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纸质媒体编辑职能的再认识

2014-03-12黄馨茹

新闻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

黄馨茹

【摘 要】移动互联时代,编辑职能亟需转变和加强。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媒体运营案例,对移动互联时代的编辑职能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移动互联 纸质媒体 编辑 App应用软件

编辑在传统媒体时代、网络时代被赋予了不一样的职能。在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之时,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背景下,其职能也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纸质媒体若要在这个新的时代到来之时,抓住二次发展的机遇,就必须注重编辑职能的转变,重塑编辑角色。

一、移动互联时代纸质媒体发展面临冲击

移动互联新媒体是在新的通信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终端多样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手机、上网本、电子阅读器、数字电视等设备均可以通过内置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交互从而被纳入新媒体范围。①

相对于电视和网络,纸质媒体具有时效性差,视觉冲击力不足,携带不便,不利于环保等缺点。据2011《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 周岁~70 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达到77.1%,图书、报纸、杂志的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09年均有增长。报纸阅读率为66.8%,较2009年增幅为14.6%;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2.8%,较2009年增幅为33.3%,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幅最大。②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字化阅读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阅读方式。

从2005年至2010年,报纸与期刊等印刷媒体的发行量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③

二、技术发展为纸质媒体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6年至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2年迎来爆发增长。这一市场的发展为移动终端App应用软件的发展,为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发布与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与此同时,这一市场的扩大,移动终端App应用软件的推出,也极大地推动了纸质媒体的复兴。报纸、杂志、图书也都可以借助这种力量,实现其自身的新发展与新突破。例如,《南方周末》、《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等报刊杂志开通了微博,借助这一媒介实现讯息的及时更新;《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等杂志推出了适用于ipad(苹果平板电脑)的阅读终端,便于广大受众通过移动设备直接阅读报刊杂志。而图书也可以借助App软件,使读者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阅读电子书籍。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App逐渐成为进入互联网的主要入口,极大地分散着人们利用其他媒体的时间。据《传统媒体新媒体App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App应用来源的四大流派为:传媒集团,如新华社、南方报业集团;互联网公司,如新浪、网易;技术开发团队和其他。其中,传媒集团又分为人民系、新华系、南方系和时尚系等。

相对于纸质媒体和网络版而言,App应用软件具有消息推送的功能,受众在有互联网的地方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随时随地收到来自传统纸质媒体的实时信息,从而弥补其时效性差,内容更新不及时的缺陷。

根据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微博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11 年第四季度中国微博市场活跃用户规模达2.49 亿。微博的飞速兴起是我国自媒体时代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微信、人人网的出现和用户量的大增,也给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形式,纸质媒体可顺应趋势,抓住这一发展契机。

三、纸质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遭遇的问题

(一)自媒体发展,编辑职能缺失影响信息真实性

2011年十大假新闻中,排名第一位的是“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这则新闻最初在网络上出现,有人以税务总局名义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文件)。两天后,《广州日报》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就大篇幅报道,与其采用相同做法的还有新华社。随后,央视新闻频道和4套节目均推出了相关的报道。第三天,众多媒体利用微博进行转载,大量报道涌现,引起网友和民众的普遍关注。直至第四日,国家税务总局发表声明,才平息了这场假新闻风波。

著名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等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即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大量新的媒介应用于信息传播的过程之中,加速信息传播的同时,也扩大了虚假信息的影响。假新闻层出不穷,并借助新的介质扩大影响,甚至回归传统纸质媒体,增加了消息的权威性。这样一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便是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更加背离,进而影响受众对客观环境的正确认识。

2、公民新闻兴起,冲击传统纸质媒体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相机和拍照手机的日益普及,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自媒体成为新闻的发布者。网络以及各种移动App应用软件的兴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傳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在很多重要事件的第一现场,在职业记者赶到以前,普通民众有可能就已经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发布。这一现象对于时效性本就有局限的纸质媒体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网络媒体及第三方技术派的冲击

技术的出现还带来了网络视频等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媒体的挑战。同一条新闻,纸质媒体所采用的文字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和很多时候远不及视频所带来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同时,新技术发展,第三方技术派也没有放弃App应用软件的开发。由《传统媒体新媒体App应用研究报告》看出,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技术派已经成为App软件开发的四大主力之一,例如:VCread,Founder。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也会为传媒集团纸质媒体App应用的推广带来一定的挑战,并瓜分一定的市场。

四、纸质媒体编辑应如何应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格罗斯在《编辑人的世界》一书中写到:“许多编辑人的特质是无法被取代的,例如个人的品味、辨别能力、情绪反应、做事的条理、决断力、投入的热情,以及温柔的关爱,在这些层面上,没有任何人或物能取代编辑的地位。”在移动互联时代,纸质媒体若要抓住二次发展的契机,就必须在编辑职能方面有所突破。

1、传统纸质媒体编辑的应对策略

“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一直以来,编辑都被作为各种媒体的重要“把关人”,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媒体发布内容的质量,纸质媒体自然也不例外。

这就要求传统纸质媒体编辑增强自身的编辑素养,认真核实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能够人云亦云,在不深究消息来源的情况下随意发布信息。

2、纸质媒体App与自媒体交融下编辑的应对策略

首先,编辑要注意满足用户需求,优化功能操作和版面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终端的阅读有两种实现方式,即通过标准浏览器软件进行阅读的B/S(Browser server)方式和通过专用客户端程序阅读的C/S(client server)方式。纸质媒体App应用软件主要采用的是C/S的方式进行消息的传播。因而在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其消息推送的功能,及时将最新消息推送到用户手中,变主动浏览为被动吸收。纸质媒体应根据自身的媒介特性,制定适合用户的订阅计划和合适的信息推送时段,提供更加便捷的功能操作界面和更加美观的版面设计。

其次,编辑选取内容要得当,增加对视觉效果的重视。技术的发展仍旧要依靠优质的内容,特别是在新技术迭起,多家媒体激烈竞争的移动互联时代。App应用编辑在选择内容时应根据自身的媒介特性,选择适合的内容,做好自身的定位,提供最新的资讯,或者进行深度报道。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很多新闻稍纵即逝。这就要求编辑具有独到的眼光,区分哪些新闻值得进行追踪报道与深度解读。毕竟,传统纸质媒体发布的新闻,相较于公民新闻,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同时也具有更为便捷和专业化的报道力量。

App应用编辑还要注重图片的选取。新技术的融入为视觉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新的途径。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弥补文字报道冲击力不够的缺陷,利用图片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媒体编辑要注重品牌力量,多途径增加媒体的影响力。移动互联时代,品牌力量是App应用编辑工作时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编辑应该更加主动地投身于媒体品牌的打造。《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广告语,便是其注重品牌意识的结果。

目前,以《新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为例,纸质媒体在开发App应用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品牌力量的问题,《新周刊》编辑在官方微博上会推出杂志的二维码,方便用户直接跳转到App Store下载其客户端;《三联生活周刊》也在其官方微博上推出了ipad和手机客户端下载的二维码,并公布了微信公眾平台的二维码,方便用户接受杂志的推送消息,从而实现了自媒体与App融合宣传,扩大媒体影响力,打造媒体品牌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②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③百度文库,《传统媒体新媒体App应用研究报告》

(作者: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硕士)

责编:叶水茂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
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移动互联环境的自主协同学习模式探析
新西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移动课堂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移动互联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与探索
移动互联时代中小企业关系营销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农业高校应用型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