍要运用美声唱法中的混声唱法、打开喉咙等技巧,但注意是这种打开喉咙一定要适中,否则就变味了。如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演唱中低音以气声为主,口语化倾诉,倍感亲切自然。高音运用古典美声技巧采用母音变圆变暗的唱法,音域宽广,柔中带刚富有磁性及穿透力声音撞击人们的心灵,引起听着的共鸣。他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璀璨夺目的歌王”“拥有被上帝吻过的嗓子”“如丝绸般顺滑的声线犹如太阳的光辉一般光芒四射,温暖听者的心田”。总之,“流行美声”唱法发声正统、自然,始终保持着柔和的音色和稳定的声音,不过重也不太冲,听起来令人舒心。因此,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吸取精华借鉴融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开拓思想,大胆塑造多元化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

2.在选择曲目上

目前,高等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比较传统,中国声乐作品大都是五四以来革命传统歌曲及传统民歌、歌剧选曲。外国声乐作品也是以古典歌剧选段、艺术歌曲为主。然而这些曲目与当今时代相距甚远,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取向,不但没有吸引他们,反而引起了在感知上的误会和反感,因此在演唱上,风格把握不准确,导致学习热情不高,演唱起来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声乐教学质量。而“流行美声”在演唱曲目上大都的当今流行的歌曲,极具时代感。如我国著名的美声歌唱家廖昌永以演唱歌剧咏叹调著称的,但在2007年推出了他的全新大碟《情释》,翻唱了12首经典流行歌曲,如《月满西楼》《爱上你是一个错》《红豆》《天边》等,这些现代流行歌曲经过廖昌永的独特演绎,“一把从歌剧演唱中练就的浑厚男中音挥洒的淋漓尽致,独有一番男性阳刚之美”,这为他增加了很多的人气。他丰富的歌唱技巧、扎实的演唱功力,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演唱的歌曲别有一番歌剧中的诗话美感。这说明学习古典美声的一样可以演绎当代流行歌曲,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适合的曲目尤为重要,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来演唱,这样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演唱方法自然学的快,可以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束语

真正的歌唱艺术是需要兼收并蓄,雅俗共赏的。而“流行美声”做到了,它将流行歌曲、古典歌曲演唱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吸取了美声及流行唱法的各自优点,跨越古典融合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它用一种新的歌曲演绎方式向人们展示了音乐强大的生命力,流行歌曲可以有美声的气质,美声唱法也能借助流行发扬光大。因此,作为当代声乐教育工作者,更要有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树立新思维理念,大胆创新积极进取,这样我们的歌唱事业才能不断蓬勃向前发展。

[1]周莹.现代跨界声乐教育探索[J].通俗歌曲,2013(5).

[2]邓珏.论跨界唱法与声乐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7).

[3]王蓓.对青歌赛“跨界唱法”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5)

猜你喜欢

歌坛演唱风格唱法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乐满世界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浅谈东北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论歌曲的演唱风格
放谈通俗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