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讨
2014-03-12
(1.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教育部先后制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普通本科学校学校创业教育改革基本要求(试行)》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积极推进,自此,我国始于20世纪末创业教育才真正拉开了帷幕。
1 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历史及现状
1998 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开始了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2002 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 9 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逐步探索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和发展模式。之后,大部分本科院校及部分高职院校也纷纷设立创业研究或教育中心,开展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经验。
1.1 经验
最先开拓我国创业教育的9所高校为很多高校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提出了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以及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综合式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也作了很多尝试。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1800 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园,聘请了26位校内创业讲师、15位企业家创业导师,为创业扶持对象提供“一对一”跟踪指导与集中培训,探索出以项目形式推进“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施办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18个大学生特长生工作室、15家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搭建了基本职场素质训练平台和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形成了“一中心一园”(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园)模式。
1.2 不足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真正的创业教育尝试起始于2002年,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了20多年,创业教育在实际推进中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首先,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少数人甚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办公司,致使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未有机结合,没有融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其次,部分高校虽已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具有创业理论与创业经验的师资十分缺乏,加之目前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成长较慢,多数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再次,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对实施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部分省市虽有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全社会推进创业教育的大环境未能形成。
在创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教学平台的管理。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创业教育教学平台,但是由于教师缺乏经验,往往出现管理不善,有的平台甚至形同虚设。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于缺乏指导性意见,各高校使用教材不统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第三,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各高校尚无完善的激励机制,比起其他专业来说,既缺乏经费投入,又缺少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的学生创业成功率又比较低,直接导致许多老师开展创业教育动力不足,缺乏成就感,与此同时,学生也更重视专业课,仅仅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业余教育”来对待。
2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借鉴国内外成功学校的案例,发挥自身特色,从实际出发,充分整合区位优势,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
2.1 创业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财富细胞源自企业,而企业的源头来自于创业。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敢闯敢拼,中国未来发展的推动力将取决于全社会的创业数量、创业质量和创业时间,创业可以说是时代赋予当代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新的使命和责任,只有通过有质量的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像丁磊、张朝阳等创造巨额财富的创业神话,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助推作用。
2.2 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高校学生就业渠道
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平均每年以30%~50%的速度扩招,大学生人数的猛增直接导致的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完全依靠政府、社会和现有的企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只有提高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更新就业和择业观念,大力提倡创业型就业为主导的多种形式就业,才能有效地解决当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作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开展创业理论教学、创业过程实践、创业活动体验等环节,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敢于冒险、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高校及社会各界要积极为这些有志青年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条件,为大学生创业打通绿色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难题。
2.3 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
创业教育是大学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既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又能丰富和发展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以将创业教育单纯地认为就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创建自己的企业,应当通过指导学生积累创业知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他们知道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以及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帮助他们理性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
对高职生而言,由于其特定的培养目标,他们虽然在理论知识水平上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但他们却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即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丰富,操作及应用水平较高,上岗适应能力强,肯吃苦,具有愿意从基层和一线做起等良好的意识与职业习惯,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培养高职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努力提高在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应当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在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上尝试多种方式多种渠道。
3.1 开设创业教育理论课,系统进行创业理论教育
目前,教育部虽然仅仅对本科院校做出了明确要求,但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应紧跟形势,顺势而为,参照《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制定符合自己本校实际的教学大纲,找准定位,因材施教,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既具备一定的创业理论知识,又引起青年学子的创业热情。选择教材应当参照本科院校,选择信誉度较高,内容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材及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将创业教育系统纳入学校教学体系,通过产业政策、企业法规、营销策略、税收尝试、当地经济特色等课程,为学生传输创业专业知识,帮助毕业生具备成熟的理论知识,带着较成熟的项目走向社会,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3.2 开展创业教育实践课,深入进行创业实践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最大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对实践有着较大的兴趣。应充分挖掘这方面的优势,因势利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实践课。创业教育实践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情境,进行项目化教学与指导,同学分组分项目完成,也可以真题真做,根据本校特点,在校内完成小型创业计划,成功的总结经验,失败的归纳原因;(2)可以与有关企业合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创业发展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业创新能力,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参与到大型企业的创业策划及发展规划中是难度较大,可选择与学校合作较紧密的小型企业,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学生也可以伴随企业一起成长;(3)学校可以邀请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家、部门经理等社会成功人士来校做讲座、结对拜师、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创业成功人事,一方面引起学生创业兴趣,提高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真正体会创业初期应具备的素质和需要哪些准备。
3.3 搭建创业教育平台,扎实提高创业教育实效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与本科院校相比劣势明显,如果高职院校盲目借鉴国外或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依托地方区域优势,尝试构建新型创业教育模式,搭建地方政府、学校、企业构建联动机制,形成有效支撑体系,扎实提高创业教育实效。
一方面,高职院校可效仿本科院校搭建创业项目孵化型教育平台,在学校能力范围内给予学生政策和一定的资金支持,给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场所,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内创业孵化园,为学生创业成功提供前期的各项准备。
另一方面,应联动政府多个部门、其他企事业单位共同搭建创业教育平台,“缺资金、缺项目、缺经验”这三大高校毕业生创业障碍在政府部门给政策,企事业单位提供项目,社会各方面给予资金和智力支持,“资金”“项目”“经验”三大问题得以逐一解决。
3.4 多渠道实现创业教育成果,构建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现阶段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很多高职院校紧紧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或者是应付上级检查的课时量极少的公共课,加之在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大背景下,创业成功典型较少,不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各高校应打破传统的课程考核,构建自己独立的评价机制。
在课程考核评价上,不一定限制具体多少课时,多少章节讲授,多少章节为实践,实践方式又是什么。教师的考核评价上可以尝试过程考核,考核创业教育指导老师实际参与了多少指导内容,解决了多少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其他教师和其他行业的实践教师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从成果上看可以考核学生受指导后项目运转如何,运转实际效果如何。学生考核评价上,也可以尝试过程考核,项目实施的每一步都会取得相应分数,将学生实际参与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评价;从成果上看也可以目标考核,实际项目具体实施后,能够进展到什么程度,产生了什么样的有意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能不能做成成熟的企业走向社会,都可以成为考核的结果。同时,鼓励师生参加全国、省市、部门组织的各种创业大赛,从多方面评价创业教育成果。
3.5 专业与创业教育过程相结合,毕业论文与创业教育成果相结合
与专业分离的单纯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与专业教学脱节的创业教育也存在课程类型单一、 覆盖面窄等问题。离开专长的创业是盲目的创业,成功率微乎其微,脱离专业的创业教育,将无法使学生形成由专业到专长,由专长到创业基础的培养过程。
创业在专业层面上开展创业教育,首当其冲就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可以通过构建认知型课程、专业基础与实验课程、创业型课程、实践(实训)活动、校内模拟创业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做到从“传统学校模式”到“工学结合模式”,从“实训工作情景化”到“管理模式企业化”,从“纸上谈兵”到“实战练兵”,从“产学研结合”到“教学做一体”。 在教学环节,将专业与创业理论知识相结合重点学好相关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专业教学中就时刻提醒学生如果你是该行业的领导者将如何处理相关问题,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学习动力也大大提高,在创业教育阶段与专业结合把专业内容融入到创业理论知识培养中;在实践环节,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本专业创业实训、 社会实践等,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探究式教学、项目化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专业教学中模拟提供创业机会,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将专业与创业紧密结合,大大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创业能力。
同时,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与创业有机结合起来,毕业论文内容上设置上以专业水平考核为主,以创业创新能力考核为辅,有意识地设置创业背景,做到毕业设计(论文)既考核专业知识水平又考核创业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可以说刚刚起步,在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创业教育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克服重重困难,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为实现“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肖晓花.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以高职院校为例[J].科技信息,2008(29):69-71.
[2]陈丽.以南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职业指导,2012(18):87-89.
[3]蒋侃.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与实现——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1(1):27-29.