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两个并行的宇宙根本规律*
2014-03-12郭和平
郭和平
(云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众多哲学范畴,受少数引领。少数非他指,乃指“多样”、“对立”、“统一”这三个范畴内在结合而成的两对范畴组: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宇宙事物不胜其多,探其奥秘:以少驭多,此奇异一。少,非单而纯的少,不是范畴,而是范畴组;不是一对范畴组,而是两对范畴组,以此驭多,此奇异二。对立统一、多样统一,似言两个统一,实则同一个统一;统一而对立而多样,此奇异三。
旁述:
范畴,是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单个范畴,即如“对立”、“多样”、“统一”、“整体”、“部分”俱无引领作用,即它们未能成重要少数;而当它们以特定范畴组现身,则立显奇效,乃居其要。为使主体论述集中连贯,本文特采用“旁支阐述”这样的独立段落,以或作辅助论述或补充重要材料或写下暂不展开的句子,此简称“旁述”,作者自注。
本文以下就两个并行的宇宙根本规律作些分析阐述。鉴于以往评价上的畸轻畸重,拟用较大篇幅于多样统一规律。
一、辨析若干范畴
辨析1.不同、差异、差别、多样、系统
不同,对两个及以上的对象从“同”的视角作的否定。差异即差别,以对象间的“不同”为正面视角作的肯定。差异,有量的差异与质的差异;言差异,这两者都在内。差异、差别、不同,三者为同义范畴,多数情形下,本文以差异为代表论述。
多样,在差异的基础上作的更进一步统括表述。“样”,差异的通俗叫法,多样,即多种差异;各样,即各种差异。差异与多样都讲不同,但差异落在个体上、落在个体间的区别上,多样则落在许多个体上,落在个体间区别的概括上。言差异必言及多样,言多样必言及差异,在此意义上,它们可视为同义范畴,以下又常以多样代差异来论述。多样,有“质”的涵义,也有“量”的涵义。一般说多样,常指质涵义的多样;实际上,量涵义的多样也重要。言多样,这两者都在内。
系统,即多样的统一。显然,此表述是在“多样”基础上的再进一步。一般而言,差异统一、多样统一、系统大致为同一内涵。为简省,以下再提范畴组,如多样统一范畴组,有时就简作多样统一范畴,省去“组”字;或简作多样统一,或径简作“多样”,甚或简作“多”。
辨析2.整体、统一、同一、部分、对立、矛盾
整体、统一、同一、部分、对立,这5个范畴,《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整体,“指整个集体或整个事物的全部(跟各个成员或各个部分相对待)”。[1][p.1605]统一,指“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1][p.1268]这两个定义不太令人满意,但基本涵义还是对的,特别是统一的定义,指出了它与整体的内在相关。同一,指一致,统一。[1][p.1265]部分,指“整体中的局部,整体里的一些个体”。[1][p.112]对立,指“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1][p.319]这个定义很不准确,它把“对立”释义为“相斥”、“矛盾”、“斗争”,而实际上此四者互有关联而各个不同,此不赘言。矛盾,黑格尔下的定义是:“既对立而又统一,这就是矛盾。”[2][p.154]他还说:“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而是与它正相反对的他物。”[3][p.254]请注意,在黑格尔看来,“矛盾”、“对立”与“差异”(差别)是三个概念,其间的关系他已讲得很清楚。列宁在研究矛盾规律时,还曾仔细推敲“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二者都是正确的),……”[4][p.557]从上下文看,结合列宁的其他相关文章看,他是把“统一”和“同一”视为同义的,行文里他更多地使用“统一”这个术语。
通常,人们讲系统、讲一与多惯于在整体部分范畴下,而讲矛盾、讲一与二则惯于在对立统一范畴下。分而析之久矣,而究其实,这两组范畴面对和反映的是同一对象即宇宙及其事物。故此,质言之:整体与统一,两者为同义范畴。
旁述:
整体部分为一范畴组。前已述及,单讲整体也不具有引领作用。当人们讲整体哲学,实际上是在整体部分的框架下表述,不是讲囫囵整体。
把“整体”与“统一”视为同一范畴,基于此,得出以下若干等义代换:
整体与多个部分、多个耦合部分 一与多
整体与两个特定部分、两个对立面 一与二(两)
转换为
统一(同一)性与多样(差异)性
统一(同一)性与对立性
转换为
系统规律(多样统一规律、差异统一规律)
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这是两组基本关系,两组基本的存在关系、逻辑关系。
二、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两个规律具有相摄互补性
传统理论或曰现时主流理论仍然认为:对立统一作为更高层次将多样统一摄入在自己的范围之内,认为多样统一亦即整体部分,而整体部分也只是一对矛盾,是无数对矛盾中的一对。然而,困难和问题在于:相反命题亦成立。即多样统一亦作为更高层次将对立统一摄入在自己的范围之内。理由如次:一个事物包含两个对立面,也即整体含有部分,只不过是两部分且其关系是又对立又统一的性质;而且,多样统一也不仅限于两部分、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不限于对立统一这一种。换言之,多样统一里,相对于统一的对立只是其多样中的一样;整个而言,对立统一也只是无数种多样统一里的一种。
对立性是差异性里最特别的一种,它与差异性之同即也是差异性,它与差异性之最大不同在于质,即它是正相反对的差异,它总是一组两个,成双成对,可名之曰独特差异。差异性与对立性之同即同为差异性,它与对立性之最大不同首先在于量,即它是无限多的差异性,而这个差异性的无限多本身又造成了不同质。
纵览古今人类思想史,是否可以这样表述:鉴于对立统一是一种特殊的多样统一,它从多样统一范畴中分化独立出来,不能不说是反映了一种深远的哲学睿智。又鉴于多样统一是一种特殊的对立统一,它从对立统一范畴中分化独立出来,也不能不说是反映了一种深远的哲学睿智。二者各有价值,且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考虑到在已知发展至今的系统理论里,仍大量采用着矛盾概念,矛盾思想是它的基本前提之一,矛盾理念有着为系统理念所不可替代的性质。又考虑到在无穷多个参数组成的系统里,即使我们对体系采取约化为少数参量的办法(约去快驰豫参量,只留下慢驰豫参量即所谓序参量),但仍不能保证并且事实上也做不到只约化为两个又对立又统一的参量,系统理念也有着为矛盾理念所不可替代的性质。所以,笔者以为,不能把多样统一范畴组与对立统一范畴组一个归约为另一个,两者只能是互补,可命名为互补性。互补原理的真谛在于它要求不牺牲现象的任何方面,从而才能对现象的各个方面提供一个完全描述。玻尔曾最早提出互补即并协性原理。普里戈金进一步对互补原理作了精彩表述,他说:“世界要比用任何单一语言所能表达的更为丰富。音乐并没有被从巴赫到勋伯格的因袭所汲尽;同样,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各方面经验集中在一个单一的描述之中。我们必须寻求多种描述,不能把一个归纳为另一个,但能用一些恰当的翻译(技术上称为变换)规则使它们互相联系起来。”[5][p.53]
旁述:
笔者曾在所撰的书里写道:“想来也很奇妙,对立统一范畴与整体部分范畴两者是相互缠绕相互涵盖的。这种相摄互补性的确很独特,据我考察,在唯物辩证法的所有其他范畴之间,还没有发现这种现象。”[6][p.30]
三、对立统一规律应当重新阐释
当今我国哲学界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权威阐释,可以说最直接最具代表性地反映在教科书上。打开任何一本哲学教科书,都可以看到关于矛盾理论的最核心概念是:对立性即斗争性,斗争性即对立性;最核心原理是: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之,就产生两大逻辑矛盾。理论上,认为斗争哲学是时代悖谬已成共识,但这里却依旧把斗争性视为矛盾的根本属性,如何解释?斗争哲学的根本依据或主要支撑即矛盾的斗争性原理,但这里却依旧尊奉斗争性原理,如何解释?实践上,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而哲学教本那边却依旧把斗争性视为矛盾的根本属性,依旧尊奉“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原理,这两者怎么能吻合起来?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阐释,现行哲学教科书欠缺一明晰准确的概念体系,欠缺一内在有机的原理系统;当然,这并不否定它讲的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相对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等原理仍然是正确的。国内一些学者包括笔者对此虽曾多次呼吁修正,但几无成效。看看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看看充溢其间的新的理论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生长着的新的理论精神变得愈加鲜明:这就是不再把斗争性作为理论思维的主要概念。相形之下,我们哲学思想界在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研究和理念方面是不是已经滞后呢?要不要加以改变?
旁述:
笔者曾多次建议,这里再一次建议:首先在新的哲学教科书上,终止关于矛盾理论里“斗争性即对立性”的定义表述,终止关于“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表述。[7]简言之,当今我国哲学界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应当重新阐释。
四、多样统一规律的基本要点
讨论多样统一规律的基本要点,就涉及多样和统一及两者关系;两者关系即多样怎样组成统一或统一怎样统一多样。现今,关于系统的理论已获长足发展,但依笔者看,多是在技术层面。鉴此,以下从哲学层面对多样统一规律的最一般性要点概括为:一前提五条件自组织整体性。其中,五条件:1)各样不能少;2)各样不互替;3)各样相联系;4)各样相协调;5)各样相制约。这里,字面上是从多样说的,而实际上每条也都在讲统一。自组织与整体性,则直接讲统一。
多样统一的前提,笔者反复考虑认为应表达为:各样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样”即差异,不仅指“质”,也指“量”;“各样”,不仅指大不同,也指小不同,包括只要有一点点不同。如此,才有各样之为各样,才不是“大一统”底下的千万样一样,这才叫“多样”的统一。而多样的“统一”即多样内在有机的结合,不是多样简单地相加、叠加、加总、加和。准此,使得统一离开多样就无法存在;多样离开统一亦无法存在。
多样统一或系统构成的第一条是各样不能少,即每一样不能少。或许有人说“少一样,关系不大”,此言差矣。如果“少一样,关系不大”成立,那么继之,再“少一样,关系不大”亦成立,如此下去,则多样不复存在,也即统一不存。或许有人说,他说的“‘少一样,关系不大’有度,是在事物度的范围里,不影响质;因此‘少一样,关系不大’不宜独立成为一条。”笔者以为,在事物度的范围里考虑有一定道理,但还嫌简单、不深彻。理由有三。其一,各样不能少,此处不仅应考虑质涵义的多样,还应考虑量涵义的多样。以人体为例:“样”,不仅指心脏、大脑、血液、骨骼、肌肉、皮肤等等这些样,还指每样里量涵义的多样,如心脏里一点点的差异的累积、骨骼里一点点的差异的累积、皮肤里一点点的差异的累积等等。其二,作系统构成的区分考虑仍是各样不能少。统一或系统大致区分为:完全构成、不完全构成、基本构成。在完全构成的意义上,少一样就不叫完全。在不完全构成的意义上,就其不完全,有相对应的各样不能少。在基本构成的意义上,也有相对应的各样不能少。以人体为例,心脏和大脑等为基本构成,少一样人就无法存活,各样不能少。缺胳膊少腿,对生命而言,确是关系不大;但对不完全构成,亦各样不能少。身体发育健全,谁都希望,各样不能少。其三,作系统细分,即系统再分为系统考虑,仍是各样不能少。事物或系统总有区域核心、总体核心,相应就有不同等级的非核心;非核心较之核心,自然重要性降低,然而没有非核心,也就没有核心,依然是各样不能少。所以,作为原则讲,作为对事物或系统的总体与全程讲,各样不能少有足够理由单列成条,且应列为第一条。第二条各样不互替,每样都为系统所规定,都有其存在理由,都有自己独特贡献,缺之系统就受影响。各样不互替也是各样不能少此条成立的逻辑延伸,如各样可互替,即意味着各样不能少此条不成立。第三条各样相联系或曰相干性,指各样不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方式联结而成为统一。联系,联而系之;如何联系,这就引出第四、第五两条。第四条各样相协调,即各样分工合作而达成统一。各样不协调,各吹各的调,何来统一?第五条各样相制约。须强调:制约是“各样”,不是说有某一样可以不受制约;各样相“制约”,即每一样都受到某种限制、约束。这一条非常深刻,前面讲协调,而要协调就必须有制约;或言之,不制约就没有协调。就此意义讲,制约重要性甚至超过协调,为协调而制约,为统一而制约。前提和五条件均不可缺或曰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综合进到自组织而成系统即统一。自,指多样内在自行而然;组织,实乃多样的相互作用。还有,上面所言,应是既包括事物横向、空间侧面;又包括事物纵向、时间侧面,时空纵横,自组织自展演其丰富深奥性。统一之为统一,盖缘多样自组织。无怪乎,自组织常被人惊叹为宇宙的神奇。每个自组织都有其具体机制,是复杂概念,限于篇幅,此处不去细说。整体性,即多样统而为一、为一物,多样整合为一体之性质。整体性,即整体涌现性,指整体具有而单样及多样之和(简单相加)所没有的属性,按苗东升教授的说法:“是系统的所有组分在一定环境条件约束下相互作用而涌现出来的整体特性”。[8][p.269]简言之,整体涌现性是多样内在有机结合产生的新质,或曰:系统质。新质这样表现:多样似乎消逝,不是多样与外界他物发生关系,而是“一”——新质——与他物相互作用。就中,多样里的每一样也“活”起来,它在整体中找到自我,它在整体中自我,而整体也在每一样即一个个自我的综合中整体起来、新质起来。统一是“大一”,每一样是“小一”;有大一才有小一,有小一也才有大一。大一越整体,小一就越自我;小一越自我,大一就越整体。小一又自我又整体,又整体又自我;或曰小一又自我又不自我,又不自我又自我。或另言之:小一单自我就不自我,大一单整体就不整体。此为多侧面描述,等等,不赘言。体系,体而系之;系统,系而统之;全局观点,整体观点。人们日常各种生活里广泛使用的“全局”、“整体”概念,其实也主要源于和基于多样统一规律。单个矛盾,当然也有“全局”“整体”,但并不凸显;而多个矛盾,即矛盾多起来,这“多”就引出“全局”“整体”。多样统一,千万样而统一、亿兆样而统一,于是乎“全局”、“整体”概念就当然涌出,必然现其重要性。整体性奥秘须千思万索。庖丁解牛系整体艺术性操作:“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都江堰千古不衰,至今仍滋养着“天府之国”,实乃系统工程的伟大典范。
综上,一前提五条件自组织整体性,合计八点,这就是多样统一规律的基本要点。再归结的话,最核心的或起带引作用的是三点:每一个(各样、多样);制约;全局(系统、整体)。
旁述:
细细想来,究竟怎样看待多样统一,这其实并不是一个轻而易解的问题。普里戈金曾说:“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也还不知道这个整体的统一是如何建立的,仍然需要人们继续作出努力。”[9]笔者上面所述,亦应视为“人们继续作出努力”的一部分。一家之言,敬请方家指正。
五、多样统一规律的根本重要性
与对立统一规律同样,多样统一规律具有根本性质的重要性。第一,多样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普遍性。客观性,指多样统一规律为宇宙及其间一切事物所固有,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任意扩大它,也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它。普遍性,指多样统一即差异同一(统一)规律作为发展的实在内容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的自始至终的发展过程中。恩格斯早已指出:“同一性自身中包含着差异,这一事实在每一个命题中都表现出来。”[10][p.323]第二,多样统一规律具有特殊性。整体究竟由哪些部分、层次耦合而成,这要视具体情形而定,因为整体的机制是无限复杂的,它包含着无限多种分解成部分的方法。这正如艾什比所说:“任何实物总含有不次于无穷多的变量,因而也包括无穷多种可能的系统。”[11][p.40]因此,定义系统时只能在实体所包含无穷多个变量中选择某些相关度最大的一些变量构成系统,其标准如列宁所指出的:“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12][p.419]第三,如同对立统一规律具有根本性能说明其他规律一样,多样统一规律也具有根本性能说明其他规律。当然说明方式不一样,它不从对立统一性来说明,而主要从非加和性来说明。可以看到,在系统理论中,诸多范畴如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等等都有了在矛盾理论中所不曾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涵义。譬如因果关系,从量上看,它已不限于二体或两个方面之间,而是多体或多个方面形成的一个因果网络;从质上看,由于反馈、随机性、非线性、目的性等等概念的引入,因果的含义、深度及整个面貌已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为着对多样统一的重要性有更加明晰的认识,不妨变换一下论证角度或表述语词,下面再从差异统一的角度来看。差异有两种:质的差异与量的差异;量的差异又分为显著的量的差异与不显著的量的差异即一点点的量的差异。质的差异与显著的量的差异其作用易于辨认,问题是不显著的量的差异即一点点的量的差异有没有作用?有多大作用?
事物由质与量两方面组成,质指各种质,量指每种质的同质的量的累积(此两者再组成整体的质和量)。这个“同质的量的累积”即“同质的差异的累积”也即“一点点的差异的累积”。举浅近例子。如树,其组成有树根、树干、树枝、树叶、花等等,这是质的差异。进一步呢?以树干看,若没有同质树干的一点点差异,若没有这一点点的差异的累积,何来树干?树叶亦然,古哲曾言: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相同的。是的,没有千万片的不同,没有这一点点差异的累积,何来树叶?人们吃饭,第N口吃饱,没有人认为前N-1口不重要,这是历时性的动态的量的累积、差异的累积。皮肤均匀的一点点地包住我们的十指、双手,以至全身,这是同时性的似乎静态的差异的累积、量的累积。没有一点点的差异,没有一个个的不同,没有千差万异,没有多样,事物是不可想象的。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多样就没有世界。正如矛盾、对立是世界的必要条件一样,差异、多样也是世界的必要条件。
旁述: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就“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最初的哲学家们时……”,有这样一段话:“因此,在这里早已完全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了,它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就在水里去寻找。”[13][p.35]
六、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两个规律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区别
前已述及两个规律具有相摄互补关系,现在作进一步研究。
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面对和反映同一宇宙,即它们所言是同一个统一;同一个统一而对立而多样,这对立与多样就具有天然关系。对具体事物,系统即多样统一里的诸种差异每个差异都不是随机的,而是由整体(统一)所规定和产生的;矛盾,这里指矛盾体系即对立统一体系里的诸种对立,每个对立都不是随机的,而是由整体(统一)所规定和产生的;且整体或统一是同一个。概括之:这是人们发现和认识宇宙的一个基本点。由此基本点,可得一系列推论。
推论一:多样统一与对立统一存废与共,有相依关系。
推论二:由同一个统一所规定产生的对立必同时作用于多样;由同一个统一所规定产生的多样亦必同时作用于对立。
推论三:对立统一受多样统一的作用,所以只含有单个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总是以多个矛盾组成的体系存在;多个矛盾组成的体系里,任何一个矛盾总要受其他矛盾的制约,总要受体系的制约,易言之没有任何一个矛盾是不受制约的,即使这个矛盾极其重要或起某种主导作用。
推论四:多样统一受对立统一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多样统一也就具有新陈代谢和存亡问题。
推论五: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两者相互造就。细致地说,由差异与对立不是无关的,可推知差异外的差异,也包括差异外的对立,成为差异的资源与环境。对立外的对立,也包括对立外的差异,成为对立的资源与环境。差异,如果没有相关的对立和周围差异,该差异是无法成立和存在的。对立,如果没有周围差异和其他对立,该对立是无法成立和存在的。直言之:没有对立,就没有多样;没有多样,亦没有对立。反言之:有对立,才有多样;有多样,才有对立。
以上,说明两个规律相互作用相互造就因而相互依赖;下面,讲区别。
对立统一规律可以包含多样统一,但其本身并不必然是多样统一规律;多样统一规律可以包含对立统一规律,但其本身并不必然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区别一。对立统一即矛盾是二元结构,一阴一阳,成双成对,对立而统一。多样统一即系统是多元结构,诸多样诸多差异,非加和而统一。这是区别二。
旁述:
把对立统一与多样统一两者孤立起来,各言各或称“两个统一”均极为不妥。
七、多样统一应当与对立统一并行:宇宙两大根本规律
关于宇宙根本规律,马克思说:“有一位思想极其深刻但又怪诞的研究人类发展原理的思辨哲学家,常常把他所说的两极相联规律赞誉为自然界的基本奥秘之一。”[14][p.690]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在分析黑格尔关于思维的规律时,引出辩证法的“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10][p.310]如他自己所言,这是对黑格尔研究的归结性表述。列宁在《哲学笔记》里,给出一种探讨性表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4][p.556]毛泽东则承续列宁在多处讲话中自信而断然明确地主张:宇宙只有一个根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以上,对人们认识宇宙根本规律无疑有启发性、引导性。其中马克思说的“思辨哲学家”是黑格尔。注意到:同样分析黑格尔学说体系,马克思表述的观点着重“之一”,似可解读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奥秘,但未必是唯一奥秘。还注意到:研究探讨过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观点及表述有不同;这很自然,毕竟他们是两个思维个体,这又是一个“多样”的表现。
问题置于当今,我们该持何种观点?
第一,前面已经阐述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相摄互补、相互依赖又相互区别,具有同等的根本重要性。第二,虽则具有同等的根本重要性,但对立统一并不等于也不能代替多样统一,即各有各的重要性。细一点说,用两的递增可以造成多,但这并不能说明多都是由两造成或多只能由两造成。用“两”即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来说明宇宙这个“一”是必须的,然而并不充分。“两”作为根本原则并不唯一,并不足以代替一切。几乎可以说在相对应的情形下,为说明“一”在每一个求助于“两”的同时,都得求助于“多”。反之亦然。第三,两个规律都讲整体且是同一个整体,这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构成整体的意义上,在对立统一里,你首先和主要看到的是二、两面、对立相依的两方面;而在多样统一里,你首先和主要看到的是多、多样、耦合相依的每一个或多个;各有其妙,各有千秋。
如是,笔者不揣冒昧,认为:拟应把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比肩,也确立为宇宙根本规律。换言之,宇宙应是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两大根本规律的并行。
世界,从一两关系看,有作用反作用、无序有序诸矛盾;从一多关系看,有质、能、信息三要素。太阳系既有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又有太阳与八大行星及众小行星构成的有序系统。原子领域,基本粒子既表现为正负电荷的对立(和介于其间的中子),又表现为四种基本力(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等等。音乐上既有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等的矛盾机制,也有1234567七个基本音的机制。美术中既有明暗调子等矛盾因素,又有三原色原则。生物的生长进化过程不仅涉及雄性雌性、正墒负墒、遗传变异和环境的自然选择等等矛盾要素,还涉及一系列同信息机制结合在一起的内稳态机制;不仅涉及生物个体,还涉及种群、物种、整个进化枝以至生态系统。社会,从对立统一看,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矛盾;从多样统一看,又是由无限多样、极其复杂的社会要素构成的一个社会有机体。我们的身体既有呼吸、饮食排泄、作息、新陈代谢、生死诸矛盾,又有五官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诸系统。我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一方面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另一方面又指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灵枢·邪客》)这表明,《内经》不仅从阴阳消长的矛盾性去把握天地之道,而且从五行运转的系统性去把握天地之道。综上,人们已经认识到和经历到的事实都表明:宇宙,既充满矛盾又纷然多样,且整飭有序;既对立统一又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思路,它们之间不存在单向隶属的问题,不存在孰主孰从的问题。理论界许多人绞尽脑汁,企图把之纳入一尊之下,总是勉为其难未获成功,至少迄今为止是如此。究其原因,就在于二者本来都具有根本性,都是对我们所处的同一宇宙的认识,只不过各有其侧重罢了。两种思路既存在着深刻微妙的相互区别,又存在着宏远内在的相互联系。越是深刻地思索它,我们就越是会相信,单单说宇宙矛盾地存在或者单单说宇宙系统地存在,都同样反映了我们对宇宙规律的观念是非常不完善和非常零碎的。为此爱因斯坦常常慨叹:对于大自然宏伟壮观的结构现在人们了解还很不完善,这种结构会使任何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感到“谦卑”。[15][p.41]
用一种视角不可能对宇宙事物所有方面、联系、奥秘包揽无余。思考世界,人们既可以用两个方面又对立又统一的视角,又可以用多个要素的非加和性视角。殊途同归,殊视角而同归于一。诚所谓古代思想家早已认识到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这两种思路、两个规律何以殊途而同归呢?老子曰:“反者道之动”(《老子》第40章)。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曰:“盖造化之几,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类经图翼》)此处借来老子和张子的话,或可谓一家之言:对立统一规律着重在事物内部的运动源泉,着重在生;多样统一规律着重在事物内外部的制约与协调,着重在制且协(张子曰制,笔者加“协调”,是否蛇足,可商榷,可进一步推敲)。此可备一说。近些年系统科学又有相当的研究表明,也已有观点提出:“多样性是进化的源泉”[16][p.130]此为又一说。无论如何,不管两规律之侧重侧轻怎样不同或曰正是两规律之有所不同,因而它们共同作用相互补充而完成着统一,完美着统一。
当然,还可设想随着时代前进实践深化,把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两者更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更理想更深刻的理论,现实中已经隐约出现这种趋势。但目前,首先着重的还是应把两者分别地大致地研究清楚,在此基础上再逐步作综合。
旁述:
历史上有先哲已意识到:矛盾思想和系统思想对于宇宙同具根本性质,而且是可以结合的。戴震曰:“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即赅阴阳,五行各具阴阳也。”(《孟子字以疏整·天道》)张景岳曰:“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引阴阳之气也”(《类经附翼·运气》)。
结束语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17][p.359]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只有一个宇宙根本规律”观念指导下,我们总是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单一化:把其只归结为两极的矛盾作用。而实际上,一方面,“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为条件”;[10][p.349]另一方面,“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18][p.17]在对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中,恩格斯还引出这样的观点:“相互作用消除了一切绝对的首要性和次要性”。[19][p.506]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他们所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不仅指对立统一,也指多样统一。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的失误和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原因很多,诸如制度体制建设方面等等;而从哲学上检讨,笔者以为至少以下两大问题难辞其咎。一是只认识和奉行对立统一规律,对多样统一作为根本规律则基本未认识;两条根本规律,只认识实行了一条。二是对所认识实行的对立统一规律,也存有极大偏差。以往岁月,那些在斗争哲学旗号下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名伤害牺牲公民个体利益的事件(尤其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等),中国有过沉痛教训。今日哲学,是到正视和纠正的时候了。
鉴此,一方面,如前所述应当重新阐释对立统一规律。重整其框架结构,重新表述其核心原理;就中对对立与统一(作为矛盾双极极性)这个基础范畴,就中对斗争、竞争、合作及斗争导出的对抗与合作、和谐等等这些过程范畴,对所有这些重要范畴都应给出合理的关系定位。对立统一规律之前被宣称为宇宙根本规律,此依然正确,即使如上我们提出多样统一规律的根本重要性,也没有丝毫贬低它之意。重新阐释,直言之:重建。这就有一种新兴意旨。毕竟,人们对对立统一规律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再多言。
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多样统一规律的研讨,以期进而确立其宇宙根本规律的地位。
今天,人们举目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珍爱自然等等一系列当代新观念,无不呼唤着一个总理念大理念,形而上念念在兹,这就是多样统一!
今天,人们放眼社会,人类历史几百万年,阶级社会几千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或开始凸显:每一个人的价值,每一个人的人权。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无不呼唤着一个总理念大理念,形而上念念在兹,这就是多样统一!
深刻地领悟每一个人的独立性、特异性、丰富性和深邃性,就不难理解爱因斯坦何以这样表述他关于民主社会的理想:“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20][p.43]就不难理解恩格斯何以最为看重他和马克思共同写下的那句名言──恩格斯晚年,有记者提问请“简要概括未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话作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p.666]这里,马恩表述落点在人的“自由发展”;提法是“每个人”和“一切人”,而强调意味在前者。
还有,全球问题未在其他时代而在当代提出,此事实本身即令人深思。全球问题,不独人类全体所面临,实乃地球万物统一或多样统一的问题之负面凸显。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环宇,多样更彰著其多样性,统一更彰著其统一性。
旁述:
2008年汶川地震后第七日,党和国家举行正式的全国性仪式:为地震中的每一位遇难同胞降半旗鸣号志哀。遍阅华夏青史,此等事从未有过。去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后,《人民日报》刊登遇难者名单。这一系列信号、重要信号,传递出时代消息──我们全体国人的社会生活实际已然推进且开始进至这样的现代文明程度:尊重每个个体的生命。然而,相形之下,我们的哲学理论界,本该作深层规律研讨,却似未见有大的反应,这合适吗?说哲学理论界,也包括作为哲学教师的笔者本人,是应该有所自省!自惭形秽,在已经不是隐隐地而是隆隆地发出“改变”呼声的当今时代面前。
今天,人们关注思维和精神领域,经常听到一句话、听到那个高频词“……,这是个系统工程”;还有一句讲了多少年真盼望其切切实实实现的老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语词背后所反映所体现所呼唤的形而上,念念在兹的形而上,这就是统一而多样,多样而统一!
辨证思潮在近现代复兴是逐渐完备的。在其前期,只是以反映一两关系矛盾思想的复兴为其旗帜;从20世纪二、三、四十年代贝塔朗菲的论文和著作发表,反映一多关系的系统思想才开始大规模复兴。系统原理的持续复兴绝非偶然,特别是其所连带引起的对矛盾与系统两者关系的重新思考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对此人们应当留意,予以重视。
对立统一与多样统一,既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在多样中把握统一,一个人类对世界统一性认识的崭新阶段正在展开,依托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正在展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十八大报告),一个崭新的世界多样化文明新时代正在开创。际此,深入地思考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这两个宇宙根本规律的奇异奥旨,可谓恰逢其兴,可谓“道并行而不悖”(《礼记》)。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 黑格尔.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普里戈金.曾庆宏等译.从存在到演化:自然科学中的时间及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 郭和平.新矛盾观(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 郭和平.对矛盾“斗争性原理”的质疑和建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8] 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 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J].自然杂志,1980,(1).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艾什比.控制论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12]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恩格斯.于光远等译.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 杜卡斯,霍夫曼.高志凯译.爱因斯坦谈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16] 乌杰.系统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0] 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