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理论视域下新时期我国音乐教育的转型思考

2014-03-13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四川汶川县623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声乐民族

付 莉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 四川汶川县 623000)

文化自觉理论视域下新时期我国音乐教育的转型思考

付 莉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 四川汶川县 623000)

在文化全球化趋势加剧的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取得了不俗成绩,特别是在与世界文化融合方面成就突出,但却在民族化发展方面遇到了严峻挑战,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音乐教育中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本文立足文化自觉的理论视角,通过对我国音乐教育转型引入文化自觉理论必要性的分析,就具体的引入路径提出几点粗浅思考。

文化自觉理论;音乐教育;多元文化;转型发展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跨文化交流成了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这虽然有力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文化趋同化现象,特别是对非发达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国的音乐教育尽管在吸收借鉴世界音乐文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却在民族化发展方面遇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在文化自觉方面问题重重,这直接制约着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健康深入发展。本文以文化自觉理论为视角,在阐释新时期音乐教育转型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其转型途径提出几点思考。

二、文化自觉理论概述

“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从本质上说,文化自觉是人类主体自觉性在文化方面的表现,即人类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感知、自我反省和自我超越意识,具有极为丰富的意蕴,具体有:1.文化认同,即认同自身文化,在熟悉了解其历史起源、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其价值、特色和样式进行认同,重在认同文化精神和定位,这是文化自觉的根基和前提;2.文化对比,即在认同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对比,发现二者的差异、差距,甚至矛盾,通过对自身文化不足的认识引起“自觉”意识,这是实现文化自觉的有效桥梁;3.文化批判反思,即在他者文化的压力下,我们要在认清自我、肯定自我的前提下对自身文化的不足缺陷进行深刻批判反思,寻求与他者文化的区别和联系,尤其注重对造成差距根源的批判分析,寻求文化突围的途径,这是文化自觉的核心;4.文化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落脚点和文化自身发展的本质需要,即文化主体要在批判反思的前提下,借鉴引入他者文化精华,革新发扬自身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大力破除自身文化的腐朽性。

三、新时期我国音乐教育转型引入文化自觉理论的必要性

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具有几千年音乐文化历史的中国来说其价值更高。但是反观我国的音乐教育,尽管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与世界音乐文化的融合方面,但同时由于文化自觉意识的不足致使其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挑战愈加严峻。从整体上说,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体系逐渐瓦解,并迅速构建成一种以西方音乐教育为主的体系。在这种体系中,西方音乐知识成为音乐教育的主流课程,包括基本乐理、作品分析、和声分析、音乐表演、器乐演奏等,即处处都在体现着西方音乐语言、音乐思维、音乐价值观等,这就剥夺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在音乐教育中的话语权,即使在教育中涉及到了民族音乐材料,也是运用西方音乐理论对其解构,这就构架了一种“民族附加模式”,那么这种课程体系中的民族文化自觉就无从谈起,就像张旭东先生所言“现在,中国任何一个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于什么。我们生活的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对于个人和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其实时至今日,这种唯“西方话语权”是瞻的现象依然严重,那么一个缺失文化自觉意识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不会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觉行为,因此当今音乐界大多还是以西方音乐标准来评判音乐人才,令人的费解或悲哀的是居然用西方的声乐体系标准来随意评定我国的民族声乐。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非常不利于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也就导致了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长久以来处在尴尬的边缘地位。

四、文化自觉理论视域下新时期我国音乐教育转型的路径思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引入文化自觉理论既是新时期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也是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对新时期音乐教育的转型发展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已有不少学校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文化自觉意识的挖掘和开发,尽管尚未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这种尝试无疑为我国音乐教育的转型发展带来了缕缕曙光。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下,为了凸显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实现我国音乐教育的健康转型,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音乐教育中强化文化意识,凸显民族文化地位,为文化自觉意识发展奠定思想基础。首先,从思想上破除长久以来形成的西方 “唯技术论”观念,既要看到音乐艺术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也要看到音乐的文化意义;其次,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既要通过相关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始来普及推广音乐的文化价值,又要激发教师在日常言行举止中传递文化意识,使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的多层联系,促使其形成科学的音乐文化观念;最后,强化本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即各学校要根据地方音乐文化特色和师资力量实际开设一些民族音乐课程,使学生系统全面了解民族文化,让其在认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从而激发其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盲目使用西方理论和方法来解读民族文化,即一定程度上保证民族音乐文化的“纯正性”,否则一切只是“形同虚设”,还是跳不出“民族附加模式”的怪圈。

第二,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通过接触形态各异的世界音乐文化,使学生在对比中透彻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纯粹地接触研究本民族文化,势必会让我们的视域会受到限制,这不利于对自我文化的全面理解,因此在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我们的音乐教育一定要让学生接触五彩缤纷的世界音乐文化,不仅要让他们了解欧美等强势音乐文化,而且要让他们接触相对弱势的非洲音乐文化、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大洋洲音乐文化等。通过视野的开阔,学生会对比多种文化的异同,他们既会看到本民族文化与欧美主流音乐的差距,也会看到与其它弱势文化的相似性,从而客观把握本民族文化的世界定位,这在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课程讲授与日常交流中,并不仅仅是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世界音乐文化,而是要让他们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以便培养其跨文化能力。

第三,在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通过音乐教育鼓励文化创新,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也是民族文化自觉的真谛所在。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对比世界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形成批判性思维意识,提升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一系列革新,让学生领略音乐文化创新的魅力,从而切实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比如在课堂上可以以大型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等具有创新意义的民族音乐为例,就其创作背景、素材选取、民族唱法、表演艺术等进行系统讲解,使其明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同时要使其意识到作品中对西方美声、偏美声唱法的运用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即要避免为了“标榜”而创新的不良现象。只有真正创新了,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才可以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总之,我国的音乐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要想实现良性转型,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不能局限在“技术”方面的“小打小闹”式变革,而应当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宏观转变,其中引入文化自觉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觉的信念,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循序渐进地推行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才会在传承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开阔。

[1]郭爱萍.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论高校音乐专业民族音乐教育[J].宁夏社会科学,2007,05):151-152.

[2]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02:23-28.

[3]王晓坤.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5):252-253.

[4]蔡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 04:63-65.

[5]宋淑红.中国声乐教学应开创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将世界民族音乐引入声乐教学课堂[J].中国音乐,20008,03:211-213.

[6]金铁霖,徐天祥.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教授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J].中国音乐,2005,04:26-30.

[7]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5.

[8]甘霖.音乐创作本土文化自觉立场的深切反思——大型交响合唱音诗《神话中国》音乐创作札记[J].人民音乐,2013, 10:30-31.

付莉,女,197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本科,四川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声乐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声乐民族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MINORITY REPORT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