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4-03-12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马克思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提到了“亚细亚”这个概念,具体表述是:“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①。之后,马克思不断地对这个概念加以解释和说明,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但他本人却并没有对这个定义进行准确的界定,到了后来基本上是放弃了这个提法。这就引起了各位学者的关注,大家纷纷对这个概念加以阐释说明,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到现在150多年过去了,争论还在进行,各位学者在研究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有否定的,有肯定的,也有完善和发展的。但我们要以一种严肃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亚细亚生产方式,不能轻易地否定,更不能盲目地去追随,尤其应该和我们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历史发展的整个脉络来探讨一下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究竟指的是什么。
现在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有这么几种认识:第一,它是一种奴隶占有制度;第二,是一种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形态;第三,指的就是东方的封建社会。这对我们认识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就会产生一定的歧义。如果说,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指奴隶社会,似乎和我们两千年封建社会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的研究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但是通过系统地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又发现它的许多特征又似乎和中国的传统社会非常相像,所以必须首先要搞清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具体内涵,这样才能科学地分析它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关系及影响。
1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述
1.1 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最初描述
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最初描述主要集中在他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文中,这里面还没有完全地提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而是提到了三种所有制形式即: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古代的所有制形式、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在亚细亚所有制形式中,马克思的一个前提就是大家要处在一个共同体中:“自然形成的部落共同体(血缘、语言、习惯等等的共同性),或者也可以说群体,是人类占有他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和占有这种生活自身并使之物化的活动(牧人、猎人农人等的活动)的客观条件的第一个前提”②。而土地则是这种共同体的基础,“每一个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大多数亚细亚的基本形式中,凌驾于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合的统一体表现为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实际的公社却只不过表现为世袭的占有者。”③这表明,亚细亚所有制形式的公有制成分非常地高,而且是以农村公社为主的公有制。
在古代的所有制形式中,马克思这样说道:“公社制度的基础,既在于它的成员是由劳动的土地所有者即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所组成的,也在于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的独立性是由他们作为公社成员的相互关系来维持的”④。此时,公社人员已经把土地视为了私有财产,而且马克思在论述里面多次提到了罗马人,这让我们自然地想到了罗马时期的奴隶社会,它的组织形式就和古代的所有制形式比较相像。第三种是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这种形式下公社便表现为一种联合而不是联合体。表现为以土地所有者为独立主体的一种统一,而不是表现为统一体。马克思认为在这种形势下公有地只是个人财产的补充,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下,公有制的成分是最低的。
1.2 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认识的逐步深化
很显然,马克思这时只是把三种所有制形式放在原始的农村公社来研究。但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关键在于他的发展性,在最初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时,马克思手中掌握的资料不是很全面,到后来随着资料的不断增多,马克思对他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提出最早是马克思研究东方民族的历史命运时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不存在土地私有制是了解东方社会的一把钥匙,并且把重点放在了东方。后来,马克思通过研究其他人写的关于东方和西方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著作,发现在东方存在着私有制,并且发现在欧洲也曾经存在过农村公社的公有制成分,这时马克思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不仅仅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从这点出发,马克思继续深入地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并将亚细亚生产方式同原始公社做了明确的区分。尤其是,他在读完摩尔根写的《古代社会》这本书之后,他发现在亚细亚公社之前还有一个更古老的氏族公社,而他在1895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第一种社会形态显然有失科学性,而且在他对中国和印度的社会进行仔细研究后也发现这里面具有许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征。所以,马克思这时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认识跳出了只把它当做一种社会历史形态的看法,而是逐渐地把它看做是一种具有某种特定结构的经济形态,而且这种经济形态在东方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后期写的人类学笔记中基本上停止了使用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但我们应该注意到马克思虽然不再提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但他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研究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之所以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为了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形态,并指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虽然马克思在后期的研究中认识到了将亚细亚农村公社作为人类最原始的社会形态有失科学性,但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普遍存在性还是为我们指出了社会发展必然趋势,那就是由公有制到私有制最后又回归到公有制。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亚细亚生产方式最初是马克思在研究原始农村公社时提出来的,并将它作为了一种社会形态。可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发现在他的那个时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在东方社会表现得还是很明显,不管这种特征是历史遗留还是如何,它总是实实在在地存在,并一直在影响着东方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社会形态(即使是过渡的),而是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特定结构的经济形态,这个特定结构的总特征就是农业和手工业结合。
明白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内涵,发现其并不与中国封建社会相矛盾,亚细亚生产方式也是存在于中国的封建社会之中,而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形态,这样才能继续去探讨这种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下面就谈谈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对其基本评价。
2 亚细亚生产方式基本特征
2.1 土地以公有制为主
资本主义以前,土地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马克思在《形式》一文中指出:“人类素朴天真地把土地看作共同体的财产,而且是在劳动中生产并再生产自身的共同体的财产。每一个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从这里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下,土地是作为公共财产而属于整个公社,个人依附于公社,只有土地的占有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2.2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马克思在《形式》里提到:“这种财产大部分是在一个小公社范围内通过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因此,这种公社完全能够独立存在,而且在自身中包含着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一切条件。”这就告诉我们亚细亚生产方式下的村社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而且通过自身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使他们有能力减少同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商品流通和交换的范围更是有限,这样就导致了整个村社的封闭性和孤立性。但就是这样一种自我封闭的社会组织结构,使得村社能够长久地生存和延续下去。
2.3 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公社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来稳定这种基础。“在大多数亚细亚的基本形式中,凌驾于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合的统一体表现为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实际的公社却只不过表现为世袭的占有者。”在这里世袭的君主成为了这个共同团体的代言人,而且由于村社之间的封闭性,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基于此的亚洲政府普遍还有一种特殊的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
以上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土地公有是它的经济基础,而这种基础需要通过中央集权的制度来保证,公社以土地为纽带将人束缚在土地上,并通过专制统治使公社更加牢固,三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从以上的特征我们也不难发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一种自然经济,这种方式使得整个社会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首先,封闭性。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使得整个公社能够自给自足,农产品和各种手工品完全可以内部消化,不需要通过外界的交换,这样使得社会的生产力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各个公社之间基本上不怎么交往,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也往往会造成大家思维的局限性,对外表现的保守,不愿接受新的事物。其次,保守性。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个人的思维方式很难有所突破,大家基本上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可以说整个社会是一潭死水,内部缺乏活力,外部的东西又进不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使得社会更加的保守。再次,依附性。亚细亚生产方式使社会形成了两种依附关系,一种是人和地,一种是人和公社,土地和公社将人束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谁占有的资料最多,谁就可以成为“至上”的存在,在专制制度统治下,整个社会等级森严,君主成为了国家的象征,而臣属则成为了在地方上的“君主”,这样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互相依附的人身关系,大臣依附于君主,百姓依附于大臣。这种依附性极大地压抑了个人的创造性,使人们屈服于威严,活在桎梏下。总之,它的封闭性、保守性和依附性造就了一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的这种亚细亚特征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停滞不前,而这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缺乏内在的动力,无法自己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来打破这种结构,而表现方式往往是侵略。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⑤在这里马克思认为这种侵略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对整个亚洲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对古老东方的入侵,现在的东方社会还是处在那种超稳定的的社会结构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对于这一点本人不是十分的认同,传统中国的确是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超稳定时期,并最终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下打开了国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打破了长期以来那种稳定的社会结构,但是不是就能说我们必须要靠外来的侵略来打破这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呢?我们在内部不能自行化解吗?下面就结合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看看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传统中国有多深的影响,我们自己能否从内部走向开放。
3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
前面谈到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传统中国有许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影子。首先,土地也是归国家所有,农民或地主只有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他们与国家的关系是通过徭役和赋税联系在一起的,而国王或君主则是整个国家的代表,他是实际上的所有土地的所有者。因此在传统中国,公有制可以理解为国家所有制,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君主或国王私有制,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式的“国家所有”;其次,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也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经济上,大家自给自足,这样商品就很难进行流通,就更谈不上商品经济。英国人同中国人的贸易中,大量的白银流向了中国,而且英国总是处于巨大的逆差之中,原因就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这也迫使英国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无耻地发动了战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再次,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而且权力也是越来越集中。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中,皇帝的权力在不断地加强,同时中央政府的权力也在不断地扩大,他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实行专制统治,将老百姓的言行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通过各种手段来防止可能发生的任何暴动。可以说,中国的专制统治已经达到了一种顶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确是存在着亚细亚生产方式,但我们不能说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特指中国。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一种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特定结构的经济形态,而这种经济形态也必然会在整个社会的演化中发生些许变化,并烙上这个社会的印记,这也是为什么亚洲各国虽然都具有“亚细亚”的特征,但是发展的道路却并不相同。既然这样,马克思基于亚细亚生产的局限性得出的亚洲社会是一个停滞社会并且需要依靠外部侵略来走向现代化的依据就不具有普遍性,中国可以说就有这个条件来实现。
停滞不等于说停止。停止说的是这个社会止步不前,没有发展的动力;停滞指的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脚步变缓,但它仍是在向前发展,只不过进步的速度显得有些缓慢,一个停滞的社会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或外界的刺激下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马克思所说的“停滞”应该是指东方社会没有按时进入“资本主义”,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并使中国逐步地走向了现代化,这似乎很符合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历史事实:明朝中后期,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发展缓慢,但是过程一直在进行。在江南,纺织业的规模已经非常大,出现了有上百织机的大户。同时,在造纸业、冶金业、制茶业不仅出现了雇佣工人,还产生了买办商人。不仅是在手工业,在金融领域也滋生了资本主义特征的钱庄和票号,其发行的银票、钱票和汇票,初步形成了一个信用货币市场,实际上具备了现代银行的基本职能,这是在本土因实际经济需求而产生的金融机构,没有受到国外银行的影响。在清代已经出现了汇通天下的晋商和徽商,他们的足迹已经是踏出了国门,同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也日渐增多。这些都说明在明清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加强,无论中国是否愿意都将会被卷入这个世界市场,而这个长久封闭的国家一旦被打开,那它的经济格局也必然后受到触动,那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也会逐渐地被打破。这其实从思想的转变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中国自古一直奉行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都不被人看好。可是到了明末清初,许多思想家例如黄宗羲等人,已经认识到了商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所以,如果没有鸦片战争,而任由这一趋势发展下去,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认识的不断扩展,中国那种传统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也会随之松动和解体,而中国也会自动地走向资本主义。所以,马克思所说的东方社会没有内在的动力来走向资本主义这个观点并不具有普遍性,依靠侵略来打破这种局面更不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侵略战争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虽然具有普遍性,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传统中国具有明显的“亚细亚”特征,但它也有其独特性,对于传统中国的认识,我们既要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普遍性中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又要跳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68页.
②③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1、472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朱义明.传统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南大学学报[J].2011(4).
[4]贺羡.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理论界[J].2012(6).
[5]吴泽.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古代东方社会特点研究.社会科学辑刊[J].1988(1).
[6]赵志浩.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J].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