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建设中保护文脉,农村面貌提升改造中传承优秀文化的思考
2014-03-13解建宝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石家庄050000
解建宝 (河北省文化厅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在县城建设中保护文脉,农村面貌提升改造中传承优秀文化的思考
解建宝 (河北省文化厅 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一、背景
省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按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现河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几年,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第三大攻坚战是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县城建设、工业园区、民营经济、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几位一体结合抓,尤其要在县城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县城建设要科学规划、体现特色、突出产业、保护文脉,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同时,从2013年开始,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农民也逐步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村落民居改造提升,要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
二、文脉的传承是提升县城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县制是现行行政区划体制中的最关键环节,意味着县域经济建设在各级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好县城建设,这是提振河北经济的良好契机,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推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认为还要兼顾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就是要将县城建设与文脉的传承有机结合、统筹考虑,这将对县(区)的长远发展和形象品味提升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情形是城镇规划之前城镇的理念和定位还未理清,就匆匆大兴土木,所以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状。因此,县城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应是在城区规划时就要考虑该地区的文脉传承与形象设计。
一是追寻和传承各具特色的文脉,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县城。
文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文明生成、演化、传承等文化现象的地理空间表征。如果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资源看作一个人的身体,那么,文脉就像人体的血管,更准确地说像是人体的经络。一个地区的文脉就像人体经络一样,由网状脉络组成,有主有次,有强有弱。县城建设应尽量反映当地的主体文脉,同时尽可能不重复别的城区景观。各级在搞县城建设规划时,就要首先考虑当地的特色文化。比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北省文化先进县,以及与历史典故、伟大人物相关的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等,这些都是当地历史文脉的记忆,也是彰显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如一提到乐亭县,立刻想到李大钊、乐亭大鼓、老呔文化等,说到蔚县就会想到蔚县剪纸、打树花等。总而言之,一提到某个县就能想到一个重要的符号,一段鲜活的历史印记,一个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当地特色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所以,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县城建设时就要综合考虑到这些文化logo,进行县城形象设计,比如沧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狮舞项目在国内外很有影响力,就可以在县城内醒目的地方设立狮子雕塑,这样就让人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县,并想去深入了解这个县。
二是挖掘城区文脉的深层价值,发挥文脉的链条作用。
如果一个县城的文化资源具有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该县城就具备了自己的软实力或核心竞争力,如再进一步挖掘其深层价值,让特色文化成为叫得响的品牌,形成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那么它就成为了有内涵和品位的县城,这就是文脉的链条作用。如果一座县城重视文物保护和非遗的整合,深入挖掘历史演绎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并通过传统文化节日、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等,外延其独有的特色、气质、景观,也就持有了这座县城最大的“名片”,并意味着拥有了核心的县城竞争力。比如,正定古城和大佛寺、曲阳石雕、武强年画、磁县磁州窑、赵县赵州桥、滦南县评剧、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等。其实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只要很好加以挖掘和整理,都会形成独有的风格和气质。文脉对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能起到有效和合理的匹配作用,为县城景观、文化产品、旅游产品的开发衍生出一条较为完善的产品价值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在整体上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在推进县城建设时就要通过文脉价值的深层挖掘,创意和策划优秀的县城景观、文化和旅游产品。
三、农村面貌提升改造要兼顾优秀文化的传承
农村面貌提升改造与传承优秀文化的关系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前者是推行城镇化、实行新民居工程的理念,要求整齐划一,具有统一性。后者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要求保存和保留原始的传统村落,可以说注重的是文化差异性、完整性和传承性。如果处理不好,二者会出现很大的矛盾,出现不和谐的场景。其实,只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实施农村面貌提升改造过程中,意识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并加以考虑和实施,那么这二者的关系将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会形成农村面貌提升改造工程的良性循环,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亮丽风景线。
2013年5月1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决定用3年时间,对全省近5万个行政村面貌进行配套改造、整体提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主要针对当前我省广大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零乱、房屋结构陈旧、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这个《意见》有些提法非常科学合理,如提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在工作中,“不能搞强迫命令与“一刀切”,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破坏生态环境”“除了城郊一些村庄,其他农村重在整理改造,一般不大拆大建”等。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认真研究这个《意见》,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在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同时统筹考虑优秀文化的传承。一是要为传承优秀文化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等活动场所。比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中心”,根据2012年河北省文化统计数据,我省49000多个行政村,仅有25751个村有文化活动室,比例为52.6%,只能算是初步达标,而且规模标准参差不齐。文化广场也是如此,经济条件好、文化活动开展好、当地领导重视的地方,对于文化广场的建设比较重视,每年逢重大节日搞一些文化活动。反之,则不会考虑到文化广场的建设,因为它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由于没有场所,村民们可能就淡化了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一些优秀的文化就失去了传承的土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在农村面貌提升改造中,各级党委、政府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要把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建设美丽乡村的蓝图中,这样不仅村庄环境美了,更重要的是村庄“心里美了”。二是农村房屋拆迁改造时一定要考虑人们的意愿和伦理关系。前几年,我省实施了“三年大变样”工程,基层有些地方在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时走了样,不顾村民的意愿,盲目大拆大建,为了置换土地,实行拆迁并村,出现了“强迫农民上楼”等荒谬事件。对于三峡工程,当然从国家大局的整体利益出发无可厚非,如极大增加了防洪、发电能力等,但从文化角度考虑就是弊大于利了,不谈淹没了1000多处已探明的文物点,仅对100多万移民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产生了很多的负面问题。如移民们千百年来习惯的生存环境没有了,必须要重新适应陌生的地方,虽然住上了新民居,但还会有很多难以言表的缺憾。比如说原先村落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风俗习惯,世代相传,就像一盆百年老汤,里面有各种滋味,耐人寻味,需要小火长时间熬制,经过多少道工序,放置各种佐料,才能做出地道的百年老汤。而搬迁后所处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就像一碗清汤,味道全无。所以即使必须搬迁,也要尽可能地提供人文关怀,努力去营造让人们心与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拆迁改造带来的负面效应。三是关于传统村落的概念和保护问题。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传统村落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做出了“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指示。2012年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召开了传统村落调查电视电话会议。2012年12月,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已列为传统村落名录的要改善村落生产生活条件,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居民开展传统建筑节能改造和功能提升,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深入挖掘和发挥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提出合理的利用方式和措施,纠正无序和盲目建设,禁止大拆大建。
综上,当前我省正在实施的发展县域经济、农村面貌提升工程,是贯彻落实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具体举措,实现河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相信三年后,我省县域经济、农村面貌将会有长足的发展和较大的提升,我们同样期待河北省的软实力也得到显著增强。到那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经济发展带来可喜成果,更是一个个风格迥异的魅力县城和一座座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1]董恒宇. 文脉传承与城市形象设计——以呼和浩特为蓝本,探索草原文化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C].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6.39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